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你會為了「望遠鏡」功能換手機嗎?
本周三,三星發布新機S20系列,旗艦機型Galaxy S20 Ultra的1.08億像素超清主攝和100倍混合變焦舉世矚目。
三星S20的官方宣傳片充滿暗喻:從最早的35mm微型機到風靡世界的寶麗來袖珍成像相機,再到超百萬像素的數位相機誕生、手機相機稱為大眾攝影的主流,而現在,手機像素的級別從千萬級邁入億級時代。
多名數碼測評人展現了三星S20 Ultra的實拍效果,1.08億像素主攝拍攝的照片中,任何一處細節都經得起放大細品,即使將只佔照片面積1.2%的部分放大,上面的字樣依然清晰可見,堪稱手機中的"哈勃望遠鏡"。與此同時,一張照片的大小則增加到15-30 MB。
這樣的拍攝效果,得益於三星發布的新款108MP(108 million pixel,即1.08億像素)圖像傳感器。
而全球第一個問世的108MP傳感器,是三星與小米合作推出的ISOCELL Bright HMX(HM後面的X代表"小米")。因此,小米剛剛發布的年度5G機型小米10,同樣以主攝像頭1億像素為賣點,並在發布會上展現了由衛星搭載的小米10所拍攝的地球畫面,網友驚嘆地表的隕石坑和海岸線等細節都清晰可見。
而如今,三星為自家旗艦機推出了新的108MP圖像傳感器——ISOCELL Bright HM1,以支持S20系列的1.08億像素超清主攝。
小米1億像素傳感器的"升級版"
在三星的官網的Newsroom公告中,將ISOCELL Bright HM1定義為新一代108MP圖像傳感器。
它的特點在於,1/1.33英寸的規格下提供"九合一"像素合成的 Nonacell 技術,每個像素大小為 0.8μm(微米),採用3×3結構排列,合成出2.4μm的大像素,達到2017年三星推出的Tetracell"四合一"像素(1.6μm)兩倍以上的進光量。
這意味著,相比HMX,升級版的ISOCELL Bright HM1傳感器可以更好地處理暗光條件下的拍攝效果。
因此,三星也在發布會上多次強調S20 Ultra的夜間拍攝能力,在暗光條件下保持高清晰度,是最能體現HM1的應用場景,這也是當前大部分智慧型手機相機拍攝的軟肋。
此外,HMX的Smart-ISO感光技術也在HM1中出現,以配合Nonacell一同使用。這項技術可通過環境光線對感光值自動調整。比如,在光線較暗的場景下,傳感器會自動調高進光量,提升畫面亮度;在光線充足的場景下,傳感器會自動調低進光來保障畫面的色彩飽和度,而不因環境亮度較高而影響景物本身色彩。
據三星官方表示,HM1傳感器晶片還能讓用戶在1.08億像素的基礎上作出高達3倍的無損變焦拍攝全景和特寫畫面,以縮短手機與長焦相機之間的距離。而通過1.08億像素主攝像頭的合成與裁剪,這成為S20 Ultra達到10倍混合光學變焦、100倍數碼變焦的基礎硬體。
在視頻功能方面,HM1傳感器還可以以每秒24幀的速度拍攝8K的影像,並支持手持攝像的防抖功能。這讓三星的新款旗艦機在圖像處理方面可以玩法更多,而且質量更高。
三星已量產108MP圖像傳感器
相比小米大張旗鼓地拍攝地球,三星對"一億像素"的宣傳顯得較為低調。
三星HM1和小米使用的HMX的像素值都為1.08億,且傳感器的尺寸相同,兩者間的代際差距不大。
目前,三星表示,ISOCELL Bright HM1已經在批量生產,以配合更多廠商的需求。可以預見的是,除了小米,未來即將有更多1億像素的智慧型手機藉助三星的新一代傳感器問世。
據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當前圖像傳感器是目前半導體行業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達到120億美元的規模。
自2017年到2018年,圖像傳感器需求數量增長了18%,達到62億個。在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跌的大潮之下,圖像傳感器的需求逆流而上,這完全要歸功於智慧型手機"多攝像頭化"的趨勢。
當後置三攝鏡頭如今逐漸成為智慧型手機標配,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的加入讓消費者可以輕鬆掌握更多樣化的拍照模式,這也促進了圖像傳感器製造廠商在背後的"軍備競賽"。
據Counterpoint統計,在2019年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中,索尼和三星佔據了85%的銷售利潤,市場已經進入高度整合的階段。
目前,全球最大的傳感器供應商是索尼,這部分業務佔索尼總收入的20%,在去年上半年佔有57.2%的市場份額,索尼生產的傳感器被廣泛用於全球各類中高端手機中。
而位於第二的三星正迎頭趕上。2019年4月份,三星宣布了約108億美元的非存儲半導體投資計劃。三星預計,圖像傳感器業務的年收入將達到24.6億美元,有望複製其在內存晶片市場的成功。
除了三星智慧型手機銷量的增長,三星的圖像傳感器業務也受益於中國主要合作夥伴,如小米、Vivo和OPPO。而如今,三星量產ISOCELL Bright HM1圖像傳感器的1億像素技術,這也將讓三星成為索尼在圖像傳感器市場上的最大挑戰者。
有了1億像素,拍照就會更好嗎?
像素向億級跨越,固然是智能機硬體的一次飛躍,但是有了1億像素以後,我們拍照就會更好了嗎?
事實上,1億像素的意義更在於放大,有更多的像素可以將畫面放大,這是實現高倍變焦的一種方式,這樣的話,手機廠商不需要再思考如何將長焦鏡頭放入小機身中的難度,用上高像素傳感器,搭配優化圖像的AI算法,這樣手機就能提升拍遠距離對象的效果。
對於用戶而言,拍攝遠距離對象細節的意義,似乎是多了一個"望遠鏡",但實際使用中,如果真的用它替代長焦相機拍攝成品,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外國科技媒體Wired測評三星S20 UItra的100倍變焦後,給出了這樣的評語:"與其說這是5歲小孩拍的照片,不如說這是5歲小孩畫的蠟筆畫。"據外媒測評人的普遍評價,三星S20 UItra在30倍左右變焦下的拍攝效果質量尚可接受。
而在不進行變焦的情況下,1億像素的出片效果也有了變化。由於圖像傳感器的尺寸增大至1/1.33英寸,拍攝的景深、視角也會受到影響。
有科技媒體對比了搭載ISOCELL Bright HMX的小米CC9 Pro和iPhone XS的拍攝效果,由於圖像傳感器尺寸增大,同樣拍攝中近景景物時,小米CC9 Pro的圖片背景虛化效果更明顯。
在拍攝遠景照片時,小米1億像素鏡頭下,照片有了更高解析度和更多的細節記錄,但圖像的觀感更好了嗎?實際的效果卻沒有預想中這樣明顯。
說到底,一張照片的畫質,並非取決於像素,而是取決於感官元件捕捉到的光子數量,感光元件越大,捕捉到的光子數量就越多,拍攝的照片也就更加細膩而富有質感。在手機有限的相機模組體積限制之下,就算像素達到可媲美單反的高度,圖像傳感器的小體積依舊是畫質提升的瓶頸所在。
此外,像素增大的同時,也可能造成圖片文件大小的增加,對於照片的儲存、分享和後期處理造成不便。
當手機照片像素的級別從千萬級邁入億級,手機多了玩法和新的賣點,而對於消費者的日常應用來講,這並非是一個觸及剛需的換機功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