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包下多家香港報紙頭版:以愛之義 止息怒憤

2021-01-09 澎湃新聞

今早,香港多家媒體刊登落款為「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的頭版整版廣告,主題為「反暴力」。

這也是李嘉誠6月以來首次就香港局勢公開表態。自6月9日以來,香港反對派和一些激進勢力借和平遊行集會之名,進行各種激進抗爭活動。雖然港府已將修訂《逃犯條例》工作徹底停止,但活動並未停止,暴力行為反而不斷升級。13日,已有41家地產商聯署反對暴力。

刊登李嘉誠廣告的香港報紙包括《文匯報》、《大公報》、《成報》、《香港商報》、《星島日報》、《明報》。

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趙覺珵攝

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攝

8月16日的香港《文匯報》整版刊登了一則署名為「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的廣告聲明。聲明中寫到「以愛之義止息怒憤」,以此反對暴力。

香港《文匯報》A3版。

在8月16日的香港《文匯報》聲明中,正中間為一個禁止暴力的圖標,左側寫著「愛自由·愛包容·愛法治」,右側寫著「愛中國·愛香港·愛自己」。正上方的標題則為「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下方寫有「以愛之義止息怒憤」,署名為「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

8月16日的《香港商報》頭版也刊登了同樣的廣告聲明。

8月16日《香港商報》頭版

8月16日的香港《大公報》頭版則刊登了署名為「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的廣告聲明。聲明中寫著,「正如我之前講過:『黃臺之瓜,何堪再摘。』」

(註:唐高宗時期,朝政由皇后武則天代為處理,武后的野心很大,她廢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後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賢為太子。李賢日夜憂思作《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8月16日香港《大公報》頭版。

據此前的報導,在2016年的一次記者會上,李嘉誠引用「黃臺之瓜,何堪再摘」比喻香港的處境,呼籲「不要再傷害香港」。他說,國家一定是希望香港好,「若香港無內地支持,恆指最少跌一半。」他相信「一國兩制」不會改變,「香港如果做得好,為什麼要變呢?」這種觀點反映了多數港人的心聲。

同樣的廣告16日也刊登在《明報》《成報》等報紙上。

《明報》(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攝)

《星島日報》(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攝)

《成報》(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攝)

41家香港地產商終於發聲

據文匯網報導,香港地產建設商會8月13日在報章刊登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近日不斷升級惡化的暴力行為和破壞事件,指香港經濟自年初已出現下行壓力,暴力衝突持續,令情況雪上加霜。

據報導,聯署的包括新鴻基(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會德豐(董事會主席吳宗權)、長江(創辦人李嘉誠)、華懋(董事局主席龔仁心)和恒基(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李家誠)等共41間地產商。

聲明指出,近日全港各區的全方位違法暴力事件,亦令市民膽戰心驚,害怕外出,嚴重影響市民生計,不斷加大本港經濟下行的風險。聲明又批評破壞和汙損國旗國徽的行為,嚴重觸碰「一國兩制」的底線,肆意挑戰中央權威和國家尊嚴。

商會聲明堅定支持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堅定支持警隊嚴正執法,止暴制亂;呼籲理性、包容和積極溝通,尋找出路,又期望政府加快恢復經濟的步伐和加大促進經濟增長的力度,集中精力處理房屋短缺等社會問題。

本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布嚴正聲明:香港經濟正受到外圍不利因素及本地社會事件困擾,處於十年來最差的情況,任何大規模罷工和暴力衝突都會影響香港各區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

特區政府強調,公然違法、肆意破壞社會安寧、暴力衝擊警方等行為,對社會、經濟和民生造成傷害,並已遠遠超越和平理性示威的界限,政府和社會絕不能縱容,否則會將香港推向十分危險的情況。

14日,六大地產商(長江集團、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地產、太古、信和集團及新世界發展)又分別登報,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警方執法維護法治,讓香港經濟儘快恢復元氣,以及恢復社會秩序。

其中長江集團以「停止暴力行為期盼理性討論重建和諧社會」18字真言呼籲各界制止暴力。

來源|中新網、環球時報、觀察者網

編輯:丸子

往期精彩回顧

複製下方關鍵詞並回復獲取精彩內容

丨濟南網紅外賣丨山東人倒裝句 丨冰淇淋盤點丨

丨零食冷凍大體驗丨臥底濟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濟南小龍蝦外賣丨小眾飾品丨趣聽丨福利丨

