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態硬碟的傳輸總線、傳輸協議、傳輸接口大全

2020-11-21 騰訊網

SSD現在是已然成為電腦的不可缺少的東西,那對於SSD我們了解多少呢?

1.傳輸總線

總線就像一條公路,公路上的車好比總線上的電信號;公路的大小和車流量就決定了公路的車流量,故總線的位寬大小和傳輸頻率決定了一次傳輸中能夠提供的最大速度。常見的總線類型有:

1.1 PCIe

PCIe是一切的根,所有外設都是由PCIe演化而來。PCIe 2.0的最大傳輸速率是:5GB/s, PCIe 3.0規範將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8GB/s(最初也預期為10GB/s),實際速率卻很難達到這個理論值。

1.2 SATA

1.3 PATA(ATA)

IDE盤

1.4 SCSI

伺服器領域中使用的傳輸總線,已經很少人用了。

1.5 SAS

民用領域由PATA到SATA,伺服器領域由SCSI到SAS。SAS控制器可以兼容SATA的設備,但是SATA控制器不能兼容SAS設備。SAS 1.0達到3Gbps,每一代翻2倍。

1.6 FC

FC接口很稀缺,是基於網絡傳輸協議下誕生的接口。起源於SCSI,但速度遠遠超過SCSI,最新FC通道速度可以達到16Gbps。

2.傳輸協議

傳輸規範、傳輸標準,也就是數據傳輸的方式。

2.1 IDE

(1)PATA(並行ATA)

(2)PATA只支持數據部分進行CRC校驗

(3)IDE盤不支持熱插拔

(4)需要設置主從盤跳線

2.2 AHCI

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級主控接口/高級主機控制器接口IDE速度太低,協議老舊,所以有了AHCI;但AHCI是為了機械硬板而產生的產物,現在SSD已經普及,所以不再說明。

2.3 SATA協議特性

(1)簡介: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即為Serial ATA,串行高級技術附件。SATA接口是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行硬體驅動器接口。

(2)優勢:串行接口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傳輸速度快,執行效率高。與傳統ATA相比,具備了更強大的糾錯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還節省空間,有利於機箱內部的散熱,線纜之間的串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對數據和指令封包進行循環冗餘校驗(CRC),使得單bit和雙bit的錯誤都能被檢測出來。SATA不需要設置主從盤跳線。

支持的接口類型

主要有5中接口形式:SATA、Half-Slim、mSATA、mini-mSATA、B-key M.2

SATA接口pin腳定義

說明:SATA 3.1之後,沒有3.3V,第3腳為休眠腳。2.4 NVMe一種建立在M.2接口上的類似AHCI的一種協議,是專門為快閃記憶體類存儲設計的協議。具體優勢包括:性能有數倍的提升;可降低延遲超過50%;NVMe PCIe SSD可提供的IOPs十倍於高端企業級SATA SSD;自動功耗狀態切換和動態能耗管理功能大大降低功耗;支持未來十年技術發展的可擴展能力。

3. 傳輸接口圖例

傳輸接口也就是一個插口。SAS

PATA(IDE)

SATA & Half-Slim

mSATA & M.2

正反面都有pin腳,且pin腳數一樣。mSATA在工控行業還在批量使用,消費類已經很少用了。M.2M.2(NGFF) B+M根據接口樣式:M.2分為M、B、B+M接口樣式。其中,B key支持SATA協議;M key支持PCIE協議。

