打壓or推翻?「拜登時代」將開啟,臉書推特何去何從

2020-12-14 騰訊網

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結束以來,川普頻繁發推抱怨存在「選舉欺詐」,積極轉發各路攻擊民主黨借郵寄選票進行選舉舞弊的推文,但相關推文大多被推特等社交平臺打上「事實有爭議」的警告標籤,並被附上了「更多背景知識」的閱讀連結。見此情形,川普轉而批評社交平臺「真實核查」功能受自由派媒體控制。

無論川普如何借推特攻擊對手、標榜自己,即便他至今尚未承認敗選,大選的塵埃正逐步落定。綜合美媒消息來看:拜登將於近期宣布他的首批內閣人選提名;側近人士表示,川普計劃在未來開設一個數字媒體頻道,按月收取訂閱費用,努力保持政治和媒體影響力;臉書、推特兩家社交巨頭表示,將於新任總統拜登宣誓就職的當天,將平臺總統專屬帳戶「@POTUS」移交拜登。

一、川普的推特:被削弱的戰場

早在去年年中,推特、臉書等公司便著手備戰,確保2020選舉公正,紛紛表態將嚴守中立,通過人工智慧、人工審查和與政府執法團隊合作等方式,積極防範、打擊網絡幹選。為了「避嫌」,推特更是直接拒絕了所有政治廣告的投放。

雖然社交網絡一直有自己的社區規則,但對於各國政要,平臺還是會另眼相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推特、臉書兩家平臺都加大了對虛假疫情信息的打擊,但對於總統川普圍繞疫情的種種打擦邊球的「奇談怪論」以及不靠譜的醫療建議,最初還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6月,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案發生,與此同時,由於白宮在疫情防控部署不力的情況下強勢重啟經濟,美國疫情在歷經4、5兩個月的平緩期後再度起飛。彼時,川普仍不忘通過社交網絡傳挑撥紛爭,推特、臉書自此調整了對總統的內容審核標準,將部分適用於普通用戶的規則加之於總統。

隨即,推特給川普多條推文打上了「事實有爭議」的警告標記,並附上一條「更多背景知識」的閱讀連結供用戶參考。8月,川普競選團隊發布視頻稱「兒童對新冠病毒幾乎免疫」,推特當即停止了該帳戶的權限,直至競選團隊主動刪除了該視頻。對於上述「推特新政」,臉書選擇跟隨,只是臉書對於川普帖子的標註更為謹慎、溫和,「能放則放」,打標籤的比例也遠低於推特。

長期以來,作為「推特達人」,川普的社交媒體風格是「真真假假」,用插科打諢來「四兩撥千斤」,以起到引導輿論、回應和動員基本盤的作用。2020大選季,新冠疫情讓線下集會變得困難,川普理當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社交網絡專長,然而,其本人及競選陣營的推文屢遭「真實性待查」警告標註,導致推文的置信度、傳播力、動員力下降,這與其最終的敗選之間不無關聯。善於社交網絡的川普手腳被捆縛,反過來有利於不擅社交網絡的拜登。

或許是看到了自己的社交話筒被平臺調低音量乃至「禁音」,川普才發聲稱要開辦自己的媒體頻道。

二、未盡的喧囂:兩黨的算盤

儘管大選形勢日趨明朗,川普的「推特之戰」日漸衰微,但11月17日,參議院兩黨議員還是抓住機會,表達了對臉書、推特兩家社交巨頭的不滿。

聽證會上,針對川普推文被加注警告標識,共和黨德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極質問推特CEO傑克·多西:「你們所提供連結的背景信息說,在美國任何形式的選舉欺詐都是極其罕見的。這不是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而是持有一種有爭議的政策立場,這表明你們已經是出版商了。」

克魯茲認為,若推特堅持中立,就應該提供中立的背景信息。而說美國歷史上選舉欺詐的概率極低,是在暗示此次選舉也不存在欺詐,屬於「拉偏架」。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平臺有自己的立場,就當被視作「出版商」,就應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就不能受1996年《通訊規範法》第230條的豁免。

在同一場辯論會上,與泰德·克魯茲一樣不滿的,還有民主黨人,但雙方不滿的點完全不同。夏威夷州民主黨參議員廣野慶子(Mazie Hirono)質問傑克·多西:「推特的警告標註功能遠不足以有效表示川普總統在撒謊。」

這場聽證會是四年來兩黨圍繞社交媒體纏鬥的延續。一直以來,以川普為首的共和黨人認為,社交網絡歧視保守主義,「谷歌搜出來的新聞全對川普不利」,社交平臺成了自由派媒體聲音的「放大器」;民主黨人則認為,推特、臉書利用美國寬鬆的網際網路立法,規避了對平臺內容真實性進行審核把關的應盡職責,「樂於充當右翼言論的回音室」。

