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升級指標曝光!三方面改進,低視塗裝成亮點,或造300架

2020-12-14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當前,我國空軍戰鬥力量主要由四種殲擊機組成,即殲10、殲11、殲16、殲20,其中殲10是我國空軍最基礎的一種,這一種戰機更多地將其用於有限空戰、與敵方重機槍配合作戰或執行對敵打擊任務。而且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殲-10的航程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制空能力也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由於殲-11戰機側重於自身對空的作戰能力,在對地攻擊方面就不盡如人意了。

所以我國空軍便需要研發一款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以彌補空軍在這方面的種種不足。與此同時,海軍還需要一種能夠攜帶反艦飛彈對付敵方艦艇的戰鬥機,以前我軍用的殲轟-7現在已經非常陳舊,難以滿足海軍反艦作戰的需要,單靠殲-15一種戰機來對付敵方艦艇是遠遠不夠的。就這樣,我國殲-16戰機應運而生。

它是我國第一款大批量服役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殲16自一六年正式服役以來,已經發展到第六批現階段海空軍有6個旅裝備殲16,其中3個旅已達到滿編(滿編32架),殲16的裝備數量超過150架。殲16有望在年底前完成第八批的生產,裝備數量將突破200架。到那時,我國四代半戰鬥機的數量將躍居亞洲第一,空軍(海航)將初步實現現代化。

雖然殲-16被視為殲擊機,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多功能戰鬥機。掛上相應的電子戰型號,殲-16就可以作為電子戰戰機投入戰場,如果掛上反坦克飛彈等反地攻擊武器,那它就是一種對地攻擊機。可謂是一款實用性特別高的機型。但隨著殲20大批次列裝的普及,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殲16或者會因為這個而走向停產。但此前的一則重磅消息打破質疑。

此前好消息傳來,殲16確定會迎來史詩級升級,從外形上看,配圖顯示該團裝備的殲-16戰機在製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機身面罩平滑平整,這在新裝備的低視力塗裝中尤其明顯。大家也許會有所疑惑,為什麼殲16在這樣尷尬的境地還會迎來加強呢?

殲20布局圖

那麼在再次提及殲16的升級情況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為什麼殲16不能在短期內停產?事實上,即使殲20大規模量產,殲16也不會因為空軍軍費不足而停產數年。因為軍方在採購如此昂貴的高技術武器平臺時,都是按照財政年度計劃購買數量,並非一口咬定要下幾百架,這可是連全世界軍費最高的美國空軍都不敢的「豪舉」啊!當然,也不排除因周邊戰略環境突然惡化而對某一型號進行緊急採購的情況。

除從經費上看殲-20量產不會影響殲-16的持續生產外,從兩者的作戰位置也可以看出這一猜測是不可信的。眾所周知,殲-20是一種定位類似於F-22的「飛門」武器,依賴其超強隱身能力、超音速飛行能力、超機動能力和超強態勢感知能力,承擔著「撕裂」敵方防禦網的重任的「尖刀」戰機;

而殲-16的作戰定位是一個提供空中遠程打擊的作戰平臺,具有很強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能對敵方地面裝甲戰車、海上艦艇、空中預警機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進行有效威脅。因此,殲-20和殲-16互為補充,即使從數量上比較,殲-16也應該比殲-20多倍,這樣才能把兩者的戰鬥力相匹配到最大!

因此,先前對殲16進行升級改造也是正常的。此次的升級可謂非常厚道,不僅在發動機方面最為重要的升級,還讓整體的顏值提升了幾個檔次,具體將圍繞三個方面進行升級。

首先是引擎方面的問題。現在殲16採用標準版太行發動機,最大推力13.2噸,兩種發動機總推力26.4噸。而殲16空重達到了17.7噸,執行對空任務時,空戰推重比僅為1.189,要遠低於單發殲10C的1.22。加之採用中規中矩的傳統氣動布局,又沒有推力矢量等黑科技的加持,殲16的機動性也就與典型的三代機相當。

據報導,殲16改進型採用了最新的太行引擎,與目前殲20所使用的引擎不同,這是一款升級版,最大推力將達到14.5噸,更省油,引擎壽命和可維護性更接近西方引擎的標準。在殲16機體保持不動的情況下,在換上最新的太行引擎之後,29噸的總推力將殲16的空戰推重比提高到1.3,戰機的加速、爬升和盤旋性能都將大大提高。

