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在線教育玩家瘋狂融資燒錢獲客,市場規模比盈利更重要?

2020-11-24 子彈財經

作者 | 黃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外界期待已久的兩家在線教育上市企業的財報終於落地了。

數據顯示,過去的三季度(含暑期兩個月),跟誰學的銷售費用高達20.56億元,同比大增超5倍;網易有道的市場營銷總費用也達到了11.48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為其2020年以來最大的市場營銷投入。

透過這兩組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今年的在線教育的暑期營銷之戰無疑比我們此前想像中要激烈得多。

當然,瘋狂營銷投放的背後是玩家們的集體虧損。諸多媒體人及業內人士也由此對在線教育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在線大班課模式能否持續發展持悲觀態度。

不過,「子彈財經」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悲觀。畢竟,無論是巨頭還是資本都沒有將當前盈利視為第一追求。

另外,隨著AI、5G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用,以及越來越多的中高端人才湧入在線教育行業,在線大班課模式既有的互動性弱、優秀師資稀缺和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有望獲得解決。

1、暑期之戰比想像中更激烈

4個月前,「子彈財經」發表了一篇原創文章——《在線教育暑期狂撒45億背後:9元課每賣一單虧百元》。此文一出,猶如一枚深水炸彈,讓原本平靜的教育圈瞬間沸騰了起來。

文章提到,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和8億元。也就說,僅這四家在線教育機構在暑期的營銷推廣預算總額就達到了45億元。

當然,就當時而言,這組數據還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畢竟沒有第二家媒體披露過相關數據。只不過,後來種種跡象表明,上述幾家機構的實際暑期營銷投放費用均已超過早前的預算額。

以跟誰學為例,這家曾以低成本獲客優勢引以為傲的在線教育企業,在今年暑期的營銷大戰中竟破天荒地投出十億級廣告,遠超此前報導的8億元預算額。據財報顯示,跟誰學202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費用高達20.5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04億元提升了522.22%。

可見,今年的在線教育暑期營銷之戰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激烈得多。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暑期營銷之戰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網易有道。網易有道一直以來給市場留下的印象是重內容重創新,在去年就打響的暑期大戰中也並未參戰。

相比之下,為了躋身在線教育頭部陣營,網易有道今年的投放可謂十分激進。據App Growing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K12教育投放廣告的TOP8廣告主中,網易有道的廣告投放一直穩居前三。

圖 / App Growing

在暑期這樣的招生最關鍵時期,網易有道更是用數字向外界詮釋了其「大躍進」的態度。根據財報,網易有道2020年第三季度的市場營銷總費用高達11.48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我們預計這將是有道2020年最大的市場營銷投入。」網易有道CEO周楓在本季度財報發布後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

除了大手筆的營銷投入,在線教育機構們的融資動作亦可側面印證暑期生源爭奪戰的激烈程度。

今年3月,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宣布其已完成G輪10億美元融資;10月,又宣布已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也就說,短短僅7個月的時間,該公司共完成三筆融資,總額高達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1億元)。

此外,「子彈財經」從多方獲悉,作為猿輔導頭號競爭對手的作業幫,至今雖未對外披露新一輪融資,但正在積極推動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就連向來「不差錢」的好未來都在通過募資的方式「補充彈藥」。據「子彈財經」了解,近期,好未來宣布,一家全球增長型投資公司已經同意購買總計約15億美元公司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該交易受慣常成交條件的約束,預計成交將在2020年11月。

無論猿輔導的頻獲融資,還是作業幫迫不及待地尋求下一輪融資,抑或是好未來的二級市場募資,都在傳遞一個共同信號,那就是頭部教育機構需要儲備更多的彈藥來面對接下來的持久戰。

2、市場規模比盈利更重要

激烈的頭部競爭,反映到玩家帳面上則是直接的虧損。

此前,網上流出一份跟誰學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這份洩露數據顯示:跟誰學三季度市場預期收入21.2億元,實際低於20億元;銷售費用將高達20億元,遠超市場預期的12億元。隨這則消息傳出,業內不乏「大班課落潮」等悲觀論調。

