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掌控了電影業:持股華誼光線,又買博納10%

2021-01-05 搜狐網

 馬雲通過買買買掌控了電影業半邊天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華誼、光線、博納,電影業這三家最老資歷和最有發展前景的民營電影公司,馬雲現在都是它們的股東,直接或間接持股比例分別高達8.06%、8.78%、10%。加上自家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阿里影業,馬雲幾乎掌控了電影業的半邊天。

  博納退市納斯達克欲回A股,馬雲花5.56億持股10%

  12月15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發公告稱,將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加入買方財團,參與博納影業的私有化交易。阿里影業將投資約86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56億),待博納影業私有化交易完成後,持有博納影業約10%股份。

  通俗點說,就是博納影業要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名曰「私有化」,需要引入新的財團來付帳,阿里影業集團和騰訊下屬的Willow Investment Limited都成了新的投資者,花錢後,就成了博納的股東。

於冬曾說未來電影公司會給BAT打工,現在看來還真是,買博納的是阿里和騰訊 


  博納為什麼要退市?

  很簡單,於冬看著國內A股的同行上市公司眼紅,覺得博納在納斯達克的市值被嚴重低估了。12月16日,博納影業的股價是13美元,市值8.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3億元,而華誼、光線的市值分別是560億和488.4億,是博納的十餘倍。而博納製作、發行電影的能力,以及年票房收入和華誼、光線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年還在這兩家公司之上。

和國內的同行上市公司比起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博納市值實在是"太委屈" 


  從納斯達克退市後,於冬的目標是再運作博納在國內A股上市。此前已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從納斯達克退市後再借殼世紀遊輪轉戰A股的巨人網絡。有意思的是,馬雲也是巨人網絡的股東,他的錢可謂無處不在。

  倒騰華誼,買進光線,落實電影公司為BAT打工之預言

  馬雲對電影業的參與非常早了。

  2006年,他就前後出資67.5萬元,從幾個華誼股東手上買入13.5%股份。後又經過幾次轉讓、增資,到2009年華誼上市的時候,馬雲的持股數為1382.4萬股,佔比10.97%,僅次於王氏兄弟,位列第三大股東。

  2010年,華誼限售股解禁,馬雲減持300萬股,套現9012萬,相比原始投資獲益達8.64倍。後華誼董秘在被追問時稱,馬雲減持「是為了改善生活」。2013年10月,華誼公告稱馬雲減持104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86%。減持後,馬雲還持有華誼4.13%股份。

  截至目前,從華誼的前十大股東信息來看,馬雲個人持華誼的股份已降至3.59%,位列第五大股東。而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新進華誼4.47%股份,位列第五大股東。也就是說,馬雲又直接和間接共持有華誼8.06%股份,和第二大股東騰訊的持股比例持平。這是否正應了於冬那句未來電影公司都是給BAT打工(百度、阿里、騰訊)的預言?

華誼兄弟前十大股東名單


  除了博納和華誼,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也早就出現在了光線的股東名單中,持股8.78%,位列第二。

光線傳媒前十大股東


  請叫我大胃王、資本運作家、明星好夥伴

  11月初,搜狐娛樂曾發文《資本遊戲|馬雲已為電影花455億 業績為負但沒虧錢》。

  文中提到,從去年三月至今,阿里影業先後以62.44億港元借殼文化中國上市,攜手雲峰基金12.2億美元購優酷土豆18.5%股權,8.3億收購廣東粵科軟體100%股權,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5.2億美金轉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電影和娛樂寶兩項業務。粗算下來,馬云為電影生意已花去455億左右,比全國一年的電影總票房還要高。但這些都從阿里影業的股票溢價中賺出來了。

  現在,馬雲擁有阿里影業,持股內地前三大民營電影公司華誼、光線、博納,可謂一手掌控了電影業的半邊天。

  當然,「大胃王」馬雲買買買的腳步不會停止。就在十一月初,又傳出過消息,「馬雲王菲趙薇擬入股影視公司中國創意」。不過,中國創意上市時,只曝光了趙薇一人。她和雲鋒基金創辦人虞鋒以基礎投資者身份分別持有中國創意4.5%的股份。雲鋒基金是虞鋒和馬雲共同組建的基金。

  趙薇和虞鋒分別以0.39港元/股的價格各自認購了5400萬股中國創意的股份,分別耗資2106萬港元。中國創意掛牌股價開報4.4港元,高出原始配售價10倍。收盤報收4.0港元,首日上漲925.64%。

趙薇一天賺十倍,被稱為"中國女巴菲特" 


