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在這大半年的評測中,我都記不清多少次有人問過我,桌子是什麼型號的?顯示器下面那個白白的是什麼東西。每次都我都很耐心的回覆了,但總不是個事啊。乾脆曬單一篇,解千愁。
過去在房間裡面拍照一直不太方便:一方面是採光不行,靠近窗臺都是背光,另一方面是家具比較陳舊,不適合作為背景露出。原有的傲風電競桌是 120cm × 70cm,放一臺 32 英寸顯示器 + 15.4 英寸的 Macbook Pro 就已經相當侷促了。所以考慮的就是把原有的桌面換掉,找一個木質紋理的。
我希望新桌面最好能夠加放一對聲薈 Q5 音響、最好還能放上點別的 3C 配件,如路由器、NAS等,這就需要挑選尺寸更大的桌面,我臥室的面積也要比宿舍大得多,直接就考慮了長度 1.4-1.6m 的桌板了。
除了桌子之外,為了拍照,我還入手了明基家的落地燈+屏幕燈,這次也一併給大家曬了,給大家看下我理想中的居家辦公桌面應當具備哪些特質?
二、升降桌篇:樂歌 E3L 升降桌 + 樂歌智慧健康工作站 S6 Pro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樂歌 E3L 升降桌面以及顯示器下方的工作檯,之前我在學校就入手的是樂歌的 E2 電動升降桌,可以有效的收納椅子,提升空間收納,這次也在優先考慮同品牌的。
我在商店挑選的時候,發現不同型號的主要區別在電機數量、升降幅度和升降速率上,而我則是一眼就看中了 E3L 這款帶轉角的,因為相比於直角桌板和凹形桌面。左側轉角桌板可以更好的貼合我家的牆面,同時也能夠將左側光源富足的區域開闢為拍照所用,量了下尺寸敲定了胡桃木色的桌板,就等著收快遞了。
直到3月中旬的早上我收到了順豐小哥寄過來的快遞,我整個人都蒙圈了。因為顯示重量 72kg,估計按照重物包裹計算的航空體積,160cm × 90cm 算的上我這麼多年收過橫截面最大的一單快遞了。當時小區還在嚴防死守不讓快遞員進入。我只能讓爸爸去單位借了一個拖板車,把下面那三個包裹拖進去了小區。可能是因為尺寸巨大,小區門都專門為我開了一次,享受了四輪機動車的同等待遇。而我和我爸把他們三個搬到4樓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1 【產品安裝】: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個升降桌,包裝被分成了兩個,一個是桌板以及一個支架。160cm × 90cm 的尺寸是真滴大,那個縱深,那個寬度,嘖嘖嘖。畢竟以前我覺得 120cm × 60cm 就夠用了。
桌面雖然比較巨大,但是要說砸秤,這套桌腿支架也不是省油的燈,畢竟要升降臺面。支架內部包裝的擺放還比較緊湊,我特意選擇白色桌腿,畢竟胡桃木色就有點偏暗,需要加點亮色均衡下。
安裝樂歌 E3L 升降桌始於桌腿,先把支撐桌面的橫梁和縱向支架相連,因為 L 型的桌面,所以縱向支架是一長一短,因此安裝時要預留好位置。
因為樂歌 E3L 是雙電機的設計,所以左右兩側會各有個正方形的黑色盒子。接下來把升降桌的桌腿固定好,桌架的材質是寶鋼 SPCC,常用於汽車製造的冷軋碳素鋼材,質量還是相當過硬。
然後就是安裝升降桌的桌腳,桌腳的前後各有一個塑料的墊腳,不是可移動的設計,但是足夠耐用。
再然後的就是將支架和桌板安裝在一起,因為桌板並沒有預留螺絲孔位,而是讓需要自己鑽孔安裝,所以一個電動螺絲刀是需要的。
電動升降桌的開關,我一般是安裝在桌身的右側,這樣也便於我這個右撇子使用。
接下來就是無聊的理線,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兩個電機連接到一個集成器上,所以要注意線纜的收納和擺放。
理清線纜之後,把最後一個橫梁擋板安裝上去之後,就能夠遮住外露的走線,提升觀感。因為考慮到重心原因,所以我把桌腳向內移動了一點,但是縱向的支架則是向外移了一些,以此實現重心的平衡。
最後,把樂歌 E3L 翻轉一個桌面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是往桌面上堆東西了。因為這塊升降桌的體積還是相當壯碩的,所以大家在安裝的時候一定清空周邊物件,然後預留出翻轉空間。