實際上就是要解決殲16身體超重的問題。此前的文章我們也說到,殲16為了趕時間而採用了土方法來增加機身重量來繞過跨音速陷阱。但隨之而來的是機動性下降、裝載量大等缺點。這次改進將大量採用沈飛在殲11D上面的減重成果,複合材料也將進一步增加。重量減少後,殲16的空戰推重比將進一步提高,同時載彈量和機體壽命也將提高。

J-16隱身技術改進的另一個方面是雷達隱身技術。機身上最顯著的雷達隱身改進是採用金屬氧化物鍍膜座艙蓋和風擋玻璃,這種鍍膜材料具有淡紫金金屬色,可有效防止雷達波進入座艙引起強烈反射,有利於降低殲-16的雷達截面積。

受「側衛」式原始設計的限制,殲-16隱身技術的改進只限於降低雷達迎頭截面積,而對其它方面無能為力,但即使這樣,也會大大增強殲-16面對同等級別戰機時的作戰優勢。

再者,第三方面的提升就是在塗料方面。J-16在隱身方面的進步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該飛機隱身改進的一個方面是視覺隱身,即時髦的低視灰空最佳塗裝,它通過將雷達罩防靜電塗層、機徽和所有指示警告標誌進行淺灰化使塗裝更加醒目,縮短了空戰視覺發現的視距。在空軍發布的新塗裝規範中,該低視塗裝技術有可能成為空軍一線部隊戰鬥機的標準塗裝技術。

借鑑殲-20隱身戰機的發展成果,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殲-16將吸波塗層應用於機身的關鍵部位,特別是直通式進氣道。事實上,我國早在90年代就開始了戰鬥機隱身技術的研究,利用殲-7和殲-8進行了大量的新型吸波塗層和材料的測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殲-16戰機可以說是我國海空軍的新希望,.殲-16戰機在我軍內部的定義與美國F-15E戰機有點相似,是"踹門作戰"的火力輸出者,為了對抗對手的完整防空系統,我們軍隊完全可以依靠殲-16進行防空壓制,或者以海軍的反艦戰機的形式進行。而此次的升級會更加發展這一特點。

落後機型必然淘汰

另外,據了解,原來承擔這些任務的戰機主要是殲轟-7和我軍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戰鬥機,殲轟-7即將大規模退役,蘇-30也面臨著機體老化等嚴重問題,經過殲-16的服役整頓,解決了這一問題,保守估計,我軍目前已裝備了220多架殲-16戰鬥機,隸屬於我國空軍的幾個著名單位。今後我們的部隊肯定會裝備更多的殲-16戰機,最終的列裝量可能超過500架,所以還會建設300架左右。。

最後,還是那句話:殲-20量產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殲-16會停產。雖然殲-16並非第五代隱身戰機,但在可見的未來,包括美國空軍在內的空戰模式中,大量的非隱身戰機仍將是主力,除了作為「尖刀」用來輔助由人駕駛的第五代或第六代戰機,大量的無人機將成為左右戰局的「奇兵」。

這樣的組合方式,載彈量大,陸海空都受到極大威脅的殲-16一定會有硬道理。因此在可見的未來,無論殲-20如何量產,或許殲-16還會有幾十架的產量,是要出改進型還是直接停產,這都取決於當時的國際戰略環境!

