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懷柔科學城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後,將為腦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進步提供技術支撐。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今年4月開工建設,由類腦認知功能模擬、腦連接圖譜技術、腦智調控研究、類腦智能體驗證4個平臺構成。交叉平臺以類腦認知功能模擬平臺為主建立可計算的大腦認知功能模擬器,腦智調控研究平臺和腦連接圖譜技術平臺分別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為大腦模擬器仿真建模提供研究基礎、技術基礎和數據基礎,類腦智能體驗證平臺為大腦模擬器提供功能測試和實驗驗證,為腦科學與類腦智能交叉提供覆蓋研究、技術、模擬、驗證等環節的一站式研究支撐平臺。
項目總建築面積299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75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495平方米。園區內建築圍合組成具有強烈開放性的矩形向心式建築組團,呈回字型的建築布局:建築的南側部分2層,西側部分6層,北側部分7層,東側部分3層。各部分相互聯繫、交叉共享,形成高效使用的科研空間格局。
「交叉平臺的建設,將實現腦認知功能從機理、結構到模擬的多層次的研究支撐平臺,為類腦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提供技術和手段支撐,通過腦與認知、信息、生物等領域的交叉,有望在國民健康、智能產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產生重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項目負責人介紹。
該項目是11個「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之一,法人單位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伴隨該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同步揭牌。
該研究院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和懷柔區合作推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點項目,將打造腦智研究核心儀器設施平臺、腦智研究共性技術開放平臺、腦智產業孵化集聚平臺,吸引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孵化和集聚一批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建設新興腦智科技產業示範園區,為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探索和試驗。
據了解,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推進科學設施平臺建設,加快構建科技創新生態。目前正在建設的29個科學設施平臺,將成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撐。
5個大科學裝置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竣工驗收,進入科研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到今年年底,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土建工程完工,科研設備採購完成95%;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主體結構基本完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子午工程二期懷柔部分土建工程基本完工。
11個科教基礎設施中,10個設施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大科學裝置用速調管平臺完成基礎結構施工。13個交叉研究平臺中,5個平臺竣工驗收,科研設備進場均完成60%以上;4個平臺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或主體結構封頂;3個項目完成基礎結構施工。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建設加速!又一平臺今封頂,將為發展AI提供支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於麗爽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