U.2

PCIe

分為:PCI、PCIex1、PCIx2 X4 x8 x16等。

ZIF

VPX

VPX 無標準,信號自定義,是定製化的

DOM

USB DOM

相關焦點

  • SSD的傳輸總線、傳輸協議、傳輸接口
    1.傳輸總線總線就像一條公路,公路上的車好比總線上的電信號;公路的大小和車流量就決定了公路的車流量,故總線的位寬大小和傳輸頻率決定了一次傳輸中能夠提供的最大速度。1.6 FCFC接口很稀缺,是基於網絡傳輸協議下誕生的接口。起源於SCSI,但速度遠遠超過SCSI,最新FC通道速度可以達到16Gbps。2.傳輸協議傳輸規範、傳輸標準,也就是數據傳輸的方式。
  • 我們都在用SSD,那麼SSD固態硬碟有哪些傳輸協議都知道嗎?
    當我們都在使用SSD的時候,那對於傳輸協議,有過了解嗎?其實所謂的傳輸協議也可以稱為傳輸規範、傳輸標準,意思是數據傳輸的方式。其中,現在主要的就有IDE協議、AHCI協議、SATA協議、NVMe協議四種。
  • 關於SSD傳輸協議:AHCI/NVMe的區別
    AHCI協議「古」已有之,傳承於機械硬碟時代。而NVMe協議差不多伴隨固態硬碟而出現。這兩種傳輸協議究竟有怎樣的區別?
  • 總線揭密:串行傳輸VS並行傳輸
    以古老而又典型的標準並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稱COM口)為例,並行接口的位寬為8,數據傳輸率高;而串行接口只有1位,數據傳輸速度低。在串行口傳送1位的時間內,並行口可以傳送一個字節。當並行口完成單詞「advanced」的傳送任務時,串行口中僅傳送了這個單詞的首字母「a」。
  • 東芝RC100固態硬碟評測 傳輸速度遠超普通SATA接口固態硬碟
    打開APP 東芝RC100固態硬碟評測 傳輸速度遠超普通SATA接口固態硬碟 發表於 2019-04-27 15:49:00
  • M.2接口的固態硬碟一定會比SATA接口傳輸速度快嗎?
    從去年開始,固態硬碟的價格就開始跳水,比最高點時跌去了一半不止,這讓大多數裝機用戶在選擇硬碟的時候都放棄了機械硬碟,而選擇性能更強的固態硬碟。而固態硬碟就不一樣了,固態硬碟的數據接口多種多樣,除了有跟機械硬碟一樣的SATA外,還有M.2接口、PCI-E接口、U.2接口等,根據接口不同硬碟外形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長的跟顯卡差不多。在這幾個接口中最常見是SATA接口和M.2接口,在選擇硬碟的時候各位小夥伴可能聽說過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M.2接口的固態硬碟性能比SATA接口快的多,事實真是如此嗎?
  • M.2接口為什麼和SATA接口的SSD傳輸速度一樣?固態硬碟如何選擇?
    970 Pro和970 EVO我們有時候會追求自己辦公或者娛樂使用的電腦整體性能,由於整體升級的預算很高,我們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但隨著固態硬碟的不斷降價,現在的固態硬碟SSD對於之前來說,價格親民了很多,那麼先升級硬碟成了很多人優先考慮的選擇
  • M.2接口為什麼和SATA接口的SSD傳輸速度一樣?固態硬碟如何選擇?
    970 PRO 我們有時候會追求自己辦公或者娛樂使用的電腦整體性能,由於整體升級的預算很高,我們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但隨著固態硬碟的不斷降價,現在的固態硬碟SSD對於之前來說,價格親民了很多,那麼先升級硬碟成了很多人優先考慮的選擇。
  • m.2固態硬碟到底是走的那種傳輸協議,千萬別被商家給忽悠了
    固態硬碟速度快,體積小,無噪音,不怕震等特點越來越受歡迎,而目前的固態硬碟常用的可以分為三類接口。第一是SATA接口,第二是MSATA接口,第三是M.2接口其中SATA與MSATA這兩個接口很好辨認,而M.2接口的固態硬碟,就需要注意了,M.2接口有兩種類型:Socket 2(Bkey -
  • 主流固態硬碟接口有哪些?
    最近幾年新出的主板一般都帶有這種接口,一些高端主板甚至會有兩個M.2接口,足以滿足用戶的需要。這種接口的固態硬碟根據傳輸協議不同分為M.2接口(SATA總線)、M.2接口(NVMe協議)兩種。M.2接口(SATA總線):這種固態硬碟雖說是M.2接口,但它的數據傳輸走的還是SATA通道,因為這種固態硬碟所支持的AHCI協議是針對SATA接口設計的。這是一種由英特爾制定的技術標準,它的英文全稱為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中文意思為進階主機控制器接口。
  • SSD接口性能排行全解析,懂了你才會選更適合自己的—SSD固態硬碟
    雖然多年來固態硬碟的價格已經下降,但價格方面仍然比較貴。你必須花費大約1000元左右獲得250GB的固態硬碟,而以相同的價格,你可以買到4TB的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對比機械硬碟優勢圖表性能和速度在衡量SSD性能時,需要考慮三個關鍵方面:吞吐量,延遲和IOPS(每秒輸入/輸出操作)。吞吐量,實際數據傳輸速率,是衡量存儲設備性能的次要參數。
