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到底背負了多少「不滿」?

2020-09-19 校長邦



核心看點


· 家長群體與線下機構雙吐槽,在線教育到底背負了多少「不滿」?

· 頭部機構紛紛公布自家成績,亮眼數據惹行業矚目。

· 行業發展之中光明與坎坷並存,信任危機亟待解決。


正文 2924 字

閱讀時間:8 分鐘


01

家長群體與線下機構雙吐槽

在線教育到底背負了多少「不滿」?


前幾日的行業分析文章發出後,後臺裡陸續收到一些讀者們相互討論的留言。這之中,有關在線教育的留言偏多,且大部分都帶有著不滿與批判的情緒,對在線教育抱有支持和讚美態度的留言少之又少。


回想起今年的暑期大戰中,各大頭部在線企業的那些壯觀激烈的燒錢營銷現象,如今依舊曆歷在目。然而這些用盡心力和財力的風光背後,最終得來的,卻是這樣的反饋結果嗎?


我們選擇在線教育,純屬無奈之舉啊,」一位來自上海的陳女士表示道,「疫情期間沒辦法出門,我們只能選擇在線的學習方式。可是我每次看到孩子整天抱著屏幕拿眼睛盯著看,我就總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天天盯屏幕孩子眼睛的傷害也太大了,而且學習效果我們心裡也並沒有底,」另一位身在北京的家長表示,「如今公辦校都開學了,我們還是希望回歸線下的。雖然還是對線下的安全問題有疑慮,但是在線教育實在難以讓我們放心。


「沒有手把手面對面的交流,能教出什麼效果?小孩子的自制力是難以掌控的,還是需要線下面授的形式來管控。」一家來自天津的線下機構校長說道。


更有人直白坦言:「我只聽到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對於網課深惡痛絕。在線教育只是開胃菜,哪能有當主角的命?」


......


對於在線教育,大量持不滿態度的言論持續增多——2020年的全國「新寵」在線教育,「解救」了人們足不出戶之下的教育困境,在停課不停學的限制中挺身而出,為何最終卻背負了如此多的不滿?



02

頭部機構紛紛公布自家成績

亮眼數據惹行業矚目


回顧今年年初——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線教育被歷史舞臺的聚光燈照亮了。


在對在線教育接受程度的調查中顯示,自2017年至2019年,中國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佔比一直有緩慢的提升,但始終沒有超越30%。直到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開始大幅上漲,超越了40%。


在疫情這個大背景之下,在線教育變成了一種安全與高效的學習方式。


在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雲教育平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中顯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行業的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的1.27億,升幅達46%。


且新增流量主要來自三、四、五線城市。


「三、四、五線城市」這一用戶群體範疇宛如一個閃亮的線索。當編者聯繫到一位身在吉林的程女士後,程女士果然表達出了與上海陳女士不一樣的觀點。


「現在開學了,我依舊給孩子保留了一部分線上課程,以後應該也會繼續在網上給孩子報班,」程女士說道,「之前一直沒接觸過在線教育,不知道這些優勢,其實像我們這種小地方的師資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網上就有著大量優秀的師資,這個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線上課程可以說是既優惠又便利,不僅價格相對來說更加有優勢,孩子也可以大大節約在路上的趕路時間。」另一位家長表示道。



由此可見,不同城市的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評價也是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的,對於在線教育「一邊倒」式的不滿,實際上也並沒有看起來那樣嚴重。


日前,在線教育各頭部機構紛紛公布了自家的暑期招生業績,引發行業熱切關注。


新東方在線的最新財報透露,春季免費課的報名人次達到2000萬,K12大班課的暑期在讀學員達到了100萬人次的規模。


猿輔導公司K12正價在讀學生人次將達370萬左右。其中,網課秋季正價在讀學生人數為220萬,斑馬AI課正價在讀學生人數150萬。


網易有道自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兩個月中,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46萬,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500%。


