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電子遊戲成了處方藥?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很多家長都把電子遊戲視為洪水猛獸,但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卻批准了首款電子遊戲處方藥,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打遊戲能治病嗎?電子遊戲能提高專注力嗎?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兒保科主治醫師張丹表示,遊戲治療用於兒童多動症等疾病並不是新鮮事,電子遊戲也是這種治療方法在新的數位技術條件下的拓展,但多數情況下用於輔助治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創造歷史

美國FDA批准首款遊戲處方藥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名為EndeavorRx的遊戲成為處方藥,主要用於治療8至12歲患有兒童多動症的孩子們。遊戲使用時,玩家控制的遊戲人物開著飛艇,在不同地圖的跑道上前進。避開障礙物,儘可能吃到「光環」來獲得加分。遊戲方法聽起來和許多賽車類遊戲很類似,但在該款遊戲中,系統會根據玩家的表現來調整遊戲難度,還能分析出玩家的具體認知缺陷,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據了解,EndeavorRx歷經6年後成功上市,目前該款遊戲需要醫生開具處方,患者通過官方網站進行申請,獲得免費試用。遊戲主辦方建議的治療周期為一個月。在治療周期中,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們每周有5天需要進行遊戲,每天30分鐘。

醫生解釋

遊戲用於治病並不新鮮

張丹告訴記者,醫學裡確實有遊戲治療這種方法,遊戲治療在兒童發育行為、心理、情緒疾病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基於兒童患者的年齡特徵,遊戲療法通過虛擬性、趣味性的遊戲可以充分展示兒童患者的心理髮育狀況,進而實施幹預治療。「比如繪本遊戲,它可以通過遊戲來提高孩子的認知功能,對一些語言發育遲緩或有交流障礙的孩子,我們就會給家長開具這樣的遊戲治療處方,讓家長在家中和孩子一起開展這樣的活動作為輔助治療。」張丹說,醫院裡還有比較專業的沙盤遊戲療法,通過「沙遊」了解兒童的心理、認知、行為,從而治療孩子的一些情緒問題和心理行為問題。

以兒童多動症為例,一些類似的「電子遊戲」的注意力訓練已經運用在臨床治療中。張丹說,兒童多動症醫學上叫做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它一般有兩個主要表現,與年齡不匹配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動衝動,常常伴有學習、人際交往問題,或共患其他精神障礙疾病。對這些孩子來說,主要採取綜合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輔助行為矯正、父母培訓、心理治療、學校教育、感統治療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所以結合數位技術的遊戲治療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嘗試,在多動症的輔助治療中起到不錯的幹預效果,但綜合治療應做到多管齊下,純粹以遊戲作為治療的方法還是要謹慎對待。

此外,除了在論證遊戲治療有效性的同時,對於遊戲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尤其是遊戲上癮的問題。所以對於遊戲治療時間和持久性,以及如何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探討仍舊是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只有將這些問題都得以解決,那這種治療手段才值得推廣。

多問一句

用打遊戲訓練正常孩子可以嗎?

看到電子遊戲成為兒童多動症的處方藥,不少家長也會覺得,如果能適度打遊戲的話,是不是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也能有幫助呢?可否將打遊戲作為一種訓練和提到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呢?張丹告訴記者,並不盡然。

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是自然發生的,無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可以將遊戲療法作為日常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此處的遊戲指各種有益於孩子發育的遊戲方法,如親子運動遊戲、繪本遊戲、手工遊戲等等。而打遊戲這類方法,由於其設置各種誘人的顏色、炫彩的動畫和頻繁的獎勵機制等,確實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但是並非家長們認為的有意注意。此外,對其有效性、持續時間還有可能存在副作用上癮等的考量,並不適合孩子作為日常的訓練方法。

