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客運通達能力,構建更加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 切實解決我縣農村邊遠山區人民群眾「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等問題,推動交通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堅決打贏交通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根據交通運輸廳《關於持續用力攻堅克難高質量交通脫貧攻堅戰的通知》(川交函(2020) 120)精神要求,為現公告如下:
一、建制村通客車道路標準:建制村常住人口數量達100人以上,已通公路,農村客運線路途經的路段路基寬度不低於4.5米,路面寬度不低於3.5米,並按規定要求設置錯車道,經驗收合格的農村道路。
二、建制村通客車標準:距離村委會、公眾活動或服務場所2公裡範圍內有班線客車、公交客車途經並設立停靠站點,或提供預約響應服務,群眾乘車地點原則上應在村內集中地建有招呼站(牌)處,並非所有群眾都要送到群眾家門才算通客車(班車)。
三、建制村通客車車輛標準:取得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核發的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許可證,經營範圍與經營許可證經營範圍一致,並經檢測合格,車身顯著位置噴繪「四川鄉村客運」服務標誌、噴繪預約方式和經營者服務監督電話和當地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即:「五有」有標誌、有臺帳、有電話、有車輛、有制度),方為合格的通村客運車輛。村級通村客運車輛原則上採用7座以上車型,凡是噴印「四川鄉村客運」字樣的車輛均屬於正規合法農村班車,可放心乘坐。
四、通村客運形式:①班線客運。指提供定時、定站、定線運行的客運服務,具體包括定線經營、區域經營、隔日班、趕集班、周末班等形式。②公交客運。指提供大容量、高密度、低票價的客運服務,包括城市公交延伸、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等形式。③預約響應式。指通過電話或網絡組客,提供包車、拼車的客運服務,是針對需求不足的兜底解決方式。特別強調:村內公交途經運行、班線客車延伸經營、小型(7座)客運區域運輸、響應式服務運行均屬於通村客運形式。計程車不能作為鄉鎮與建制村通客車的形式!
五、響應式預約服務標準:乘客提出用車需求響應時間原則上應在20分鐘內安排車輛,服務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收費標準不高於當地農村客運班線價格3倍,即單車趟次收費總額<單車載客座位總數X75%X單座班線定價X3,且應顯著低於當地計程車價格。
南部縣道路運輸管理局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