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你有沒有在地鐵上收到一份來自遠方朋友的問候,告訴你AirDrop沒關?這份獨特的體驗,每個擁有iPhone的人,看到也許都會會心一笑。
沒錯,這就是蘋果的AirDrop。
蘋果AirDrop的體驗一直為人稱道。用戶打開分享,就能看到附件的設備,輕輕一點,就能將文件穩定快速地在不同設備之間傳輸。不需要消耗流量,也不需要下載任何應用,這些自然無縫的體驗,促就了獨特的地鐵AirDrop文化。
但是安卓用戶感受不到這樣的快樂。安卓系統高度的開放性帶來了碎片化的生態環境,各個手機廠商往往各自為政。其實安卓手機都有類似於AirDrop一樣傳輸文件的功能,但僅限於同品牌手機之間才能使用,若品牌不同,那仿佛是山與海的距離,想發文件基本就微信解決了。
系統級別的互傳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統一標準,讓大家彼此之間可以互通。
去年8月,OPPO,vivo,小米三家企業攜手成立「互傳聯盟」,希望通過系統級別的互通,解決安卓平臺彼此獨立的問題,實現不同品牌的安卓手機也能高效互傳數據。
今天上午十點半,一加,魅族,黑鯊,realme真我集體官宣,加入互傳聯盟,宣布近4億的安卓用戶可以實現跨平臺互傳。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步,它標誌著,越來越多的安卓品牌認可這個聯盟,加入到跨平臺互傳的願景中。
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國產手機廠商均成為跨平臺互傳大聯盟的成員,大家在地鐵上,也能熱心腸的告訴遠方的某個Ta,你的互傳功能沒有關。
互傳聯盟體驗如何?
互傳聯盟將傳輸這個功能嵌入了系統底層,相較於傳統的微信或快牙傳文件,其速度,寬容度,方便程度都有了顯著提升。
由於是嵌入系統底層的技術,用戶無需下載任何應用,也不需要聯網,不需要消耗流量,只要打開互傳功能,即可傳送文件,傳輸速度最高可達20MB/s。
同時,互傳聯盟基於「移動點對點快速傳輸協議」,耗能更低,使用範圍更廣。用戶可以傳送網頁,圖片,壓縮包等多種類型的文件,文件大小也不受拘束。
而快牙,茄子快傳則需要傳輸雙方下載APP,使用門檻高。更常被人們選作傳輸媒介的微信,傳輸受到網絡限制較大,還會出現傳輸中圖片清晰度折損等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互傳聯盟還支持數據遷移功能,其使用體驗無縫且快速,媲美iPhone換新機。遷移數據時,再也不需要下載各式各樣的換機助手,換機成本大大降低。用戶下次想換手機時,有可能會更傾向於加入互傳聯盟的手機品牌,這也增強了互傳聯盟生態圈的防禦力。但缺點在於,生態內換機的壁壘較低,容易流失用戶。
生態內無縫切換的使用體驗一直是蘋果生態的黏性所在,互傳聯盟提高了安卓生態圈互聯互通的比例,也有可能吸引一部分蘋果用戶流向安卓。
為誰而盟
由於國內獨特的環境,安卓系統的出品方谷歌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偃旗息鼓的狀態。
谷歌服務的缺失導致了國內APP推送的混亂場景:都想多推送搶流量,所以要一直佔後臺,結果是手機卡得不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2017年10月,泰爾實驗室就聯合各大手機廠商推出了統一推送聯盟,來填補谷歌服務在中國的缺失。
互傳聯盟在做的,也正是谷歌沒有做好的事。
谷歌從9年前開始,就一直在努力解決安卓手機互傳問題,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2011年,谷歌就推出了基於NFC的Android Beam,實現網頁圖片的互傳。但是NFC的限制,傳輸必須近距離完成,且對大文件傳輸極其無力,速度極慢。
2019年Google I/O,谷歌放棄Android Beam,推出不需要NFC,基於藍牙和 Wi-Fi的Fast Share,其實就是Android的AirDrop。這一行動,比蘋果晚了6年。更令人沮喪的是,Fast Share的打磨非常不成熟,時至今日,使用的廠商寥寥無幾。
所以國內手機廠商要聯盟做互傳聯盟,做大陸自己的Fast Share。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9to5Google去年曝光了Fast Share的最新截圖。洩露圖顯示,Fast Share未來不僅可以用於手機,還可以用於 Chromebook、iPhone、智能手錶等設備,打通了多個平臺。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安卓的開放性相較於iOS會更適合做連接的載體。Fast Share也許能踏著安卓的春風,連接萬物,實現對封閉的蘋果系統的AirDrop彎道超車。
不過那時,國內的互傳聯盟還需要安卓原生的Fast Share嗎?
特立獨行的華為,何去何從?
佔據中國手機市場半壁江山的華為,始終還未加入互傳聯盟。
華為也有自己的傳輸服務,並且這個服務還處在領先地位。它就是Huawei Share。
Huawei Share可以實現傳輸文件在手機與手機、手機與筆記本之間的互通,3.0版本還推出了基於NFC的一碰即傳的功能,非常巧妙。和蘋果生態相同,華為手機和筆記本的剪貼板也已實現互通,手機上複製一段話,電腦上就可以實時粘貼。
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Q1,華為手機市場份額佔中國手機市場的42.6%。也就是說,華為市場份額非常龐大,龐大到接近其它安卓手機市場份額之和。
在這個基數上,中國手機市場其實變成了華為,蘋果,和其它安卓廠商。換句話說,華為也可以選擇蘋果AirDrop的玩法,服務自己的生態即可。
實際上,華為已經不滿足於成為安卓中的一員,它正在打造類似蘋果的完整生態。
在今年2月的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多次強調「1+8+N」戰略。「1」是手機,「8」是PC、平板、TV、車機、穿戴、AI音箱、耳機等各類終端產品,「N」是泛IoT設備。華為要通過通過鴻蒙系統,打造一個基於5G全場景智慧生活的生態鏈。
而Huawei Share,就是構築生態大廈的一塊基石,華為自然希望它越強越好。
如果加入互傳聯盟,在手機與手機傳輸方面,同樣是傳輸文件,華為用戶自然會傾向於覆蓋面更廣的互傳聯盟服務,換而言之,Huawei Share的優勢會被削弱。
這也許就是華為目前沒有加入的原因。
當然,如果未來萬物互聯,華為也許會和其它玩家一起,連接世界。只不過那時候,互傳聯盟也許早已湮沒在華為生態的進攻中了,華為用自己的標準,帶領大家,連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