應該說,在非緊急情況下,兩黨圍繞持槍權、墮胎正義、氣候變化等議題的隔空爭辯,尚不足以對線下生活構成實質影響,因為政策調整需立法落實;但在疫情和選舉交織的敏感當下,兩黨的社交網絡之戰就異常關鍵,平臺的定位此時變得微妙。社交網絡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控制了與最大多數用戶的直接接觸渠道,這是傳統的代議制民主下議員、政客所不具備的優勢:川普的推特帳戶坐擁8700萬粉絲,而一名議員哪怕再盡職,終其一生親自握手的選民數量,也永遠達不到這一數字的零頭——正因為此,兩黨都希望平臺站在符合本黨價值的立場上,這是兩黨爭奪社交網絡控制權的邏輯起點,而所謂的平臺是否應對平臺用戶的言論負責,是否考慮撤銷230條款,都只是武器。

正因為此,雖然傑克·多西反覆表示「我們不想把自己置於宣布大選結果的地位,我們只提供連結(而不做判斷),以方便網民獲得更多信息」,但這顯然既不能讓共和黨信服,也無法讓民主黨滿意。

三、拜登的立場

自去年7月以來,臉書因涉嫌壟斷,面臨來自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TC)和美國多州檢察官的調查。有消息稱,FTC本月可能將對臉書提起反壟斷訴訟。

一個預測是:拜登任內,世界或許不會見證臉書被分拆。

今年1月,《紐約時報》編輯部與拜登進行了一次「面對面」訪談,在網際網路政策方面,拜登直言不諱道,「我從來不是臉書的粉絲,不是扎克伯格的粉絲」,「《紐約時報》不能寫明知是錯誤的東西,但臉書就可以(讓類似內容傳播)」;「我不擔心平臺權力的集中,我擔心的是隱私問題和他們一旦被訴享有的豁免,230條款應當被撤銷」。

這段表態,可以清晰看出拜登對於網際網路政策改革的預期,即分拆集中的平臺權力不是優先項,但消費者隱私和落實平臺內容責任是當務之急。這意味著,拜登任內動用聯邦反壟斷工具來打擊社交平臺的概率,要小於推動修正230條款及聯邦層面隱私立法的可能性。原因有二:首先,兩黨在調整230條款和建構聯邦隱私保護方面有共識,但在是否應拆分科技巨頭方面分歧嚴重,推動後者難度大;其次,拆分巨頭是民主党進步派沃倫等人「政策自留地」,共和黨很難從中分一杯羹,拜登所代表的民主黨溫和派,也不願讓進步派來主導政策議程設定。因此,230條款的適用在未來四年可能被限縮但不會被推翻,而在國會分治的情況下,反壟斷依舊很難落地。

如前文所言,雖然華盛頓對矽谷有所保留,但鬥爭只是為了更好地合作,無論是選舉還是執政,都不可能在沒有社交網絡的環境中進行。正因為此,拜登目前的過渡團隊中,既有來自於網際網路產業的資深人士,也不乏科技批評人士,如過渡期的總法律顧問傑西卡·赫茲(Jessica Hertz)此前為臉書的董事,2016年以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針對「劍橋分析」事件的調查,正由她負責對接;再如,曾經為臉書提供遊說服務的路易莎·特雷爾(Louisa Terrell)目前負責過渡時期的國會關係;主張拆分臉書的前歐巴馬政府官員、美國經濟自由計劃聯合創始人薩拉 米勒(Sarah Miller)也加入拜登過渡團隊。

作為資深參議員,拜登一直保有的跨黨派合作傾向,這讓通過其團隊構成去預判其政策走勢變得困難。但無疑問的是,一批「加州人」、「矽谷人」入局拜登團隊,意味著民主黨正在奪回2016年一度失去的重要輿論陣地。

當然,拿回這塊陣地,也未必見得能夠順利闖關2024。在前述《紐約時報》編輯部的採訪中,關於科技和政治的關係,拜登給出了一段精彩的論述: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後,政府都需要花6至8年甚至一代人的時間,去解決因科技革命而帶來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這番表態,足見拜登身上依然烙印著傳統民主黨人對於「真實平等」的渴求,這與單純基於身份、議題的左右之爭之間存在根本差異。當鐵鏽帶的工廠搬遷到異國,當往日的製造業工人轉行去做優步司機,當最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家庭收入中位數30年原地踏步,這或許才是科技革命與社會平等之間的真實互動。調整230條款或高舉反壟斷大旗,只能帶來一時的輿論波動和選票支持變化,而唯有真實的社會改革,才能夠夯實選民基礎,這恐怕才是拜登科技政策制定的原點。

