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要澆灌「實體經濟」才真正有作用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莫開偉

作者童其君 田忠華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則經濟活。「十三五」時期,廣西金融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金融政策持續升級,金融改革有序推進,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12月23日《廣西日報》)。

中央領導曾指出,「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廣西金融業貫徹落實習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十三五」期間,金融活水潤八桂,讓實體經濟發展動力十足。

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是防控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銀行業是實體經濟主要的資金來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金融活水之所以潤八桂靠的就是「十三五」我區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在開放升級,跨境金融創新暢通「雙循環」、精準直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改革擴面,普惠金融通達鄉村大地下,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託起了我區經濟發展的大底盤。新起點上,廣西金融業將持續為實體經濟蓄勢賦能,進一步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成為提升廣西經濟競爭力的有力支撐。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金融部門要創新金融服務,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主動適應企業融資新要求,確保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落地見效,為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提供金融支持。

在加大資金支持、優化信貸投向、創新政策工具、合理讓利企業方面我區金融業交出的成績單有目共睹。但是,滋潤尚未成功,金融仍須努力。新時代,新作為,金融業尤須竭盡全力,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今後,金融業要更加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搭建好產融合作對接平臺,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打好金融政策組合拳,讓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小微企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得到金融機構更多資金支持。

正如中央領導人所說,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要聚焦防控金融風險,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強化信貸風險分類處置,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要聚焦深化金融改革,從講政治的高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三農」等扶持力度,創新特色金融產品,推廣智慧金融服務,加快構建廣渠道、多層次、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相關焦點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讓金融活水直達實體經濟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賈永標    2020年適逢百年不遇之大變局,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面前,金融機構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快速反應、及時行動,積極發揮活水灌溉作用,為推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發揮了巨大作用。
  • 廣豐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廣豐區找準企業發展融資痛點,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通過加強政策支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暢通信息服務通道,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政府搭臺,架起銀企合作「連心橋」。該區在政策落實落地上狠下功夫,今年以來,對上饒高新區內208家網格企業進行了調研,摸清工業企業發展資金缺口,每月陪同2至3家合作銀行走訪企業,為民營企業融資難「架橋鋪路」。
  • 給予企業網絡供應鏈貸款額度 讓「金融活水」精準「澆灌」產業鏈
    有了建行的額度,核心企業便可通過建行集團的平臺,為鏈條企業籤發付款承諾函,鏈條企業接收付款承諾函後可向銀行申請融資,到期後再由核心企業還款。據悉,今年以來,建行玉林分行累計為122家鏈條企業提供了3.2億元的網絡供應鏈貸款,為鏈條企業的4547名農民工發放了近億元的工資。
  • 鋪好「信用橋」暢通「融資渠」「宿易貸」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宿遷網訊(記者 洪磊)「以前辦理銀行貸款要抵押物,耗時耗力,費用也不低。『宿易貸』手續簡單,銀行根據公司信用等級認證結果,直接給我們發放了400萬元的無抵押、純信用、低利率的貸款,一年節省利息支出近5萬元。」
  • 中國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匯聚「金融暖流」
    近日,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為傳化集團批覆集團綜合授信額度近30餘億元,以金融「活水」賦能實體經濟,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位於浙江杭州的傳化集團是一家業務涵蓋化工、物流、科技城和投資的多元化產業集團。作為主要合作銀行之一,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一直以來為傳化集團提供了涉及傳統授信、跨境資金池、個人金融、理財服務以及黨建共建等方面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成果豐碩。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 以金融活水灌溉企業成長
    發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大有可為的戰略選擇。近年來,興業銀行鄭州分行通過產品創新,不斷完善小微企業產品體系和服務方案,有效提升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走出一條差異化的普惠金融之路。
  • 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青島存貸款餘額均突破兩萬億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丁一珈 見習記者 馬靜靜 青島報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昨日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青島市金融業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 [河南新聞聯播]駐馬店農商銀行:讓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4日 03:32 視頻簡介 駐馬店農商銀行:讓金融「活水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金融「活水」澆灌經濟「良田」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年來,興業銀行鄭州分行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改革、惠實體、穩增長、創特色、防風險,努力當好區域金融主力軍,充分釋放的「興業力量」正化作「汩汩甘泉」滋養這片「經濟田」, 在中原大地催生無限生機和希望。
  • 秦市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及項目建設銀企對接會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高揚)12月18日,秦皇島市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及項目建設銀企對接會。會上發布了秦皇島市重點項目、中小微企業及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情況,銀行機構介紹了支持中小微企業及全市重點項目政策措施。
  • 金融「活水」活未來——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觀察
    推出涉及9萬億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今年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讓中國經濟不僅沒有乾涸斷流,反而走出了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並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
  • 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國銀租賃榮獲多項社會責任獎
    本網訊 日前,由金融時報社主辦的「2020新時代金融發展峰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發布了第13屆「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金龍獎」的獲獎名單,這一獎項凝聚了權威金融媒體的公信力和國家金融研究機構的專業智慧,是當前金融界權威公正且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金融評選品牌活動。
  • 雷鳴:新科技助力新金融 讓源頭活水流入實體經濟每一寸土地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金融活水灌溉企業成長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服務小微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能力。;落地專為菸農量身定製的信貸產品「菸農貸」,再次打響了該行「普惠金融、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著力精準扶貧」的戰役;針對實體經濟中間力量的製造業企業,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加大中長期信貸工業廠房按揭貸款業務的投放力度
  • 金融擔當:活水湧 防線牢
    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不僅僅考量單個企業,更需要從產業集群維度進行金融設計。這是金融機構基於廣東產業鏈開出的強鏈、延鏈、補鏈「新藥方」。當前廣東正全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東金融業一手「暢通血脈」——加速貸款投放、優化投向結構、創新金融產品,託底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一手「去瘀生新」——夯築金融防線,確保廣東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 為老鄉盛滿一缸水——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開發性金融活水澆灌希望
    新華網貴陽1月4日電 題:為老鄉盛滿一缸水——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開發性金融活水澆灌希望「喲,真的是方便嘞!」蔣文剛笑眯眯地站在自家水龍頭前說。蔣文剛是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新壩組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用上自來水、家裡有個像樣的廚房和衛生間,是他多年的期盼。
  • 實體經濟「困難」,金融、地產「背鍋」,有道理嗎?
    由此可見,國內實體經濟確實面臨一些「困難」,而這些困難也是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在這一過程當中,金融和地產被看作兩大影響因素,很多人都把實體經濟的困境怪罪在二者身上。那麼金融、地產到底該不該「背鍋」呢?從某些角度上來看,確實如此。
  • 廣東省財政廳:花小錢重撬動 推動金融平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廣東省財政廳:花小錢重撬動 推動金融平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2020年12月24日 來源:廣東省財政廳辦公室  為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廣東省財政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支持金融平臺建設,通過平臺加大對供應鏈融資、政府採購融資的支持力度,推動金融平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 人大劉瑞明:引入競爭才能使金融系統真正主動「讓利」實體經濟
    這意味著,如果要讓金融系統切實「讓利」,真正起到「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的目的,除了上述措施,還需要更加有力的配套機制的推出。而之所以「不願意」,是因為金融企業本身有著很強的利益訴求,在長期處於一種相對壟斷的地位時,「讓利」事實上是對自身的一種割肉行為,與自身利益並不兼容。因此,即使金融系統面對來自於高層的命令,也缺乏執行動力。這就意味著,如果真正的要實現金融系統對於實體經濟的讓利,就必須通過市場結構的改變來實現。
  • 福建中行:精準澆灌實體經濟 服務好新發展格局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  12月10日,第十八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雲上」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