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情詩,阿強和阿花的那些事。
這是一個火山半島
雷州半島是瓊州海峽以北的大陸向海洋的延伸區域,也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
位於廣東西部地區,與廣西相鄰,與海南中間隔著瓊州海峽。
範圍大概與今天湛江市轄區差不多。
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燈樓角就在雷州半島,就是現在還能看到一個清代時期修建的燈塔。
半島三面環海,寬四十到七十公裡,全境面積一點三萬平方公裡。
地處熱帶,水汽充沛,是中國有名的雷區。
年平均雷暴日數在八十四到一百天之間,雷州半島因此得名。(另有一說是以雷州市附近的青雷山得名)
大約在距今兩百四十萬年以來的第四紀,雷州半島構造運動相當平凡。
火山地震多連發,有時在海面以下,有時又露出海面。
今天半島上留有火山 七十六座,南部和北部都是火山丘陵。
還有潿洲島他是整個中國最大的火山島。
湛江湖光巖就是巖漿遇到地下水爆炸之後形成的火山湖。
火山灰大量的覆蓋,使得半島土地肥沃。
往往是甘蔗、菠蘿、番石榴、楊桃、木瓜等熱帶水果的最佳生長的地方,也是火山分布最密集的地區。
中國百分之四十的菠蘿產自半島最南端的徐聞縣,每到豐收的季節,遊客可以浪跡這片菠蘿的海。
豐富的海產
雷州半島海岸線兩千多公裡,擁有中國大陸架唯一的現代珊瑚岸礁和最大的紅樹林群落。
半島上大部分的市縣全部面向大海。
海岸線蜿蜒曲折,擁有大大小小100多個漁港,生活著三十多萬漁民。
從古自今,遠洋捕撈和海產養殖就是維持半島人民的古老生計方式。
距今七千年前,雷州半島上就有了古人類吃生蠔的遺蹟,遂溪縣的鯉魚墩遺址被稱為半島第一村。
現在,湛江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居廣東第一,而且還是中國最大的對蝦交易中心和海水珍珠生產基地。
內地人餐桌上大對蝦,有百分之七十都來自湛江。
宛如一個中國大陸探入大海的手臂,雷州半島的原住民最早實現了海鮮自由。
當地人吃海鮮講喜歡滋原味,簡單處理直接生吃,因此很多當地的餐廳都擁有自己的捕撈船隊。
聽說以湛江人敏銳的口感,吃一口就能知道魚是幾點死的。
兵家必爭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秦始皇通過軍隊正式把雷州半島納入中國版圖。
雷州半島是瓊州海峽入口重要的崗亭,是中國大陸距離東南亞、中東、非洲最近的海岸線。
同時,也是中央王朝控制海南島和整個南海各國局勢的關鍵,為中央王朝把好中國南大門,從古至今都是重兵之地。
明朝萬曆年間,雷州府人口共兩萬多戶,其中有一半人都是軍人。
歷史上長期擁兵,受軍人勇武風氣影響,雷州半島民風勇武,乾脆利索。
每次遭遇外國入侵的民族危亡時刻,男女老少都會拿起武器拼死一搏,侵華法軍和日軍都在雷州半島吃過不小的虧。
如今湛江是中國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南海安全的定心丸。
半島南部是大陸通往海南島的粵海鐵路火車輪渡碼頭。
這裡的輪渡可以把火車裝進去,把大陸與海南島和南海諸島緊密聯繫起來。
半島出圈
在航海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船隻必須沿著海岸線行駛,以便於方便補給。出入南海的必經之路就是雷州半島南端的徐聞港。
早在漢代,中國就通過海路與東南亞一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這也是雷州半島正式出圈,徐聞港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的原因。
隋唐時期,半島中部的雷州港興起,成為中國南部大港。
半島上手工業陸續開始繁榮,陶瓷、紡織、鐵工、木雕等項目成為重要的行業。
龍蝦、鮑魚等名貴海產,也相當有名氣。同時雷州半島出產的海水珍珠成為國內外最緊俏的商品。
宋朝時期,雷州半島成為很多福建人南下海南島的必經之地,久而久之,很多的福建人也定居在了這裡。
福建人帶來他們傳統天后信仰、蛇神崇拜,如今半島上烏王廟就是拜的蛇神。
閩南方言也越過廣東空降到雷州半島,雷州話就是閩南語的變種語言。
受閩南文化影響,雷州半島的音樂、戲劇、生活方式傳統等都有不同於廣東各地,形成獨特的雷州文化。
法式湛江
雷州半島東北部一片眾多島嶼包圍的湛江港,水深港闊,為船隻的停泊提供了便利,是整個北部灣地區最大的天然良港。
自明朝以來就被人們叫作廣州灣。由此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一八九九年,法國人在越南當殖民老爺的時候,為了更好控制北部灣地區,強行和清政府租借了廣州灣。
這是歷史上法國人在中國土地上租借的最大一塊土地,法國人最初想把廣州灣建設成和香港一樣規模的國際大港,但是天不隨人願,最終以失敗告終。
結果國際大港沒有建成,反而成為一個鴉片中轉軍火走私的超級物流貨倉。
在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廣州和香港淪陷,廣州灣一度出現曇花一現的繁榮。
港口貨運量一度超過北海港,不少廣東香港商人逃難到這裡。
被法國人控制了四十五年,今天的湛江市區也留下了像維多爾天主堂這樣的法國建築。
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還有許多湛江老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老派法語。
新中國成立之後,湛江港是國家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化深水港口,超前的設計理念使得它直到今天都是中國最好的深水港口之一。
這裡是真正的「小清新」,極目所見,儘是淡藍的天空,棉花糖般的白雲,慢悠悠轉動的風車,數不清種類的熱帶水果,水清沙幼的無人海灘或是開滿仙人掌花的火山巖海岸。這裡的空氣品質常年高居全國前列,人們的步子也是慢悠悠,他們熱情的微笑也面向每位來到這裡的人。就像曹方的《南部小城》歌詞歌詞描寫的一樣。
這裡除了有陽光海灘、吃不完的熱帶水果和海鮮,她還是聞一多筆下《七子之歌· 廣州 灣》的主角,抗戰爆發後,偏安一隅的 廣州 灣在未受戰火波及之前,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繁榮一時。由於這一段特殊的歷史,老城區裡留下眾多百年前的法式老建築,也是歷史和建築愛好者喜歡打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