  在中國創意敲鐘儀式那天,趙薇透露,他下一部導演作品將由阿里影業投資。

談資本運作這事兒好嚴肅,最後來張網絡上的圖娛樂一下 

http://yule.sohu.com/20151216/n431435445.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51216/n431435445.shtml report 5069  馬雲通過買買買掌控了電影業半邊天搜狐娛樂訊(哈麥/文)華誼、光線、博納,電影業這三家最老資歷和最有發展前景的民營電影公司,馬雲現在都是它們的股東,直

");}

相關焦點

  • 2019影業江湖:光線博納爆賺當龍頭,華誼被甩出一線梯隊
    華誼兄弟和樂視網這兩家業內最著名的企業,深陷困境或已退出主流競爭舞臺。從網際網路行業演變而來的阿里巴巴影業、騰訊影業和貓眼微影憑藉自身的平臺優勢,在短短幾年內在業界站穩了腳跟,並以替補身份進入一線梯隊。(本文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雷晉身影視上市公司年度利潤王整個2019年,電影業只有雷和博納兩家領先公司。
  • 投資人同時看中 解密博納影業50億私有化之路
    退市前博納影業(NASDQ:BONA)總市值50億左右人民幣,而華誼兄弟(300027)市值近400億、光線傳媒(300251)總市值達373億、華策影視(300133)總市值也有282億。作為國內最頂尖的的三家電影公司,這樣的市值差距讓於冬接受不了。「我問過王長田,也問過王中磊,問他們覺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十幾倍嗎?」
  • 博納副總跳樓,華誼老闆變賣2億豪宅,女兒卻在開心直播,心真大
    導讀:華誼也不行了?王中磊一夜清空微博,王中軍拋售2億豪宅。近日,電影行業迎來無比悲痛的消息,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跳樓死亡,享年52歲。消息一出,整個電影行業震動,這是人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疫情對於影視業的沉重打擊。
  • 博納影業收下萬達院線3億元投資,避免成為下一個「華誼兄弟」
    昨晚(5月15日),萬達院線發布,宣布與博納影業籤訂《投資框架協議》及《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後雙方達成如下合作:公告1、萬達院線對博納影業投資3億元,持股比例達1.875%,博納影業投後估值為160億人民幣;2、博納影業旗下新增博納影院(包括新建及收購影院)加盟萬達院線
  • 博納回A造富7位明星股東 黃曉明章子怡半年前突擊入股
    根據招股書披露,今年3月31日,上述7位明星股東才入股博納影業,彼時,博納已經在回歸A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資料顯示,博納影業是中國第一家拿到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在業內與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樂視影業並稱為「中國五大電影公司」,自成立以來,共出品發行了20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高達170億元。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翻看博納影業的股東名單,其中明星不少,就跟翻開紅地毯一般精彩。其中,張涵予持股0.31%、黃曉明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另外黃建新也持有博納影業0.06%的股份、韓寒持股0.06%、毛俊傑持股0.03%。
  • 十大電影公司2020上半年合計虧損34億 僅博納光線兩家微盈利
    除了博納影業和光線傳媒微盈利外,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全都虧損,十家公司淨利潤合計虧損34億元。 按照2019年度總票房比,全國影院投資公司的票房排名和票房佔比分別為(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萬達院線第一,佔比13.16%;橫店院線第三,佔比3.57%;中影投資第五,佔比2.81%;金逸影視第六,佔比2.67%;幸福藍海第七,佔比1.70%;博納影業第八,佔比1.61%;SFC上影第十二,佔比1.29%;華誼影院第二十一,佔比0.60%。
  • 風暴中的博納與於冬,又要衝擊A股了
    博納官方公告聲明,黃巍墜樓原因是長期失眠,心情壓抑。導演賈樟柯稱黃巍離世是「行業之悲」。黃巍在電影業浸淫16年,曾說過「會在這行一直幹到老去」的話。他最終選擇結束的地點是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坐落在那裡的博納影院是公司第一家電影院,也是他曾經的起點。當初邀請他來的人名叫於冬,是博納影業的創始人、CEO。於冬跟他說要共創一番事業。他自2009年起成了於冬的左膀右臂。
  • 華誼兄弟董事長2億出售香港豪宅,博納影業副總裁墜亡
    序言:近日,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以近2.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的價位,出售了自己位於香港中半山富匯豪庭的兩戶相連豪宅。對此,有媒體向華誼兄弟求證,對方表示:「是王總個人財產,公司不進行回應。」據悉,已經連續虧損兩年的華誼兄弟,面臨著退市風險。巧合的是:6月10日,有網友發現王中磊與妻子王曉蓉於近日悄悄地清空了微博,兩人的微博主頁一片空白,顯示「還沒有內容」,引發眾多猜測。網友紛紛表示:「和影業寒冬有關嗎?」「華誼兄弟出現什麼問題了?」還有更巧的事情:博納影業副總裁、資深電影人黃巍於6月10日凌晨去世,享年52歲。