丨我想撩一下晚報菌

在看

相關焦點

  • 李嘉誠終於表態,以一個香港市民的名義在多家報紙上登廣告
    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16日針對當前的香港局勢首度發聲,包下多家香港報紙頭版刊登大幅廣告,以「一個香港市民」的身份呼籲停止暴力,愛國愛港。《香港商報》頭版刊登的廣告正中間是一個紅色的禁止標識蓋在「暴力」二字之上,左右兩邊分別寫著「愛中國愛香港 愛自己」與「愛自由 愛包容 愛法治」,下方則寫有「以愛之義止息怒憤」,署名是「一個香港市民 李嘉誠」。《香港商報》頭版 (環球時報-環球網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攝)同樣的廣告16日也刊登在《文匯報》上。
  • 李嘉誠所說的「黃臺之瓜 何堪再摘」是什麼意思?
    香港多家媒體版面 來源:《環球時報》近期,激進示威者在香港特區暴力活動不斷升級。香港各大地產商、商界及社團近日紛紛在報紙上刊登聲明,要求停止暴力,恢復社會秩序。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今日則以「一個香港市民」名義,在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東方日報》等多家報紙都刊登了一則聲明,聲明中寫著「以愛之義 止息怒憤」,以此反對暴力。其中一款刊於《東方日報》A3版的全版廣告引用他多次用以勸戒港人顧全大局的名句——「黃臺之瓜 何堪再摘」。
  • |多家港媒登「一個香港市民 李嘉誠」廣告反對暴力;5G正式套餐...
    每經9點 |多家港媒登「一個香港市民 李嘉誠」廣告反對暴力;5G正式套餐大概率會在9月底推出;泰國計劃對中印實施免籤,擬今年11月1日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
  • 每經午時丨李嘉誠回應:刊登兩則不同廣告是什麼意思;131家證券公司...
    每經午時丨李嘉誠回應:刊登兩則不同廣告是什麼意思;131家證券公司實現淨利666.62億元 ;7月限制購買飛機票256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6 13:01
  • 李嘉誠在香港派錢過年人人五千?毒「蘋果」這謠言把李家人都驚呆了
    網絡媒體「香港01」此後報導稱,這只是《蘋果日報》的一個預測。獲悉真相後的香港市民,心情猶如過山車一般。在海叔看來,亂港四人幫之漢奸黎智英所辦《蘋果日報》,本是香港「劇毒」。該報的所謂報導,本就充滿謠諑之言,可信度極低。但《蘋果日報》為何要在此時造李嘉誠的謠,倒也值得玩味。
  • 今天,香港多家報紙把整版都留給了他們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陳青青】繼《星島日報》8日以頭版整版廣告的方式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後,今天(10日),香港《頭條日報》《信報》《明報》《南華早報》等多份報紙也刊登類似的「撐警」整版廣告。另外,《星島日報》今天繼續以整版廣告形式,刊登題為「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致香港市民一封公開信」,呼籲「香港市民行動起來,止暴制亂」。香港《明報》以「支持香港警察,維護社會安寧」為題刊登的「撐警」整版廣告。香港《南華早報》以「致全體香港警察的一封信」為題刊登的「撐警」整版廣告。
  • 「香港回歸」有關報紙收藏
    假以時日,突破百種、千種,再利用這些專題報紙做展覽、搞研究、寫文章、撰專著等,而收藏香港回歸報,則是筆者由來已久的構想與做法。大約在1997年5月份,我就給遠在香港的集郵、集報愛好者陳忠女士寫信,請她在香港回歸之際代購香港報紙號外之事。
  • 香港為什麼容得下這麼多報紙?
    第1頁:香港報紙的分類 第2頁:香港報紙初印象 第3頁:報紙傾向比較穩定 第4頁:即使不賺錢也不關門香港有40多份登記在冊的日報,但這其中包括很多主要刊登馬經的日報,這些馬經日報嚴格意義上都不算是真正的報紙。剩下的真正意義的日報有20份。
  • 報紙的知識 報紙與歷史 外國報紙發展歷史
    第三、要聞版刊登摘要,其它版刊登全文;頭版通常還是綜合、開放的版面,一般把各種最重要的新聞稿件放在頭版。 版面強勢:營銷時代我國報紙頭版在版面強勢對比上:一般左半區版面的稿件比右半區版面的稿件重要;上左區的稿件比上右區的稿件重要;下左區稿件比下右區稿件重要。
  • 香港背後的「英國財團」,李嘉誠4次「攻擂」,贏了3家卻放走1家
    一個人可以有多牛?李嘉誠用自身的例子回答了這個問題。李嘉誠不僅是四大華人首富之一,而且曾經在香港做了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這件事直到現在都很少有人做到。當時的香港主要的財團都來自英國,可以說在很長時間內掌握了香港的經濟命脈,但是李嘉誠憑藉一己之力擊敗了英國四大洋行中的三家,實力無人可及。
  • 李嘉誠原配:莊月明的去世迷霧
    2莊月明是李嘉誠的親表妹,父親莊靜庵是香港有名的鐘表商。莊月明自幼在香港的高級書院讀書,後來曾赴海留學精通多種語言文化,可以說,莊玉明絕對是出身名門的女孩,博學多才而家境富足。相比之下,李嘉誠就沒那麼好的出身了。
