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陝西聯通在陝煤集團張家峁煤礦井下基於「5G+MEC邊緣雲」實現的煤礦行業專網完成部署,投入商用運行,是我國西部地區第一個商用的井下5G煤礦行業專網,是中國聯通「5G+智慧礦山」產品解決方案的成功孵化落地。
陝西作為煤礦大省,借力5G新基建龍頭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改革過程中,鼓勵煤炭企業運用「數字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建立節約、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煤炭工業體系。以煤為媒,5G牽線,這是陝煤集團、陝西聯通攜手華為公司的深度跨界之作。黑黝黝的「陝煤」第一個開出了5G智慧之花,將持續加大國家能源的穩定供應,助力三個經濟,助推陝西的追趕超越。
10月22日至23日,2020全國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現場會在陝西省榆林市召開,來自全國煤炭行業的百餘位「大咖」齊聚古城,共同探討和謀劃煤炭行業信息化、工業化發展的思路與方向。23日500多名與會人員現場實地參觀張家峁煤礦已經投入使用的井下5G網絡,「真真切切」感受信息化新技術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帶給傳統能源行業的巨大變化。
目前,張家峁煤礦依託聯通5G煤礦行業專網,已經實現了5G+VR、5G+4K高清監控、5G+遠程控制及井下掘進面、綜採面等移動環境全面感知等四方面的功能。同時,自動控制、設備監測、隱患排查等眾多功能也正在醞釀和調試中。作為這一項目最先的體驗者和受益者,張家峁公司對於未來的發展更有底氣。陝煤集團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副總經理薛忠新表示:「利用聯通的井下5G專網為煤礦智能化轉型打造了更寬、更安全的高速路。路基打得越牢,路面修得越寬、等級越高,路上可以承載的車輛就越多,速度也可以越快。這套技術讓我們看到了煤礦在安全生產和成本控制等多個方面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們對下一步的發展充滿信心。」
這套被命名為「5G+MEC邊緣雲」的井下煤礦5G行業專網所帶來的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與提升,與之前相比有何變化?
「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實現了信息收集、處理和運算能力的就近部署,減少了業務處理時延。」中國聯通榆林分公司雲網運營交付中心經理張照明介紹,可以把「5G+MEC邊緣雲」看作是生產區的一套就近處理系統,過去所有採集到的信息先上傳至中國聯通榆林分公司,甚至是遠在西安的處理中心進行分析和運算,然後再回傳給客戶的過程就成為了歷史。如今,這一流程在用戶的生產區內就可以全部完成,大大節省了數據的傳輸路徑和時延,提升了業務的體驗和可靠性。
「數據少跑路」的變化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數據不出生產區,其安全性和私密性得到了保障;其次,數據處理更加及時,據測算,相同的信息,傳輸和處理的用時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更加高速有效的信息傳遞為礦山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提升帶來了更多的可能;第三,減少了信息來回傳遞過程中的流量損耗,幫用戶降低了成本。第四,減少了信息傳遞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風險,提升了網絡級的可靠性。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5G網絡設備提供商,與中國聯通合作開展了多項產品創新。
第一,面向礦山行業所適配的千兆上行方案,滿足煤礦綜採工作面高密度、高清晰度視頻監控需求。該款設備在井下實測,每秒上行能夠達到1Gb/s以上。以目前的4K高清智能攝像機為例,每一路視頻所需要佔用的帶寬約為16Mb/s。保守估計,5G單站下即可滿足50路的4K攝像機的視頻實時穩定回傳。未來該方案在張家峁煤礦部署,助力綜採面數位化升級。
第二,5G+MEC煤礦行業專網能夠實現差異化需求下的確定性網絡保障。1)針對數據安全需求,MEC下沉至園區,可保證企業業務數據不出園區,企業數據不會有洩露風險;2)滿足了企業網可靠性要求,即使MEC與大網的控制面的連接中斷,由於MEC內部控制面代理的存在,仍然不會影響業務。3)滿足了全業務的互聯互通,一臺終端一張卡生活辦公兩用,業務發放和運營更加順暢;4)5G SA才剛剛來臨,未來會有很多5GLAN,TSN,雙連接等能力,將持續創新持續迭代,不斷支持新的業務,刷新更高的體驗。
在10月14日舉行的ICT中國·2020中國高層論壇中的「5G+智慧能源」分論壇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攜手華為等多家產業夥伴聯合發布《5G+煤礦智能化白皮書》。後續華為將與產業合作夥伴一道,通過5G技術創新、標準導入、生態建設等方式,共同促進5G技術更好的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END
責編/版式:小羽絨
校對/審核:範範
監製: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