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醫療機構、更多用戶認識了魚躍醫療,但梳理基本面可以發現,看得見的優勢難掩公司的潛在風險。
文|艾斌
編輯|Jacob
設計|Viney
封面|來源於網絡
數據|公司公告、公開資料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只N95口罩賣斷貨了,額溫槍、血氧儀等醫療器械也供不應求。與之相伴的是,生產這些醫療器械的上市公司也備受市場的關注,魚躍醫療(SZ:002223)就是其中一家。
從血氧儀、紅外測溫儀、耳溫槍,到安爾碘、潔芙柔等醫用消毒液,再到無創呼吸機、制氧機、霧化器、吸痰器,魚躍醫療的多個產品成為抗疫的主流物資。據公開報導,疫情期間,魚躍醫療單日接到的物資需求量最高峰一度超過了100萬臺(支),許多藥店排隊進貨。
在二級市場,魚躍醫療和眾多醫藥股一樣,近期也漲了不少。但拋開短期炒作的投機和浮華,經過對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信披頭條認為,魚躍醫療比那些「口罩概念股」受益此次疫情正面影響的時間會更長,因為公司早已有了殺手鐧。當然,在發現公司優勢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風險點。
01
主要優勢有哪些?
一、家庭醫療領域布局廣泛
魚躍醫療業務主要由家庭醫療、醫用呼吸與供氧(家用為主)、臨床醫療三部分組成,產品涵蓋呼吸供氧、血壓血糖、康復護理、手術器械、高值耗材等多個領域,優勢產品包括制氧機、血壓儀、血糖儀、呼吸器、霧化器等。藉助技術、品牌和渠道優勢,魚躍醫療迅速的在幾個細分領域做到前列。舉例來說:
面向中端消費群體,魚躍醫療已成為國內第一大血壓計品牌。以往,電子血壓計一直是歐姆龍、松下、飛利浦等進口品牌的天下,尤其是中高端市場。而經過數年發展,2019 年魚躍醫療的電子血壓計銷量已超越歐姆龍,成為國內第一大血壓計品牌。
魚躍醫療也是全球最大的制氧機生產廠商。公司制氧設備包括小型醫用級制氧機、大型醫院中心供氧系統、彌散式制氧系統與氧氣袋等,最高時年銷量10億,市佔率60%以上。而在此次疫情爆發後,公司一方面為醫用制氧機拓展更多醫院資源,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制氧機去庫存節奏,未來可上線毛利更高的新品。
魚躍醫療還是國內知名家用血糖檢測設備品牌。由於國內糖尿病患者較多,且精準度要求更高的血糖檢測設備毛利較高,魚躍醫療近兩年也開始布局血糖檢測市場,成為國內血糖儀領頭羊三諾生物(SZ:300298)的一大競爭對手。此外,公司還在開拓醫院端的血糖業務,謀求更高的利潤。
從財務數據看,魚躍醫療近年來一直處於發展快車道。2013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由14.24億元增至41.83億元,淨利潤由2.59億元增至7.51億元,營收和淨利潤都增長了190%。此外,魚躍醫療家用醫療器械毛利率也不斷提升,由從2017年H1的30.5%提升到2019年H1的39%。
與同行上市公司相比,2018年,魚躍醫療家用醫療器械板塊營收保持平穩增長,之所以遠低於三諾生物營收增速,是因為後者收購了優質標的;公司毛利率處於行業中等水平,且穩步有升。
二、公司營銷能力較強 線上業務更是增長引擎
根據魚躍醫療財報,在家用醫療系統,公司擁有400多人的營銷團隊,1個全球客戶服務中心,八個區域服務中心和1200多個終端服務網點。除了線下網點,電商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渠道。目前,魚躍醫療線上平臺體量已經超過線下,線上業務已經成為拉動業績的重要引擎。
自2012年涉足電商領域以來,魚躍醫療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均設有品牌旗艦店。2013至2018年,公司線上業務連續數年保持著60%以上的業績增長率,線上平臺體量已經超過線下。
2015年魚躍醫療電商銷售額超過了歐姆龍,排在所有醫療器械的第一位。2015至2018年魚躍醫療連續四年蟬聯天貓家用醫療行業NO.1,且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穩居京東醫療器械類目銷量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魚躍醫療生產的血氧儀、霧化器等產品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銷量猛增。
三、所處家用醫療器械行業是個朝陽行業
