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寄語學子:獨立思考、尊重科學、篤行致遠

2020-12-18 四川發布

2020年秋天,在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也是十分特別的「大考」後,6813名學生走進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校園。9月22日,秋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校長餘敏明對這群新生們說到,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將會成為你們這一生中非常珍貴的記憶,在最好的年齡去求知、去探索、去嘗試、去挑戰、去愛、去成長,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時光呢?

因此,在學生正式開啟這段嶄新旅程之前,作為校長和師友,餘敏明向新生們分享了三個觀點:學會獨立思考;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篤行致遠。他希望同學們能傳承「成於大氣,信達天下」的校訓精神,審慎科學,直面困難和挑戰,練就過硬的本領,扛起肩上的責任,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度過充實而愉快的大學時光。(記者 陳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圖片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提供)

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經過一個春夏的等待,沉靜已久的校園,悄悄褪盡盛夏時節的酷暑與熱烈,迎來金秋歲好的成熟和收穫;青春洋溢的你們,經歷一個冬春的疫情困擾,七月的鏖戰、八月的期許、九月的嚮往,越三江五湖,過關山明月,終於抵達求知之苑,步入科學殿堂。

今日,我們在此隆重集會,舉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為我們自己的人生又一次新的起航,揚帆剪彩。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向2020級6813名新同學表示最熱情的歡迎!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悉心培育你們的老師、默默支持你們的親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0,庚子之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也是你們以後念茲在茲、無日或忘的一年。同學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也是十分特別的「大考」:新冠疫情,席捲而來;山風沐雨,傾注而下。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無數生命被無情奪走。然而讓我們慶幸的是,災難面前,中華民族總能挺起不屈的脊梁。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來了,執甲逆行的白衣天使來了,寂寂無名的志願者、「擇網而居」的人民教師、宅心仁厚的居委會大媽、立場堅定的人民警察都站出來了,他們用空前高漲的愛國熱情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與病毒頑強抗爭,護衛一方平安。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慷慨戰歌。

時代向前,青年向上,你們身處世紀之交,懷揣復興夢想,親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平凡的經歷必將造就非凡的你們。你們的到來,為成信大注入了新的活力,看到你們朝氣陽光的面孔,我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力量,也體會到了前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樂。我對你們交出的青春答卷和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我相信,你們的加盟必將書寫出成信大引以為傲的嶄新篇章!

同學們,你們即將步入並與之青春相伴的,是一所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霜的西部高校。數十年歲月崢嶸、光陰荏苒,積澱出的是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的家國情懷,和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1951年,學校為適應新中國空軍對氣象人才的需求而創建,伴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而發展,在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壯大。69年篳路藍縷,69年披荊斬棘,69年砥礪奮進,69年春華秋實,今天的成信大,是一所特色優勢鮮明,工、理、管、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融合發展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氣象事業、四川信息產業、國家統計事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面對即將到來的校園生活,我看到了你們興奮的笑臉,體會到了你們內心的激動和渴望。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將會成為你們這一生中非常珍貴的記憶,在最好的年齡去求知、去探索、去嘗試、去挑戰、去愛、去成長,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時光呢?在正式開始這段嶄新旅程之前,作為校長和你們的師友,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觀點。

一是學會獨立思考。獨者,立也。獨是立的方法和手段,立是獨的目的和結果。很多人認為:獨立思考就是我跟你們想的都不一樣,我就是特立獨行,你們說的我都不信。這不是獨立思考,這是固執己見。獨立思考本質是使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問題,是獨立的思維模式。質疑是獨立思考的開始,不要把別人的觀點輕易當成自己觀點,而在任何時間都不加思考的輕易接受;要帶著問題和批判性思維去深入探尋、分析並實證。真正獨立思考的人,不會在意世俗的眼光,也不會在意他人的誤解和偏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往往具備強大的內心,在獨自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持理性的思考判斷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希望你們學會獨立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理性,才能抽絲剝繭地看到問題的本質,把握隱含的內在規律,激發創新創造的活力。

