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推智能網聯 華為比亞迪加速競合

2020-09-03 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李卓玲 發自廣州

作為一座以科技、創新著稱的城市,深圳5G建設正走在全國前列。8月17日,深圳宣布5G獨立組網全覆蓋,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由此成為全球5G第一城。

當下,全球汽車產業正朝著「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網聯化」的方向轉型。在此趨勢下,傳統製造車企與跨界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都在湧入這一賽道,加速競合。

「汽車產業的變革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行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只有攜起手來,才能贏得未來。」8月20日,華為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而在5G賦能下,深圳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將如虎添翼。在業內人士看來,5G汽車已逐漸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和創新熱點,將給智能網聯、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場景打開全新的想像空間。

「5G風口下,目前深圳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的追趕速度很快。」8月20日,中興通訊一級子公司英博超算總經理田鋒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上海、重慶等地,深圳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推廣方面並非最早的,但「深圳速度」不容小覷。

群雄逐鹿智能網聯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尤其是今年2月,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指引。

在這輪比拼中,素有創新之城美稱的深圳,優勢明顯。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區域分析報告顯示,從網際網路企業、智能技術提供商、整車製造、綜合實力四個指標考量,北上廣深杭五大產業城市中,深圳綜合實力排名第二,產業配套優越。

「在變革過程中,電動化只是上半場,智能化才是下半場,是真正的大仗、真正的大變革。」對於未來汽車產業之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19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曾如此表示。

在此趨勢下,深圳企業紛紛摩拳擦掌,提前卡位這一未來賽道。

一邊廂,如比亞迪、寶能汽車等造車實力派,正在積極貢獻中堅力量;另一邊廂,深圳科技巨鱷在加速入場中,與車企碰撞出更多火花。

「深圳的發展給予科技創新企業很多機會。」8月20日,比亞迪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智能網聯的布局快步流星。2018年,比亞迪就推出DiLink智能網聯繫統,開放汽車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兼容手機生態300多萬個應用,實現汽車業態從封閉走向開放。

此外,深圳的通信、網際網路巨頭在此輪智能網聯的比拼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華為、中興通訊等全國領先通信企業,在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技術服務支撐,而以騰訊為首的網際網路企業,亦在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致力於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的華為,於2019年5月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將自身在ICT行業30年的技術積累應用於汽車,共同推動傳統汽車向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轉型。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汽車產業與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頭部科技企業依靠自身ICT優勢,將在汽車價值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車企與科技巨頭的合作亦更加密切。

騰訊方面,自2017年宣布推出騰訊車聯「AIinCar」系統,開放五大基於AI的能力後,其已先後與寶馬、廣汽、長安、一汽、吉利等達成合作。

「只有攜起手來,才能贏得未來。」8月20日,華為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華為圍繞智能駕駛平臺、智能座艙平臺、整車控制平臺三大平臺,聯合夥伴共同構建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5G風口下 深圳自動駕駛按加速鍵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車企與科技公司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研究不斷深入,針對自動駕駛、智能網聯車輛的測試亦成為眾多企業考慮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國內的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示範區發展如火如荼。從建設時間表來看,深圳並非最早的一批。

在2017年年底,深圳無人駕駛示範區落成前,上海國際汽車城首個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已開園、武漢「智慧小鎮」示範區已確立、重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區也已開放……

不過,作為後來者,深圳再度刷新「深圳速度」。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深圳已發布124公裡的開放測試道路,覆蓋9個行政區域,並向騰訊、大疆、海梁等企業共發放12張牌照,海梁在福田保稅區展開「阿爾法巴」智能公交試運行。

在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5G與汽車的結合,將加快深圳實現智能網聯的產業融合和市場驗證,對汽車業轉型升級和拉動整個製造業協同突破意義重大。

「隨著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其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將得到更好應用實踐,並助力深圳智慧交通。」8月20日,崔東樹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深圳仍在積極探索,如前海、福田、坪山等各區都在推動「5G+車路協同」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範建設。而《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第二批開放道路目錄》也即將公布,政策支撐與道路開放為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範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田鋒看來,V2X、車聯網是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石,在此方面,深圳仍需繼續建設,但未來可期。「深圳在人才、政策方面具獨特優勢,尤其在特有的追趕文化下,相信在5G賦能下,深圳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發展方面亦有望後來居上。」他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相關焦點

