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的軟體市場,忽略的小微企業

2020-12-15 運營之術

上個月聽說了件特別炸眼的事,雙11那天,有家SaaS公司日銷售額接近千萬。著實令人詫異。手法套路和目前對軟體的主流認識完全不同,針對小B用戶的軟體公司能玩出如此名堂。

後來跨領域聊了些教育/電商流量的操盤奆佬,嘗試理解這個現象背後的邏輯,跳開原來對軟體的思考慣性,最大的感受就是發現了個認知盲區,以往的思考框架完全忽視了市場的分層情況。

企業用戶分三六九等,面臨的需求複雜度不同,針對的產品價格不同,打單所匹配的銷售策略自然也不同。在某些價位區間段,好的2B產品配合2C那套牛逼的流量玩法,打出日千萬銷售也不是沒有可能。

市場分層邏輯,用戶的悲歡離合併不相同

以前為了方便理解,習慣把用戶通過2B2C的方式作區分。這個區分可能過於注重形式主義而忽略了交易第一性原理,交易產生的場景一定是用錢去購買某項產品/服務以滿足某種需求,不分2B2C,而定價是交易場景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

當我們把產品/服務的消費按照定價邏輯拆解排序後,發現個挺有意思的事:用戶不論2B2C,根據價格區間的不同,幾乎呈現出完全分層的狀態,而價格區間又很大程度決定了消費決策周期(甚至是消費決策參與者規模)。

這裡有個慣性的認知誤區,以往總有人說2B市場不同於2C,存在決策者和使用者分離、決策流程繁雜的問題。按照分層邏輯看,發現造成這種誤解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價格區間。

當2C消費的是車、房這類高價區間產品的時候,決策者和使用者也存在分離(個人/對象/父母)、決策流程繁雜的情況;而當2B消費的產品是小微企業SaaS產品甚至基礎工具的時候,決策簡單程度可能和給自己買個新手機沒有區別,完全可以當成C端消費者去理解。

消費者單次購買決策的粗略分布情況,SAAS的出現給軟體市場帶來了明顯的消費分層

過往看軟體市場,對2B的認知盲點在於,完全沒有市場分層意識。項目制軟體收費動輒大幾十萬,光實施的人天費用都讓很多企業難以承擔,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用戶有且僅有中大企業(沒有針對小B用戶的產品,只有針對小B用戶的外包服務)。高價格也使得用戶的決策周期非常長,銷售跟單半年乃至一年是常態。

而SaaS的出現讓市場找到了破局點,以往一個5年期的軟體項目現在可以拆成按年付費了,每次交易價格可能只有以往的1/10-1/5(甚至有些產品還推出了基礎免費版),好用就續費,不好用也只用承擔少量損失。

原本買不起軟體的中小企業也能用軟體了,單價低導致決策周期大大縮短,交易轉化鏈路變的非常簡單,企業用戶就自然出現了分層情況:高價格、複雜決策用重產品來解決複雜需求,低價格、簡單決策用輕產品來解決簡單需求。

分層的市場匹配分層的打法,被忽略的小微企業用戶值得被重視

理解了軟體市場是分層的,我們會發現個更有意思的事:產業集體智慧會把業態發展推向整體最優解,分層的市場衍變出了分層的市場打法。

之前軟體公司在談銷售策略的時候,通常是直銷和渠道兩條腿走路,先邁直銷腿,再邁渠道腿(直銷打KA大企業,渠道打中腰部企業),這是很明確的匹配分層市場的打法。

大客戶大訂單,需求複雜要來回反覆溝通做定製修改,服務重實施周期長,渠道商沒辦法貼身跟進,只有直銷團隊能hold住;中腰部客戶向行業頭部看齊,業務匹配的需求相對簡單,輕服務輕實施,渠道商打點好關係往企業內部鋪即可,銷售的投產比更高。

軟體公司典型的發展「套路」

但在這個傳統的認知體系中,完全沒有包含小微企業客戶的範疇。在公眾印象中,中國小微企業生存艱難,平均存續周期短(2.7年),沒有付費意願沒有付費能力,做產品服務這批用戶吃力不討好,是個偽命題。

確實,在中國目前幾乎沒有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軟體公司(慧算帳、雲帳房主要賦能有規模的代記帳公司;有贊、微盟、WPS收入的大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光雲科技是為數不多真正服務小微企業的),企微、釘釘、飛書的生態也還在構建,其中能否有服務小微企業的大ISV出現也暫且未知。

但回到文章開頭,SaaS公司雙11日銷售額接近千萬的牛逼範兒,確實值得反思:人家是如何在網絡效應、病毒傳播方面做的如此牛逼的??如果這種銷售玩法可持續,是否能說明服務小微企業也有極大的商業價值??