2 【外觀展示】:樂歌 E3L 這款升降桌採用的是 L 型桌板,你可以選擇左 L 型,或者右 L 型,當然我個人比較喜歡右側,奈何房屋結構和窗戶朝向受限。L 型桌板的尺寸要比普通的升降桌大了不少,加工難度也大幅提升了。但因此帶來更加豐富的桌面空間,相當於一個 110cm × 60cm 的桌子再無縫拼接了一個 100cm × 60cm 的桌子,最終實現了 1.6 米的長度和 1 米縱深。
之前需要單獨擺放在支架上的聲薈 Q5 音箱也能夠置於桌面上了,左側多出的空間可以堆上之前無處安放的 Macbook Pro。同時我也把自己常用功能的 NAS 、路由器、玩具擺件都一股腦的固定在了上面。
樂歌 E3L 的桌面屬於 E1 級別的環保板材,不用擔心甲醛過量釋放,對於使用者和家人(寶寶)都是非常安全的。在紋理方面,我選擇了胡桃木板,雖然算不上實木,但是 2.5cm 的厚度也比較紮實,觸摸的質感還是很不錯。
在承重能力方面能夠達到 125kg,人坐在桌上都沒有問題,更不用說那些重量相對有限的顯示器、筆記本、3C 配件等數碼產品了。
升降桌的按鍵我是把它放在了右手處,可以看到上面分布著顯示屏、上下高度調節、三個可自定義檔位、一個擋位設置鍵以及定時提醒鍵位,它的功能我們後面再聊。前面我們提到過桌腳的部分是一邊長一邊短,升降則是依靠頂部的組件來完成。
3 【功能展示】: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樂歌 E3L 的功能,既然是升降桌,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升降啦。而且相比於單電機,雙電機的升降難度更加一些,畢竟需要平衡左右雙邊電機的壓力,才能保障桌面升降時的勻速平穩。
可以看到動圖中杯中的水面在升降時都相當平穩,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只是在檔位停頓時會有一定的震顫,我覺得這是一個後續可以強化的方向。
在升降範圍上,樂歌 3L 可以實現 600-1230mm 的升降範圍,一般而言,坐在桌子旁使用的最佳高度是 750mm,如果再往上走的話,就要考慮站立使用了。
加上樂歌 E3L 擁有三檔高度記憶,所以我會選擇把 750mm,1000mm 以及 1230mm,可以快速切換到所需的檔位上。
因為我桌面上的 3C 配件實在太多了,所以我還去馬雲家淘了 2 個理線網籃置於底部,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理成了下面這副鬼樣子。
以上就是樂歌 E3L 的主要功能了,用了樂歌 E3L 之後,我的感覺就是人對於大桌面的需求真是與生俱來,完全不用擔心放不下,遲早會被堆滿。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以後在安排家庭布局的時候,一定留出一面牆和大的空間,便於以後能夠放下更多的主配件。
然後我們來看看大家也很關心的,桌面那個白色智慧健康工作檯。其實最早的想法是入手一個來用紫外線給鍵盤消毒一下,畢竟 3 月份那段時間比較緊張,而且新桌面也需要一個顯示器支架。
打開包裝之後,就是下圖這個偌大的物品了,說它是顯示器支架,其實和普通的支架還有所差異。畢竟是這麼大的物件。通體白色,正中是一個顯示屏,顯示屏的下方預留了擺放手機的凹槽。
在顯示器支架的外圍有一層編織物狀的裝飾,質感比較突出。在樂歌 S6 Pro 工作檯的背面是電源線,通過電源適配器實現供電,按鍵負責開關電源。
在工作檯的底部是消毒的區域,正中的是 UV-C LED 紫外線燈珠,壽命 > 15000 小時,如果按照使用一次 10 分鐘計算,可以使用90000次。既然要實現底部空間的殺毒,那麼自然需要通過支架把工作檯給撐起來。
安裝好後的樂歌 S6 Pro 工作檯就可以開始幹活了,首先可以把筆記本放在上面,增高了 13.5cm,基本上就比較接近人眼的高度使用了。因為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是容易導致頸椎受力。特別是使用筆記本這種不帶升降功能的電腦更需要注意使用習慣。
