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朋友圈大家都不陌生,
沒事刷刷朋友圈,有事更要發個朋友圈。
只是玩了這麼久微信,你知道這朋友圈到底是個什麼圈嗎?
是不是合格的圈裡人,還要看看這朋友圈究竟怎麼發。
推麼推籤約寫手:薛笨笨
1
一朋友最近跟我說,微信朋友圈被妖魔化了,不信,你看看那些四處作怪的毒雞湯:
「朋友圈就像精神病院」
「朋友圈點讚潛規則」
「朋友圈戲精修煉手冊」
「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情商高的人都是這樣發朋友圈」
沒錯,朋友圈就是個江湖,且套路越來越深,開個玩笑說,我們不是正走在被套路同化的路上,那麼,我們就已經深陷套路無法自拔了。
發朋友圈已然成了社交必修項,可怎奈,無論如何修煉,似乎一入圈裡江湖,便逃脫不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發個圈吧,有人說你很閒很無聊;
不發圈吧,有人說你自恃清高;
發個讀書打卡吧,有人說你假裝文化人;
發個咖啡配茶吧,有人說你偽小資範兒;
發個吐槽加班吧,有人嫌你吃不了苦;
發個旅遊留念吧,有人說你窮嘚瑟;
……
總之,發,還是不發,讓人糾結;而發什麼內容,什麼時間發,發給誰看,這又成了最被diss的點。
問過無數人、看過無數人吐槽,對於有人選擇不發圈,我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1.太忙,上班忙工作、下班要顧家,看朋友圈的工夫都快沒了,哪還有空發朋友圈。
2.不忙,但日子過得平淡如水,無非就是一日三餐、三點一線、一天24小時,沒啥值得發的。
3.想發,但不知道發什麼好,朋友圈裡有領導、同事、家人、朋友,內容太難調和。
4.發了沒意義,就算發個啥,別人只是瞄一眼、點個讚、寫個評論,有意義嗎?
發現沒,不發圈的人一般看起來很另類,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這發朋友圈啊,就是種記錄生活,分享情感的形式,發與不發,全憑個人心情,自己的朋友圈還是自己做主吧。
2
朋友圈裡套路深,但總有人不按套路出牌,讓你感覺活得真實、真性情,比如我的這位朋友。
朋友偶像今年出道十周年,為了表示開心,她便在朋友圈裡秀了偶像的十年。沒曾想,就有微信好友在評論區留言,「你怎麼會喜歡這種這種貨色……」
朋友說,本來發個圈為偶像加油打氣,作為粉絲也尋個開心,沒想到卻被那些心裡陰暗之人弄得抑鬱了好幾天,朋友圈也停更了。
半個多月後,我問她心情好些沒,她說,我想通了:我沒讓所有人都跟著我去喜歡我偶像,只要我喜歡,我問心無愧就夠了,難道我喜歡誰,還要被圈裡批准嗎?
聽完朋友如此說,我秒回了掌聲和鮮花,配上文字:沒錯,委屈自己,太沒自我,自己喜歡就好!
那以後,朋友又恢復了更新,看著她圈裡有嗨皮、有鬱悶,有工作、有追星,我只想說,這感覺、這作風,才像她嘛,敢愛敢恨、大大咧咧,真性情!
朋友圈,其實就像一條街上林林總總的商鋪,每天有無數人從鋪面前經過,有人直接無視繼續前行,有人會駐足觀賞加以評價,可開門做生意不就這樣嗎?
套路再多,成交的總會有,嫌七嫌八的也不會少,重點是自己心裡明白就好。
3
曾經聽過一跑友講他跑步的故事。
在一次體檢中,因為目睹了年紀相仿的一個小夥子被查出肝臟有大片陰影,短短兩三分鐘的旁觀者經歷,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那之後,他決定開始跑步,並在朋友圈裡打卡,記錄他為這一決定所做的付出。
開始他跑的很艱難,圈裡的留言也五花八門:要減肥?受刺激了?在跟誰打賭?自我減壓?他一個都沒回復,每天照常跑,照常打卡。
個把月後,跑起來不那麼辛苦,仍有各種吃瓜群眾:打賭還沒結束?愛上跑步了?還能堅持多久?意思一下差不多了吧?他不解釋不言語,只期待著有一天跑步能成他戒不掉的一種習慣。
半年後,他仍在打卡跑步,留言的人已不多:佩服如此堅持的你!去跑馬拉松吧,我給你加油!要不明兒開始我也跑一跑!他笑了笑,心裡明白,他做到了!
跑友說,從那以後,跑步真的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很感謝自己當時能堅持打卡朋友圈,記錄下那段克服困難、突破提升的時光,而這段見證亦成了他日後前行的一個範本。
跑友還說,如果你們在朋友圈看到那些打卡的、努力的、發雞湯的,也許他們真的不是在矯情,在顯擺,在裝逼,可能他們真的在努力、在突破,也許和我一樣,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那段用心的過程。
所以你看,在朋友圈裡,你有時看到並不全部是套路,還有滿滿的用心和真我。
曾幾何時,我們明明就是高興、就是很喪、就是鬱悶,就是樂得其中,就是想發個圈進行發洩和分享,但顧慮再三,發送的前一秒還是默默按了刪除鍵,只得作罷。
為了不被指指點點,收起自己,委屈自己,這恐怕才是圈裡最大的套路吧。
像跑友那般保持自我,保持真我,釋放真性情,不好嗎?
4
朋友圈,既不是完全隱私的個人自留地,也不是極度開放的社交大廣場,它更多是一個半封閉半開放的領域。
可就是因為它的半封閉和半開放性,所以註定它很容易成為一個是非爭議之地,而對其的拿捏,也就成了讓人頭疼的問題。
為了一切看起來更完美,我們在套路中越走越遠:
拍照一分鐘,修圖兩小時;
明明很刻意,力求很隨意;
只發高大上,掩蓋真生活;
盲目去跟風,失去真性情;
完美雖好,但到底不接地氣,使得朋友圈成了自帶濾鏡的大秀場,真真假假,浮浮誇誇。
人生本來就多苦,所以,何必還在朋友圈裡把自己套路了。
該開心時開心,該吐槽時吐槽,該點讚時點讚,該堅持時堅持,秀出自己的真心情,記錄自己的真性情,也許這才是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