相關焦點

  • 美媒:推特、臉書屏蔽不利拜登報導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導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臉書和推特網站當地時間10月13日罕見地採取措施,限制閱讀《紐約郵報》一篇有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之子電子郵件洩露的文章。這兩家社交媒體巨頭在尚未驗證文章內容真實性之前,就採取了上述措施。
  • 禁止拜登之子的報導 推特臉書贏了嗎?
    據美國Politico新聞網站10月20日報導,參議院推遲了傳喚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CEO的投票,因為一些共和黨人猶豫不決。此前,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表示,計劃傳喚推特CEO多西就其公司處理此事的方式作證。參議院的共和黨們可能也會傳喚臉書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臉書、推特齊上陣,為「拜登醜聞」進行流量限制
    但在這巨大的風暴中,臉書與推特卻幹出了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兩個平臺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阻止了類似新聞的傳播。這樣的舉動,引發了大量民眾的爭議,而兩家平臺的CEO也表示會出席美參議院的聽證會。
  • 繼推特後臉書也表示:拜登將於明年1月20日接手「總統官方帳號」
    路透社11月22日消息,推特和臉書周六表示,明年1月20日「總統官方帳號」(@POTUS)都將轉給當選總統拜登。@POTUS是美國總統官方帳號,不同於川普所使用的@realDonaldTrump推特帳號和@DonaldTrump臉書帳號。
  • 德媒:臉書推特刪除揭拜登兒子與烏克蘭做生意的文章 川普不爽大...
    中國小康網10月16日訊 老馬 周三(10月14日)臉書和推特決定限制一篇《紐約郵報》批評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文章,此舉被川普和保守派抨擊為「審查」。由於《紐時》批評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文章內的「資料來源」存在疑問,因此限制了該文章的傳播法新社、路透社報導,《紐約郵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電子郵件疑似透露亨特如何將烏克蘭商人介紹給副總統拜登」的報導。
  • 推特臉書瘋狂玩火,這次川普真的憤怒了
    從這次史無前例的推特斷網事件就能看出。 在「紐約郵報」在網上第一輪曝料後,亨特父子便火熱登頂推特全球熱度榜。這突如其來的醜聞事件讓拜登競選團隊措手不及。接下來便發生了讓很多網友為之憤怒的事情:推特和臉書網絡平臺大面積刪除有關拜登父子醜聞的相關消息,推特不僅禁止用戶分享「紐約郵報」帳號文章的連結,而且禁止用戶通過推特的私信功能分享有關連結。
  • 臉書推特CEO將出席聽證會,曾被批對「保守派新聞」有偏見
    兩大社交媒體巨頭臉書的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和推特CEO傑克·多西將於當地時間17日出席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以審查這兩家公司對2020年美國大選的「處理方式」。據英國《衛報》17日報導,將於當地時間17日舉行的特別聽證會主要是為了回應兩家公司此前對《紐約時報》一篇有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文章的「處理方式」。美國《紐約郵報》今年10月曾發表獨家文章,聲稱該報得到的從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的電腦洩露的郵件,該郵件顯示拜登「涉嫌利用職位影響力在烏克蘭進行幕後交易」等。
  • 這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川普敗選,其推特臉書等社交帳號暫時被封
    而推特周三表示,已暫時凍結美國總統川普的帳戶12小時,因其「屢次嚴重違反」該社交媒體平臺的公民誠信規定,並威脅可能永久停用該帳戶。臉書(Facebook)以及Snap昨天也都關閉了川普的帳號。推特凍結川普推特帳戶12小時,因其違反公民誠信規定。
  • 左翼媒體忙著掩蓋數據–臉書和推特繼續作惡
    川普總統總票數已經躍升為138票,超過喬拜登票數,谷歌的數據已經有近一個小時沒有更新,一直停留在川普98,拜登繼續領先。 社交媒體推特乾脆撕下偽善的外衣,公然宣布大選結果官方正式出來之前,誰在推特發選舉結果,誰的帳號將被關閉。紐約時報的實時選舉結果,也好似事先商量好一樣,很久都不刷新,一直是拜登選票領先。
  • 美參院司委會通過 傳喚臉書推特執行長
    ▲推特(Twitter)執行長多西(Jack Dorsey)。(圖/路透) 在推特與臉書平臺決定封鎖紐約郵報有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之子的報導後,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今天表決通過,將傳喚這兩家社群媒體的執行長。 在一致力挺下,12名共和黨議員批准這項動議。司委會的10名民主黨議員因杯葛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的提名案而未出席。
