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盧遠明:「輸血」「造血」並重 盤活鄉村發展

2020-12-24 新華網貴州頻道

  我叫盧遠明,2018年1月,我被觀山湖區委組織部選派到觀山湖區朱昌鎮麥乃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2020年9月,我被調整到觀山湖區朱昌鎮趙官村工作。

盧遠明(左四)正在給貧困戶杜玉芬家發雞苗

  在麥乃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時,我清晰記得抵達村子的第一天下了一場大雪,我和我的隊員在風雪中穿著駐村工作組訂製的「裝備」——紅馬甲和草帽,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摸排調查中,我們發現麥乃村支部軟弱渙散,歷史遺留問題多,矛盾糾紛突出,村集體經濟薄弱,貧困群眾缺乏技術,致富能力不足,無村集體產業。

  「我自家餵養的雞苗全部死光了。」在騸牛坡的山溝裡,只有麥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杜玉芬一家人獨自居住,杜玉芬正因家裡小雞沒能存活感到沮喪和難過。了解情況後,幾經周轉,我聯繫上修文縣一家土雞飼養場,給老闆說明情況後,老闆慷慨解囊贈送我們500隻價值1萬餘元的半大土雞苗,並在我們運走前為全部雞苗注射了疫苗。根據杜玉芬本人意願,我們給她家分配了130隻雞苗,並幫助她修建了圈舍。其餘的雞苗分配給了另外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飼養。這次幫助的這些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戶均收入2000元以上。

盧遠明幫助貧困戶劉學元家銷售雞蛋

  「心繫群眾,在其所需要的時候,盡己所能提供幫助」是駐村幹部的職責所在。記得有一次,我接到麥乃村李家衝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文喬林的電話,電話那頭他有些著急說:「書記,我的房子一樓地下冒水比較大,一樓被水淹了。」掛完電話,我立即趕往現場,看到他家一樓地皮全是被水浸泡的稀泥。究其原因是房子地基下有口水井突然冒水。我當下和村支書商議,從駐村工作經費中拿出部分經費幫助他家修建排水溝,向上級部門協調資金幫助硬化一樓地皮。另外,在查看他家二樓情況時,我還發現他家樓梯沒有任何安全防護設施,於是我決定幫助他安裝樓梯扶手,解決安全隱患。所有問題得到了解決,文喬林一家滿意的笑容讓我覺得心裡很踏實。

  駐村期間,在提升硬體設施方面,我們協調資金100餘萬元,幫助了8戶建檔立卡戶修繕房屋和修建衛生廁所;安裝飲用水消毒淨化設施和安設管道;安裝生活道路路燈150盞;分別修建騸牛坡和苗寨兩條生產生活道路770米和660米;修建1100平方米文體小廣場和安裝健身路徑;協助修建3條3.2公裡組組通公路。

盧遠明在走訪中與村民交談

  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要幫助村民們儘快拔窮根、奔小康,除了「輸血」,更得引導「造血」活源。為此,我和我的隊員們制定《駐村幫扶方案》,帶領村民發展產業,種植蜂糖李近600畝;幫助籌集資金90萬入股朱昌加油站項目;舉辦SYB創業技能培訓班,對30戶村民進行創業技能培訓;採取「引進來」和「走出去」方式,邀請省農科院專家講解技術,組織村幹部外出考察「取經」……通過種種努力,村裡有了自己的產業,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