  • 2GB每秒傳輸 WD_BLACK P50固態移動硬碟評測
    按照傳輸速率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目前大多數主板支持的USB3.1 Gen2X1其實就是最大傳輸速率為10Gbps的接口,其中USB3.0 Gen2X2定義必須使用Type-C接口
  • 輕鬆攜帶,極速傳輸:ORICO迅龍M.2固態硬碟套裝 體驗報告
    在接口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分別是SATA接口以及M.2接口,至於SAS則不是我們常見的接口,也就略過不談。SATA接口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目前主要是SATA3.0協議,最高傳輸速率為6Gbps。對於UASP協議,可能很多朋友還是有點陌生,USAP是USB-IF所制定的一個新傳輸協議用於透過USB接口連接序列設備,提供大容量儲存設備的傳輸速度高達20%,並降低CPU的利用率、數據延遲和等待時間,UASP協議提供了高性能主機及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在目前主流的Windows 10系統上,如果你插入的設備支持UASP,則會自動啟用UASP。
  • NVMe SSD高速傳輸的背後 原理竟然是這樣
    快閃記憶體技術發展到如今,想必大家對固態硬碟已經足夠熟悉,固態硬碟發展到今天各類別的定位差已經十分明顯。市面上主流的消費級基本有大容量主打性價比的SATA、mSATA SSD,以及主打高性能的NVMe M.2 SSD。
  • AS722/AS721USB3.2Type-C移動固態硬碟,高速傳輸
    AS722/AS721移動固態硬碟結合高速、抗摔、輕巧、大容量等移動儲存優勢,搭載全新USB 3.2 Gen 2傳輸標準,AS722讀寫速度可高達1000/900 MB/s,AS721則可達530/500 MB/s,大幅節省資料傳輸時間。
  • m.2固態和ssd固態區別
    m2固態和ssd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一起看看m.2固態和ssd固態之間的區別對。SSD是固態硬碟的英文縮寫。固態硬碟具有兩個接口,即SATA接口和M.2接口。傳輸速度不同:M.2的傳輸速度更快。使用NVMe協議的960PRO M.2固態硬碟的最高讀取速度為3.5GB / s,是傳統SATA固態硬碟的7倍。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高達560MB / s。音量不一樣:M.2標準SSD的單面布局的總厚度僅為2.75mm,而雙面布局的厚度僅為3.85mm。
  • 全面剖析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固態硬碟的關係
    還是我們對固態硬碟的接口概念一知半解?今天聚百匯網絡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的關係。PCI-E固態硬碟就是總線採用PCI-E來實現傳輸的固態硬碟,PCI-E也是英特爾公司提出的最新的總線標準,PCI-E總線採用點對點串行連接的設備連接方式,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10GB/S,固態硬碟的PCI-E接口是一種表現形式,可能是PCI-E傳統接口,以顯卡接口的形式出現,也可能以M.2接口的形式出現,關鍵在於固態硬碟的PCI-E原生/橋接主控,這決定它是否能走
  • 傳輸層之現場總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0176.htm目前國際上有40多種現場總線,但沒有任何一種現場總線能覆蓋所有的應用面,按其傳輸數據的大小可分為3類:傳感器總線(sensor bus),屬於位傳輸;設備總線(device bus)
  • 基於CPCI總線接口和LVDS接口的接收和傳輸測試數據實驗設計
    因此,CPCI總線已成為當今應用最廣泛的工業計算機總線,基於CPCI總線的工業控制計算機已經成為解決大量高速數據處理的一個新方向。 基於某測試任務,本文詳細闡述了通過CPCI總線接口和LVDS接口接收和傳輸測試數據,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期下,提高了地面設備接收和處理數據的速度。測試結果表明,此方法可行可靠,圓滿完成了測試任務。
  • 輕薄如卡片,綠聯推出高顏值移動固態硬碟,傳輸速率6Gbps
    作為存儲領域高端性能的裝備,固態硬碟可以說是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力,贏得了專業用戶的廣泛好評。隨著固態硬碟的興起,很多廠家開始推出移動固態硬碟。 移動固態硬碟相當於是把原來裝在電腦裡的固態硬碟做成了傳統硬碟的形式,既保留了固態硬碟「高速」「抗震」的特點,又兼顧到了移動硬碟的「輕巧」,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