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舉行

2020-12-12 晨株洲

10日,2020年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暨株洲市汽車工業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舉行,副市長王衛安宣布論壇開幕。來自西門子、庫卡機器人、北京新能源汽車、深圳麥格米特等知名企業的100多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製造領域行業專家、企業家齊聚株洲,共同交流和探討株洲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智能製造的發展方向。在開幕式現場,株洲市汽車工業協會分別與湖南工業大學、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 「產 學 研」創新高地。市政協副主席金繼承、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出席論壇。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譚韜、李博報導,編輯李晶晶、黃璐整理。

【來源:直播株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打造「產學研」創新鏈條 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在株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0日訊(通訊員 黃進)12月10日,2020年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暨株洲市汽車工業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召開。副市長王衛安宣布開幕。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給汽車產業帶來猛烈衝擊。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株洲汽車產業產值在經歷短暫震蕩後加快回升,優質項目加速落地、本地配套率不斷攀升。在改革調整期,株洲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緊抓發展機遇,以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和現代服務為雙核驅動,形成了涵蓋整車製造、核心部件與系統、基礎性配套零部件、汽車後市場的完整汽車產業鏈。
  • 打造「產學研」創新鏈條 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在株...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0日訊(通訊員 黃進)12月10日,2020年中國動力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製造論壇暨株洲市汽車工業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召開。副市長王衛安宣布開幕。市政協副主席、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金繼承、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參加活動。
  • 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舉行
    本報訊 (記者 李爭粉) 9月14日,以「未來出行 全球匯智」為主題的中關村論壇先鋒論壇——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在中關村科學城中關村壹號舉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在致辭時表示,北京是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的發源地,是中國擁有自動駕駛汽車企業和創新人才最多的城市。目前,百餘家自動駕駛企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與眾多科研機構在北京共同形成國際領先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海澱區作為北京市創新高地,聚集了中國創新最優秀的人才、最豐富的資源和最便捷的服務,在自動駕駛、新能源等產業領域均處在北京市前列。
  • 推進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 2020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國際論壇在昆舉行
    掌上春城訊 11月18日,2020中國汽車技術發展(昆明)國際論壇舉行。國內外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認證檢測機構、高校及地方政府代表、專家學者齊聚昆明,縱論新形勢下汽車產業技術發展與創新。副省長董華出席論壇並致辭。
  • 中國動力谷,構築「中國製造」新版圖
    中國動力谷核心區自主創新園南片區疫情的「封凍」,擋不住前進的腳步。「冰雪消融」後的生機,綠意愈濃。「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判斷,為中國經濟化危為機把準了方向之脈,開出了辯證之方。
  • 株洲·中國動力谷:強鏈領跑,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2013年7月,株洲提出打造「中國動力谷」的戰略構想,聚集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優勢,搭建產業轉型升級新平臺,著力打造當今的「中國動力谷」和未來的「世界動力谷」。幾年過去,如今有權威媒體將中國動力谷與武漢光谷等並列為「中部五穀」。中國動力谷的產業特色與發展速度,已受到外界的高度認可。思路決定出路。
  • 中國動力谷:匯聚全球資源 構築「中國製造」新版圖
    湖南省株洲·中國動力谷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戰鬥姿態,激蕩著澎湃之情、拓荒之力。"打造動力谷,我們可謂放手一搏,舉全市之力,匯聚全球資源。"湖南省株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說。
  • 中關村論壇先鋒論壇之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在京召開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記者劉天思)9月14日,中關村論壇先鋒論壇——「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出席並發表致辭,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秀玲,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廣智,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林劍華,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劉航等領導出席論壇。200餘位行業人士參加了論壇。
  • 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即將在廣州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12月3至4日,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將在廣州舉行。大會將探討5G下的產業和環境融合、物聯網以及汽車製造、智慧城市等技術,如何實現「人-車-路-雲」高度協同。
  • 中關村論壇第三場先鋒論壇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車
    2020中關村論壇第三場先鋒論壇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將於同時,來自小馬智行、AutoX、理想汽車、地平線、千方科技、四維圖新、北科天繪等中國智能出行知名企業的代表,以及來自德國知名企業的主要高管將分享最新的行業見解,共同探討全球未來出行新趨勢。
  • 第三屆新能源汽車技術國際論壇線上舉行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技術交流,提升國內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技術和研發能力,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舉辦兩屆「新能源汽車技術國際論壇」,由於疫情原因,《2020第三屆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技術國際論壇》定於2020年12月23日在線上舉行,我們誠邀您參加本屆盛會!
  • 邀請函:2020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峰會
    為了順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新進步,促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產品研發,加速汽車產業電動化、輕量化,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發展,由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等單位聯合主協辦的「2020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峰會」將於2020年11月4-5日在南沙大酒店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株洲市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動能轉換觀察
    株洲,一場國家級賽事、一場高端峰會,激發中國動力谷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 12月14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暨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株洲舉行。 全國工業APP和全國信息消費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於2018年發起,前兩屆分別在上海、天津舉辦。 本屆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工信廳、株洲市人民政府承辦。
  • 中德智能製造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在湖南汽車工程職院舉行
    近日,2019中德智能製造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中德智能製造教育聯盟2019年工作會議在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順利舉行。來自中德智能製造教育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代表以及中德智造教育聯盟成員單位、智能製造相關院校領導、骨幹教師、行業代表等200餘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圍繞國際人才培養經驗、國家智能製造與產教融合政策、行業企業技術發展與人才需求、院校產教融合與專業建設、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智慧教育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研討與經驗分享。
  • ...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技術和產業專家的「中國國際汽車電子高峰論壇...
    2020年11月25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主辦,全球領先電子科技媒體集團ASPENCORE和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合辦的「中國國際汽車電子高峰論壇」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隆重舉行。
  • 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近日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青島召開,汽車評價研究院致力於通過這個論壇構建起中國汽車行業跨界交流的平臺,以及推動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的平臺,並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搶佔制高點。、新挑戰、新機遇與新思路,圍繞「十四五規劃」而展開,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思想為指引,構建汽車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抓住未來5年的戰略機遇期,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 固鏈延鏈補鏈強鏈 株洲高新區創新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7日訊(通訊員 曠昆紅 廖懌)近日,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推介暨項目對接大會上,永盛動力電池零部件、西康尼克汽車車身材料等一批汽車配套項目落戶株洲高新區,株洲·中國動力谷國際汽車小鎮再添新成員。
  • 2020新能源汽車「國是論壇」聚焦跨部門協同
    WNEVC 2020國是論壇成功舉行9月29日,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加快汽車電動化,構建『十四五』長期發展的跨部門協同」國是論壇成功舉辦,來自政府、汽車產業以及科研院校的專家匯聚一堂,分別聚焦「共同目標、協同推進」以及「新融合、新市場、新經濟」這兩個主題,探討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機制。
  • 2020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報導訊:(胡文同 劉月 趙學峰)12月12日上午,2020年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在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論壇由全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聯盟主辦,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河南交院)和蘇州清研車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提供指導和支持。
  • 2020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12月12日上午,2020年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在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論壇由全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聯盟主辦,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河南交院)和蘇州清研車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提供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