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的計算方法,包括結繩,算盤,算籌,手搖機械計算器,電動機械計算器等等。它們在不同的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它們的出現為計算機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計算機的發展
計算機的發展包括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46年到1959年,在這個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的主要電子器件是電子管,內存是汞延遲線,外存儲器是穿孔卡片,紙帶,處理速度大概幾千條(每秒指令數),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ENIAC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的計算機。第二個階段是1959年到1964年,在這個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的主要電子器件是電晶體,內存是磁芯處理器,外存儲器是磁帶,處理速度大概幾萬到幾十萬。第三個階段是在1964年到1972年,在這個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的主要電子器件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內存是半導體存儲器,外存儲器是磁帶,磁碟,處理速度大概幾十萬到幾百萬。第四個階段是1972年至今,在這個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的主要電子器件是大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內存是半導體存儲器,外存儲器是磁帶,磁碟,光碟等。處理速度大概上千萬至億億條。
計算機的分類
按計算機的性能,規模,處理能力可以將計算機分為巨型機,大型通用機,微型計算機,工作站,伺服器等。按處理數據類型可以分為模擬計算機,數字計算機(又被稱為電腦),數字和模擬計算機。按計算機的用途可以分為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
計算機的應用
現今的計算機的用途早已不再局限於計算,而是運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人工智慧方面,人工智慧主要是讓計算機來完成過去只有人才能完成的智能活動。
網格計算,是專門針對複雜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是利用網際網路把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電腦組成一個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臺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整個計算就是一個網格。中間件技術,中間件是介於應用軟體和作業系統之間的系統軟體。在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增加了一種服務,這種服務就是中間件。這些組件是通用的,基於某一標準,所以他們可以被重用,其他程序可以使用他們提供的應用程式接口調用組件,完成所需操作。雲計算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雲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並進行計算結果的合併。因而,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種)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現階段所說的雲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並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未來計算機發展趨勢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將是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智能化。下一代計算機無論是從體系結構還是工作原理,器件,制導技術,都將進行顛覆性變革。
我是自由如風,一個在呼和浩特讀大學的學生。希望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