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約後第450天,仁寶電腦成都生產基地昨日投產
與天府新區同邁步,仁寶把「西部最大重心」放在成都
去年9月26日,全球最大電腦代工企業之一的仁寶集團與成都籤約「結緣」;今年1月19日,仁寶電腦成都生產基地開工,昨日,在天府新區加快建設之時,仁寶「成都速度」的推進,終在籤約後的第450天落定「生花」——位於天府新區的「仁寶電腦成都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在繼首臺「成都造」聯想桌上型電腦正式下線後,仁寶成都基地生產的首臺「成都造」聯想筆記本電腦,也在一小時後「問世」。
「就在2-3年內,成都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將全面構建完成,而仁寶成都基地,將建成仁寶在西部最大的生產重心。」在投產慶典上,仁寶集團總經理陳瑞聰用並不多的話語,傳遞了對天府新區加快建設,對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高端邁進的「成都決心」。
承接天府新區起航「東風」
仁寶把「西部最大重心」放成都
今年1月19日,在仁寶電腦成都生產基地開工之時,天府新區尚處於規劃階段,而今,仁寶電腦成都生產基地正式納入天府新區規劃範圍。
「發展不謀而合,不到一年時間裡,在這片土地上,在省、市、區的協同支持下,我們建造了這樣大規模的生產基地,這樣的『成都速度』,也是成都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有力印證。」仁寶集團總經理陳瑞聰表示,仁寶目前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兩期廠房建成後將達到25萬平方米的廠房面積,月產量將達到200萬臺筆記本電腦。此外,結合產業需求,仁寶產業基地已建設了15萬平方米員工生活區,為產業躍升發展做好配套支撐。
「天府新區給了我們所在的區域更大的發展後勁,成都基地將建成仁寶在西部最大的生產重心。」陳瑞聰回顧與成都經歷的不平凡一年,「今年1月19日,這裡還是一片空地,2011年還沒結束,我們的工廠就已經建成,並開始啟動生產,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我們的產業鏈營運商一道在此聚集,共同推動成都基地成為仁寶在西部最大的生產重心。」
陳瑞聰分析,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但由於與聯想的協同合作,以及聯想在全球市場份額的擴容,仁寶成都基地的發展態勢會持續上揚。
產業鏈「抱團」來蓉已成趨勢
2-3年構建完成全產業鏈
「電子信息產業,人才要素是支撐,成都的人才素質與供給能滿足我們未來發展需求。」對於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鏈聚集,陳瑞聰預測,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終端廠商的聚集,加上成都既有的前端、中端研發運營基礎,成都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已經逐漸形成,「產業鏈建構都需要時間,但隨著合作夥伴陸續在此建廠達產,預計在2-3年內,成都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就能完全形成。」
「就目前而言,隨著富士康、聯想、仁寶、緯創等終端項目在蓉的聚集,一大批核心配套產業鏈企業來蓉,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昨日,市投促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已有幾十家高端核心產業鏈配套廠商在商榷來蓉布局,涉及電池、筆記本外殼、筆記本轉軸、半導體等產業鏈高端核心元器件,「此前,我們遲遲沒來西部,是由於產業需求暫時沒到臨界點,一旦來了,這個勢頭將銳不可當。」全球最大的桌上型電腦CPU散熱器供應商奇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VC)執行長沈慶行分析道。
據了解,仁寶成都基地項目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一體機電腦、PAD平板電腦、電視、顯示器、移動通訊、無線網通等電腦及電子3C相關產品,項目預期投資總額達5億美元以上(含配套),預計2012年出貨量不低於1000萬臺,2013年筆記本電腦產能達到2000萬臺,2015年達到4000萬臺。本報記者繆琴攝影張全能
相關連結
我省可攜式電腦出口11月創歷史新高
記者昨日從成都海關獲悉,1-11月四川出口以iPad為主的可攜式電腦共1608萬臺,而去年同期僅出口8.1萬臺;價值64.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為3215萬美元,出口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
統計顯示,自8月四川便攜電腦出口量達到268萬臺的歷史新高后,9月、10月連續兩個月出口規模呈顯著下降態勢,但此後快速回升, 11月當月出口305萬臺,環比大幅增加46%,再創四川可攜式電腦單月出口量的歷史新高;同時,11月四川可攜式電腦出口均價為每臺383美元,與前一月基本持平。
從出口方式看,我省可攜式電腦出口均為外商投資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以美國、歐盟為主要出口市場,其中1-11月,四川對美國出口可攜式電腦852.4萬臺,佔出口總量的53%。
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可攜式電腦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位於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內的富士康工廠主要從事蘋果可攜式平板電腦的代工,隨著iPad2在全球熱銷,四川便攜電腦出口呈現急速增長態勢。但值得關注的是,11月當月出口規模大增,主要是受歐美即將來臨的聖誕節影響,採購訂單大幅增加,歐美市場需求大增,從而帶動了四川可攜式電腦出口快速增加。但從整體來看,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歐美市場訂單增長放緩,對四川便攜電腦出口影響顯著。本報記者尹婷婷 繆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