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機構混戰燒錢,線下機構爆雷跑路,後疫情時代我們的出路何在?

2020-12-11 騰訊網

前言:

最近,線上教育機構針對當紅綜藝、流量網劇的投放力度突破天際,前有作業幫牽手芒果臺綜藝《嚮往的生活》、《快樂大本營》;斑馬AI課投放《婆婆和媽媽》;後有高途課堂與第六季《極限挑戰》合作;猿輔導獨家冠名央視《開講啦》……

「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這還只是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跟誰學等頭部線上機構在暑期這一階段所產生的營銷費用。

線上教育機構獲客成本高,強力營銷手段燒錢快; 線下教培機構受疫情衝擊被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壓得喘不過氣;而在頭部玩家打得火熱的同時,一批企業卻永遠留在了2020。

#EDU#

2月6日,成立13年,營收破億,掛牌新三板的IT兄弟連宣布倒閉。2月13日,線上教育,明兮大語文宣布停止運營。線下教培機構情況不容樂觀:

據經濟觀察報消息,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

疫情期間加速了教育行業的大洗牌和整合,這也使得線上和線下教育的問題被突然放大。

那線上和線下機構的未來在哪裡?

線上和線下機構到底應該怎麼做?

從搜索數據看,「線上教育」的百度搜索指數於2月10日出現峰值(4982),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此後呈平穩下降,目前仍保持較高熱度。從輿情走勢看,家長角色、教學方式、學習時間、平臺支撐等問題受到高度關注,各類媒體信息對線上教育的態度以中性為主,正面態度超過三成。其中,中性佔63.98%、正面佔32.63%、負面佔3.39%。

1

線上教育的優勢

對於線上教育而言,現在依然處在一個比較快速發展的階段。線上教育不受時空限制,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方便快捷;學生可通過直播課程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交流,以及查漏補缺以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線上教育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青睞,優勢進一步凸顯,將迎來重大發展。

2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

問題與挑戰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的勢好吸引線下機構紛紛轉投線上,大量流量湧入線上教育的同時,線上教育的競爭態勢也被人為地加速了。這也使得線上教育的問題被加速放大。

從線上教育的主題看,87.21%的教師開展了學科知識教學,佔比最高。其它依次為心理健康教育(54.15%)、德育(53.86%)、公共安全教育(50.98%)、體育鍛鍊(50.78%)、生命教育(34.73%)、勞動技能教育(27.24%)、跨學科學習(8.12%)。這說明,線上教育以智育為主,生命教育、勞動教育和跨學科學習略顯不足。

(圖:線上教育的主題)

從線上教育的制約因素看,「網速慢、卡頓」(61.76%)是制約線上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製作素材困難」(58.91%)和「缺少終端設備」(44.49%),還有36.63%的教師認為自己「不熟悉線上教學的形式」。這說明,信息技術保障不足,是線上教育的主要制約因素。

(圖:線上教育的制約因素)

線上教育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在進行線上授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0-8歲孩子的學習科目網際網路化很難,孩子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只有等孩子有一定的自控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才可以獨立進行線上課程學習。

從教育的培養方向來說,線上教育開展最好的方向是技術的提升,但是對於單個孩子來說,情感培養和人格培養是很弱的。

與線上教育不同的是,線下教育在這個版塊的培養能力優勢明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僅僅是給孩子教授知識,更多的是及時糾正和引導了孩子在日常及社交行為中可能產生的不足,幫助孩子更好的消化和加強多項能力。而這些不被大家關注的內容,卻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

無法空缺的互動式課堂,沒有老師的現場指導,孩子容易走彎路;沒有現場的效果檢驗,孩子的理解浮於表面,沒有掌握知識點;沒有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協作,孩子的社交能力無法培養。

線下課堂則很好地規避了這一點,課堂上老師與孩子面對面進行溝通,對孩子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線下教育互動頻繁,課堂生動活躍,不僅大大促進了孩子的溝通、演說能力,也培養了其團隊協作的能力。

從教材方面來看,優秀教育的本質包括兩個部分:供給端,有持續、優秀的內容供給;需求端,抓住學生的變化,有持續的內容迭代能力。

和線上教育行業爆發式增長不能相匹配的,恰恰是與之匹配的好的內容的產出速度,這常常導致內容產出本身成為企業發展瓶頸。通過對包括幾乎所有主流線上教育機構超過1000份問卷調研,多達90%以上的家長都表示看重線上教育提供的教材,而超過66%的家長對於教材都不滿意。

3

線上教育和

線下教育的未來

那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呢?