  •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加快制定 比亞迪重組半導體業務
    工信部發布《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加快推進汽車智能化標準制定;入局車聯網,小米戰略投資上海博泰;比亞迪重組旗下半導體公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並尋求獨立上市;加速擁抱自動駕駛,一汽斥資5000萬成立AI公司等。蓋世汽車現將相關要點梳理如下。
  • 布局智能網聯/大數據 長城與華為再牽手
    自從華為宣布「不造車,做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後,是接單接到「手軟」。9月24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又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雲服務和大數據、出行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 汽車智能網聯技術路線圖2.0版發布 產業加速布局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日前發布——汽車智能網聯是未來競爭焦點當前,汽車產業正發生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智能網聯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焦點。隨著汽車信息通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階段。
  • 「華為智能網聯汽車」——能再造一個華為嗎?
    華為的智能網聯汽車,真的像徐直軍說的那樣美好嗎?潛力真的有那麼大?「智能網聯汽車」——究竟是畫餅還是真事呢?30%;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佔比為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為70%。2、其實這已經不是國家第一次提智能網聯汽車了。早在今年的2月24日,發改委等11部委就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這個文件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綱領性文件。結合上面國常會的表述綜合來分析。
  • 比亞迪的智能網聯科技,讓PPT造車一臉懵逼
    以上是當前汽車行業比較「知名」的智能網聯繫統,基礎功能相差不多,均可實現語音控制和OTA迭代升級等。而在小編看來,能打開未來無限可能的當屬比亞迪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因為其重新定義了業內車聯網的思維,將開啟人車網聯的新時代。何以見得?我們且從最基礎的說起,汽車的本質是運輸工具,但為什麼要智能化、網聯化?
  • 華為搶灘智能網聯技術市場
    近日,華為先是被傳出新增「一種機動車輛自動駕駛方法及終端設備」 「控制智能汽車行駛方向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交通信號燈的識別方法、系統、計算設備和智能車」三項汽車智能系統相關專利,用以布局自動駕駛;後又正式公布了華為鴻蒙車載系統,加速布局車聯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核心內容概要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 2.0》」)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由李克強教授擔任組長,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公維潔、許豔華、吉林大學教授高振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公安部交通科學研究所所長孫正良、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岑晏青、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研發總院原副院長李豐軍、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劉衛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規劃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監胡灝等行業專家擔任副組長
  • 與華為結盟,億咖通加速推進智能網聯生態布局 | 章魚通
    關於華為是否要造車的問題,業內討論已久。為了順利開展其智能汽車業務,華為從去年開始就多次公開表明「永不造車」。為了消除主機廠的顧慮,華為甚至將「不造車」列入企業的發展戰略當中。從宣布不造車開始,華為明確了自身的定位: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如今,華為已在整車電子電器架構和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網聯生態布局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
  • 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迎來高成長期 金溢科技構築智慧交通未來
    ,不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北京、上海、重慶、長沙、長春、武漢、深圳等地也相繼出臺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與法規,推動本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自動駕駛汽車「加速跑」的背後,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背後湧動的澎湃力量。
  • 2020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落幕
    本屆車展以「汽車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聚焦新能源汽車行業與智能網聯技術的融合發展,全面展示了世界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的先進技術水平,為國內外汽車企業及相關產業鏈提供了觀察行業發展趨勢、開拓市場機遇的關鍵平臺。
  • 2021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1月舉行
    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的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與此同時,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也已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階段,眾多企業都在開展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車型的測試驗證。
  • 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下月8日開幕
    日前,愛卡汽車獲悉,2021(第三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將於2021年1月8日-11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日前發布 汽車智能網聯是未來競爭...
    當前,汽車產業正發生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智能網聯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焦點。隨著汽車信息通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階段。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銷售量達196萬輛,佔乘用車總銷量的14.7%。更有部分企業加速研發L3級自動駕駛車型,多地開展自動泊車、自動駕駛公交車、無人智能重卡等方面的示範應用。
  • 比亞迪與華為推出手機NFC鑰匙
    12月20日,在2019年比亞迪技術體驗創享會上,比亞迪DiLink與華為錢包聯合發布了手機NFC車鑰匙,並用宋Pro現場演繹了手機NFC車鑰匙的使用場景。不帶實體車鑰匙出門的日子,非常適合各位「馬大哈們」。
  • 合力研發智能網聯汽車「黑科技」
    「考驗」正是藉助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技術支撐。自2017年成立以來,聯盟搭建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究開發和成果推廣應用的共享服務平臺,聚集優勢資源,為企業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助推重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 5G專網助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加速_中國工信產業網
    12月8日下午,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大道與官蓮湖路交叉路口,工作人員正認真對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項目設備進行調試。記者從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該公司日前正式開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示範區二期專用5G通信網絡,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再次加速。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採用國內首張SA組網的大規模5G商用網,實現C-V2X多場景的測試驗證,率先實現自動駕駛應用的商業化落地,建立了人、車、路、網、雲的智慧交通管理體系,通過應用驅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智能網聯的全新生態體系。
  • 華為與比亞迪合作探索5G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國貨當自強!
    【智車派新聞】據36氪報導,疑似華為與比亞迪已籤訂合作協議,將探索麒麟晶片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落地,其首款應用產品或為麒麟710A。目前手機晶片上車已是趨勢,高通旗下的驍龍820A暫時還是車載領域晶片的主流產品,比亞迪此前也曾宣布將在其汽車上搭載此款晶片,但在當前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下,比亞迪也開始考慮國產晶片。
  • 品牌聯合再發力,比亞迪DiLink與華為錢包激活智慧出行新方式...
    近日,比亞迪DiLink聯合華為錢包,強勢推出了手機NFC車鑰匙功能。用戶可在比亞迪雲服務App上關聯華為錢包,激活車鑰匙功能。激活成功後,便可以在車輛左前後視鏡處刷手機完成車門解鎖,即便是手機沒電情況下也可以進行使用,實現真正的無憂慮體驗。
  • 品牌聯合再發力,比亞迪DiLink與華為錢包激活智慧出行新方式
    近日,比亞迪DiLink聯合華為錢包,強勢推出了手機NFC車鑰匙功能。用戶可在比亞迪雲服務App上關聯華為錢包,激活車鑰匙功能。激活成功後,便可以在車輛左前後視鏡處刷手機完成車門解鎖,即便是手機沒電情況下也可以進行使用,實現真正的無憂慮體驗。
  • 華為發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領域 智能網聯汽車概念股一覽
    25日,一份華為內部文件顯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的管轄關係,正式從ICT(信息與通信)業務管委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委會。同時,華為還重申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據了解,華為車聯網系統主要通過「麒麟+鴻蒙OS+HiCar+5G車載模組」賦能汽車智能座艙,目前合作生態夥伴超過30家車廠,合作車型超過120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