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咖啡、泰國香米、越南餅乾……這些東協國家的特色商品,如今都能在廣西輕鬆買到。隨著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不斷壯大,廣西已初步成為中國-東協跨境電商交易主渠道。據統計,廣西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4年的210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002億元,年均增長39.7%。
跨境電商亮點紛呈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廣西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交易額從2014年的210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002億元,年均增長39.7%,增速居全國前列。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子商務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重要引擎,已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2019年1~5月,南寧海關關區監管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清單19.98萬票,貨值11617.39萬元,涉及稅款1291.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0倍、4.15倍、3.82倍。
依託南寧市面向東協的區位優勢和逐步完善的政策優勢,跨境電商企業正不斷集聚,南寧市逐漸成為廣西各地消費者購買跨境進口產品的重要消費地。一個面向東協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正在形成。南寧「美美購」、「海購365」平臺、螞蟻洋貨、華南城「東協購」等一批本地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壯大。
據了解,廣西跨境電商O2O線下體驗店相繼開業運營,其中,南寧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面積達8000平方米,入駐商家超400家,涵蓋東協、歐美、澳洲等5萬多個SKU;欽州保稅港區國際商品直銷中心開設線下體驗店30多家,業務拓展到江西、四川、湖南等省。
目前,蘇寧電子商務產業園、京東「亞洲一號倉」電子商務產業園、谷歌Google AdWords體驗中心、阿里巴巴「一達通」、浙江聚貿、趕街網、敦煌網、「豬八戒」電子商務孵化園等一批電商項目紛紛落戶廣西,推動了廣西乃至全國與東協的電子商務合作發展,並帶動廣西1000多家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商貿易。南寧高新區、桂林電商谷、北海高新區先後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廣西糖網、金岸科技等一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逐漸成為廣西電子商務集聚發展的領頭兵。
精心培育電商沃土
今年8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區試驗區獲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包含南寧、欽州港、崇左3個片區。面對新機遇,廣西將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跨境電商?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來,廣西發揮區位、物流、小語種人才等優勢,大力實施「電商廣西、電商東協」工程,著力打造中國-東協跨境電子商務基地。
《廣西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8~2020年,廣西將加快中國-東協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吸引跨境電商企業落戶廣西,設立面向東協的電子商務總部。廣西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區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萬億元。
當前,南寧市以中國-東協(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為核心,建設南寧跨境貿易中心、南寧空港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面向東協的跨境電子商務線下綜合園區體系逐步形成。
據悉,南寧海關率先在全國打造「郵件、跨電、快件同一場所、同一機構、同一平臺」的「三同一」監管服務工作模式,與聯檢部門共享跨境電商信息數據,實現共用監管設備、共同查驗、一次放行。實現「一站式」物流通關服務,多角度壓縮商品通關時間,適當延長作業時間,確保線上線下「管得住、通的快」,響應企業需求。南寧海關還推廣應用跨境電子商務進口統一版系統上線,形成海關與電商企業、物流企業、支付企業等的信息互聯,提高通關效率。
廣西沿邊跨境電商發展也亮點不斷。憑祥、東興等邊境城市探索「互市貿易+跨境電商」新模式,建設線上邊民互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和線下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推動邊境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了當地電商發展。
(文章來源: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