  2019年,麥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今年9月,我被調整到朱昌鎮趙官村,投身新的幫扶工作中。接下來,我計劃通過引資引企引才進來、送貨送人取經出去、發展農村電商平臺等措施,推進趙官村的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從輸血到造血 北京銀行打造中小銀行扶貧樣本
    原標題:從輸血到造血 北京銀行打造中小銀行扶貧樣本   河北省阜平縣,地處太行山西部河北與山西交界的深山地區,是全國精準脫貧目標縣
  • 「我的扶貧故事」盧遠明:盡己所能幫助村民解難題
    我叫盧遠明,是觀山湖區遠教辦教學管理科副科長。2018年1月,我被觀山湖區委組織部選派到朱昌鎮麥乃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我清晰地記得抵達麥乃村的第一天,下了一場大雪,我們冒著風雪,穿著駐村工作組訂製的「裝備」——紅馬甲和草帽,開始挨家挨戶走訪。
  • 伊利:變輸血為造血以產業發展帶動精準扶貧
    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新模式,通過發展產業改變當地的經濟環境和就業,真正變輸血為造血,讓更多的地區和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通過這一模式,伊利逐步推動當地的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而實現「產業穩」帶動「就業穩」,後者則帶來「收入穩」和「生活穩」,最終幫助貧困地區實現永久性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觀山湖區遠教辦教學管理科副科長盧遠明:能切實幫...
    我叫盧遠明,2018年1月,我被觀山湖區委組織部選派到觀山湖區朱昌鎮麥乃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2020年9月,我被調整到觀山湖區朱昌鎮趙官村。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要幫助村民們儘快拔窮根、奔小康,除了「輸血」,更得引導「造血」活源。
  • 「輸血」扶貧治標不治本「造血」扶貧才能真富裕京東:這事我擅長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我國在開展扶貧工作中所發展出來的獨創性脫貧方針,自實施以來,成效十分顯著。最近,正直10月17日 "國家扶貧日"之際,再度將貧困問題拿出來同大家探討,不啻為宣傳扶貧工作,吸引扶貧力量參與的好方式。不過,在追求扶貧工作順利完成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對"精準"的把控。扶貧工作縱然十分艱巨,但是保證貧困群眾不再返貧則是更為艱巨的任務。"
  •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精準扶貧記事:注重「輸血」更注重「造血」
    據了解,郭湖村2017年底仍有25個貧困戶,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將這25個貧困戶確定為學院的精準扶貧對象。  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村民無法外出務工,幾乎沒有了經濟來源。得知消息後,學院加快推進援助服裝加工廠建設,為村民提供了30多個勞動崗位。村民陳柳介紹,「每月按件計酬,每人可收入1800—4600元不等。」
  • 激活閒置沉睡資源賦予鄉村「造血」功能
    新華社記者 周凱 報導在西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資源稟賦較差、產業基礎薄弱,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如期完成脫貧任務,還需鞏固脫貧成果,賦予鄉村「造血」功能防止返貧。豐都縣三建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8年以來這個鄉在脫貧攻堅中向改革要紅利,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合理設計村民、村集體、投資主體利益聯結方式,用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了「循環造血」功能,整鄉全面脫貧,群眾收入和致富內生動力明顯提升,為部分貧困地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益借鑑。
  • 【院長說】劉爭:打造立體幫扶模式 扶貧變「輸血」為「造血」_新聞...
    【院長說】劉爭:打造立體幫扶模式 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央視網消息
  • 新泰市汶南鎮:創新模式精準扶貧 從「輸血救助」到「造血共贏」
    產業帶動就業 助力貧困戶勞動脫貧「2016年,眾客集團公司開展了『六定六送』扶貧活動,我就是那個時候來到的公司。從普通操作工到熟練技術工人,我現在每個月收入已經達到了5000多元,現在大女兒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二女兒上高中、小兒子也考上了技校,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三年時間裡,他將時間化作了95萬字的扶貧工作日記、超過20萬字近100篇扶貧工作動態報導、一冊名為《扶貧路上》的詩影集……以真誠、熱血和激情對粵北山區這片土地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智慧,以實際行動踐行造血式扶貧,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精準施策助力鄉村振興——福建東蔡村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扶貧項目