不過,在「子彈財經」看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

相比盈利,時下資本其實更關注在線教育公司的增速和線上市佔率。網易有道財報發布當日,儘管虧損,股價卻不降反升,一路飆漲,最高漲幅達到20.91%,截至當日美股收盤,報29.91美元/股,漲18.93%。包括花旗、傑弗瑞及中金公司等多家國內外一線投行在財報發出後發表的研報中,紛紛維持對網易有道的「買入」評級,而三者給出的目標價分別為42美元、45.7美元以及46美元,遠高於有道當前股價。

此外,從資本重倉猿輔導、作業幫等尚處虧損的在線教育機構中不難體現其對在線大班課的看好。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事實上,關於當前在線教育機構是否應該以盈利為先的問題,周楓在網易有道Q3電話會上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認為,在線教育在加速發展,目前仍處於資本的投入期,而非賺錢階段。此外,在線教育在內容的製作上尚處早期,在用戶獲取上才剛剛開始,在內容交付和變現上還處於起步階段。

「在當前,我的核心觀點是,做生意不應該被視為簡單的算數問題,投入多少市場費用等於獲得了多少招生,這是錯的。現在大家都關心的幾個有挑戰的指標,比如獲客成本、續費率,我相信都有機會通過創新的方法來解決,比如OMO、AI互動課和學習硬體,都是已經探索出來的,換了一個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了這些現在看來有挑戰的指標。」周楓說道。

顯然,面對財務上的虧損,網易有道管理層表現得比較淡定,展現出一定的戰略定力。從行業發展來看,「子彈財經」也認為,時下在線教育玩家們應把對市場份額的追求置於盈利之上。

相比線下教育,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時間並不長。畢竟,從「業內公認的2013年是在線教育元年」的角度來說,這個行業僅僅七年。也正因如此,線上商業模式、教學體系及服務體系等擁有極大的完善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讓處於快速上升期的新行業的玩家們集體去追求盈利似乎有些苛刻。

3、在線大班課市場未來可期

當然,在線教育企業集體實現盈利的那天遲早要到來。因此,與其苛責它們當前是否盈利,倒不如把問題的核心落在在線大班課這個商業模式前景是否明朗上。

一直以來,用戶對於在線大班課互動性存疑,覺得在課堂氛圍的調動上在線課堂始終比不上線下教育機構。

不過,已經有機構在解決在線課堂互動性弱這個問題上取得較大突破。

學而思網校為例,該機構對外宣稱,在課堂上,針對低齡學生打字慢的情況,老師與學生們互動時可以開啟語音彈幕,學生們只要語音說話,就能轉化成文字內容,且能像B站的彈幕一樣滾動出現在屏幕上。

學而思網校方面還透露,當前,低學齡年級正在測試3V3小組課,可競爭可合作自由組隊,也就是3人組成的兩個組能出現在屏幕上互相看得見,但背後還是一個超過千人的大班。

事實上,被用戶詬病的在線大班課問題不止互動性弱,還有教學進度與掌握程度不一的問題。

當然,這樣的老問題也有了新突破。

我們知道,傳統的雙師大班課中老師經常會通過「聽懂了的同學刷一波666」來判斷學生們的掌握情況。而「子彈財經」注意到,有道精品課採用互動大班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老師會根據學生的注意力的特徵來設置課程節奏。

比如,在立體圖形的教授過程中,老師會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後,增加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觀察環節(學生可以轉動3維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認知),以及小的互動評測題目。通過一系列結構化的互動題,老師對學生是否真的掌握有了更精細的洞察,並且在此基礎上靈活調整後續教學層次和節奏。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除了上述提到的課中問題,在線大班課模式也面臨學生課後學習的問題。而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有機構同樣取得了新進展。

眾所周知,課後是不可或缺的學習鏈條中的一環。傳統在線教育的一大缺陷,就是無法像線下的學校一樣,可以有效跟蹤課後的學習效果。雙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後學習的問題,但它仍面臨傳統大班的困難:一位輔導老師如何才能兼顧幾百名學生?