作業幫披露的2020年暑期業績顯示,作業幫直播課當前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


可以見得,今年的暑期,各大在線教育機構的成績都十分亮眼。


在線教育宛如乘上了歷史的劇烈風口,開始以迅猛的速度突飛猛進地發展著。但在這看似一路向好的大環境下,卻湧動著大量負面的評價。


有人說,在線教育永遠不可能趕超線下教育;有人說,在線教育頂多算是線下教育的一個輔助;也有人說,在線教育是永遠達不到「教」與「育」的兼顧的。


一邊一路光明,一邊輿論不斷。在線教育飽受爭議。


03

行業發展光明與坎坷並存

信任危機亟待解決


正所謂事物發展都有雙重面。在線教育真正引發嚴重負面的影響,其行業內層出不斷的亂象,難以根除的劣根事件從而引發用戶群體的不滿,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實際上,在線教育行業自出生之日起,就已經存在收費價格參差不齊、退款進程極度困難、教學內容粗爛缺乏等問題,在2020年被大力興起後,這些實質問題更是被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聯合多家機構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城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這三地有65.8%的家庭表示遇到過「非常不滿意」的情況,包括報名後更換老師、誇大宣傳、推銷電話騷擾、教學質量差、報班後遲遲不開課、不履行退款承諾或拖延以及交費後機構失聯等現象。


就拿近日行業內廣泛討論的噠噠英語事件來說,其「退款難、時間久」的問題就引發了大量用戶群體的不滿。


據了解,噠噠英語成立於2013年,2019年曾入圍《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但是,從2017年以來,其退款問題一直飽受爭議。黑貓投訴官方網站近一年的數據顯示,噠噠英語被投訴18次,皆是關於退款問題,並且都未被有效處理。


然而,縱觀行業現象,「退款難」這一方面中,噠噠英語事件早已不是「新鮮事」了。除此之外,大量知名在線教育機構也都曾因為退款問題被用戶群體憤怒投訴。


對此,有專家表示,在線教培機構拖延退費時間明顯是違規的,即使司法案例上沒有判例,這種方式也損害了自身的信譽和體驗


除此之外,教育之中最為本質的教學問題,也飽受爭議。


「孩子學習樂器已經快三年了,疫情期間無法回歸線下班,我就打算在某陪練平臺上買課時包,來幫助孩子練習,」一位來自北京的家長憤怒地表示道,「結果那個線上老師從一開始的彈奏方式就不對,等我們發現的時候,孩子都已經跟著他練了一個多月了!這種教學資質怎麼可能不讓我們擔心?


在線教育的信任危機亟待解決。


師資水平、教學內容、運營流程,一個又一個痛點開始引發在線教育的行業信任危機。疫情雖然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對於各家在線教育平臺來說,能否將流量有效地保護好,轉化好,才是考驗一家機構的真正實力。


一個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是會在前進的同時產生各種磕絆的。當下,用戶群體對於在線教育行業的評價褒貶不一,各家在線平臺的發展現狀也呈現出起伏狀態,同時,各種行業亂象也在引發著熱議。


但其實,一個行業裡存在的痛點,與之相應的也會帶來更多的機會。隨著網際網路+5G的迅速發展,未來,在線教育將會走向常態化趨勢。在科技與政策的不斷助推之下,下沉市場也將被進一步深入打開。與之加深的,必定是政策對於行業標準的把控。


不論如何,在2020這個特殊之年,在線教育的未來是值得我們持續期待的。



*您對於在線教育的評價兩極化有哪些觀點與看法?