相關焦點

  • 為啥說塗裝也是戰鬥力?殲-10C成我國空軍第三種低視塗裝戰鬥機
    隨著去年3月《空軍飛機塗裝及標識噴塗規定(試行)》的頒布,我國空軍戰機塗裝就開始向規範化和實戰化方向發展,在教練機、運輸機等二線輔助機種在垂尾統一採用小尺寸低視機號後,空軍又一種先進戰鬥機也改用了全新設計的低視塗裝。
  • 「低可視塗裝」時代終於到來!殲10C驚豔眾人!發動機全面改進
    J-10的主要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殲-10 A到殲-10 B再到殲-10 C。在開發過程中,殲-10的外觀變化不大,但是可以看到細節部分的優化,整體看起來更漂亮了。更為重要的是技術上的改進,可以說殲10從四代機發展到四代半。
  • 塗裝一換顏值大增!殲10C新塗裝亮相,顏色更接近殲16
    殲10S戰鬥機對一架戰鬥機來說,顏值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氣動布局,二是塗裝,相比之下塗裝對顏值的提升要更為明顯。殲轟七採用的塗裝顏色偏白殲10C塗裝又更換近日一架更換了全新塗裝的殲10C出現在網絡上,從圖中可以看到,這架殲10C的塗裝顏色比以往的要更深一些,整體更加接近殲16。
  • 西部戰區某旅換裝殲-16後亮相!皆「灰身白頭」低可視塗裝
    從「西部空天」文中披露的內容來看,該旅裝正處於換裝三代半重型戰機殲-16的關鍵時期,文中明確寫到「年底換裝目標後牆逐漸逼近」。圖片說明:「低可視化塗裝」的殲-16戰機演兵場注意到,該旅的殲-16戰機清一色使用了「低可視化塗裝」,而且是新版本。今年以來,一股「低可視化塗裝」的風潮就在解放軍空軍部隊中席捲開來。
  • J-11D戰鬥機雖然前途未卜,但支撐了殲11B和殲15的改進
    殲11D在軍迷中人氣頗高,這款由沈飛方面研製的雙發重型三代半戰機算是殲11系列的終極改進型,很多軍迷盼望它能夠正式裝備。殲11D號稱「中國蘇35」,在殲11B的研製成果基礎上,通過換裝以AESA雷達為核心的國產航電系統以及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太行系列發動機,成為一款以制空作戰為主、兼具多用途能力的三代半戰機,其制空作戰性能超過殲16、蘇35、殲10C,僅次於殲20。
  • 中國殲-16戰機數量超200架,單價超8000萬美元,未來還會造多少?
    在2017年9月份的閱兵式上,沈飛公司研發的新型殲16戰鬥機首次公開亮相,這款「蘇27」的最新改進型號一露面就吸引了國外媒體和軍事專家的高度關注。在不少人看來,這款殲16戰鬥機其實就是蘇-30MKK戰機的改進型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性能提升。
  • 殲16數量超百架?沈飛公告引發熱議,網友大呼不解!
    沈飛去年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截止去年,殲-16已經生產了60多架,估計按照生產線的開動速度,今年就該生產到100架了。大批量的生產第四代半重型戰鬥機,而不是把資金和精力全部用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生產上,讓很多人大呼不解,畢竟殲-20和殲-16的任務差不多,甚至價錢上看也差不多。
  • 用不著殲20!殲16超低空掠海視頻曝光,為何說它能吊打印度陣風?
    日前印度空軍從法國達索公司手中接收了第二批三架"陣風"戰鬥機,這樣一來印度空軍裝備的"陣風"數量來到了8架,這些戰機被全部部署在了印度北部的安巴拉空軍基地,威懾中巴的意味可謂是十分明顯。(殲-16戰機在海岸邊超低空飛行)不久前一架殲-16在海灣地區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視頻在網絡上曝光,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這架殲-16戰鬥機以低於海景樓的高度迅速切彎、爬升、脫離,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然而擁有如此之強機動性的戰機卻是活脫脫的"炸彈卡車"。
  • 殲20升級版攜新型塗裝登場!新航發引強烈關注:到底是不是WS15?
    但近日網絡上有一張改進版的殲20照片,從照片上看這架殲20從最初的原始狀態,已經變成泛著金屬光澤的隱身塗裝,這說明已經將機身全面建造完畢,準備交付給部隊。 資料顯示,我國是在1997年開始研發殲20戰機,在2011年進行首飛,2107年正式服役,現如今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是我國空軍奪取制空權的核心武器,一架高質量的戰機是空軍發展主要力量。