「線上教育一定是未來的方向,但整個教育市場 95%仍在線下。」疫情爆發後,恰恰驗證了線下教學的不可替代性。線下機構之所以獨立存在,不是家長們找不到線上教育,而是線下機構滿足了家長的需求。對於全國幾十萬線下培訓機構來說,線上課堂僅僅是度過疫情的其中一個方法,他們最終主要的交付仍會回歸到線下。

如果線上教育把線下教育的這種模式簡單搬到網上,線下教育的弊端將會進一步的放大和強化。我們不是僅僅把線上教育作為線下教育的替代或補充,而是作為線下教育的突破,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態。疫情期間,小新星並沒有盲目轉型線上,而是堅持以「線上x線下」的混合模式發展布局,順勢而「變」,全面開啟OMO信息化教學時代。

快速反應,為校區提供線上課程的同時,不斷打磨企業自身內核,疫情不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也使得原來只接觸到單一線下產品的家長,在接觸了非常多優質的線上產品之後,眼界變高,這個時候,好的內容才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小新星沒有在風暴中自亂陣腳,盲目跟風。而是在秉承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同時,迎合用戶需求,不像線上機構更多把精力投入在營銷板塊,而是保持匠心,始終深耕在教研和產品之上。

與小新星所堅持的一樣,敢於折騰,勇於不同。

寫在最後:未來,技術必然會加持教育培訓機構,未來的教育場景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特別是素質教育這個領域。線下的場景仍然很重要,那麼,怎麼把線上和線下結合到極致,可能是下半年的一個機會。

