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爛的快遞公司,廣大用戶朋友估計能列舉一堆,什麼申通、圓通、小靈通全都能指出點大大小小的毛病。不過這玩意兒有官方做統計,每個季度都有用戶滿意度調查,前些年天天快遞總是佔據墊底位置,這段時間卻由另一個快遞「篡位」了,它就是百世快遞。
文西買東西其實沒有問商家發什麼快遞的習慣,在我看來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是最近卻會在下完單後去問一句:請問你們能不發百世快遞嗎?
倒不是因為啥丟件、壞件的原因,而是每次輪到百世快遞,在派件這個環節都要卡很久,一旦遇到生鮮水果類的,壓根不敢多放,基本上這耽誤的時間都夠這些水果發酵成酒了。
其實不止文西這麼排斥百世快遞,很多用戶也給它打了差評。根據2019年我國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排名第一的自然是順豐,墊底的卻是百世匯通,因為和它的其他問題比起來,速度慢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頻繁出現的暴力分揀新聞,還有網點癱瘓問題讓用戶很難再相信這家快遞。因為百世快遞沒有自己的運輸團隊,只是租賃第三方車隊,所以運送質量一直墊底,速度更是需要靠運氣;其次百世快遞的網點掌控力度實在是太差了,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被粗暴對待,這樣的新聞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而百世快遞就是沒有整改的意思。
就在百世快遞刷新行業派送速度新低的時候,其他奇葩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什麼快遞食品被派送員吃掉了,「問候」買絲襪的女用戶等都讓人瞠目結舌。很多人都在問,既然都這麼便宜了,為啥還不倒閉呢?
有些人認為,可能是因為百世快遞價格便宜,在價格面前什麼都是虛的,就是因為便宜,員工也掙不到什麼錢,然後進入做事不認真的死循環。
其實快遞行業在今年疫情重創的環境下,是復甦最快的了,電商瘋狂回彈,快遞業務量也跟著上漲。但是在「四通一達」佔據快遞市場半壁江山的情況下,百世快遞的表現卻有些差強人意。18億的市值一直是幾個快遞裡面墊底的存在,而且市場佔有率也不高。
而且在頭部的六家快遞公司裡,百世是唯一一家虧損的,而且7年裡虧了快150億,可以說燒錢不知道燒到哪裡去了,僅僅是今年一季度,就虧損了7.43億。
根據百世快遞的布局,在國外也在擴展版圖,但是國內現在做成這樣,急需改變。順豐可以做到全年千億營收,京東物流也在迎頭趕上,其實百世快遞也可以不做這個「最爛」的。
先來看看百世快遞的背景,說起四通一達大家都知道,這些快遞都有阿里的投資,所以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些年都有些發展,而百世快遞更是得到了阿里「親兒子」般的待遇。
早在2008年6月開始,阿里就一直在投資百世,從天使輪的1500萬開始,一直加碼注資到上市前夕,阿里給百世補了五波血,而阿里也直接成了擁有百世46%投票權的大股東,是當之無愧的「爸爸」。為了扶持自家「兒子」,阿里也不含糊,百世快遞有7成的業務量都是來自阿里的電商平臺。
業務量能解決,那做成現在這個德性是不是領導不行呢?這一點其實還真不遜色,比起圓通、申通、順豐這些企業創始人的草根出身,百世快遞創始人周韶寧的履歷拿出來那可是能亮瞎眼的程度。
本科是復旦大學畢業的,隨後去了紐約城市學院攻讀了電氣工程學碩士學位,而且他還是羅格斯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還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過,之後擔任過谷歌全球副總裁,和李開復當過同事一起開拓中國市場。
這樣牛氣沖天的經歷,周韶寧肯定是個學霸,而且這個學霸在2006年末回到杭州創立了百世匯通。
「親爸」學霸能力強,「乾爹」馬雲財力不用說,那百世快遞怎麼就混成了這個樣子?
前面也說到了,百世快遞的運營模式把自己的口碑拖到了谷底,他們的「加盟制」很摳門卻也很方便,自己不用多操心,能租就租,車隊也就算了,比不過人家順豐有決心,連大飛機都自己買了,百世不一樣,連轉運中心都是租的,可謂做到了極與極。
業務線上成了這樣,那這7年的150億花在哪裡呢?員工這頭也沒受益啊,經常聽到百世的快遞小哥抱怨,拖欠工資還降低送單價格。運送過程摳門,派送過程也沒提高待遇,那這錢總不能長翅膀飛了吧?
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錢都拿去卯足勁上市了。2017年,百世快遞在美國上市,但是現在百世還想在香港二次上市。
周韶寧是電氣工程學碩士,技術出身,對高科技流水線相當執著,於是這些年,百世快遞不斷出新技術,什麼伸縮機、自動分揀系統、自動掃碼稱重一體機,倒是和菜鳥的自動化分揀有的一拼。
高科技容易吸引融資,也更容易推企業上市。但是研究了這麼久也沒見出成果,百世快遞還是在暴力分揀的新聞上頻頻露面,這是不是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
如果百世快遞繼續這樣下去,可以預見它的市場份額將被蠶食殆盡,儘管還能用價格戰維持一段時間,但是長此以往拖死的是誰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