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斑鳩能養熟嗎?在斑鳩手養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2020-12-23 小金鴿子

斑鳩和鴿子同屬斑鳩科,血緣關係和生活習性特別的接近。不過,斑鳩畢竟是純野生動物,要從小通過人工餵養,讓小斑鳩慢慢地和人經常接觸,通過這些方法是可以把斑鳩養得像鴿子一樣戀家的。

斑鳩通過人工養大後還要面臨隨時可能會飛走飛丟的風險。雖然從小把斑鳩通過人工養大,但是斑鳩畢竟保留著原始的野性。養大了飛到外面去玩確實也知道回家,不過斑鳩並非像鴿子那樣天天知道回家,斑鳩有時候兩天左右才回一次家。

斑鳩以前在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野生動物,現在數量逐漸減少了。我記得小時候上山砍柴,調皮搗蛋的我經常能在松樹的樹枝上發現斑鳩窩,發現後立馬爬上樹掏到幾顆斑鳩蛋。野生斑鳩我從小有養過,並且做過試驗。我發現手養的斑鳩時間久了之後會飛到外面去玩,野性變得越來越大,偶爾一個星期才回一次家。

如果你想自己親自手養幾隻斑鳩來玩,一定要在斑鳩很小的時候開始。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把斑鳩蛋拿回來讓家鴿幫忙孵化更加穩妥些。剛孵化出來的小斑鳩生命力比較脆弱,最好是先讓鴿子餵養十幾天,鴿子和斑鳩的育雛習性基本相同,鴿子是能餵小斑鳩就吃東西的。

在小斑鳩十幾天大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把它們從鴿子窩裡拿出來熟悉周圍的環境並且親手給它們餵食。把小斑鳩從鴿子窩裡拿出來之後,可以掰著嘴餵它們吃一些小顆粒性的飼料,時間長了之後,小斑鳩就不會那麼怕人了。等到它們長大了也就很容易和自己養的鴿子一起進進出出了,這也就基本上做到養熟到家了。

小編曾經手養過好幾隻斑鳩,但是因為一次意外情況,手養的斑鳩全不見了。你曾經有自己手養過斑鳩嗎?又是用什麼方法將它們養熟的呢?

