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充電寶成為人手必備的「出門續命工具」,在我眼裡就成了「久嫁的廚娘」,一天天的妝也不用化,肩膀賊能抗——與沒事換個靚仔殼、貼個鋼化膜的嬌貴手機完全不一樣,充電寶是不折不扣的損耗品,只要你容量持久充電猛,容易裝包揣兜能登機,長成什麼樣子我真不在意。不過,同樣的價格之下,還是俊俏的娃兒招人稀罕。今天我跟大夥分享的新品體驗,就是性能不錯、長得還行的紫米的10000mAh C口無線充電寶。
說它長得還行,主要是在動不動黑白色鎮場的充電寶圈,這貨走了個「綠野仙蹤」的稀奇色;
而說它性能不錯,則是它的1A1C+無線充=「一寶三充」功能,無線充最高10W,USB-C口支持雙向快充,同時A/C口最高充電功率均達到22.5W。
下面就簡單開箱給大家展示。包裝略看,盒子高度跟我的小米9差不多,預測寶寶也差不多一邊大了,ZMI=紫米英文商標。
背面參數顯露具體的充電素質。型號紫米WP801,總容量10000mAh,USB-C和USB-A口單口輸出都達到了最高22.5W;A+C同時輸出最高18W,無線充輸出最高10W功率;單C口回血最高也是18W;另外,可以清楚地看到「USB-C輸入(同時USB-A/無線輸出/USB-A與無線同時輸出)」字樣,這意味著給寶寶回血時,它還能同時給手機「輸血」。
邊回血邊向外輸血,可能是紫米WP801最讓我驚喜的一點了;而綠色三角格紋路機身+金色ZMI品牌LOGO設計,也是比較搶眼的存在。
三角紋路設計只在一面,除了有設計感主要是為了握持防滑和手感;另一面沒有紋路,閃電符號標出了無線充電線圈的中心位置,放置支持無線充電的設備即可不插線完成充電回血。
兩個側面只有一面開孔,1個USB-A口、1個USB-C口,1+4的LED電量/狀態指示燈,以及一枚電源鍵。
相對的一面標有10000mAh容量和輸入輸出參數。
對無線充電功能來說,紫米WP801廣泛支持市面主流機型,如我手裡的小米9,以及小米MIX3,小米10系列,均支持最高10W無線充;iPhone8/X/XS/XR/11系列、新款iPhoneSE和華為Mate20,Mate30,P30等最高7.5W無線充;三星S7Edge/S8+/S9/S10/Note10+/S20充電最高7.5W。
單線圈設計,放置時手機內線圈儘量與充電寶標定區域吻合,不過也可以像我這樣錯位放置,也一樣可以正常充電。
由於10000mAh在可登機的範圍內,一寶三充包括無線充和USB-A、USB-C口同時對外充電,這樣紫米WP801隻需帶兩根數據線(隨機附送的是USB-A to Type-C口短線,再另外配一個C to C線就完美了)就可以在差旅途中發揮最大實力。
紫米WP801滿足帶殼無線充,像我這樣擁有支持無線充的小米9等主力手機的朋友,可以隨時將手機放在寶寶上充電,省去插線步驟。其他需要充電的設備,則用兩根線進行有線充,但「一寶三充」同時進行時,有線總輸出最高仍能達到18W。
由於支持最大22.5W的單口輸出,在急需快速充滿的場景下也能完成任務。此外,對充電寶回血,最高也達到18W功率。實測用最常見的18W快充頭給紫米WP801回血,從虛電到100%充滿只用了3.5個小時左右。
實測分別用USB-A口對堅果Pro2S充電,用USB-C口對Redmi K30 Pro充電,均得到了與二者原廠充電頭對各自從0充到滿的相當的充電時長。
總結:1萬mAh可登機,1A1C最大22.5W+最高10W無線,可三口同充,C口支持雙向快充,回充最高18W,支持邊回血、邊向外充;「野棕綠」版三角格紋高辨識度。
寫在最後:
為什麼無線充電功能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充電寶圈?主要是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越來越多。受限於協議兼容,以及防止意外過熱,目前用於便攜場合的無線充電寶,無線充功率還維持在10W Max,相比無線充電座的20W、30W來說要縮水不少。
但有了無線充功能,意味著當你發現既可以用有線、也可以選擇無線充的時候,會多了幾種選擇方案。
比如,忘記帶線,無線充就能救命;再如,需要將手機揣在褲袋、口袋中隨時取用,此時插著線纜重就極為不便——舉例:揣褲袋、蹲下時極易折損線纜根部;線纜太長累贅,太短掏出手機拿不到耳邊。
換成無線充,將手機與大小相仿的充電寶「疊羅漢」,再一起揣到口袋裡就剛剛好,慢慢充滿的同時,間歇取出手機使用再放回,困擾就小得多了。這也是我喜歡使用無線充電寶的主要原因。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紫米WP801支持「邊給自己回血、邊向外充」,這個類似「二合一充電頭」的設計我很早就提議過,看來可能只有紫米默默地接受了這一改進。希望以後其他廠商也能把這個細節跟進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