  • 馬雲持倉恒生電子狂賺85億,馬雲還持有哪些股?
    馬雲近幾年持續不斷的買入A股上市公司,是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最近7年馬雲只有一次減持,被稱為最有良心的BOSS。馬雲對傳媒行業更是熱衷,投資的A股傳媒公司有分眾傳媒、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阿里巴巴及關聯方持股分眾傳媒10.2%的股份,耗資151億元,按照4月17日收盤價4.33元計算,目前持倉市值為65億元,浮虧86億元。
  • 博納影業為什麼總能出「爆款」?看看這家影視公司的成長之路便知
    反觀「老對頭」華誼兄弟,卻在國內發展地風生水起。適逢中國影視產業爆發期,最高峰時期市值超過800億元,華誼和博納市值差距一度達到十多倍。後起之秀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的發展同樣迅猛,市值也是博納的數倍。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來源:市值觀察公司觀察丨博納影業回A股,上市之後恐破發上市後,博納影業命運會如何?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勵志回A。歷經4年,終於闖關成功,於冬終於可以和一眾投資人「舉杯相慶、不醉不休」了。顯然,上市並不是博納想要的終點。
  • 《哪吒》票房升至中國影史第二 阿里創投卻要虧著錢減持光線傳媒了
    9月2日晚,光線傳媒公告稱,其持股8.78%的第二大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創投」)計劃減持其不超過2%的持股。這些股份是阿里創投在2015年3月通過定增方式認購得來。   一邊是風頭正盛的光線傳媒,一邊是涉及阿里的大手筆資金,這一減持行為也隨即引發業內關注。
  • 《葉問4》被博納榨乾的「IP MAN」
    來源: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作者:郝圓2008年年底,葉問一句「我要打十個」開啟了該系列電影的傳奇之旅,從佛山、香港到美國,打了10年的葉問成為華語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功夫IP,賀歲檔之際,該系列也將迎來最終章。
  • 博納影業回A,到底成色幾何?
    來源:槓桿遊戲近日,據證監會披露消息,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博納影業」)首次發行募股順利過會。根據此前博納影業報送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22億股,擬募集資金14.25億元,分別用於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
  • 博納副總裁黃巍去世40天,電影人熬了180天,老闆娘依舊愜意度假
    可惜已經跳樓輕生的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再也等不到了,再也看不到票被搶光的觀影盛況了。2009年,意欲登陸美股的於冬找到黃巍,說服他加入博納「一起創業」。10年裡,黃巍的工作和博納以及中國電影緊密聯繫在了一起。黃巍在多次採訪中講到他喜歡講「情懷」,把在博納做電影院稱為「情懷使然」,而非一份「普通的工作」。
  • 監管趨嚴疫情衝擊 明星股東雲集的博納影業IPO能否成功
    8月底,證監會官網公布了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從招股書看來,公司明星股東雲集,章子怡、黃曉明、張涵予等名列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自2017年10月底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排隊衝擊A股IPO的影視公司無一成功。不僅如此,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電影行業受到了巨大衝擊。
  • 國慶檔單片票房沒了10億+,博納、阿里影業、華誼誰笑到最後?
    不僅單片票房沒了10億+,缺少爆款加持,2018年國慶檔整體更是不溫不火,去年中秋國慶9天假期創下了29億票房的記錄,今年7天方才18億,落差懸殊。除了影片質量普遍欠佳,票補退潮等因素,縱觀今年國慶檔,不難發現票房跳水的重要原因在於:頭部喜劇缺位。
  • 章子怡、黃曉明、張涵予、韓寒……博納影業...
    公開信息顯示,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8月,註冊資本11億元,註冊地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博納影業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影視行業多年,不斷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現已成為行業知名的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作為老牌影視企業,相較於華誼兄弟、萬達電影等公司,博納影業的A股之行來的遲了一些。
  • 王中磊再次接管華誼電影:從「走散」回歸「兄弟」的絕地反擊
    相對於更擅長資本運作的王氏兄弟,以及更關心創作的馮小剛,很多人相信華誼正是有著陳國富的存在,才能長期保持穩定的產出和品質。馮小剛說過內地電影真正的監製制度,就是從陳國富開始的——這份開拓性,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是十分值得肯定與重要的。 「如果要書寫中國電影發展近10年的歷史,華誼兄弟是一定不會漏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