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鏡頭的文章:全面了解鏡頭的常識和選購技巧 教您從頭打造屬於自己的鏡頭庫,算是一種概括性介紹吧,很多朋友說,看完也不知道要買什麼鏡頭,讓我再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
正好這幾天有朋友也在討論關於鏡頭選購的事情,發現他們的選擇角度和考慮方法,還真的和我不同。所以,本文也把幾方面的觀點一起整理綜合,供您參考。
第一部分 關於鏡頭的幾個共識,值得您先了解
1、鏡頭都有最適合的光圈
一般來說,鏡頭的最適合光圈都是最大光圈收小一到兩級。所以,除非必要,儘量不要用最大光圈。不同的鏡頭,都有不同的最優光圈,一方面可以看評測,一方面,自己拍照對比體會。
2、沒有完美的鏡頭
就鏡頭的光學質量而言,中心畫質一般是最好,邊緣畫質會下降。
但是,一般來講,我們的拍攝主體,通常是位於中間的,而在畫面邊緣,一般都是不重要的陪體,或者是直接是散景。這其實也說明,我們太過於在意邊緣畫質,其實並不科學。現在的高品質鏡頭,強調中心畫質與邊緣畫質的接近,但這個代價也是比較驚人的。我們需要在價格與畫質之間取得平衡!
3、揚長避短,只有最適合的鏡頭
了解自己拍照的重心所在。在這些方面加強鏡頭庫,比如,以人像為主,還是建議多配一些定焦,如35 50 85等。以微距為主,那定焦的微距一定是你的必備。
4、原廠情節,沒有必要
原廠的相機,質量好,不易跑焦(在無反上可以忽略),但價格一般都比較貴!副廠的性價比肯定是更好的。加上現在副廠都比較努力,比如適馬art上的堆料,騰龍在索尼卡口上的大獲成功等事實,都說明,副廠也是好選擇!
第二部分 初學攝影,是買一隻定焦好,還是一隻變焦好
1、變焦的優缺點
變焦鏡頭,焦段可變,且只需通過轉動鏡頭變焦環即可實現不同的焦距。形象些說,相當於一隻變焦鏡頭集成了多款定焦鏡頭。變焦鏡頭往往結構複雜、畫質也比定焦要差。體積更大,價格也更貴。而且變焦鏡頭的變焦比不宜過大,以變焦比在3以內最佳。
2、定焦的優缺點
定焦鏡頭只有一個焦距,但鏡頭結構簡單小巧,攜帶方便,同時畫質較好,一般價格也較低。定焦的缺點就是焦距恆定,適用範圍有限。
那麼初學者是先買一隻定焦好,還是變焦好呢?
從易用性來說,肯定是變焦鏡頭好,比較容易掌握。而且可變焦距的範圍越大,則可拍攝的場景越多。比如佳能最近推出的一款RF24-240,就提供了廣角端到長焦端的變焦範圍,可以拍風景、人像、甚至是打一些大的鳥。初學者通過這樣一隻鏡頭,可以快速的了解各個攝影題材。
定焦鏡頭是需要花一些時間掌握的,但掌握了定焦鏡頭的應用,也標誌著你的攝影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因為,定焦鏡頭不僅在畫質上,會給你驚喜,同時,由於焦段固定,你要改變構圖,你只能靠身體的移動來實現,這樣不自覺的你在移動過程中學會了觀察,可以更加主動的進行構圖。
第三部分 關於鏡頭的一些錯誤觀點,你必須了解
1、長焦不適合拍風景?
長焦能拍出很不錯的風景照,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你站在一塊巖石上,你面對一片大草原,身上有一隻超廣角,比如14mm,你舉起相機取景,左移,右移,是不是景物大同小異?
好,把這個鏡頭換成一隻帶300mm的長焦,你再試一試,你發現,你看見了很多細節,每移動一下相機,你就發現,視角馬上變了,這有著不同的美,是不是?這也就是長焦拍景的最大好處,在同一個位置,你可以取得多個角度的拍攝效果。何況,還有全景合成這個功能呢。
所以,我們在欣賞出色的風景照時,常常會發現有很多用長焦拍出來了畫面細膩、具有很好空間壓縮感的風景大片。
2、拍人像就是要用大光圈?
我們常說50 1.2 85 1.2 等這些是人像鏡皇。所以很多人錯以為拍人像就是要使用大光圈。特別是尼康出了一隻58 0.95的超大光圈鏡頭。
大光圈當然可以拍出很不錯的散景效果。通過人與景的虛實對比,來突出人物。但如果一味這麼拍,拍人像也太容易了,容易陷入「糖水片」的誤區。
使用大光圈拍人像,對於景深的控制很重要。景深淺,很可能人物的某些部分會失焦,比如,只對準一隻眼睛對焦,則另一隻眼睛就失焦了。要表現人物的特寫還好,如果是要表達人物的整體美感,則多少會失分。
另外,我們前面也說了,最大光圈下,無法發揮出鏡頭最強的功力。
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拍人。比如,漢服人像,我們喜歡在一些傳統建築下拍;比如櫻花叢下,我們也希望將人與櫻花互相輝映,如果一味使用大光圈,則就無法將環境交待清楚,也失去了在這一場景下拍照的意義。
大光圈鏡頭,其實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可以在更暗的場景下面拍攝的可能性,或表現一些極致的效果,如就強調美麗的眼睛。
3、超廣角不適合拍人像?