  • 川普轉移總統職權,臉書推特如「玉璽」交接
    文章導語:川普轉移總統職權,臉書推特如「玉璽」交接川普不只得交接總統大位,連官方推特、臉書帳號都需要轉移權限給拜登。臉書和推特紛紛宣布,明年1月將會收回原由現任總統川普管理的白宮等官方單位帳號,並將管理權限轉交給當選人拜登。
  • 外媒:美總統官方臉書帳號也將轉給拜登政府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 據路透社報導,繼推特之後,當地時間周六,臉書表示美國總統的官方臉書帳號@POTUS 的控制權也將在1月20日轉交給拜登政府。「2017年,我們與歐巴馬政府和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合作,確保他們的臉書和Instagram帳戶在1月20日無縫過渡,我們希望這次也能這樣做,」臉書在回應路透社的提問時表示。
  • 美國參議院將對美國兩大社交媒體平臺推特和臉書發出傳票
    劇美媒報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星期四(10月22日)表決通過決定,將對美國兩大社交媒體平臺推特和臉書的執行長發出傳票,要求他們近期出席國會聽證會。 在民主黨人杯葛會議的情況下,星期四上午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表決最終以12票支持,0票反對通過傳喚推特執行長多西(Jack Dorsey)和臉書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席聽證的決定,就他們限制上周《紐約郵報》一篇有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負面報導的傳播接受議員質詢。
  • 推特和臉書要「決定」誰是美國總統?
    臉書隨後也宣布,將把總統、白宮、副總統以及第一夫人的官方帳號同日轉移給拜登。 據推特表示,公司代表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與拜登和哈裡斯的交接團隊成員會面,討論有關新政府如何使用推特的具體細節。 臉書則指出,2017年就進行過類似合作,確保結束任期的歐巴馬政府和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的Facebook與Instagram帳號能夠順利交接。
  • 推特和臉書有權「決定」誰是美國總統嗎?
    臉書隨後也宣布,將把總統、白宮、副總統以及第一夫人的官方帳號同日轉移給拜登。推特發言人帕西裡歐說,公司將會於明年1月20日將12個白宮相關官方帳號移轉給拜登政府,推特正在與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密切合作完成此任務。
  • 川普「過早」宣布「勝利」,推特臉書急忙發警告通知!
    (原標題:川普「過早」宣布「勝利」,推特臉書急忙發警告通知!)據美國《新聞周刊》4日報導,川普過早宣布勝利的消息引發社交媒體網站推特和臉書發布警告通知,提醒人們切勿輕信,因為選票計算仍在進行中……
  • 不光封禁川普帳號 臉書將刪除川普口頭禪「停止偷竊」相關內容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國會大廈騷亂後,臉書和推特等社交網站第一時間拿川普帳號「開刀」。其中,臉書和旗下的Instagram宣布「至少在未來兩周內」禁止川普發帖,直到拜登完成權力交接。  為了拜登就職典禮「保駕護航」,臉書在把人禁了之後,還要把川普及其支持者的「口頭禪」禁了。
  • 美參議院批准傳喚臉書和推特CEO出庭作證,11月17日舉行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兩大社交媒體巨頭臉書、推特近期為拜登及其兒子的醜聞「限流」一事,令美國輿論詫異。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決定,將傳喚推特和臉書CEO,要求他們近期出席國會聽證會。
  • 為了大選,推特、臉書「大變臉」,但川普政府卻要「約談」他們
    扎克伯格和傑克·多西又要參加國會聽證會了,時間是11月17日,起因是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周對《紐約郵報》發布的那篇有關拜登的負面報導進行了屏蔽和限流。不過在這個聽證會之前,兩位社交媒體巨頭的「掌門人」要先和谷歌CEO皮查伊一起參加10月28日的聽證會,與商務委員會的議員討論《通信規範法》第230條。
  • 推特和臉書阻止川普帖文「誤導性」信息
    推特和臉書在今天(11月5日)阻止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對計票過程提出質疑的帖文,使得美國大選不只展開了法律攻防戰,也將爭議延燒至社交媒體。推特和臉書稱是基於川普違反了平臺規範而採取阻止的動作。  美國大選投票日結束後不久,推特和臉書就標記了川普的帖文,該帖文寫道:「我們感到非常震驚,他們正在試圖竊取美國大選,我們永遠都不會讓他們得逞,投票所關閉後就無法再投票!」推特標記信息後,也將川普的帖文設置共享限制,阻止使用者宣傳。   在川普發出宣稱贏得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北卡羅萊納州和密西根州的帖文後,推特和臉書也立即貼上標籤,澄清當時還未出現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