如果是搭配顯示器使用時,我一般會把顯示器設置到最低,讓人眼能夠平視顯示器的正中,這是最舒服的姿勢。修正了坐姿之後,就能夠更好的呵護頸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工作檯最大承重 10kg,一般 32 英寸以下的顯示器都問題不大。如果是那種 32:9 的 49 英寸巨屏顯示器就不建議大家放上去了。
顯示器支架只是樂歌 S6 Pro 工作檯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它還包含了收納+消毒的功能,我們先來說說消毒。因為鍵盤滑鼠、手機等是最容易成為細菌「重災區」的地方。電腦鍵盤每平方釐米有超過 3200 個細菌,包括大腸桿菌、黴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我家之前能消毒的地方是消毒櫃,但是顯然我家的電子產品放進去是吃不消的。
而樂歌 S6 Pro 工作檯底部的 10 分鐘高效紫外線殺菌,可以實現高於 99% 的殺菌率。所以基本上我在用電腦的時候就會把手機、手錶啥的一股腦的塞到工作檯下面來殺一遍毒。然後在午休的時候,我會把鍵盤塞進去,再啥一輪,這兩輪下來,基本上就不用擔心什麼病菌毒害了。
打開紫外線燈之後,會有15 秒延時開啟,避免誤觸。如果工作檯的傾斜角 ≥ 20°,也會自動關閉,防止紫外造成傷害。10分鐘定時殺菌,到時自動關閉,足夠讓人省心了。
在樂歌 S6 Pro 工作檯的肚子裡就是豐富的收納空間了,四個分割隔間可以裝下豐富的雜物。讓你的桌面變得更加整潔。雖然我發現桌面整潔就是一個偽命題之後,但依舊可以裝下很多很多的小物件,像什麼 U 盤、鑰匙、讀卡器一類的。如果我是一個財務會計,肯定樂開花了。
此外,如果說顯示器支架和殺毒功能、桌面收納的集合是非常巧妙的組合,那麼樂歌 S6 Pro 工作檯所加入的智能化功能則是錦上添花了。在這個顯示器上集成了揚聲器、攝像頭、麥克風等多個部件,在 UI 界面上有點類似於比較傳統的智能系統。桌面上會顯示時間、天氣、新聞等內容。
在應用中心,你能看到一些常用的功能,諸如資源庫、日曆、心率等。這個心率檢測需要通過工作檯的攝像頭實現,攝像頭會掃描桌前用戶的狀態,以得出心率情況,雖然原理不是很清楚,但總感覺有點意思。此外,樂歌 S6 Pro 工作檯還加入了「無感知」健康監測,可以隨時記錄心率變化數據,提醒用戶注意身體。但是感覺實際使用下來觸發的閾值比較低,動不動就說我心率過高或者過低。
這個智能系統還支持語音助手——「你好小樂」,可以定個鬧鐘日程、日程提醒、查個天氣酒店啥的。
我個人覺得比較實用的就是這個查詢高鐵和酒店,對於偶爾需要出差的同學還是非常方便。
最後在智能系統中還可以看新聞聽流媒體,工作檯左側還預留了一個 3.5mm 的耳機孔,可以插耳機聽下新聞避免影響到周圍的同事。
相比於插在手機上大張旗鼓的看視頻、聽新聞,感覺樂歌 S6 Pro 工作檯反而能成為悄悄咪咪的摸魚神器,希望樂歌后面固件升級加一個白噪音功能,我覺得這對於專注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三、光源系統篇:明基 Floor 落地燈和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
除了升降桌面和屏幕燈外,光源系統也是影響生產力的重要部分,比如在教室、辦公室不宜用暖光,因為暖光過於溫馨,長時間的暖光容易讓人犯困降低效率。而冷色光源則更有助於集中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色溫外,照度也是重要照明指標,表示單位面積所接受的光通量,單位為「勒克斯」(Lux)。1Lux 等於一支蠟燭從 1 米外投射在 1㎡ 的表面上的光的數量。一般照度高色溫低的環境光源會令人感覺很悶熱,而照度低色溫高的環境光源則會令人產生陰鬱疲倦情緒。