二是尊重科學規律。科學是關於外部世界發展和人的精神活動的知識體系,是客觀規律的真實反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尊重科學就是尊重客觀規律,必須端正追尋客觀事物規律性的態度和思想。客觀的分析是科學判斷的基礎,科學從來不以真理自詡,科學只是接近真理最可靠的一條路。科學反覆講的,就是懷疑,就是去否定那些可證偽的東西。探尋科學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走一步都是紮實的,可信任的。尊重科學也體現在激發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科學巨匠牛頓因蘋果從樹上墜落而對這種「神秘力量」產生好奇,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希望同學們永葆好奇之心,不斷地去體會探索發現的樂趣,創新創造的快感,那將帶給你無窮的活力和動力,賦予你的人生厚重的底色和崇高的意義。

三是堅守篤行致遠。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然而能否將自身的追求融入國家民族的價值體系,鍥而不捨地堅持並實現自己的夢想,則是劃分偉大和平庸的分水嶺。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有的人淺嘗輒止,有的人半途而廢,但總有一些人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要求學生每天甩胳膊300下,一個月後,90%的學生堅持做到了;兩個月後,半數的學生做到了;一年後,只有一名學生還在堅持做,這個學生就是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堅持做好簡單的事就能成就不簡單。誠然,堅持的過程中不僅有激情、滿足、成績和榮譽,也有折騰、考驗、挫折甚至失敗。然而,實現夢想就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積累過程,既不要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也不要被眼前的困頓擋住前進步伐。實現夢想絕非偶然,希望你們能用踏實、刻苦和堅持去支撐自己對夢想的追求!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同學們是新時代的繼往開來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在你們這一代實現。「少年心事當拏雲」,精彩的大學生活已經向你們敞開胸懷,願同學們傳承「成於大氣,信達天下」的校訓精神,審慎科學,直面困難和挑戰,練就過硬的本領,扛起肩上的責任,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度過充實而愉快的大學時光。加油吧,親愛的成信學子,祝福你們!

謝謝大家!

