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 Dolphin
中國「賭石」第一股的華麗外衣褪去之後,只剩滿目瘡痍。
2020年12月21日,曾被稱為「瘋狂的石頭」的*ST金鈺,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的股票面值低於1元。按照規定,股價低於1元長達19天將被強制退市。
也就是說,東方金鈺的退市已板上釘釘。無論明天它的股價是暴漲還是暴跌。而東方金鈺的幾萬股民,也都將血本無歸。
隨著東方金鈺的「惡訊」不斷,其創始人趙興龍家族的致富之路,以及背後「一刀切窮、一刀切富」的賭石行業被揭開了「神秘」的一角。
靠賭石成首富
趙興龍與賭石生意的聯繫,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匱乏,貧困農民是大多數人的身份,趙興龍也不例外。然而,家庭巨變讓趙興龍的成長變得雪上加霜。其父親過世後,趙興龍為了生存不得不輟學務農。
眼見即將成人,一直務農怕是難以出頭。1974年,年僅18歲的趙興龍決定參軍。從汽車兵到後勤再到情報人員,趙興龍的人生步入正軌,為了情報他開始往返雲緬邊境。
緬甸作為翡翠大國,比鄰中國雲南。因此,雲緬之地也成為了最大的翡翠原石交易場所。在這樣的背景下,趙興龍很快就走進了翡翠原材料的交易市場。一次偶然,他接觸了「賭石」生意,開啟了他真正的人生逆轉。
他像「著了迷」。自學翡翠知識、自行考察開採地的礦石,頻繁玩「賭石」。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有傳聞稱,趙興龍因賭石爆賺千萬,還因極高的成功率被稱為「賭石大王」。
借著一流的賭石技術,趙興龍積累了大量財富。隨後他便用3.6億的資金註冊了雲南興隆實業公司,變成了翡翠產業的企業家。
但這還不夠,上市、成為翡翠世家是他的目標。2005年,趙興龍將旗下翡翠資產與某上司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成功借殼上市,並將公司更名為「東方金鈺」。
中國翡翠第一股由此誕生。又因上市後的趙興龍保留了賭石的習慣,東方金鈺依然不斷採買囤積原石原料,其公司又被稱為賭石第一股。上市第二年,趙興龍就憑藉27億身家登頂雲南首富。2013年,趙興龍再登首富席位。
操控資本,「妖股」落幕
在趙興龍執掌東方金鈺期間,其股價漲勢表現強勁。
2010年,因玉石價格暴漲,東方金鈺股價開始水漲船高,甚至直接被市場稱為了」妖股」。據資料顯示,東方金鈺最輝煌時期,市值一度接近280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有些事,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2016年,被稱為「私募一哥」的徐翔因內幕交易被抓,牽出了背後一系列黑幕交易,曝光了徐翔用馬甲「朱向英」擔任東方金鈺第二大股東的「暗倉」事件。
「暗倉」也暴露了趙興龍的資本操控。根據報告,徐翔和趙興龍多次見面,合謀通過高轉送、題材概念等對股價進行操縱,多方抬高股價進行牟利。
一時間,東方金鈺被推到風口浪尖上。趙興龍立即以「個人原因」為由辭去董事長,導致東方金鈺的業績和股價都急轉直下。
而接手東方金鈺的是趙興龍的兒子趙寧。這位80後掌門人更是放出話稱:通過3-5年的時間,將公司的市值由人民幣換作美元。
但戲劇性的是,東方金鈺依然持續爆雷。2019年7月,東方金鈺因無力償還債務而申請破產重組,同時面臨退市警告,趙寧更是被證監會調查。同年8月,趙寧就同其父親一樣,以身體為由,辭去了董事長職務。
據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4月18日,東方金鈺到期未清償債務達40.61億元。到了2020年,債務更是高達百億。
實際上,自趙興龍辭職以後,東方金鈺就已顯露衰落之態。不僅負面纏身,股價閃崩、業績虧損、欠債、虛構翡翠原石銷售交易、違規遭調查,公司甚至出現資產被拍賣用以還債的情形。
截止12月21日,東方金鈺終是落下帷幕,僅剩「一地雞毛」。
一刀生,一刀死
」賭石「第一股的失敗,除了創始人錯誤的資本操控,還有其熱衷賭石的緣由。
據悉,在危機時期,東方金鈺還在大肆囤積玉石原材料,導致現金流一再「枯竭」。截止2020年上半年,東方金鈺其存貨帳面價值高達84.65億元,佔總資產的79.1%。
這意味著,東方金鈺在危急期,囤下了價值近85億的石頭,然而這些石頭卻不能立即變現抵消債務,導致東方金鈺的資金鍊一再「枯竭」。
可以說,東方金鈺成也賭石,敗也賭石。
實際上,痴迷賭石的富豪不止一個趙興龍。如果用「富豪賭石」為關鍵詞進行百度搜索,就會發現,關於「賭石界又出一位億萬富翁「、「富豪花光千萬家底玩賭石「的資訊層出不窮。
就在昨日,新聞媒體報導了一起賭石引發的詐騙案,被稱為「中國賭石第一案」。
據案情介紹,河北某知名企業家馬某花費8000萬元買了一塊翡翠原石,但切開後發現翡翠價值不過400多萬元,相當於一刀損失7600萬。隨後,馬某以"願意再出幾個億"為誘餌,讓那些商人再送塊翡翠原石。而原石一到,他便扣下原石報了警。
該案在賭石界引起軒然大波。有專家稱,該案並不能算是詐騙案,賭「產地石」就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賭石交易。
那麼,具有賭博性質的「賭石」犯法嗎?
實際上,正常進行的賭石就是一種特殊的原玉石材料交易,是合法的。
因為賭石的歷史悠長。據稱,賭石大概流行於清朝,當時的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賭石由此而出,其成功除了專業評鑑知識,更多的是倚仗運氣,就像彩票一樣的一種投資。
不過,賭石交易,風險與暴利共存。是一夜暴富或是傾家蕩產,全憑賭石人的猜測和判斷。如此風險,平常人不宜接觸。而資本家們,若將此等行業搬上股價大盤去割「韭菜」,也必將無法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