這個問題我沒有明確答案,但是根據掌握的信息進行推演,大概能理解個七七八八。反倒是這個思考給了啟發,可以跳開原本的軟體市場分析框架去看小微企業,並且完全有理由去相信,在中國服務小微企業有機會出現大軟體公司,被忽略的小微企業用戶值得被重視。

Just一種可能,小B企業C端化,流量玩法或能有所作為

這部分內容的思考有些天馬行空,甚至有些地方僅僅是邏輯推測而沒有任何事實支撐,若有不妥之處,先表草率。

先看軟體發達程度最高的歐美市場,美國有家極度低調的公司Zoho,服務小微企業的SaaS產品矩陣的年銷售額有大概3億美元;萬興科技(300624)專做歐美小微企業的SaaS產品矩陣,年收入超過7億人民幣;福昕軟體(688095)專做歐美小微企業的PDF相關SaaS產品,年收入超過3億人民幣。

顯然,成熟市場允許這樣的軟體公司存在。至少說明,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軟體公司有機會,在中國軟體市場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大概率在某個timing會出現這樣的公司。

至於這個timing是不是當下不好妄下判斷,但換個角度去理解,中國目前確實存在這樣的機會。回到Part 1市場分層的邏輯,會發現小微企業SaaS產品的定價區間和決策周期高度接近教育產品,我們把小微企業C端化處理,和教育用戶進行比較。

以Pre-K領域用戶為例,單科消費價基本在2000-15000元/年,用戶生命周期大概1-3年,價格限定其最終可觸達的用戶體量大約為200-300萬/年,產品解決的是子女知識提前儲備的弱剛性需求;反觀小微企業用戶,客單價在1000-20000元/年,用戶的生命周期大概2.7年,體量大約在1000萬/年,某些產品為其解決的是獲客管理、銷售培訓、財稅申報等剛性需求。

教育用戶和小微企業用戶的橫向比較,挺有意思,感覺企業服務市場比教育市場反而更性感

從產品價格、生命周期可以看到,兩者用戶的特徵相似度很高。甚至是續費率、ARPU值、團隊人效這些企業服務領域關注的指標,教育賽道也有相對應(續課率、客單價、銷售人效)。反而宏觀理解,小微企業用戶的市場體量和需求剛性(某些產品)似乎比Pre-K的教育用戶更有想像力。

但有意思的是,教育Pre-K階段已經在多個學科湧現出估值約10億美金的公司,而在服務小微企業的各類需求時並沒有出現這種盛況。

兩者唯獨顯著不同在於,教育行業同步於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基於增長黑客的基本理念,構建了很成熟的流量玩法(鉤子課、私域轉介紹運營、渠道分銷等等),而企業服務行業幾乎完全沒有受到流量渠道變革的衝擊,自然也沒有什麼公司嘗試構建新的流量玩法(即便是目前的釘釘/企微/飛書也僅僅只是在構建分銷渠道網絡),往往根據認知慣性,把小微客戶當作沒有價值而放棄服務。

但或許,這套流量玩法可能是匹配服務小微客戶的最佳市場策略。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小微企業主也是人,刷抖音的時候刷到的廣告不是呱呱龍而是財稅產品,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的不是斑馬而是員工銷售培訓,但凡戳中需求,似乎完全沒有理由拒絕留諮。涉及的問題無非是用戶轉化率,投放ROI是否可行。

因為沒有見過實例所以不能隨便下定論。關於這點可以借鑑成熟市場,雖然在歐美國家操盤手們對於流量的理解和認知完全不如中國,但是國外服務小微企業的軟體公司確實有主要通過信息流廣告投放留諮轉化客戶的。