相關焦點

  • 斑鳩應該怎麼養?掌握這些技巧,養殖不再難
    但現在山裡的斑鳩叫聲已經越來越少了,由於社會的發展,環境遭到破壞,這些野生的東西已經失去了它們的生存環境了,所以現在吃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味道那是大大的不同的了。那麼斑鳩應該怎麼養殖呢?怎樣才能把斑鳩養回兒時的味道呢?今天給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大家在決定養殖斑鳩之前首先要自己考慮清楚,你要養的斑鳩用來做什麼的?
  • 野生的斑鳩能夠在家如何馴養?
    成年的野生斑鳩,想進行馴養,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野性難馴」。機智、警惕性高、是成年的野生斑鳩的一大特點。斑鳩不比鴿子,有吃的就能自己找回家,斑鳩不會,就是養十年,打開籠子它照樣飛走。(只是打個比方,斑鳩養不到十年)。
  • 怎麼養好野生斑鳩?
    初養1-3天可能不會吃東西,可以用黑布把籠子圍起來,其中一邊留些空隙,再把水和食物放進籠子,食物可以是玉米、高粱、小米、稻穀等五穀雜糧,或者直接買鴿糧、鳩糧(不餵大米,可能造成拉稀),等它們餓了自己吃的時候,放食物最好是晚上,這樣快則一周,長則一個月或更多時間,等人能在白天接近籠子放東西的時候,斑鳩基本不會撞籠子,野生斑鳩也很難養到親人。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其實在我國,斑鳩早就與我們人類有聊不解淵源了,不信你看《詩經》的很多章節都提到了這種神鳥,比如《衛風·氓》中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召南·鵲巢》中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咕咕咕——咕」,認識斑鳩的人大約都知道這是斑鳩的叫聲。
  • 誘捕野生斑鳩給老父補補,他攤上事了!
    誘捕野生斑鳩給老父補補,他攤上事了民間環保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男子被判參加3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我93歲父親的身體不好,想蒸2隻野生斑鳩給他補補。卻沒想到野生動物不能吃,現在很後悔,以後再也不會幹這種事了。」
  • 斑鳩能不能像鴿子一樣,養熟?讓它們飛出去再飛回來
    答案是不行的,斑鳩是養不熟的,原因我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下。斑鳩為什麼養不熟對於斑鳩,在農村有句老話叫鵲巢鳩佔,養不熟的斑鳩。這句話說的斑鳩這種鳥類,它們不懂感恩,你就是對它們再好,它們也會離你而去。斑鳩剛開始會飛的時候,確實每天都會和鴿子一起出去,再飛回家。誰知道這種情況沒持續幾次,斑鳩就再也沒飛回來了。對於斑鳩為什麼不再跟著鴿子回家,我思考了一下,得出結論,那就是我養的斑鳩,讓野生的斑鳩勾引走了。
  • 誘捕4隻野生斑鳩 長沙一男子被起訴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何金燕 通訊員 劉笑貧)在自家樓頂誘捕4隻野生斑鳩,長沙男子趙某某被訴至法院,不僅要賠償,還要公開道歉。27日,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審理此案。
  • 鴿子與斑鳩能否雜交出性狀更好的後代?為什麼?
    斑鳩和鴿子可以雜交嗎?眾所周知,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動物之間有生殖隔離,而正是因為生殖隔離的存在,所以兩種動物在自然狀態下不會交配,而且即使在人工的幹預下,它們勉強交配了,也大都是沒有後代,或者有後代但不具備再次繁殖的能力。因此,想要知道斑鳩和鴿子可不可以雜交,首先要看一下兩種動物的親緣關係。
  • 農村老漢抓斑鳩賺外快,想不到斑鳩以這樣的方式來對抗,報應!
    起初,熙熙攘攘的市場中,沒人注意到這個塑料筐,還是一句吆喝聲把人們提醒。「斑鳩10元一隻。」一位農村老漢瞅了瞅自己面前的筐。記者注意到,老漢面前的塑料筐中,竟然裝著3隻斑鳩。然而按照我國的相關法規,斑鳩早被列入「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動物。就是說,斑鳩是禁止獵捕和銷售的。然而,對於這一政策,賣斑鳩的老漢自稱「不清楚」。
  • 鴿子和斑鳩可以配對出後代嗎?
    #鴿子斑鳩能配對出後代嗎#>很多養鴿的朋友,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鴿子怎麼配對更好,和斑鳩配對後出的後代可以飛得更好嗎?關於這個話題,大阿鴿也是很感興趣的,自己養著肉鴿、觀賞鴿、賽鴿、信鴿幾個品種,所以也希望出一些稀有的品種玩玩,比如正好大阿鴿鴿棚有一羽斑鳩,請看下圖:這羽斑鳩是大阿鴿家鄉最常見的三種斑鳩種的一種:珠頸斑鳩,其他的兩類是虎紋斑鳩(相對較少),還有另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比珠頸斑鳩更小,叫聲也不一樣
  • 非法毒殺野生斑鳩獲刑六個月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王顯波 於瀟    3月9日,全國法院第十三期「現在開庭」全媒體直播活動聚焦一起非法毒殺野生斑鳩刑事案件
  • 男子非法捕害58隻野生斑鳩被判刑!
    2019年1月以來,齊某坦在鄒城市香城鎮駐地南區域內,採用照明燈、音箱、抄網等獵捕工具,多次獵捕野生山斑鳩180餘只,經查證共有58隻被其捕害。齊某坦獵捕的動物種名為山斑鳩,隸屬於鳥綱、鴿形目、鳩鴿科、斑鳩屬,依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價值。齊某坦非法捕獵的行為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抓斑鳩「孝敬」父親坐上被告席 被判參與3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
    趙某抓到野生斑鳩是個意外。他在父親家頂樓平臺上種上青菜,養了幾隻鴿子,想給父親補身體。青菜引來了幾隻斑鳩,趙某一口氣用鐵籠子抓了4隻。 因此,8月27日,趙某坐在了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 據悉,該案系長沙市首例由民間環保組織提起的,市、區兩級檢察機關共同支持起訴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審理的首例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
  • 獵殺千餘只野生斑鳩,賣給他人獲利5000元
    案情:濟寧市梁山縣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時發現張某某涉嫌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依法立案,並會同刑檢部門共同展開調查後發布公告。  經調查發現,張某某在梁山縣某鎮附近非獵區的樹林裡,多次用彈弓射殺野生斑鳩,出售給李某某牟利。
  • 農村俗話說「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原來就是常見的野鴿子
    說起「野鴿子」其實這是一種學名叫做斑鳩的鳥。長得和家裡面養的鴿子大小基本相似,稍微離得遠點很難分辨出來,這才有了「野鴿子」的說法,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鳥。 斑鳩長的非常的漂亮,體態非常優美,是有觀賞價值的鳥類。離得近了看,斑鳩集很多種顏色為一身。上體的羽毛通常是褐色,脖頸上還有白色額斑點,頭頂是藍灰色,兩側還有灰羽,尾巴邊緣是藍灰色,中間的是褐色,腹部是紅褐色。
  • 長沙男子獵捕4隻野生斑鳩,被判義務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3次
    市民、學生、媒體記者等50餘人旁聽庭審案情介紹2019年5月,趙某某在其居住的長沙市開福區某小區某棟樓頂平臺上發現有野生斑鳩在菜地中出沒,遂萌生誘捕斑鳩馴養的想法。2020年2月12日上午,趙某某從鳥籠中取出2隻捕獵的斑鳩,宰殺後蒸熟給父親食用。
  • 在生態保護領域獵捕野生斑鳩 鄒城一男子被提起訴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17日訊 近日,鄒城市人民檢察院就一起非法狩獵野生斑鳩案,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2月13日,由鄒城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鄒城市首例生態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鄒城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 非法捕殺27隻斑鳩,結果來了……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6月至12月,被告人劉某某在濮陽縣某鄉修路施工期間,在禁獵期用夜間強光照明行獵的方法,用彈弓、鋼珠捕獵斑鳩27隻,經鑑定,被告人所捕獵斑鳩為珠頸斑鳩,該鳥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系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
    上海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珠頸斑鳩是鳥類中比較不擅長築巢的,其巢往往呈平盤狀,甚為簡陋,主要由一些細枝堆疊而成,結構甚為鬆散,它們主要在小樹枝杈上或在矮樹叢和灌木叢間築巢,也有在山邊巖石縫隙中築巢的,但選擇在居民窗臺的盆景上築巢,確實十分少見。「可能是這些多肉放在窗臺上三四年沒動過,沒什麼人類的氣味,顯得比較自然。」月小季說。
  • 斑鳩情緣再續 市民悉心照料斑鳩一個月今年又來一對
    端出食物和水,這幾天周慶又開始照顧起斑鳩了。  照顧一月的斑鳩飛走了  留下無邊思念  49歲的周慶是衢州人, 30多年前就來湖州生活,一家人住在湖城城市之心小區。  周慶家的陽臺,花草蔥鬱,「我這些年不上班,喜歡旅遊、養花、打太極拳,可能正是陽臺上養的植物多,引來了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