如果大家認真看現在的婚紗攝影師,他們不一定喜歡用長焦,而喜歡用廣角甚至是超廣角拍。我們都知道長焦有利於製造淺景深,傳統的「糖水片」,就是焦外模糊,人物極致地突出。那用廣角拍人,更多地是將人物與所處場景融為一體。
要知道我們婚紗照一般都找一個不錯的風景地拍攝,甚至花重金出國拍,正如那句廣告詞「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為的不就是將景物的元素納入照片嗎?如果不用超廣角,你的背景將交待不清,那還不如隨便找個地方,一拍了之!要知道,人物與美景的完美組合,才是婚紗照的意義所在。當然,燈光要求也更高了!
4、鏡頭多多益善?
常常可看到某些人攝影包超級重,帶上自己的所有鏡頭。但到了地方,實際上用上的很少。其實我也總有這種「寧可帶錯,不可錯過」的想法。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於鏡頭過於依賴的表現。
你肯定看過很多真正的攝影大師,他們只帶一枚鏡頭,就可以拍出各種各樣的好照片。其一,真正理解了自己鏡頭的優缺點,其二,真正用好了這隻鏡頭。一隻鏡頭只有充分的使用,你才能全面的了解這隻鏡頭,把其優點全部發揮出來。
如果有一隻鏡頭很長時間躺在你的防潮箱內,請考慮將之出手吧。
5、鏡頭越貴越好?
好鏡頭,不一定是貴的,但一般來說貴的鏡頭,是比較好的。但並不是越貴越好。越貴的鏡頭,你在使用上,可能會越加小心翼翼,認為沒拍好,是自己的錯。還有,象尼康58 0.95這樣的怪獸來說,還得有足夠的臂力啊。
最好的鏡頭,一定是自己最得心應手的,最帶的出去的,適合自己拍的最多的場景。在我的鏡頭庫裡,不得不提就是騰龍的90微。當我用550d的時候就用上了,然後6D,它依然在。最後換成了EOS R的時候,才因為和RF轉接的兼容問題,出掉了,但我還是換了一隻升級版90微。因為這隻鏡頭對我這比較喜歡拍微距的人來說,太好了,成像質量非常滿意,又輕便。
第四部分 有沒有買一隻頭頂兩隻用的鏡頭或有沒有一些小配件能讓鏡頭的用途變大?
當然是有的。象我上面提的90微,不僅僅在微距下,可以取得1:1的放大倍率,同時還可以當人像定焦來用。 2.8的光圈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且還有防抖功能,拍人像完全可用。
另外,如果沒有專門的微距鏡頭,想玩微距怎麼辦,試試近攝接圈,或微距附加鏡吧。這可能是最小成本玩微距的解決方案。
還有,如果你只有400焦段的鏡頭,但卻想打鳥怎麼辦,試試買一個增倍鏡吧。雖然會對畫質有影響,但完全可以一試。因為再買一個鏡頭的成本更大,且更重!
第五部分 鏡頭對成像的影響比機身大,值得投資好鏡頭!
這點可能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但鏡頭對畫質的影響更大,專業玩家裡還算是比較一致的看法。機身的更新相對較快,而一隻好鏡頭,卻可以讓你長時間的享受。所以,鏡頭更值得投入。而更有意思的是,機身一旦入手,每年都會掉價,鏡頭則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甚至還會漲價,簡直就是最佳理財產品,讓你邊用,用完出手還能保值或賺錢!
越是高價的鏡頭,其折價率越低,越保值。同時,別看在同一個照片中,高素質鏡頭畫質看似只提升了10%,如果拍十張,拍一百張,拍一千張呢?所以,我的建議是,在你的預算範圍內,選最貴的鏡頭,你不會後悔的,而且即便因總的預算有限,另可降低機身的檔次,也不要降低鏡頭的檔次。而且,越好的鏡頭,給你的畫面感受越好,越能激發你創作的熱情,你一不小心多了幾個作品,多賣了幾張出去,這代價不就都回來了嗎?
第六部分 鏡頭的未來趨勢,你不得不關注
正如機身正在由單反向無反轉向一樣,各大廠商都在全力開發無反鏡頭。索尼就不多說了,G大師鏡頭鼎鼎有名。佳能最近一款接一款推出高素質RF鏡頭,有多少人像攝影師,因為RF 50 1.2把自己的5D4賣掉而買了EOS R,而尼康前幾天宣布因為58 0.95超大光圈鏡頭預定超出預期,暫時不接受新的訂單,可見其熱銷程度。
雖然說無反都可以轉接單反鏡頭,但職業攝影師,或追求更方便、更好握持感的高端用戶,他們還是願意畫更多的錢,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
目前從二手市場上來說,原生無反鏡頭正受熱捧,而單反鏡頭,正呈現比之前更快的掉價趨勢。所以,你現在要買一隻鏡頭,不妨好好考慮一下自己未來將單反機身轉成無反機身的可能性。
綜上,鏡頭對畫質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從多個方面考慮,你都應該選一隻好鏡頭,而且不用多,有個一兩隻稱手的,足夠了!祝你拍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