提醒家長

訓練專注力沒必要太過「搶跑」

哪怕孩子並沒有多動症問題,孩子的專注力,已經成為現在家長們關注的一個重點。不少家長,從幼兒園甚至更早就給孩子報了訓練專注力的培訓班。

張丹告訴記者,我們的注意力和大腦前額葉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注意力的發展也是一個逐漸發育的過程。孩子3歲以前基本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主要易被事物的鮮明性、吸引力、情緒等特點決定,3歲以後,逐漸發展有意注意。「所以家長也需要尊重發育規律,沒有必要太過去搶跑。」張丹說,對3歲以前的兒童來說,首先要有意識地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擴大經驗,增長知識,發展感知覺。人的感知覺越敏銳,他的注意就愈易被外界刺激物所引起。3歲以上的兒童,則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興趣、意志和自制力,發展有意注意,並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Akili稱,EndeavorRx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FDA批准的通過視頻遊戲為多動症兒童提供注意力的處方藥。這款遊戲適用於年齡在8至12歲之間的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混合型ADHD的兒童患者。(圖源:Akili Interactive官網。)
  • 不問診就能開處方藥?網售處方藥審核不能成擺設_新聞頻道_央視網...
    日前,媒體調查發現,網售處方藥仍存在不少漏洞。在外賣平臺上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入購物車,提交患者信息,沒等描述病情,一份來自網際網路醫院的電子處方就已「秒開」完成。儘管沒有藥師籤名,但系統自動顯示審核通過,商家接單後,藥品即刻進入配送環節。
  • 網售處方藥「開閘」提速
    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指出,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同時,允許具備網絡銷售處方藥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向公眾展示處方藥信息。這意味著,一旦新版管理辦法通過,網售處方藥(網絡銷售處方藥)即將「開閘」。
  • 網絡銷售處方藥需摒棄電商思維
    徵求意見稿規定,在符合「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審核,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等條件下,藥品零售企業可以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當前電商已成銷售主渠道,但處方藥仍不能網購,給看病尋藥帶來諸多不便。近年來,要求網售處方藥解禁的社會呼聲越來越高。
  • 靠處方藥比價而上市的GoodRx,會攪動美國的醫療保健行業嗎?
    9月23日,美國處方藥折扣平臺GoodRx(股票代碼:GDRX)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33美元,開盤股價上漲53%,首日市值約190億美元。由於處方藥的價格在美國不受監管,因此患者可能為同種藥物多付100美元。在GoodRx出現前,消費者甚至無法在網際網路上查找處方藥並了解價格。 成立於2011年的GoodRx表示,自己已幫助美國人節省了超過200億美元。實實在在的省錢也讓它成為熱門的App之一——GoodRx是iTunes和Google Play上下載次數最多的應用程式。那麼它是怎麼賺錢的?
  • 網售處方藥,步步破冰
    ,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和展示處方藥信息。在2017年、2018年公布的兩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都明確要求不得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以及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網站不得通過網絡發布處方藥信息。該規定對醫藥電商尤其是網上藥店的業務產生重要影響,網售處方藥遭遇了一刀切的監管困境,行業也一直期待網售處方藥解禁。
  • GoodRx——另闢蹊徑的處方藥比價平臺
    GoodRx是一家以醫藥比價O2O模式運營的公司,為的是幫助消費者找到更便宜的處方藥。我們生活中有一些所謂暴利行業,暴利的原因除了渠道壟斷、價格控制之外,還有行業的不透明。比如藥品行業,尤其處方藥,消費者基本上沒有價格概念。在美國,處方藥和一般商品相同,也會因為所處地區和供貨商的不同而有價差。
  •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有何區別?
    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這種藥通常藥理作用強,用藥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必須在醫生指導或監護下使用。患者不能隨意購買。根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簡稱「GSP」)要求,藥店內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應分區陳列,並有處方藥、非處方藥專用標識。處方藥不得採用開架自選的方式陳列和銷售。處方藥應憑處方銷售,處方應經執業藥師審核後方可調配。
  • 「健康英語」「處方藥&非處方藥」都用英文怎麼說吶?
