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今日直播】牛市還在嗎?|牟一凌:周期回歸,把握輪動圓信永豐基金李明陽:如何精選長期優質價值股?牛市還在嗎?|胡國鵬談下半年策略:御風而行富國基金許炎:高估值的科技股還是成長主賽道嗎?博時基金趙雲陽:金價創歷史新高,如何上車?太平洋證券|倪爽:影院復工分析與投資機會廣發證券郭磊、長信基金楊帆:震蕩行情下大類資產如何配置?慧悅財經對話正誼資產:赴港上市成熱潮,如何抓住新股投資機遇?對話廣發基金傅友興——洞見價值投資的藝術與哲學中金公司李求索:熱議科創板在資本市場中的跌宕起伏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宋雪濤:下半年宏觀經濟場景和投資展望
爆款基金最新倉位和調倉路徑曝光!近日,多隻基金公布上市交易公告書,和二季度末相比,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有的基金經理大舉加倉,有的基金經理則對持倉結構進行了大幅調整。
最新持倉情況
交銀瑞思:順豐控股成為第一大重倉股
2月17日發行的交銀瑞思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在發行當日即售罄。
截至6月底,權益投資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63.87%,在最新公布的上市交易公告書裡,截至7月28日,該比例上升至77.01%。
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來看,發生了較大變化。截至7月28日,順豐控股成為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值得注意的是,順豐控股也是公募基金二季度增持前20大個股之一。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合計持有順豐控股1.91億股,較一季度末增加6000多萬股。
此外,金科股份、絕味食品、錦江酒店、邁克生物也新晉交銀瑞思前十大重倉股;基金對保利地產、金地集團的持股不變;加倉海爾智家293.32萬股,啟明星辰49.83萬股、鋼研高納80萬股。
基金經理沈楠在基金二季報中透露,未來將更多挖掘受益於進口替代的高端製造業,受益於技術升級的計算機、傳媒、通信電子等行業,以及食品、醫藥等必須消費品,同時關注低估值藍籌的修復性機會。
東方紅恆陽:東方財富、伊利股份新晉前十大重倉股
同樣是2月發行的東方紅恆陽五年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同樣遭投資者搶購,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21.66%。
截至6月底,東方紅恆陽的權益投資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64.92%,截至7月16日,該比例上升至81.05%。
基金經理錢思佳透露,二季度基金倉位穩步增加,適當增加了必需消費品和醫藥板塊的配置。展望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1年的全球以及中國經濟,可能會面臨流動性增速下降、基本面復甦上行的情況,將會積極尋找基本面復甦帶來的投資機會。
對於看好的股票錢思佳繼續加倉,截至7月16日,7月以來,錢思佳加倉老鳳祥34.92萬股,寧德時代11.44萬股,美的集團75.39萬股、天山股份81.43萬股。東方財富、伊利股份新晉前十大重倉股。
此外,錢思佳對華潤啤酒、萬科的持股保持不變,略減倉中國中免和貴州茅臺。
嘉實瑞熙:繼續高倉位運作
3月底,嘉實瑞熙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的權益投資佔基金總資產比例為85.33%,二季度繼續加倉,倉位超過9成,截至7月15日,該比例已達到92.63%。
在基金二季報中,基金經理洪流對高倉位運作的原因進行了解釋。「考慮到A股和香港市場的估值吸引力以及居民大類資產面向資本市場的增配,我認為,現階段仍是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中長期慢牛的起點,堅持權益高倉位並積極優化投資品種。」
截至7月15日,7月以來,嘉實瑞熙的倉位結構變化不大。五糧液、騰訊控股、貴州茅臺持股不變,略加倉美的集團4.49萬股,加倉贛鋒鋰業(港股)8萬股。此外,寧德時代新晉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加倉總在震蕩時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新成立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總規模已超過3200億元。8月爆款基金繼續頻頻出現。廣發穩健優選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一日結束募集,規模上限150億元;景順長城競爭優勢混合也提前結束募集,據銀行渠道消息稱,募集規模超百億。
老基金二次發行也遭投資者搶購,中歐瑞豐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8月3日開放申購,限額80億元,一天申購資金超過120億元,8月4日暫停大額申購,限額1000元。
對於不少基金經理而言,手握重金反而有些焦慮。「目前醫藥、科技板塊的估值都比較高,一些標的太貴,下不去手。」滬上一位基金經理坦言。
逢震蕩加倉則成為不少基金經理採取的做法。
例如,交銀瑞思基金經理沈楠在基金二季報中透露。「二季度基金仍處於建倉期,在此前市場大幅調整中加大倉位,但在後續市場強勢反彈中保持謹慎樂觀,緩慢進行建倉。」
在諾德基金經理潘永昌看來,進入8月份,經過7月中旬以來的整固階段,市場未來仍將有望展開新一輪的上升行情,近期的震蕩將會提供較好的逢低布局機會。原因在於:第一,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趨勢不變,在就業仍有壓力、外部疫情加劇的不確定性下,國內政策預計依然會維持偏寬鬆的基調。
第二,三季度市場流動性大體上將處於平衡狀態,8月新發公募基金建倉和配置型外資流入帶來增量資金規模預計約1800億元,而解禁減持、IPO等資金分流規模預計約為1600億元。在經歷了業績驗證和解禁高峰之後,預計A股在三季度後期的上漲將更穩健、更持續。
第三,全球流動性充裕及全球性的無風險利率下行將推動權益投資進入「賽道式的投資」階段,機構投資者高度認同權益的中長期機會集中在科技、醫藥、消費領域。在沒有較大的外部不確定性下,這種投資認知在短期內扭轉的可能性比較小。
編輯:張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