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00.org組織今天公布了第42屆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來自中國國防大學的「天河二號」繼半年前榮膺桂冠之後再次奪魁,這也是中國超算歷史上第一次蟬聯No.1。三年前,天河一號A曾短暫登頂。
和六個月前相比,天河二號無論配置還是性能均未發生任何變化,還是3.2萬顆Intel Xeon E5-2692 v2 2.2GHz 12核心處理器、4.8萬塊Xeon Phi 31S1P 57核心協處理計算卡、312萬個計算核心,Linpack峰值浮點計算能力54.90PFlops(每秒5.490億億次),最大33.86PFlops。
雖然很多人噴天河二號採用的核心技術仍然來自美國,尤其是最關鍵的處理器,但很多國際專家對其印像都非常深刻,因為它不僅運算速度快,整個系統大多都是中國自主研發的。
TOP500排行榜主要編撰人之一、美國田納西大學計算機學教授傑克·唐加拉對新華社記者說:「天河二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系統,其性能幾乎是第二名『泰坦』的兩倍。它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再佔據一年時間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當談到中國發展超級計算機的主要挑戰時,唐加拉也坦誠地指出了最關鍵的問題:中國現在要做的是開發自主的晶片技術,「這樣整個計算機都將是用中國的零部件製造」。
其實,這或許是最乏味的一次排行,因為不但天河二號,前十名裡竟然有九個都是老面孔,包括此前陸續當過冠軍的美國「泰坦」、「紅杉」,日本「京」。
只有第六名才是新面孔,來自瑞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的(CSCS)的「Piz Daint」(代恩特峰),它基於Cray XC30超算系統,配備Intel Xeon E5-2670 2.6GHz八核心處理器、NVIDIA Tesla K20x加速計算卡,峰值性能7.79PFlops,最大性能6.27PFlops。
這是歐洲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在前十名中也是能效最高的,整機功耗只有2.33兆瓦,能效為2.7GFlops/W。
其實半年前的榜單中,前十名就只有兩套系統是新的。很顯然,傳統架構乃是指CPU+GPU異構架構在超算領域都遇到了瓶頸,迫切需要新的突破,也難怪美國政府一再出資幫助領先半導體企業抓緊研究新的百億億次計算技術。
排行榜其它要點:
- 500強的性能綜合為250PFlops,其中一半來自前17名,而天河二號自己就佔了13.5%。
- 有31套系統的性能超越了PFlops(千萬億次),比半年前增加了5套。
- 有53套系統用了協處理器或者加速卡,和半年前相同,其中38套用了用了NVIDIA Tesla加速卡,包括第二的泰坦和第六的代恩特峰,13套使用了Intel Xeon Phi協處理器,包括第一的天河二號和第七的驚跑,2套用了AMD Radeon顯卡。
- Intel處理器仍然是絕對主流,份額82.4%。
- 94%的系統擁有6+個核心處理器,75%用了8+核心處理器。
- 今年的第500名半年前可以排到第363。
- 中國超算63套,比半年前減少了2套,無論數量還是性能都仍然僅次於美國。
- 美國擁有265套,半年增加12套。亞洲115套(-3),歐洲102套(-10)。日本28套、英國23套、法國22套、德國20套。
第42屆超級計算機五百強完整榜單下載:
Excel:http://s.top500.org/static/lists/2013/11/TOP500_201311.xls
XML:http://s.top500.org/static/lists/xml/TOP500_201311_all.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