想像一節口語課程結束後,有200位學生都覺得自己的口語需要練習和得到糾正。即便最細心的輔導老師,也無法處理這麼多的需求。而互動大班中,依託於智能化的產品鏈條,在線下場景裡,學生依然可以實現自主探索和個性化學習。

課中問題有了解決之道,課後問題也有了解決之道,那麼,課中與課後有效結合的問題是否同樣也有對應的解決之道?答案是「是的」。

一向以技術見長的網易有道方面曾表示,他家用智能筆打通了學生整條學習鏈條。課堂中的過程性作答結果、課後的作業練習和階段的模考測評都是學生的「雙向反饋」,所有學生的結構化的數據會存入數據中臺。

一方面,學生通過個性化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隨著學習數據積累,一個更加清晰的學員畫像進一步幫助他家的「雙師」進行教學的迭代和創新。

「子彈財經」發現,無論是上述提到的課中問題,還是課後問題,抑或是課中與課後有效結合的問題,它們的初步解決依靠的都是不斷更迭的技術。

但技術並非萬能,它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比如在人們普遍關注的優秀師資稀缺問題的解決上。

面對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教育機構們一邊「咬牙切齒」,一邊又在努力解決。時至今日,機構們終於看到這一問題有被解決的希望。

據BOSS直聘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三季度,在線教育行業的人才吸引力指數高於金融行業,排名第三,僅次於IT和網際網路行業。

圖 / BOSS直聘

在行業本身對人才極富吸引力的基礎上,一些在線教育機構更是拋出高薪落戶等條件招募網課老師。

據「子彈財經」了解,今年5月,清北網校在發布的網課教師社招中,打出「一線名師,清華、北大畢業生優先,年薪200萬,上不封頂」的宣傳語;8月,有道精品課也拋出「保底年薪50萬,優秀者可超100萬、解決北京戶口」的優厚待遇,以吸引2021屆優秀畢業生來做網課老師。

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下的老師招募成效頗佳。據網易有道高級副總裁羅媛日前對外透露,在短短一個季度的時間裡,「有道2021屆校招計劃」便吸引了2000多位來自C9聯盟(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和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學畢業生報名,遠超過預期。

我們認為,隨著AI、5G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用,長期困擾教育機構們同時又備受用戶關注的在線大班課既有的互動性弱、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決;更重要的是,伴隨越來越多的中高端人才湧入在線教育行業,優秀師資稀缺問題也有望獲得更有效地解決。

