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投資者認為新郵發行量的大與小並不能完全決定它自身的市場價值,也就是說,發行量大的郵票並不一定比發行量小的郵票的價格低,有的時候還會形成非常鮮明的反差,並且這種反差還長期存在,甚至有可能愈演愈烈,因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誰也不會想到2002年發行的「黃河壺口瀑布」金箔小型張,在2012年可以賣到每封接近10000元;當初無人問津的「毛澤東誕生100周年」整版票,當時就是花上1300元也不一定能輕易買到全品。
從這些年來的情況看,郵票市場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處於非常低迷的狀態,集郵隊伍結構也是日益老化,十分令人憂慮。
前些年,紅色題材郵票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有別於資金的單純投機。價值、預期、供求是決定價格走勢的三個基本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是供求;預期只是在一定供求狀態下,對價格的波動起著中期或者短期調節作用;估值則在不同供求和預期下出現大的落差。
這些年來,市場之所以還能不斷走下去,除了那些老票仍在孜孜以求,生肖票、雙連小型張等品種博弈之外,另一股巨大的力量就來自於產品票的大力推動,這種推動力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資金博弈,而是產品的一種連續輸出,這種輸出意義不一般。
「庚子鼠」大版票上市以來最低成交價為95元(上市之後最高成交價為320元),如此之大的重挫幅度,真是實在無法讓人忍受,但是又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看著它不斷地下跌,不斷地挑戰者集郵者和投資者的底線。
其實,誰也不知道,「庚子鼠」大版票的底線究竟在哪裡是最後一站。沒想到,第四輪生肖大版票竟然落到這步田地,「丙申猴」大版票1100元的最高成交價、「丁酉雞」大版票520元的最高成交價、「戊戌狗」大版票320元的最高成交價、「己亥豬」大版票140元的最高成交價、「庚子鼠」大版票320元的最高成交價,這可都是當初圖一時痛快所釀出的惡果。
每年發行的生肖郵票都是當年所發郵票中發行量最大的郵票,即便放到整個編年郵票板塊也是如此,處於過剩或者說相對過剩的狀態,按說由此形成的定位不應該怎麼高,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每次定位都是「畸形」,在上市當天尤其如此,搞得投資者無所適從。
至於新郵發行量降到何種程度為好,至於可以確保像「吳冠中作品選」這樣的多枚且高面值的郵票不打折,估計至少要降到550萬套以下,乃至更低的500萬套,才能可能做到無論何種面值的郵票都不會打折。
從表面上來看,某些品種已到了我們常說的跌無可跌的地步,但實際上或許並非如此,因為沒有基本性成交量作為價格的支撐,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的話,原本看似堅固的價格就有可能不堪一擊。
但是,仍舊看不到任何逢低吸納的基本跡象,不僅看不到,集郵者及投資者對於像生肖大版票這樣的品種迭創新低所表現出的極度冷漠,說明他們已處於非常之麻木的狀態,這也許才是最大的隱患之一。
「辛丑牛」郵票發行在即,我們可不希望「辛丑牛」大版票又像「庚子鼠」大版票那樣跌得一塌糊塗,跌得集郵者和投資者都找不著北了,希望「辛丑牛」大版票能有一點溫度,可千萬不要冰冷刺骨呀。
(周鳳遲)
來源:聚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