  • 側衛未來在中國—從F-15EX的勝利,看殲16的後續改進
    但大量的三代機還遠未到要退休的時候。今年7月,美國空軍和波音公司正式籤訂合同,購買首批8架F-15EX戰機,價值12億,最終採購數量可能達到144架,總值可以達到230億。 美國空軍的決定更表明三代重型戰鬥機深度改進型在隱身時代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 巴基斯坦驚現多架殲10c,機身乾淨無反光,有人卻發現無中方塗裝
    巴基斯坦多架殲10c"登場"據觀察者網報導稱,中巴兩國正在進行第九次"雄鷹"聯合訓練。這項訓練立即成為全世界軍事媒體關注的焦點。和往常一樣,大家都很好奇雙方將派什麼樣的戰士參加演習,並展示他們的成果。據最新消息,演習之時,巴基斯坦驚現多架殲10c!
  • 海峽對岸的150架F16戰機,對比殲10C,到底什麼檔次?
    從1997年開始,150架戰機開始陸續到貨,逐步成為了對岸空軍的主力戰機之一。同樣是在90年代,對岸通過各方面的關係和渠道,從法國進口了60架幻影2000/5戰機。此外,結合各方面的技術,自己生產了130架IDF戰機。認真的說,這300多架戰機屬於對岸的主力,基本上都屬於三代早期或者中早期的水平。
  • 「低可視塗裝」殲-10C首次曝光 軍徽隱蔽難辨
    圖片說明:殲-16是我軍最早使用低可視塗裝的戰機之一  2020年3月13日,《解放軍報》發布消息:「空軍頒發《空軍飛機塗裝及標識噴塗規定(試行)》」。而對於相對較老的戰機,低可視塗裝基本上更簡單,例如殲-7、殲-8和飛豹戰機主要就是將紅色的編號統一換成黃色。
  • 殲-16即將全面生產?數量很有可能超300架,將成為一張王牌
    然而當時的中國國力並不是特別的強盛,就像我們中國在當時所研發出來的戰績,在當時甚至連三代都不如。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這一些徵程,砥礪前行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國的戰績也已經有很多,並且完全不遜色於一些西方國家。
  • 泰國擬購30架戰機,殲-10C成候選機型,這次能否打破出口零記錄?
    目前泰國空軍中裝備的F-16戰機大部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馬上就要到了退役的年紀。除此之外還有瑞典鷹獅戰鬥機,瑞典鷹獅戰鬥機在當時只採購了12架,除了墜毀的一架僅有11架在服役當中。據悉,在泰國購買的戰機方案中,美國F16V、瑞典JAS39E/F、我國的殲-10C戰機外貿版都成為了泰國空軍購買的備選對象。
  • 殲16的電傳操縱系統怎麼樣?看完後明白了!
    618所似乎為殲-16和殲-15B重新編寫了數字飛控系統,目前來看似乎不錯 飛控系統在現代戰鬥機設計研發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殲-11項目升級改進研究方面,沈飛集團一直是與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618所)進行合作。
  • 中國生產了200架殲16,對比F15最強版,到底有多完美?
    截止目前,殲16戰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架。與俄羅斯的蘇35戰機、美國F15系列戰機,殲16戰機的性能,到底有多完美呢?認真的說,作者認為,殲16戰機的綜合性能,略低於F15戰機的最新版本。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山東艦機庫曝光,與遼寧艦有啥不同?標配24架殲15和12架直升機
    此前瓦良格艦在改裝成遼寧艦之後,原先的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所佔據的空間被拓寬為機庫。但實際上,由於它與機庫隔有一定的距離,因此不可能用來停放艦載機,而是改為了超市、洗衣房和艦員的生活空間。而山東艦則繼承了這一設計,也並沒有將它用來拓展機庫的容積。
  • 殲-7G:逐漸步入退役快車道,將用殲-16等機型取而代之
    殲-7G,是殲7戰鬥機的改進型號,殲-7戰鬥機其實已經停產,但作為一架實用升限18000米,最大飛行速度2.0馬赫的作戰鬥機,在我空軍中的裝備數量仍然有數百架。 由於研發年代的久遠,殲-7G戰鬥機存在航程短、滯空時間短、載彈量低,航電設備和機載武器落後,機體陳舊等弊端,已經難以滿足執行本土防禦作戰了。
  • 殲15造了多少架?亮相殲15各機精彩集錦
    殲15造了多少架?亮相殲15各機精彩集錦 (1/24) "← →"翻頁 殲-15戰機是目前裝備「遼寧」號航母的主力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