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工作和生活,處處都離不開計算機,就連現在找任何工作都要求能熟練使用計算機,所以說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常識,能熟練使用各種軟體,能解決日常遇到的小問題是一項多麼重要的技能。別什麼事都去找專業人士解決,有錢任性當然請自便,有些常識問題,知道總比不知道好,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適應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是多點知識沒壞處。
從今天起,從零開始,從一個計算機小白開始蛻變,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真成高手了呢?
一臺簡單的個人計算機(俗稱PC),呈現在我們眼前主要有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音響幾個部分,其實只要有主機就叫計算機了,其他的都叫做輸入輸出設備,主要起到我們與主機進行交互的作用。滑鼠和鍵盤對就計算機進行操作和輸入,顯示器、音響像我們展示計算機處理的結果,早起的計算機滑鼠都沒有,只要有個鍵盤能輸入指令就行了,所以會看到很多計算機高手幾乎不用滑鼠,也許是為了裝X,不過熟練掌握的話只使用鍵盤也能完全控制計算機,而且效率更高。這些知識如今應該是無人不知了吧,不過我的家鄉(一個不知道是N線城市的小地方)依然又大量的人不知道,教育的落後在這些小地方體現得淋漓盡致。
下面我們來聊聊那些主機箱裡看不見的東西。
主機裡面的基礎是主板,其他所有東西都是裝在主板上的,主板上有複雜的電路,有各種插口,目前個人電腦使用的基本都是Inter或者AMD晶片的主板,主板的外觀大小也有很多區別,以後有機會的話會單獨寫一篇介紹主板的文章。
電源負責為主板供電,所以組裝臺式機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主機的負載才選擇合適的電源。
CPU(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大腦,它是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目前個人計算機也是普遍使用Inter和AMD的處理器,近幾年,國產處理器龍芯也開始逐步使用,不過我們小白還是不敢輕易嘗試。
內存(Memory)是組成計算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數據交換的橋梁,計算機的程序都要在內存中才能運行,所以說內存的性能直接影響計算機性能。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一般現在裝機的做法是SSD加HDD,這樣兼顧速度與容量,性價比比較高。
顯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市場上使用的顯卡主要是AMD(超微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提供的。有些CPU也提供了核心顯卡,使用了這種CPU的話要是對性能要求不高完全沒必要單獨配備顯卡。不過對遊戲和圖形設計領域,顯卡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與顯卡一樣,音效卡負責處理聲音信息,網卡負責處理網絡連接,不過現在的音效卡和網卡都集成在主板上了,沒必要單獨配備,除非你有更高的聲音和網絡要求。
另外,主板上還提供了很多接口,能連接各種各樣的設備,比如最常見的USB接口,能連接各種IO設備和外部存儲器。因為電子設備工作都會產生熱量,所以裝上合適的散熱器也很重要。
順便說一句,以上這些各種設備,其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這些常見的計算機都具備,知識它們的集成度更高,以後有機會也會為大家介紹。
以上這些就是最基本的計算機硬體常識,了解了這些常識算是入門了,至少知道裝臺電腦需要買哪些配件了。不過具體到各個硬體的分類、性能、接口,還有很多知識需要掌握,好在不難,多花點心思,小白也能成為裝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