歡迎大家發表於評論區,編者將留心整理,我們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它曾經「背負罵名」,如今卻助力教育事業
    雖然騰訊也推出了強制時間以及家長模式,但是還是很多家長對其仍然「恨之入骨」,所以它他一直「背負罵名」。但是如今騰訊的形象卻大相逕庭!最近,作為科技巨頭的騰訊頻頻現身教育事業,為發展教育事業添磚加瓦。騰訊聯手英特爾、惠普,打造智能教育電腦今年年初的特殊情況,讓不上行業都走起了「線上」這條路,教育事業也不例外。
  • 四衝程背負式割草機多少錢一臺專區
    四衝程背負式割草機多少錢一臺專區簡介 鐵甲網【四衝程背負式割草機多少錢一臺】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四衝程背負式割草機多少錢一臺】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四衝程背負式割草機多少錢一臺】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
  • 噠噠英語退費超兩月 調查:在線教育引超六成家庭不滿
    原標題:在線教育亂象: 退款拖延超兩月 超六成家庭不滿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下商業幾乎停擺。線上模式異軍突起,生鮮電商、在線健身、在線醫療、在線招聘等行業迎來了流量的狂歡,在線教育更是如此。但是,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參差不齊、退款困難、教學內容缺乏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
  • 在線教育到底是真風口,還是偽風口?
    虧損加劇,市值縮水,股價暴跌,這不禁讓人們懷疑,在線教育是不是一個偽風口?動不動就百億估值的公司裡到底有多大的水分? 在線教育在資本的裹挾下瘋狂燒錢,搶奪市場。 中國K-12在線教育在2020年的融資額超過500億元,超過行業此前十年融資總和。數億美元的融資消息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僅僅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軟銀、老虎基金、DST Global等一眾國際大基金同樣入場。
  • 在線教育到底賺不賺錢?
    編輯導讀:在剛過去的暑假中,在線教育行業狂飆的營銷費用使得其他行業望塵莫及。這也反映出來在線教育的困局:獲客成本越來越高,轉化率越來越低,在線教育還能否賺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不滿兩年二手房稅費?不滿五年二手房稅費要交多少?
    [導讀]不滿兩年二手房稅費? 1、契稅,根據國家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繳納契稅,無論是商品房還是存量房的買賣都要繳納的。住宅類房屋標準按房款總價的1%-3%交納契稅   不滿兩年二手房稅費?
  • 如何進行在線教育平臺開發?開發成本有多少?
    若想進行在線教育平臺開發,作為運營商或者投資商,可從以下幾個開發方向入手:一、自主研發在線教育平臺自主研發就是自己組建一個團隊,以自己的毅力和技術進行在線教育平臺開發,讓客戶輕鬆搭建屬於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
  • 在線教育只有商業,沒有教育
    不能發揮娛樂產業商業模式的時間,完全可以挪給教育行業。以騰訊家庭守護這一小程序為例,看似在幫助家長合理規劃孩子的玩遊戲的時間,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大開在線教育之門。細觀之下,在線教育的商業模式和租房、賣貨乃至金融,並沒有什麼區別。為了爭取更多客流,在線教育已經完美習得新興美妝品牌(如完美日記、梵蜜琳)的商業模式。
  • 在線教育,到底賺不賺錢?
    最近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要創業了,做K12在線教育。我們進行了在線教育目前是否還有進場機會的探討。怎麼衡量是否賺錢?建設UE為正式衡量在線教育企業賺錢的標準之一,我們簡單算一下,市面上有多少家機構有機會達到這個標準呢?首先拆解收入和成本支出,其中收入分為新籤和續費。
  • 義大利學生不滿在線教學,組織抗議要求重返校園
    ▲(圖片來自pixabay) 華輿訊 據義大利新華聯合時報編譯報導隨疫情節後的反撲,義大利很多地方都推遲了入學時間,並決定繼續網上教學,華人家長們本來就不放心孩子們複課,對於這一決定到也沒有太大異議,但是義大利學生們卻不滿