當然,未來在線大班課市場將走向何方,最終只能交給時間來驗證了。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硝煙四起」,持續虧損或成常態
    舉兩個例子,僅僅今年三季度,跟誰學的銷售費用便高達20.56億元;網易有道的市場營銷總費用也達到了11.48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不得不說,瘋狂地燒錢投放,幾乎成為今年所有玩家的標配玩法,加上年初疫情襲來,更是強化了他們參與市場角逐的信心。
  • 融資、燒錢、倒閉……在線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顯然,目前在線教育企圖複製此前的網約車、外賣打法,即瘋狂砸錢——獲取用戶——壟斷市場——獲取利潤。不過,是燒出美團還是ofo,現在還很難說。在通過營銷曝光之後,如何留住用戶,讓用戶在初期薅完羊毛,掏錢購買正價課才是企業盈利的關鍵。
  • 在線教育,實時燒錢
    比如安信證券分析,由2019年的年報看來,在線教育公司行業普遍實現虧損(六家只有一家在盈利),僅有跟誰學實現盈利,新東方在線轉盈為虧,整體下滑超過170%,好未來淨虧730萬美元,流利說半年虧損1.55億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線教育行業內的各個「玩家們」在虧損的同時,而這個行業沒有放慢高速增長的腳步。
  • 跟誰學主動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今年8月底,猿輔導被曝出融資12億美元,10月22日猿輔導官方確認了融資消息,真實的融資額其實為兩輪共22億美元;6月29日,作業幫完成7.5億美元融資。有了充足彈藥的在線教育機構開始瘋狂「燒錢」營銷,跟誰學加入了這場「大戰」,今年以來的營銷費用高達40億元,而2019年全年才10億元。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年裡,頭部玩家平均砸錢規模超過10億。燒錢燒出的數據很美,但問題也浮出水面。一場疫情,引爆K12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大規模的線上線下廣告、大手筆的低價課程競相推出。一位頭部公司內部人士向豹變透露,1-6月,頭部玩家在抖音、微信等平臺的外部廣告投放,基本都在10億左右,個別品牌甚至高達25億。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燒錢,燒出的數據很是靚麗。
  • 在線教育的「燒錢之殤」
    儘管去年夏天的營銷戰效果至今仍飽受質疑,但引流獲客的初衷,並未變過,眼下這一場暑期惡戰,沒有人敢輕易掉隊。為了留住來之不易的用戶,同時奪回更多流量,頭部玩家們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燒錢,上綜藝、618營銷、邀請代言人……該砸錢的地方、能砸錢的地方一個不落。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猿輔導|作業幫|在線教育|融資|...
    瘋狂攬客、燒錢投放,以虧損換規模,這些網際網路圈的常見套路似乎讓教育這個慢賽道「快」起來了——疫情也讓他們紛紛上演了一場反轉故事,虛張聲勢的投機者很快斷流退場,而身懷絕技的玩家則在這個動蕩的市場環境中,將優勢極速放大,並憑藉彎道超車構建起旁人一時難以逾越的護城河。要知道,在這個爭分奪秒的賽場,一時的落後,喪失的恐怕不僅是先機,更是真金白銀換來的身位差距。
  • 好未來融資48億,在線教育凜冬燒錢取暖
    除了學而思網校和學而思在線,好未來在2020年初還推出了題拍拍,殺入拍照搜題領域。這一領域本來就有作業幫和猿輔導兩大頭部玩家激烈競爭,題拍拍想要後來居上絕非易事。而且,題拍拍的免費真人答題模式,也明顯是一種大把燒錢的模式。行業融資大戲上演題拍拍想要戰勝作業幫和猿輔導也並不容易,畢竟後兩家也是2020年的融資大戶,彈藥充足。年關將至,地主家誰都不缺餘糧。
  • 網易有道CEO周楓:「在線教育燒錢獲客」的論調是片面的,現網校頭部玩家將持續洗牌
    會上,網易有道CEO周楓向全體員工分析了公司的發展近況以及他對行業的認知和判斷:1、疫情加速下,幾家頭部的在線教育機構實現了3-4倍速的爆發式增長,線上頭部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遠高出線下巨頭「但目前,線上教育還遠沒有到達零和博弈的階段。在線教育公司的潛在規模是巨大的,而今年是企業快速起量,進行規模化發展的重要窗口期。」2、2020年之後,K12網校的進入門檻會大幅度提升,跑出新玩家的機率明顯變小。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
    瘋狂攬客、燒錢投放,以虧損換規模,這些網際網路圈的常見套路似乎讓教育這個慢賽道「快」起來了——疫情也讓他們紛紛上演了一場反轉故事,虛張聲勢的投機者很快斷流退場,而身懷絕技的玩家則在這個動蕩的市場環境中,將優勢極速放大,並憑藉彎道超車構建起旁人一時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 左手融資,右手燒錢,在線大班課的終局在哪裡?