作者簡介:一群深耕教育事業的8090後觀察員,每周分享教育成長心得,陪你一起洞察教育。如果你喜歡,歡迎幫我們介紹幾個新朋友。

若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點擊右下角的在看

相關焦點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數位化轉型?
    編輯導語: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機構的打擊是極大的,如今,疫情還未完全消失,線下教育機構該如何創新思路,完成轉型?本文作者從線下教育的優劣勢出發,對線下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難點以及線下教育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上月,優勝教育被爆出現北京多所校區關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難以退費的情況,總部更是「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爆雷。隨著優勝教育的「跑路」風波不斷發酵,創始人陳昊在直播間回應:「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鍊近乎斷裂。
  • 現在線下教育機構大量倒閉,線上教育也不靠譜,要當心了
    突然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教育行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狀態:線下教育機構哀鴻遍野,倒閉關門的,裁員減薪的,投資者悄然失蹤的,不計其數;線上教育則是迎來了史詩級的紅利窗口期,線上教育將這一次紅利期,比作是2003年非典給阿里巴巴的時代大紅包。
  • 2020教育行業:線上虛火線下爆雷、網際網路大廠搶市場
    停課不停學、在家上網課、高考延期、編程教育納入中考科目、在線教育頻頻融資……教育行業在2020年來說,無疑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焦點。今年開年的黑天鵝事件讓教育行業喜憂參半。線上教育機構有的頻頻融資,也有線下培訓機構關店、爆雷。更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想藉助流量優勢入局教育,投資併購或者跨界發力。
  • 優勝教育、星空琴行、韋博英語……教育培訓機構頻「爆雷」
    學生無課可上,家長討費無門,老師已被欠薪數月。經營近20年且在全國擁有千家校區的老牌培訓機構——優勝教育近日「爆雷」。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認為,優勝教育「爆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有較大衝擊;另一方面,該機構擴張過於迅速,對資金流管理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
  • 燒錢大戰後,教育機構的現金流挑戰
    為了在風口上留住更多的用戶,在線教育企業更是掀起新一輪燒錢大戰,上綜藝、找代言可謂花式營銷爭奪流量。集體漲價背後的原因是,在一番流量爭奪的燒錢大戰後是需要現金流儲備的。提價動力主要在於需求端疫情催化下的巨大流量及中小教培出清後流量騰出。此外,在線教育機構暑期大規模投放下現金流儲備有需求,因此行業集體進行提價。從各家暑假班較春季班環比提價幅度來看,各大在線教育機構在暑期班的平均上漲幅度在10%-30%左右。
  • 線下教育機構頻頻跑路,線上平臺VIPKID學而思等頭部企業迎良機
    2019年,線下培訓教育機構深陷跑路潮,早幼教機構成「重災區」。韋博英語、瑞思等20餘家教育機構關門倒閉,員工離職,法定代表人變更,留下一地雞毛,學員與家長成了最終的受害者。如今,家長們對於關店停課的消息很敏感,一兩個家長退費,口口相傳,由此帶來的蝴蝶效應規模性明顯。而這些問題帶來的消費者信任危機,可能需要這個行業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消化。
  • 爆雷、跑路、欠薪……教育機構不太平
    其中P2P在迎來史上最為嚴格的監管之後,早在前年和去年就經歷了大規模暴雷和跑路,如今已經趨於平靜。中介網貸更是已經度過了暴雷頻發期,剩下的,就是教育機構了。「賺孩子父母的錢最好賺」的理念推動下,教育機構如今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但是伴隨著春筍出現的,就是頻頻的大坑。教育機構收取預支費用後,攜款潛逃,關門大吉,頻頻跑路,早已數次登上新聞頭條。
  • 2020年那些「跑路」和「倒閉」的教育培訓機構們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全國範圍內吊銷註銷的教育培訓機構數量近10萬家,60%的教培機構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20%的機構掙扎在生死線上,最終,只有10%的機構能保持持平,或略有盈利。
  • 無人抄底線下教育
    近日,優勝教育被爆出現北京多所校區關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難以退費的情況,總部更是「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爆雷。優勝教育的「爆雷」不是個例,事實上,從疫情至今,已經有不少線下教育傳出倒閉、解散、停業等負面消息。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來爆發點?
    另一方面,疫情也給予了在線教育發展的市場機會,各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免費課程。 正在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每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發展,也倒逼傳統線下培訓機構擁抱網際網路,線上機構和線下機構的市場份額會重構,前者的市場份額將會有明顯的提升。
  • 疫情期線下教育機構紛紛轉戰線上 線上加線下或成網際網路教育新趨勢
    不過,在《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家教育機構看來,疫情讓更多學生和家長認識了解了網課。那麼疫情之後,網課的高效便捷以及疫情期間形成的用戶習慣,大概率將使網課成為學生們學習的長期平臺。「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最大的成就,就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將我們的線下學校遷移到了線上。」
  • 交的幾萬元學費 培訓機構跑路怎麼辦?這地教育局宣布:錢 我們來管
    原標題:交的幾萬元學費,培訓機構跑路怎麼辦?這地教育局宣布:錢,我們來管!  近年來,教育培訓市場需求旺盛,受到眾多投資人的青睞,但在資本的熱捧下,不少培訓機構靠燒錢盲目擴張。  伴隨著2020年初突發的疫情,很多線下機構無法正常開課,耗課難、用戶退費、團隊渙散、資金鍊斷裂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機構「爆雷」,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小機構,不少老牌的全國連鎖機構也赫然在列。  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選擇與銀行合作,對培訓機構的資金進行監管。
  • 線下教育機構逐漸恢復,在線教育還會受寵嗎?
    不過,在線教育產品仍然顛覆了學習體驗,比如過去孩子做題後需自己對答案,現在用手機一掃碼即知道結果,並分析掌握知識點情況,錯題還有詳細解釋。尤其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可以讓學生享受到全國頂級的名師資源,並且大幅降低了成本,這具有不可替代性。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下教育機構逐漸恢復,學生和家長的選擇又多了。同時,在線賽道競爭加劇,頭部企業優勢愈發明顯。
  • 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全文字數:4089字 精讀時間:5分鐘 導語: 上月,優勝教育被爆出現北京多所校區關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難以退費的情況,總部更是「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爆雷
  • 在線教育用戶達3.81億!線下教培機構還有春天嗎?
    當前,在變革中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應該如何趕上浪潮?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下,如何找到新方向?  線上線下融合加快  「21日,猿輔導官方表示,最新一輪的22億美元融資已經到帳,投後估值155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教育獨角獸。
  • 在銀川,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做?看看他們
    11月27日,美智教育集團聯合十餘家知名校企線下舉辦了銀川教培行業發展論壇——「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本次論壇邀請了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教育家、藝術家以及企業家,以「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為主題,解讀銀川市場當下發展狀況、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機遇」以及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
  • 起底教培機構雙重困局:預付風險和燒錢攬客並存,教培行業何去何從?
    近日,知名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優勝教育陷入「跑路門」,連鎖倒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索求退費無門、創始人跑路等事件成為熱點。據統計,截至目前,優勝教育欠薪、待退學費累積上億。和線下教培機構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線上教育培訓機構一路高歌猛進。
  • 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要向線上教育的服務能力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線上機構因為大部分學生不能開學,得到難的普及機會,所有的學生,老師幾乎都經歷的一輪線上學習普及過程,線上機構也趁著這個機會獲取了長足的發展,獲取了一批新用戶,這些用戶原來可能都沒有嘗試過線上課程。而因為疫情線下教育機構在上半年幾乎都不能正常開門營業,這個一漲一跌之間,似乎原來平衡的天平倒向了線上教育。
  • 疫情期間,為什麼說線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一定要「趁現在」?
    近日,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衝擊,在線教育異常火爆。大多數培訓機構都開始轉戰線上,但也有些機構還在猶豫不決。然而開課時間遙遙無期,接下來,小闊就從3個角度告訴你,線下教育機構為什麼一定要轉型線上,而且更要「趁現在」。
  • 教育機構從線下轉為線上「火拼」
    早前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就曾預言,隨著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的發展,在線教育行業將迎來顛覆式的變革,未來3-5年就將實現線上40%、線下60%的格局。其實,在各大教育機構緊鑼密鼓研發在線教育產品的同時,很多機構早已抓住了學員的業餘時間,研發系統課件等,通過技術手段抓住學員的「課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