目前中國的老齡化日益加深、人們健康意識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家用醫療器械普及率持續提升成為趨勢。魚躍醫療處於朝陽行業賽道,也成為它的一大優勢。
當下,我國已經有2億多高血壓患者、1億多糖尿病患者,隨著老齡化加深,未來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將會持續增加,勢必會增加對血壓計、血糖儀、制氧機等檢測、保健醫療器械的需求。同時,此次疫情讓人們見識到了很多新型家庭醫療器械,比如,呼吸機、霧化器、吸痰器,這些產品不只適用於老人,也適用於兒童、孕婦、呼吸系統不暢者。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家庭醫療器械的普及率會慢慢上升。
此外,我國與歐美、日本相比,家用醫療器械的普及率還很低,國內還有較大市場空間。舉例來說,美國、日本、中國的家庭電子血壓計的普及率分別為50%、60%和1.2%。
還有一點,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無論在質量還是外觀都在與進口品牌拉小差距,疊加價格和渠道優勢,家用醫療器械的國產化也成為一個趨勢,魚躍醫療等龍頭企業有望從搶佔更多的中高端市場份額。
02
潛在風險點何在?
雖然魚躍醫療近幾年的業績增長勢頭良好,而自2015年以後股價一直在低位震蕩,疫情未發生前公司的PE在20左右。魚躍醫療與邁瑞醫療PE差距甚遠,除了因為邁瑞醫療主打的醫用醫療器械門檻更高以外,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司實控人和經營方面等存在著一些潛在風險點。
一、公司控股股東曾違規炒自家股票被罰
公司實控人吳光明曾經涉嫌內幕交易「花王股份」股票,以及利用控制他人帳戶短線買賣自己公司「魚躍醫療」、「萬東醫療」股票而被證監會罰沒近3700萬。公司股價因實控人嚴重違反證券監管法規而一度大跌,並且因此給投資者留下不好印象。
此外,魚躍醫療帳上現金流充足且資產負債率不到20%,但公司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卻長期質押公司股票。截至目前,儘管吳光明的4320萬股票已經解除質押,但一致行動人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還有2.06億股公司股票在質押中,站總股本的20.59%。而根據以往經驗,公司高比例質押時往往為了融資而對外收購或投資。據公開報導,2014年吳光明用質押魚躍科技股權獲得的資金收購了華潤萬東和上械集團,並成為上市公司萬東醫療的實控人;2017年吳光明又通過出售萬東醫療股份和質押魚躍醫療股份籌集資金買入雲南白藥,成為雲南白藥第三大股東。
二、行業競爭激烈,核心競爭力缺乏
由於技術含量和國家檢測標準沒有醫用醫療器械高,家庭醫療器械行業進入門檻並不高,競爭玩家眾多且魚龍混雜。而魚躍醫療主要以中端客戶為主,與進口品牌相比並沒有品牌和技術優勢,和其他國產品牌相比也沒用拉開絕對的品牌和價格差距。如果家庭醫療器械也像過去家電行業出現價格戰的話,公司產品毛利率有可能下滑。
根據公開信息,因產品存在缺陷問題,2018年和2019年魚躍醫療兩次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發布飛檢通報。此外,過去兩年魚躍醫療核心產品制氧機出現了庫存積壓問題,導致公司股價被打壓。
三、應收帳款偏高
由於公司主要面向的是C端市場,按理來說不應該有太多應收帳款。然而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和2018年應收帳款分別為7.54億元和8.44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20%以上。公司應收帳款過多可能表示對下遊渠道商的議價能力並不強,未來有一定壞帳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從短期來看,疫情給魚躍醫療帶來產品銷量的提升,並提高了「魚躍」品牌影響力,擴大了醫院、藥店的渠道資源。從長期來看,經過此次疫情,人們的健康意識、保健會進一步增強,家用醫療器械的普及有望邁上新的臺階。魚躍醫療能否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值得關注。
END
本文為|信披頭條(shzhenghui)原創文章|
未經原作者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