但對於家庭的桌面環境而言,單一的光照條件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我還要考慮到經常拍照的需求,所以最好能夠調節亮度和色溫,所以我選擇了明基 Floor 落地燈和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分別作為桌面照明和顯示器照明。
1 【明基 Floor 落地燈】
最早我是在眾測平臺接觸到明基燈具這個品類的,因為之前對於明基的印象還停留在投影儀、顯示器等 3C 大件。沒想到它在燈具上同樣出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家的 Screenbar 系列顯示器燈,基本上到了測評者人手一支的節奏,本文首先跟大家介紹的是明基的 Floor 落地燈。
我在武漢的宿舍小窩桌面上就使用的是它的 WiT 檯燈款,我對它的好感在於,檯燈的光照均勻、亮度充足,並且檯燈高度可以提升到 32 英寸顯示器就算配上底座都能用的地步。Floor 落地燈款則是在把桌面底座換成了落地的風格,在桌面高度上是與 WiT 檯燈款相仿的,但桌面會變得更加清爽,不用擔心偌大的底座佔據了有限的空間。
明基 Floor 落地燈的頂部結構和 WiT 檯燈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上手也非常方便。主要的控制區域有兩部分組成:圓形的撥輪和金屬圓環。
金屬圓環的部分是觸碰開關,感覺在原理上有點像電容觸控一類,如果用非生物體觸碰則不會有什麼反饋,而用人手指觸碰之後,就能打開或者關閉檯燈。
撥輪的部分主要是進行檯燈的亮度和色溫調節,通過按壓旋鈕之後,就能夠實現亮度 / 色溫模式的切換,再藉助旋鈕即可調節對應的亮度或者色溫。
▼亮度調節
▼色溫調節
▼冷暖光源效果對比
如果長按金屬圓環還可以切換成智能光源模式,明基 Floor 落地燈會的環境光傳感器會根據當前的環境亮度自動調節燈具的亮度和色溫。
▼智能光源模式
弧形的燈具和燈臂連接的地方是一個圓形的金屬球狀結構,可以調節燈具進行一定角度的調整。在頂部燈臂和垂直燈臂的連接處,也可以進行一定俯仰角度的調整,當然不能夠完全垂直,外露的編織線纜可以實現角度調整時的伸縮需求。
仔細觀察應該可以發現,垂直燈臂的末端固定在一個管徑更粗的底座上,這裡就是落地檯燈和桌面檯燈的重要區別。桌面檯燈提供的是更矮的底座,底盤稍小但更厚實,也會比較佔空間。落地檯燈則是更長的底座,更大也更薄一些。
當然明基 Floor 落地燈還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就是通過夾子直接固定在桌面上,好處時節省了地面空間,同時搭配升降桌時能夠同步升高和降低,但缺點就是對於桌面邊緣有一定的安裝要求。
2 【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
第二個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之前我在學校裡面用的是第一代 Screenbar,它的優勢很明顯,通過特殊的光路設計只照射桌面而非顯示器,並且相比於普通的桌面檯燈能夠節省更多的空間。Plus 版本則是在此基礎上解決了第一代的控制痛點,無需站起來調節,通過桌面控制模塊就能搞定。
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通過中部的支架懸空固定,所以需要遮住一部分的顯示器頂部邊框,如果是超窄邊框可能就會有點影響。
在顯示器的背面部分,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設置了一個負重模塊,可以起到調節顯示器角度和負重模塊的功能,供電線纜也從上方穿過。
在照明方式上,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採用的是若干個 LED 燈珠同時照明,並進行了特殊的光路設計,只會照射桌面,而不會照射幹擾到屏幕上。
最後來說說控制模塊,前代明基 Screenbar 屏幕燈是集成在燈管的中部區域,PLUS 版本則是把它改成了桌面控制了。