以萬興科技為例,從招股說明書發現,其獲客完全是通過信息流廣告的方式

某種程度說明,當用戶只需要做簡單交易決策時,信息流廣告確實可以作為一種銷售策略針對小微企業客戶。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對標,或許這種可能成立的前提在於市場對訂閱制的高度接受,用戶UE模型最終才能算正,而在中國也許並不適用。但不妨礙作為一種嘗試的方向。

以上是個人對服務小微企業用戶存在機會的一些謬見。立足當下,雖然軟體市場發展前方的道路不甚明朗,但經過最近的思考,反而堅信了一件事:終局看,成熟的軟體市場必定缺少不了貢獻國家GDP 60%的小微企業的參與。

作者:張狗子 不務正業的投資人。

相關焦點

  • 適合小微企業的財務軟體
    小微企業在管理上的特點就是靈活、基本上處於扁平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說老闆直接與一線員工溝通,所面對的管理都比較細化、沒有大企業的層層級別關係。所以小微企業在財務管理上也需要同步領導才能滿足扁平化管理的需要。
  • 中郵證券持續發力新三板 打造小微企業服務主力軍
    今年6月份,央行等五部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提出,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持續深化新三板分層、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異化的發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場功能。推動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新三板。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穩妥推進資產證券化,有序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 招商銀行攜手管家婆軟體聯合打造小微企業「生意管家」
    會議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財政廳頒發的小微企業融資貸款政策進行了宣講,政策宣布針對小微企業金融貸款給予補貼獎勵;眾智聯邦財稅金融創始人毛熠先生為大家分享了金稅三期稅制改革後小微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稅改後企業如何進行高質量的發展。
  • 上海銀行業創新信貸產品賦能小微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羅延楓主持發布會,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周逢民、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瑞懷、中國工商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田哲、中國民生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伯婷出席並介紹「金融產品創新」有關工作情況。"市場主體的重點是保護小微企業。"
  • 使用微商軟體管理系統有什麼優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在網上商城,用戶面臨著許多選擇,商家面臨競爭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微商軟體管理系統可以為商家帶來很大的幫助,讓我們談談使用微商軟體管理系統的優勢,以及此類系統是否真的有用! 1.提高代理能力 代理商是大多數商人營銷產品的重要幫助者,它們可以為商人帶來巨大的幫助。
  • 魯大師(3601.HK)宣布進軍SaaS市場,助力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
    魯大師(3601.HK)宣布進軍SaaS市場,助力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12月21日,魯大師旗下全新企業雲服務產品LudashiPRO正式上線,標誌著其正式進軍企業級SaaS賽道,同時也意味著其從C端拓展到B端市場,進而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近幾年國內雲計算市場的發展突飛猛進,雲計算的價值被持續深挖並得到廣泛落地應用。
  • 金蝶精鬥雲sass財務軟體,小微企業首選
    精鬥雲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及軟體交付模式的創新,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為企業提供雲進銷存、雲會計、雲POS、雲電商等SaaS應用與服務,無需安裝及維護,直接在線使用,滿足企業管理者在任意時間和地點對企業業務及財務數據的查詢、分析及決策需求。該服務上線10年來,深受廣大用戶的認可,有超過100萬家小微企業選擇在精鬥雲上高效管理生意。
  • 軟體+孵化器+小微企業雙創基地賦能復工復產「阻擊戰」
    企業迎來復工復產「好幫手」。2月20日,「五色石計劃」在京推出,聚力「軟體+孵化器+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助推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在這一背景下,「五色石計劃:軟體+孵化器+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行動」適時推出,旨在幫助中小企業有效復工,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採用在線申請,免費應用,優惠幫扶,雲資源支撐等措施,推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推廣遠程運營、在線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力,聯合互救。
  • 華潤銀行:為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出純信用產品「金銷貸」
    來源:金融界網站一、項目簡介 為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動小微業務健康發展,華潤銀行推出了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全線上、自動化審批的純信用產品「金銷貸」。金銷貸產品是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和信貸風險識別、計量和決策技術有效結合,面向長尾客群,將信貸業務化繁為簡,最快5分鐘即可完成線上貸款全流程,滿足小微企業對資金「短、小、頻、急」的要求,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積極響應了國家倡導的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