    發表於:2021-01-06 08:49:25     作者:吳偉鋒來源:湄洲日報新年新氣象,湄洲鎮東蔡村在實現脫貧攻堅後,正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一幅生機勃勃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該村此前是市總工會掛鈎幫扶的貧困村。近年來,市總工會全力支持該村的脫貧奔小康工作,千方百計籌措了158萬元幫扶資金。
  • ...黃祖英到善廣鄉調研時強調: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持續增強造血功能
    她強調,各鄉鎮(街道)要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發展產業為抓手,創新脫貧群眾利益聯結和激勵機制,持續增強造血功能,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黃祖英到尖峰村入戶看望貧困群眾,了解到戶產業發展情況和收入狀況。隨後,她到三星村萬畝楠竹種植基地、金鐘村奇異莓扶貧產業示範基地,深入調研產業發展與群眾利益聯結、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
  • 兩江新區悅來:產業扶貧提升「造血」功能
    2020年04月28日 16:45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從「輸血」到「造血」,以扶貧之梯,越兩地之距。最近,一條湧動著原生動力的脈搏從兩江新區悅來延伸到城口縣高燕鎮坪原村。
  • 方大集團「造血式」扶貧助力甘肅東鄉高質量長遠發展
    這則傳說以長詩形式,集中了歌謠、故事、諺語等口頭文學的藝術成果,融合了東鄉族人民的集體智慧,表達了東鄉族人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嚮往和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是反映東鄉族根譜的口傳歷史教科書,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介紹,這些東鄉族女工的月薪不低於2600元,高者可達6600元。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建達:「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運用產業扶貧持續「造血」運鴻集團高質量完成扶貧助農任務
    在湖北省「兩幫兩助」年初工作動員視頻會議上,動員了湖北省各級工商聯、商會組織、廣大民營企業,以湖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20年決戰5.8萬人脫貧」為幫扶對象,對每個貧困人口幫扶全覆蓋(每人按2000元標準幫扶),幫助一批貧困人口就業,深入開展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行動。
  • 運鴻集團董事長李玉保:幫助貧困地區從「輸血」到「造血」
    運鴻集團還積極響應中央及湖北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光伏扶貧」的號召,以光伏生態農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包括籌建湖北武穴光伏生態農業項目、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生態農業種植大棚項目、遼寧省彰武縣阿爾鄉鎮投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千葉湖農業生態園種植大棚項目。2019年,李玉保捐資湖北省10個貧困縣1000萬元,為支持老區建設發展和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做出了貢獻。
  • 從國家扶貧重點縣到優美客家原鄉 華僑城·螺溪谷引領鄉村田園文化...
    在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大背景下,螺溪谷的新模式將引領鄉村文化旅遊新業態和新風尚。    1舊貌換新顏 全新業態打造注入產業新活力    對村裡這一年的變化,居住在陸河縣螺溪鎮歐田村的羅洪拾清楚不過。去年九月份到華僑城項目上做工,羅洪拾在不到九個月的時間裡攢下了一萬多塊,這讓羅洪拾和妻子開心不已。
  • 藍山扶貧故事丨六七甲村: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產業扶貧增強造血功能
    近年來,永州市藍山縣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和「四跟四走」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1234」模式,即完善扶貧產業規劃,促進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雙增長,健全貧困戶、村集體、企業三種模式,強化政策、資金、黨建、後勤四大保障,走出了一條發展產業促進穩定脫貧致富的特色路子。
  • 盤活「山水田」 念起「產業脫貧經」
    「我的腿腳不太方便,但添料、倒水還能幹,養牛也有些經驗,幹飼養員一年算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梁長在一臉笑意。  不僅確保實現穩定脫貧增收,還要為貧困戶提供就近就業機會。500頭牛的養牛小區,建成後將帶動周邊貧困戶養牛,實現穩定脫貧;黑老夭鄉啟動了570畝包括蒙古冰草、紅百合、礫苔草的「訂單式」育種精準扶貧項目……  「我們要因地因人制宜,下活產業扶貧這盤棋,發動種養大戶、產業能人、新型主體,通過示範培訓掌握技術,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