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當前,我國空軍戰鬥力量主要由四種殲擊機組成,即殲10、殲11、殲16、殲20,其中殲10是我國空軍最基礎的一種,這一種戰機更多地將其用於有限空戰、與敵方重機槍配合作戰或執行對敵打擊任務。而且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殲-10的航程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制空能力也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由於殲-11戰機側重於自身對空的作戰能力,在對地攻擊方面就不盡如人意了。
所以我國空軍便需要研發一款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以彌補空軍在這方面的種種不足。與此同時,海軍還需要一種能夠攜帶反艦飛彈對付敵方艦艇的戰鬥機,以前我軍用的殲轟-7現在已經非常陳舊,難以滿足海軍反艦作戰的需要,單靠殲-15一種戰機來對付敵方艦艇是遠遠不夠的。就這樣,我國殲-16戰機應運而生。
它是我國第一款大批量服役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殲16自一六年正式服役以來,已經發展到第六批,現階段海空軍有6個旅裝備殲16,其中3個旅已達到滿編(滿編32架),殲16的裝備數量超過150架。殲16有望在年底前完成第八批的生產,裝備數量將突破200架。到那時,我國四代半戰鬥機的數量將躍居亞洲第一,空軍(海航)將初步實現現代化。
雖然殲-16被視為殲擊機,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多功能戰鬥機。掛上相應的電子戰型號,殲-16就可以作為電子戰戰機投入戰場,如果掛上反坦克飛彈等反地攻擊武器,那它就是一種對地攻擊機。可謂是一款實用性特別高的機型。但隨著殲20大批次列裝的普及,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殲16或者會因為這個而走向停產。但此前的一則重磅消息打破質疑。
此前好消息傳來,殲16確定會迎來史詩級升級,從外形上看,配圖顯示該團裝備的殲-16戰機在製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機身面罩平滑平整,這在新裝備的低視力塗裝中尤其明顯。大家也許會有所疑惑,為什麼殲16在這樣尷尬的境地還會迎來加強呢?
殲20布局圖
那麼在再次提及殲16的升級情況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為什麼殲16不能在短期內停產?事實上,即使殲20大規模量產,殲16也不會因為空軍軍費不足而停產數年。因為軍方在採購如此昂貴的高技術武器平臺時,都是按照財政年度計劃購買數量,並非一口咬定要下幾百架,這可是連全世界軍費最高的美國空軍都不敢的「豪舉」啊!當然,也不排除因周邊戰略環境突然惡化而對某一型號進行緊急採購的情況。
除從經費上看殲-20量產不會影響殲-16的持續生產外,從兩者的作戰位置也可以看出這一猜測是不可信的。眾所周知,殲-20是一種定位類似於F-22的「飛門」武器,依賴其超強隱身能力、超音速飛行能力、超機動能力和超強態勢感知能力,承擔著「撕裂」敵方防禦網的重任的「尖刀」戰機;
而殲-16的作戰定位是一個提供空中遠程打擊的作戰平臺,具有很強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能對敵方地面裝甲戰車、海上艦艇、空中預警機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進行有效威脅。因此,殲-20和殲-16互為補充,即使從數量上比較,殲-16也應該比殲-20多倍,這樣才能把兩者的戰鬥力相匹配到最大!
因此,先前對殲16進行升級改造也是正常的。此次的升級可謂非常厚道,不僅在發動機方面最為重要的升級,還讓整體的顏值提升了幾個檔次,具體將圍繞三個方面進行升級。
首先是引擎方面的問題。現在殲16採用標準版太行發動機,最大推力13.2噸,兩種發動機總推力26.4噸。而殲16空重達到了17.7噸,執行對空任務時,空戰推重比僅為1.189,要遠低於單發殲10C的1.22。加之採用中規中矩的傳統氣動布局,又沒有推力矢量等黑科技的加持,殲16的機動性也就與典型的三代機相當。
據報導,殲16改進型採用了最新的太行引擎,與目前殲20所使用的引擎不同,這是一款升級版,最大推力將達到14.5噸,更省油,引擎壽命和可維護性更接近西方引擎的標準。在殲16機體保持不動的情況下,在換上最新的太行引擎之後,29噸的總推力將殲16的空戰推重比提高到1.3,戰機的加速、爬升和盤旋性能都將大大提高。
實際上就是要解決殲16身體超重的問題。此前的文章我們也說到,殲16為了趕時間而採用了土方法來增加機身重量來繞過跨音速陷阱。但隨之而來的是機動性下降、裝載量大等缺點。這次改進將大量採用沈飛在殲11D上面的減重成果,複合材料也將進一步增加。重量減少後,殲16的空戰推重比將進一步提高,同時載彈量和機體壽命也將提高。
J-16隱身技術改進的另一個方面是雷達隱身技術。機身上最顯著的雷達隱身改進是採用金屬氧化物鍍膜座艙蓋和風擋玻璃,這種鍍膜材料具有淡紫金金屬色,可有效防止雷達波進入座艙引起強烈反射,有利於降低殲-16的雷達截面積。
受「側衛」式原始設計的限制,殲-16隱身技術的改進只限於降低雷達迎頭截面積,而對其它方面無能為力,但即使這樣,也會大大增強殲-16面對同等級別戰機時的作戰優勢。
再者,第三方面的提升就是在塗料方面。J-16在隱身方面的進步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該飛機隱身改進的一個方面是視覺隱身,即時髦的低視灰空最佳塗裝,它通過將雷達罩防靜電塗層、機徽和所有指示警告標誌進行淺灰化使塗裝更加醒目,縮短了空戰視覺發現的視距。在空軍發布的新塗裝規範中,該低視塗裝技術有可能成為空軍一線部隊戰鬥機的標準塗裝技術。
借鑑殲-20隱身戰機的發展成果,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殲-16將吸波塗層應用於機身的關鍵部位,特別是直通式進氣道。事實上,我國早在90年代就開始了戰鬥機隱身技術的研究,利用殲-7和殲-8進行了大量的新型吸波塗層和材料的測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殲-16戰機可以說是我國海空軍的新希望,.殲-16戰機在我軍內部的定義與美國F-15E戰機有點相似,是"踹門作戰"的火力輸出者,為了對抗對手的完整防空系統,我們軍隊完全可以依靠殲-16進行防空壓制,或者以海軍的反艦戰機的形式進行。而此次的升級會更加發展這一特點。
落後機型必然淘汰
另外,據了解,原來承擔這些任務的戰機主要是殲轟-7和我軍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戰鬥機,殲轟-7即將大規模退役,蘇-30也面臨著機體老化等嚴重問題,經過殲-16的服役整頓,解決了這一問題,保守估計,我軍目前已裝備了220多架殲-16戰鬥機,隸屬於我國空軍的幾個著名單位。今後我們的部隊肯定會裝備更多的殲-16戰機,最終的列裝量可能超過500架,所以還會建設300架左右。。
最後,還是那句話:殲-20量產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殲-16會停產。雖然殲-16並非第五代隱身戰機,但在可見的未來,包括美國空軍在內的空戰模式中,大量的非隱身戰機仍將是主力,除了作為「尖刀」用來輔助由人駕駛的第五代或第六代戰機,大量的無人機將成為左右戰局的「奇兵」。
這樣的組合方式,載彈量大,陸海空都受到極大威脅的殲-16一定會有硬道理。因此在可見的未來,無論殲-20如何量產,或許殲-16還會有幾十架的產量,是要出改進型還是直接停產,這都取決於當時的國際戰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