和明基 Floor 類似,屏幕燈同樣通過旋鈕調節,但按壓是開關燈,切換亮度 / 色溫的按鍵則換到了旁邊,下方還有兩個指示燈可以提示用戶當前的切換模式。
▼冷暖光源效果對比
此外,控制模塊也可以開啟智能光源模式,明基 Screenbar Plus 控制模塊上的環境光傳感器會根據當前的環境亮度自動調節燈具的亮度和色溫。
▼智能光源模式
最後我們來說說照度情況,按照《建築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13)》,一般住宅的照度要求比較低,而辦公建築則會更高一些,比如高檔辦公室的照度標準就要 500Lux,視頻會議室甚至高達 750Lux。
在只使用吸頂燈光源時,吸頂燈最低亮度模式下僅有 29Lux,而吸頂燈最高亮度模式下則達到了 297Lux,這算是達到了閱讀的標準。
而關上吸頂燈打開明基屏幕燈之後,可以看到照度達到了 547Lux,而明基落地燈則達到了 511Lux,因為我的落地燈是墊了一個小凳子,所以照射高度會比屏幕燈高得多。
如果同時打開明基屏幕燈+落地燈的亮度就超過 1000Lux 了,非常可觀。而我在拍照的時候還會把吸頂燈調到最亮,那麼此時的最高亮度就是 1281Lux,請把亮瞎我的X眼打在評論區。
四、測評綜述
最後我們來總結下樂歌 E3L 升降桌面、智慧健康工作站以及明基 Floor 落地燈和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四款產品的體驗。
首先是樂歌 E3L 升降桌,作為一張異形桌面,這是它相較於普通升降桌面最大的優勢,L 形的桌板可以適應不同方向的牆面轉角,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間結構,實現最優的收納效果。同時雙電機的設計,搭配較大的升降幅度,承重升降也相當平穩,三個記憶檔位也能夠滿足坐姿、站姿等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我對它唯一的期待是希望未來能夠擴大生產,降低成本,讓更多人也能夠享受。
第二款是樂歌智慧健康工作站 S6 Pro,我是沒想到大家對它的關注度這麼高。過去顯示器支架都是走的極簡風格,基本上就承擔一個支撐的效果。而樂歌則是希望把它打造成智能終端,不僅集成了一個屏幕還搭載了作業系統,經過多次的固件迭代已經趨近於成熟,目前可以設置鬧鐘,日曆提醒、查看郵件等基礎性功能,還可以瀏覽圖文音頻流媒體資源,甚至可以監測心率。同時這個工作站擁有可伸縮的內部空間可以存儲一些常用的辦公用品,保持桌面的整潔。
第三款是明基 Floor 落地燈,這款燈雖然性價比一般,但是它的品質真的能滿足你對檯燈的所有期待,亮的一塌糊塗,多級色溫+多級亮度總有你能夠用上的搭配,而且智能光源模式也能夠根據環境自動調節亮度、色溫。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加入智能家庭,依舊是原始的控制方式,如果可以兼容小愛同學、天貓精靈一類智能音箱語音命令,我願稱之為最強。
最後是明基 Screenbar Plus 屏幕燈,這款吸頂燈算是前輩 Screenbar 的小幅升級款,因為珠玉在前,所以能夠改進的地方其實不多。但前代需要站起身控制確實不方便,Plus 採用了桌面控制模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起身的困擾。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性價比突出的競品,但對比最早推出屏幕燈的明基 Screenbar 系列依舊顯得「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我同樣希望明基能夠在第三代屏幕燈中,加入智能化控制的方案,進一步解放雙手,擁抱 IoT 的未來。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 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