    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在線教育日漸成為常態。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大規模進行投放,無疑更容易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綜藝冠名、電梯廣告、低價課,依舊是在線大班課玩家喜歡的引流方式。現在燒錢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把蛋糕做大,一個是切蛋糕,也就是排座次,定賽道格局。2 營銷費用高企 在線大班課尚難盈利流量入口之爭一向被視作是寡頭之爭。目前,在線大班課格局尚未落定,霸主還未燒出,對有意爭奪這塊蛋糕的企業而言,誰都不敢先停手,瘋狂的營銷戰也是一次意志力的死磕。
  • 左手融資 右手燒錢 在線大班課的終局在哪裡?
    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大規模進行投放,無疑更容易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綜藝冠名、電梯廣告、低價課,依舊是在線大班課玩家喜歡的引流方式。但是無休無止地燒錢並沒有幫機構解決獲客的難題,反之,相伴而來的是營銷費用不斷攀升,獲客成本居高不下。
  • 「花兩塊錢賺一分錢」風口上的在線教育,離盈利還有多遠?
    2020年,疫情讓教育培育行業迎來冰火兩重天,線下教育被短暫叫停後,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在線教育「逆襲而上」,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中科院6月發布的《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調研及用戶消費行為報告》顯示,61%的家庭每年至少花1萬元以上用於在線教育費用,2022年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滲透率將突破55%。
  • 瘋狂的在線教育:巨頭進場、燒錢、二三梯隊出局
    而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800億,千億的市場同樣受到了資本的熱捧,融資、燒錢、併購成為了2020年在線教育的關鍵詞。這樣的瘋狂景象,不僅讓在線教育賽道火熱,也深深吸引了網際網路巨頭們,並紛紛在2020年布局全新的教育業務,寄希望高速增長的在線教育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
  • 燒錢換用戶,在線教育大亂鬥
    這句常見於高三學子教室牆上的標語,如今成了在線教育行業「燒錢換用戶」的寫照。 今年暑假,幾大頭部在線教育機構掀起了廣告大戰,投入重金,搶佔用戶心智以佔據更大市場份額。 這並不奇怪,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線下教育市場陷入冰封,大量中小型線下教育機構生存困難,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單是今年2月至3月,國內就有超400家的教育企業註銷,所以加速向線上教育的轉移,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幾大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營銷雖然花樣百出,但其營銷本質,無非是品牌推廣和獲客裂變兩種傳統手段,唯一不同過去的地方在於拓展了線上渠道。
  • 在線教育品牌燒錢激烈背後邏輯
    2020年年初疫情影響著傳統教育行業的教學任務進度以及學生學習的迫切需求,在線教育的需求被激發。據悉,今年在線教育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4千八百億元,用戶規模也將達到3.51億,市場體量可觀同時折射出廣闊的發展潛力。
  • 「燒錢大戰」燒出155億獨角獸,猿輔導正邁入在線教育下半場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增長紅利正逐漸下降,由2017年的45.2%降至2019年的25.5%,到2020年底將會下降到18.4%。在這種大環境之下,猿輔導仍能保持獲客高增長的能力才是其受資本市場青睞的理由之一。
  • 2020在線教育重現資本盛宴
    在海量資本扶持之下,各家教育公司紛紛開啟了營銷投放大戰。近日行業頭部的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企業,再次拿到巨額的融資,這意味著接下來的燒錢大戰會更加激烈。 而在燒錢大戰背後,教育行業盈利難、師資良莠不齊等問題愈加凸顯。
  • 虧損9億的跟誰學,揭開了在線教育燒錢的終極大戰
    從2020年各頭部K12教培機構的不完全統計來看,在線教育的營銷總費用高達40億元,淘課君對比了2019年的營銷總費用,發現2019年全年才10億元,不得不說,今年的形勢雖然對在線教育機構有利,但各方資本加持的情況下,市場競爭也顯得更加激烈了。雖然整改賽道都在瘋狂燒錢,但燒錢的效率卻有所不同。
  • 在線教育秋季「撒錢」大戰:獲客成本漲30%,日投放1400萬
    與此同時,在線教育的「秋季撒錢大戰」正式打響,有頭部玩家甚至在單渠道單日砸下1400萬元做廣告。而作為各大巨頭2020年重兵布局的熱門賽道——在線啟蒙教育,在這個秋季同樣引人矚目,有玩家在線上效果類媒體上的日投放額破600萬元,月耗約2億元。在這一場比往年更瘋狂的秋季營銷大戰中,玩家們正面臨「獲客成本上漲且推廣轉化率無提升」的殘酷局面,誰又能真正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