來源:四川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正式成立
    12月5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CIO時代學院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智慧教育高峰論壇」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國際會議廳成功舉辦。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李銘先後發表了致辭。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20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深化產教融合洽談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舉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副校長何建新,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李印杲,高等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李冰,西南區總經理姜天航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川內高校校長「畢業寄語」金句,哪一句最戳中你內心?
    校長們再次用燃情寄語助學子開啟新的徵程!有啥走心的話?今天的畢業典禮是同學們在學校的「最後一課」,為更好地戰勝未來的不確定性,作為你們的校長和師長,我給大家提三點希望:希望同學們眼裡有陽光,守正奉獻,做有家國情懷的西華人;希望同學們心中有夢想,行穩致遠,做有理想抱負的西華人;希望同學們腳下有力量,砥礪奮進,做有責任擔當的西華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赴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參加省理科實踐與創新...
    12月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帶領學工處、研究生院、藝術學院負責人一行,赴該校優質生源基地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參加省理科實踐與創新課程基地揭牌儀式,並贈送「信大相風鳥」雕塑。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副局長、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張恆柱代表中學對李北群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給予高度評價,希望今後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更多維度的交流與合作,輸送更多更好的生源。
  • 上中、復附等滬上名校長畢業寄語:努力成為你渴望成為的樣子!哪句...
    七月,滬上學校舉行畢業典禮,祝福踏上新徵程的學子們鵬程萬裡。「我們的眼中應該經常有光,一直能看到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從小事起,向大處謀;從平凡起,向偉業行」……在畢業典禮上,校長的勵志寄語,成為學子們爭相點讚的熱詞、熱句!今天,上海升學與您分享一組滬上校長最新畢業寄語,一起來看看,哪些金句打動了你?
  • 成都大學終於一片祥和,校長和師生們戮力同心,成大發展未來可期
    ,而在來到成都大學擔任校長一職之後,他也是恪盡職守,在工作上認真負責,與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很好,懂得關愛學生,在成都大學一次畢業典禮上,還有一位美女畢業生主動向校長獻吻,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校長的仰慕之情,這也足以見得王清遠校長是很受學生的歡迎的。
  • 暨南大學校長寄語2020級新生:讀好書,好好讀書
    9月21日上午,暨南大學舉行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本次典禮採取主會場+分會場、線上+線下、視頻直播模式組織,學校主會場設在番禺校區體育館,石牌校區、廣園東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相關場館設分會場。
  • 北郵2365人京津冀就業 校長寄語「以夢為馬 行路致遠」
    中新網北京新聞7月2日電 北京郵電大學喬建永在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寄語同學「以夢為馬 行路致遠」,希望同學們能夠學會從別人的成功中獲得快樂,為名家大師鼓掌,為身邊的朋友鼓掌,「志之難也,不在勝人
  • 湖大校長寄語新生:大學四年可以很長,只要合理利用35040小時
    大學四年只有208個星期、1460天,但是大學四年也可以很長,只要你合理利用這35040小時。」10月11日,湖北大學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分別在校本部和陽邏校區舉行,8128名新生正式開啟新徵程。該校校長劉建平寄語新生們:擔青春使命,做時代新人。
  • 北郵校長喬建勇寄語畢業生:以夢為馬行路致遠
    在畢業典禮上,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勇以一串串數據勾畫出了2018屆本科畢業生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勾畫出他們在北郵數字校史裡留下的絢麗色彩,引起了在場同學們的熱烈反響。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勇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校方供圖。
  •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會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一行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會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一行校長於志剛校長在嶗山校區會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一行。
  •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卡脖子」技術大都根源於工程科學
    「當前面臨困境的晶片、光刻機等光電信息領域核心技術以及其他『卡脖子』技術等,大都根源於工程科學。」12月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在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主辦的「2020中國工程科學高峰論壇」上表示,在當代中國社會所處特定歷史條件下,工程科學尤其具有獨特戰略意義,它是未來各種戰略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搖籃。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舉辦2020屆致遠榮譽計劃畢業典禮並頒發教育...
    2012年,在時任校長與致遠學院院長張杰院士的推動下,首屆試點班校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在致遠學院設立「致遠傑出學生獎學金」,支持學校進一步集聚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自設立以來總計已有140名同學獲獎。上海大學副校長、致遠學院原常務副院長汪小帆宣讀了2020年「致遠傑出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名單,曹銘耘等33名同學獲得該獎。
  • 用心耕耘 篤行致遠
    七月,她送別了一批高三學子,八月又迎來了一批高一新生。14年間,循環往復。「這是翁逞浩同學,被北大錄取了。」鄭婷婷今年所帶班級成績斐然,班裡32名學生,有18名考上985大學,其餘全上了211大學。近期,正處於新舊班級事務交接之際,鄭婷婷一邊忙著幫畢業生進行錄取通知書和檔案的領取,一邊帶領高一新生軍訓,同時準備新學期的教案。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兩者還有多少差距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辦學歷史:學校創建於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併入;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 看,這些大學書記校長送給畢業生的寄語
    王亞傑寄語畢業生:「希望青年學子帶著從容和自信走向社會,認清責任,秉承報國情懷,腳踏實地地融入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 姜泓)希望盛典激勵大學生樹立更高夢想——訪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希望大學生們通過這樣的一場盛典,能夠樹立更高更遠的夢想。」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⑧|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做無愧於時代的答卷人
    編者按:又到一年畢業季,學子們即將惜別校園,帶著夢想和憧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
  • 重大校長開學典禮分享書單 寄語新生要解答好四道題
    今天(9月10日)上午9點,重慶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運動場舉行。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作題為「求學重大 築路人生」的講話,寄語新生:在有效利用寶貴的大學時光,解答好「志」「學」「勤」「友」這四道題。
  • 清華校長:大學新生不得不看的三本書,你看了幾本?
    清華大學是書香盈滿的校園,是許多學子夢寐以求想要攀上的「高峰」。一直以來,清大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習慣。一所大學想蒸蒸日上,必然離不開校長的管理,清華現任校長是邱勇,他是一個踏實的人,在農村長大,家庭環境清苦。
  • 林忠欽校長調研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6月19日下午13時,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蒞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調研,並為附中全校師生作了題為《學在交大,矢志一流——上海交通大學卓越創新人才培養》的講座。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琳媛隨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