  • 李嘉誠跌掉香港首富之位!富豪榜大洗牌,第一是「四叔」李兆基
    李嘉誠跌掉香港首富之位!富豪榜大洗牌,如今第一已是「四叔」李兆基了。過去一年,香港經歷了為期最長的示威及抗議活動,香港經濟難免受到衝擊,2019年經濟收縮1.2%,乃10年以來首次出現經濟收縮;同時,港股市場亦受壓力。
  • 李嘉誠拋售中國大陸和香港資產 商業帝國轉向
    但當初李嘉誠也許並未預料到,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下稱「屈臣氏」)能在內地市場發展到如今的1700多家門店。  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開了其第一家分店,此後的10多年間,在和記黃埔的歷年大事記上,也很少出現關於屈臣氏在中國發展的新聞,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3年前後。  「尤其是1989年~1997年期間,屈臣氏在中國發展特別慢。
  • 日本賽馬業也被鬼滅之刃影響,炭治郎和禰豆子上了報紙頭版
    不知道各位平時對賽馬的了解有多少,拾部君作為一名廣東人,其實從小就被賽馬比賽稍微影響了,因為香港那邊的電視臺會直播賽馬的比賽,當然,拾部君是一直提不起興趣的,也不太懂裡面的具體玩法。《鬼滅之刃》作為如今日本的現象級動漫作品,JRA肯定也有在關注這部作品,因為將來有可能是會有合作的機會嘛。果然,在最近,日本的一份名為《スポニチ》的報紙,就頭版上詳細進行了賽馬情報方面的介紹,而在介紹的過程中,很多《鬼滅之刃》的梗就出現了。
  • 美媒用報紙頭版悼念,死者照片布滿版面
    每經編輯:王曉波美國新冠死亡病例已突破10萬例,美國一家主流報紙日前在頭版版面,以發布死者照片的方式來紀念這場災難。據環球時報報導,5月27日,美國主流《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在報紙頭版刊發因新冠肺炎去世的100張死者照片,這是繼《紐約時報》5月24日頭版的「千人訃告」後,又一家美國主流媒體在頭版採用類似方式紀念死於新冠肺炎的美國人。CNN報導稱,彩色報紙《今日美國報》這一頭版採用黑白設計,印上了100張死者的照片。而在照片下面,加粗的數字「100000」十分醒目。
  • 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第二年,便籤訂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香港就像一塊肉,就這樣叨在了英國人嘴裡。 此後,香港從一個200多人的漁村,變成華洋雜處人口激增之地。 這時就需要警察來維持統治。
  • 並非白手起家 告訴你「神話背後」的真實李嘉誠
    李嘉誠並非「白手起家」,是憑藉妻子和嶽父一家起步的  李嘉誠只從他自己的公司拿點象徵性的工資,但他每年卻有上億元的分紅,在香港的法律下,分紅是不用繳稅的。  李嘉誠總喜歡說自己是教師的兒子,其父1940年身無分文來到了香港。
  • 李嘉誠被低估了嗎?
    ,因此避之大吉,是為上策。李嘉誠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李嘉誠的公眾形象是沉默寡言,他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報紙,有中文報紙,也有專門為他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報紙。他的辦公室保存了關於他的文章,當讀到批評他的人的名字,他喜歡用螢光筆在空白處作記錄。
  • 最富有的「香港女強人」!與李嘉誠李兆基不相上下,坐擁960多億
    而我國的香港作為經濟特區,自然而然是吸引了一大批的企業家,香港無論是哪一個領域都是擁有著「天堂」般的稱號。因為香港如此的繁華,所以導致香港的地皮是非常之昂貴的,因為地皮越來越高,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就越來越「香」,因此很多香港富豪當中有許多都是因為房地產行業而發家致富。
  • 香港隱形富豪:雖沒李嘉誠有錢,但隨便賣家具都能套現幾個億
    香港隱形富豪:雖沒李嘉誠有錢,但隨便賣家具都能套現幾個億推薦語:香港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發達地區,被稱之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更是成長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過客觀來說,李嘉誠才是香港真正的富豪,雖然在富豪榜上他的財富值只有2000億,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被遠遠低估了。說起來,自從其大兒子遭遇綁架後,李嘉誠就開始學會了藏富,不再將資產公之於眾。但就算再怎隱藏,市場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李嘉誠在英國大手筆投資的消息還是鬧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