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裡的溫暖
12月14日,萬福店農場中心小學校園儘管室外寒風凜冽,但教室內卻暖意融融。由縣繼教中心、縣教研室聯合組織的「2020年隨中協作區道德與法治送教到校活動」在隨縣萬福店農場中心小學如期舉行。
LOVE
上午八點四十分,參與活動的隨中協作區各學校參加活動的老師們和送課到校的教師們準時來到學校,按防疫要求佩戴口罩,進門登記,測量體溫,有序來到活動場地。
活動伊始,第一節課由萬福店農場中心小學老師 劉明明主講《爸爸媽媽在我心中》。劉老師的課準備充分,材料都來源於學生生活,設計的課堂活動豐富多彩,從了解我們的父母、我們愛父母到愛父母在行動,層層遞進,潤物無聲,特別是活動二中的第四個環節:採訪班上的留守學生。
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你會責怪他們嗎?為什麼?老師的引導啟發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學生充滿感情的表達也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此環節後續劉老師送給了留守生一個小驚喜,讓留守孩子的媽媽錄了一段小視頻送給孩子,在教室現場播放時戳中了大家的淚點,孩子們泣不成聲,聽課的老師們都眼含熱淚。這樣的課堂充分發揮和彰顯了學科的德育功能,體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踐性。大家的情感體驗在此刻產生了共鳴!
LOVE
第二節課是厲山何家小學的優秀道德與法治老師陸碧帶來的《老師您辛苦了》。陸老師的課輕鬆活潑,讓孩子通過看照片猜老師說特點引入新課,也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討論老師一天要做哪些事?活動分工明確,組織有序,效果較好,通過看小視頻《老師的一天》再次對老師的工作進行了梳理,讓學生對老師的工作由模糊變得清晰。陸老師讓學生查閱老師的備課本、學習筆記本、批改的作業讓學生現場體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不容易,從而自然過渡到你們要怎樣做才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又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把你們的想法寫在紙條上,貼在桌子上,每天照著做。從思想到行動,真正讓思品課達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這樣觸及學生心靈的活動,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各項課堂活動切實有效地引導了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道德實踐。
LOVE
第三節課是尚市中心小學馬申晨老師帶來的《這些是大家的》小學二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馬老師的課堂充滿童趣,故事性很強,學生參與熱情非常高。課堂活動「校園公物大搜查」「假如公物會說話」「魔法體驗遊戲」,孩子們一直沉浸在快樂學習的氛圍裡,在馬老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輕鬆學得快樂,體驗到了有趣的道法課堂,在輕鬆的氛圍裡學到了很多知識。
馬老師富有親和力的語言,直接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課堂輕鬆且富有生命力。
LOVE
下午進行了熱烈的課堂研討活動,由三位主講老師分別對自己上午的講課進行說課和反思,三位主講教師對自己的設計意圖、課堂活動設置等進行了解讀,同時對自己課堂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了剖析。
接著聽課老師們暢談聽課體會,研討氣氛熱烈,從教學設計、教師、學生、課堂等多個維度進行探討,談優點、講不足,老師們在交流中碰撞思維的火花,對如何上好一節道德與法治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縣兼職教研員普子鋒老師和胡秋霞老師對上午的品德課進行了針對性的點評,肯定了優點指出了不足和日後努力的方向,得到了與會教師的普遍認同。精彩的課程研討後,縣教研員沈春燕主任為參加學習的三十餘名老師作了專題報告《上有魂有根有味有情的思政課》。沈主任要求廣大道法課教師轉換思想,提高站位,上好「四有」思政課。
沈主任強調,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育人總目標的主要陣地,要通過我們的課堂旗幟鮮明的落實學校德育目標,道法課的任務就是要堅定「主心骨」唱響「主旋律」守好「主陣地」建強「主力軍」,對學生加強法制教育、價值觀引導,以德性為本以法治為要,上「有魂」的思政課。沈主任的專題講座立意深遠,對廣大一線教師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LOVE
參加學習的老師紛紛表示,今天的聽課研討活動學習收穫很大,一定會在今後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工作中落實新理念新要求,立足課堂,堅守道法課老師的初心和使命,上好每一堂道德與法治課。
正所謂共研共行、共融共進。此次送教到校活動為教師們提供了交流、研討和學習的平臺。教無止境,研無終點。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研究是每一位道德與法治教師永恆的成長階梯,也是學校提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達到「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途徑。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相信以此次送教下鄉活動為契機,我們隨縣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在各位教育同仁的努力下一定會再上新臺階!
來源:溳水聽潮
編輯: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