  • 極客晨星展爽:後疫情時代,在線素質教育發展速度將加快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整個教育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但總體可以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加速。疫情提升了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認同感,AI互動課、直播課等開始被用戶加速接受。在TWP騰訊智慧育兒分論壇——素質教育專場,極客晨星創始人兼CEO展爽將為我們分享她的真知灼見:線上教育加速教育生態變革為了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線上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全國超1億的學生在線學習。很多人發現在線教育比想像的更有效果,體驗也比以前更好,家長群體對在線教育的接受度也在加速。
  • 在線教育:B2C和C2C到底誰的機會更多?
    文/張仲榮(愛打勾留學創始人)從2014年開始,在線教育領域的網際網路產品層出不窮,遭到了資本的瘋狂追捧。而近期隨著幾次規模較大的在線教育投資再把這個領域推向了一個新高潮,例如一起作業網D輪一億美元融資、猿題庫D輪6000萬美元融資、跟誰學5000萬美元A輪融資等等。在在線教育的「網際網路+」中,有著內容優勢和用戶規模優勢的產品已經走在前面,而對於更偏向於O2O類型的在線教育產品,到底是B2C和C2C誰更有機會?
  • 叮咚課堂邱明豐:在線教育的最終形態的探索
    我作為在線教育的從業者,也算是AI課堂的創始者。一直在思考到底AI課對在線教育而言有多大的存在價值?將來的在線教育會是什麼樣的?我個人覺得網際網路要改變的事情應該是更徹底的,更有未來的。所以我在2018年2月份投身「AI+教育」,創辦了叮咚課堂,2018年7月份第一家基於AI技術的在線教育產品上線。
  • 雙十一教育成為爆品,在線教育只有商業,沒有教育
    2.在線教育只有商業,沒有教育3.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而淘寶目前的產品形態對比市面類似「短書」「小鵝通」教育SaaS產品,後者可能更加適合教育場景。後者的產品形態可以兼顧到整個學員的生命周期:直播、課程、社群、專欄、訓練營等內容和服務形態更加的完善,深入到更加的垂直領域的場景。用戶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到自己真的到底學到了多少?
  • 【GET2020】叮咚課堂邱明豐:在線教育的最終形態
    邱明豐主要分享了在線教育的核心問題是真人老師少而且成本高。他認為供給側和需求側時效率的是在線教育需要解決的核心內容,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就是人工智慧。雖然AI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隨著5年、10年之後技術的進步,它是不斷往前迭代進步的,會解決大部分問題。現階段低幼年齡段孩子的教育,已經可以滿足。以下為邱明豐演講實錄:今年疫情,在線教育變成最火的一個賽道。
  • 貴州AI智能教育機構加盟多少錢_河南詞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AI智能教育機構加盟多少錢,河南詞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趕考狀元(上海億山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源於耐飛教育,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中小學在線教育,已有十多年的中小學在線教育經驗與網際網路運營及線下教育經驗。
  • 說客英語:破解在線教育「燒錢」魔咒
    在線教育行業一直是一個「燒錢」項目,在發展初期就離不開資金的大量投入。然而,當在線教育行業開始持續虧損,發展陷入「窘境」,仍需大量資金助力的時候,資本投入的腳步卻遲緩了。由於其本身的營銷慣性,在線教育品牌習慣性依賴線下地推與戶外廣告以及電商廣告等手段的營銷。
  • 在線教育的底層邏輯
    第一個是整個在線教育的商業鏈路到底是怎麼樣的;第二個是教育公司的產品力如何去打造;第三個我們怎麼樣去實現增長?第一個方面,在線教育行業的商業鏈路到底是怎麼樣的。印度K12在線教育服務平臺Byju’s已經成為了一個百億美金級別的超級獨角獸公司。
  • 在線教育巨頭押注用戶入口,從成本視角看啟蒙在線教育的增長焦慮
    暑期期間,隨著各家頭部K12在線教育機構在K12剛需階段的戰役進入白熱化後,各家為了更好的卡住家長對品牌入口的認識。2020年暑期又多了一個階段的戰役,也就是2-8歲的啟蒙教育產品,目前各家主力的產品是啟蒙英語、次之是思維、最後是語文。
  • 調查:在線教育引超6成家庭不滿
    線上模式異軍突起,生鮮電商、在線健身、在線醫療、在線招聘等行業迎來了流量的狂歡,在線教育更是如此。但是,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參差不齊、退款困難、教學內容缺乏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各類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0915件,同比上升55.6%,其中外語培訓、技能培訓、課外輔導、幼兒早教是投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