    長這麼大,想必沒有吃過藥的人很少吧……那大家都知道有些要是醫生開的處方藥,有些藥我們是可以個人在藥店就買到的。那麼處方和非處方藥用英文都怎麼說呢??處方藥 Prescription medicine 或者 prescription drugs【含義】英英釋義: a medicine that is only available with a doctor's prescription. 只有有醫生處方才能得到的藥。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鴻茅藥酒藥品標準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四冊,處方含有67味藥味,規格為每瓶裝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溼,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溼痺,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  二、鴻茅藥酒是如何成為非處方藥的?
  • 網售處方藥或將解禁 用藥安全成為公眾最大顧慮
    原標題: 網售處方藥或將解禁 用藥安全成為公眾最大顧慮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結束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首次提出放開處方藥在電商渠道的銷售,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對患者來說,網上更低廉的價格無疑對目前藥價起到降溫作用。
  • 日本處方藥介紹-靶向藥
    日本處方藥介紹-靶向藥日本處方藥為什麼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呢?小編研究了一番,原來日本處方藥幾乎都是西藥,而且很多是原創藥。國內患者購買日本處方藥請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以確保真品。服用劑量要聽從醫師指導。藥品在保存過程中有嚴格的要求,個人海外代購是無法保證儲存環境的,切勿非法購買海外藥品。國外先進的抗腫瘤靶向藥在引進方面,國內審批制度繁瑣,審批時間相對其他國家比較長。國內的平均藥品審批時間是八年,海外其他國家只需要四年。
  • 無處方銷售處方藥,藥店被罰1000
    12月15日,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該局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第34期),其中,柳州市龍騰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德源堂藥店、柳州市楚仁堂大藥房,因無處方銷售處方藥,還提供虛假的處方記錄,最後被處以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 「處方藥不應淪為商品 藥劑師不應淪為賣藥人」
    慢性病患者,長期病患者服用的處方藥,就成了藥企必爭的「千億蛋糕」。    「處方外流」之困國家政策對「處方外流」早有推動,但把院外零售藥店取藥,變成網上直接購買配送,情況則更為複雜。    放開網售處方藥,既然藥企和消費者都樂見其成,為何輾轉多年,上層政策的一步還是難以邁開?在康震看來,「處方外流」的困境仍是關鍵。
  • 超越《俄羅斯方塊》成全球最暢銷電子遊戲
    超越《俄羅斯方塊》成全球最暢銷電子遊戲 日前,微軟官方宣布,旗下經典沙盒遊戲《我的世界(Minecraft》在全球銷量已經突破 1.76 億份。這也使得它超越《俄羅斯方塊》(1.7 億份),成為世界銷量第一的電子遊戲。
  • 我的生活與電子遊戲:啟蒙
    我想他們這樣想的原因,有著對電子遊戲的不了解,也有著害怕我成迷電子遊戲的擔心,那麼,我就來說說我跟電子遊戲的故事,說說我到底為什麼愛上電子遊戲,為什麼玩電子遊戲,以及為什麼電子遊戲不應該被那樣的排斥。說到電子遊戲啟蒙,對於我來說,是曾經家裡買了VCD,然後配送的一套小遊戲光碟,裡面有各種小遊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的坦克大戰,那個時候的我其實對電子遊戲並沒有那麼熱情,只是單純的覺得挺有趣偶爾玩玩,更多的是喜歡在外面跟小區裡的夥伴們一起爬樹,捉迷藏。
  • 處方藥網售放行,是危是機?
    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本次徵求意見稿有兩點突出變化:一是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二是允許具備網絡銷售處方藥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向公眾展示處方藥信息。
  • 亞馬遜宣布進入處方藥市場
    亞馬遜今日宣布,其網上藥店Amazon Pharmacy將允許美國顧客訂購處方藥並送貨上門,亞馬遜Prime會員將享受亞馬遜的免費送貨服務。Amazon Pharmacy客戶將通過亞馬遜App在其電腦或行動裝置上完成整個藥品交易。同時客戶可以在結帳前添加其保險信息,管理處方藥並選擇付款方式。
  • 網售處方藥「開閘」,醫藥電商的春天來了?
    文/陳玉琪11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版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對有條件放開處方藥網絡銷售做了進一步規範。《徵求意見稿》明確,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的,應當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一旦《徵求意見稿》通過,意味著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
  • 電商暗戰3000億處方藥市場:市場開閘在即
    一旦處方藥網售開放,1號店或能飲到「頭啖湯」。而事實上,京東、天貓等電商都已經做好了網上銷售處方藥的準備,只欠來自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紙批文。 「藥品電商是一盤很大的棋。我們獲得非處方藥試點批文是第一步,整個過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