  • 智聯招聘發布《後疫情時代小微企業現狀研究》小微企業現狀
    大中型企業間分化較嚴重,同比增長的企業佔比較同比下滑的高出16.4個百分點,而小微企業增長與下滑的比例差為10.5個百分點。四分之一小微企業訂單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小微企業產能利用率明顯低於大中企業,26%小微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成。
  • 張家港農商銀行做小微企業全天候夥伴
    近年來,張家港農商銀行堅持「離土不脫土、上市不忘根」,組建小微金融事業部和小企業部,在內部實施「兩小戰略」的競速機制,形成小企業部專營200萬元至1000萬元、小微金融事業部專營200萬元以下貸款的專業化分工和分層經營模式,為提升金融服務和推動業務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 小微企業優惠政策
    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關於支持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其中有免徵增值稅、減徵企業所得稅的,還有免印花稅和附加費的,而且還可以免繳殘保金和緩繳社保!另外金融企業向小微企業貸款免增值稅,這更有利於小微企業獲得貸款了。今天,小勇給各位老闆整理了部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快來看看吧!
  • 小微企業貸款「直達性」增強
    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性再迎利好,12月22日,來自中國政府網發布的信息顯示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確定明年一季度要繼續落實好原定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在此基礎上適當延長政策期限,對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繼續按貸款本金40%給予優惠資金支持。
  • 代理記帳服務為小微企業信貸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為了控制成本,眾多小微企業將公司帳務外包給第三方代理記帳機構,形成了一個近千億規模的市場。但這個潛力市場的執證機構卻只滿足了很小的市場需求。據麻袋研究院統計,持牌代帳公司僅服務了代理記帳行業2.4%的市場規模。由於代帳機構擁有小微企業大量的資金、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為小微信貸風控策略成為可能。
  • 小微企業想立足市場?用暢捷通贏得長久生意
    當行業內都在尋找可能的業務增長,這便迫使部分企業進行了數位化轉型,通過數位化組織建設出現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商機去年,這也就促使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開始嘗試數位化轉型。  如何尋找更多的業務機會  眼下,洗護日化批發行開始有不少企業轉戰線上做生意,此時還未通過線上市場打造屬於自己店鋪的批發商戶,並不清楚該通過哪種方式拓展自身客戶流,更不明白線上線下統一管理後在業務上方便和優化。
  • 普惠金融「加速度」 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作為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之一,小微企業是浙江的特色和優勢,也是浙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然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的經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將金融活水精準注入市場,把穩企業保就業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結合起來,是在浙金融機構的重要任務。  金融服務不因疫情而「降速」、不因疫情而「降溫」,這是國有銀行的責任擔當。
  • 查票通:適用個人與小微企業的發票查驗工具
    當前市場上針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工具層出不窮,但對於個人及處於發展初期的小微企業、團體來說,業務少、票量小的他們無需過多的管理功能,市售的軟體產品無法滿足其高性價比低投入的要求。針對上述現狀,專業費用管理服務商——締聯科技,為發展初期的小微企業及有查驗需求的個人,推出了免費發票即時查驗工具——查票通。
  • 助力復工復產|市場監管總局小微企業名錄網站新增兩項功能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做好總局小微企業名錄新增功能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在小微企業名錄網站新增「應對疫情措施 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和「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免費培訓課程」兩個功能板塊。
  • 嘉興召開第二輪小微企業工作總結大會暨長三角毗鄰地區小微企業共...
    2020年是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2018-2020年)工作的收官之年,為認真梳理總結嘉興市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2018-2020年)工作,表彰先進,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接軌上海,提升毗鄰地區扶持發展小微企業能力,著力構建毗鄰地區小微企業共成長戰略合作
  • 小微企業吸收直接投資有哪些優缺點?來學習小微企業吸收直接投資
    一、小微企業吸收直接投資的優點(一)有利於增強小微企業信譽吸收直接投資所籌集的資金屬於自有資金,能增強小微企業的信譽和借款能力,對擴大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壯大小微企業實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於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吸收直接投資可以直接獲取投資者的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有利於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儘快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