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3: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睿 共享聯盟富陽站 張柳靜 通訊員 臧華軍
面對疫情,很多商場、車站用上了自動測溫等非接觸智能設備。最近,非接觸感知技術被運用到居家養老方面。
杭州市富陽區創新開發了空巢老人安全守護系統,如果老人在家摔倒,系統將自動呼救。目前,在富陽區民政局推動下,富春街道百合社區率先試點,將為100戶空巢老人家庭安裝該系統。
模擬獨居老人跌倒
三層響應人員第一時間接到電話
百合社區位於富陽城西片區,因為轄區廉租房和公租房較多,空巢老人數量相對較多。近日,記者來到百合社區,在社區二樓演示廳實地體驗該系統運轉全過程。
演示廳面積為9平方米左右,頂部安裝了跌倒感應器、燃氣感應器、火災報警器,其中,跌倒感應器最具突破性。
一名工作人員走進演示廳,模擬空巢老人獨自在家突然摔倒起不來的情景。「老人」倒地1分鐘後,放在旁邊的第一臺手機響鈴,在第一臺手機無人接聽的情況下,第二、第三臺手機相繼響鈴。
這三臺手機模擬的是三層響應人員。其中,家庭監護人(子女或子女委託的其他人員)為第一層級響應人員,社區人員(網格員、社區工作人員、物業、黨員等)為第二層級響應人員,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為第三層級響應人員。
當空巢獨居老人發生意外時,平臺系統自動接警,點對點以簡訊、電話、程序內告警等形式第一時間自動通知該老人的監護人。如果監護人在規定時間內未反饋響應,系統依次繼續通知第二、第三層級響應人員,讓其及時上門探訪和救援。
「目前接入平臺的社會組織均能提供24小時響應服務。三個層級從接警到響應,不超過10分鐘。」該系統相關負責人說。
百合社區空巢老人安全守護系統後臺顯示,目前已經安裝了10多戶,每戶老人的家庭位置清晰可見。
非接觸感知
不破壞老人生活習慣
該系統主要開發人員王怡翔告訴記者,這項技術是在人體追蹤技術的基礎上研發的,可以定位人體運動狀態。「原本我們通過監控技術也能實時感知老人狀態,但考慮到隱私,我們最終選擇了用紅外線感知。」
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是做到不接觸獨居老人、不破壞老人生活行為習慣、不安裝畫面監控設備,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監測老人意外情況並報警。
除了老人摔倒報警,還有燃氣洩漏報警、火災報警、意外情況一鍵呼救等。系統實現了以智能傳感器為核心,對空巢獨居老人的生活環境與健康狀態做出靈敏感知和智能反饋。
「我就一個人住,這套防護系統裝好,我心裡踏實多了。」清風泰安苑80多歲的住戶邵關春笑著說。記者上門時,邵關春正在用燃氣灶燒菜,灶臺頂上就是一臺燃氣感應器,他家廁所和客廳分別裝著跌倒感應器和火災感應器,以及SOS一鍵呼救面板等,全屋打造非接觸感知的智能環境。
「這套系統是智能科技在養老領域的一次應用嘗試。」富陽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開發到應用,僅用了幾個月時間,目的是用更實際的手段滿足空巢老人的安全居家養老需求,提升他們的安全感、幸福感。目前,該項技術正在申請專利。
據悉,富陽區民政局選取百合社區試點,為100戶空巢老人家庭免費安裝該系統,實時監測老人意外狀況。在試點基礎上,富陽區民政局還將出臺整體實施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為全區空巢獨居老人安裝該系統,實現空巢老人意外監測全覆蓋。
其中,對於分散供養的特困老人以及持證低保、低邊對象中符合空巢獨居條件人員,富陽區民政局將兜底保障。其他市民家庭如果有需求,也可通過自行購買服務等方式納入平臺監測。
16061101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