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信託產品暫停發行數月之後,市場上傳出華信信託被監管部門暫停業務的消息。
有數位接近華信信託的相關人士向信託百佬匯記者證實此事屬實,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華信信託相關人士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應。
另據記者了解,華信信託正推進增資擴股工作,且已與一家某大型企業集團籤訂增資協議。
針對此起彼伏的民營信託風波,有業界資深觀察人士表示,「無論民營還是國有的信託公司,只要規範經營發展,持續創新,都可以實現良好的發展。今年,個別民營信託公司出現了較突出問題,並不能因為這個就對民營信託公司打標籤,還是要從問題信託公司內部找原因,諸如公司治理名存實亡、關聯交易多、內控失效反思。」
資金池業務待清理
華信信託官網顯示,該司最近一隻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於2020年3月31日,產品名稱為華信·華冠36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此後華信信託僅發布過一款慈善信託的成立公告。
有知情人士向信託百佬匯記者表示,數月之前,監管部門要求華信信託暫停業務,在資金池清理完畢之前不得新發產品。「華信信託較長一段時間即以資金池業務為主,業務規模不大,資金缺口也不大,數十億級。如果想重啟業務,必須引入戰投。」
華信信託前身為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後幾經更名為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註冊資金66億元,現任董事長董永成兼任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19年年報顯示,華信信託公司股東總數有20家,第一大股東是華信匯通集團,而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均是華信匯通集團的關聯公司,三家合計持股超過60%。
華信匯通集團成立於2004年11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董永成,經營範圍包括投資及資產管理、經濟信息諮詢、財務諮詢、市場調查等。
記者注意到,華信信託年報顯示,2018年,大連銀保監局對公司開展了大客戶授信業務、資金池業務、信息科技、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多項監管檢查;2019年,大連銀保監局對公司進行了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檢查和「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現場檢查現場。
推進戰投增資
值得一一提的是,漩渦之中的華信信託已在推進增資擴股工作,且已與一家某大型企業集團籤訂增資協議。
實際上,隨著資管新規的實施,信託行業整體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今年5月,《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頒布,將資金信託業務開展的規模限制與信託公司淨資產掛鈎,使得信託公司增加資本實力更加迫切。
信託百佬匯記者注意到,除卻華信信託,民生信託、華澳信託、雲南信託、四川信託、安信信託等多家信託也在今年推進引戰工作。
華信信託相關人士此前表示,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主要出發點,一是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提升淨資產規模,增加現金流,提升抵禦風險能力,更好保障客戶利益;二是通過引入實力強大的股東,優化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三是新股東會帶來更多優勢資源,公司與新股東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效應,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為未來業務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近年來華信信託經營數據一直呈現下滑趨勢。2015年~2018年,華信信託分別實現營收27.48億元、23.11億元、14.02億元、11.46億元,實現淨利分別為19.70億元、16.06億元、10億元、8.07億元。
2019年,華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5.73億元,淨利潤虧損1.52億元。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信信託實現營收-4.17億元,淨利虧損5.55億元。
截至2019年末,華信信託信託資產規模超600億元,分布於房地產業的佔比三成左右,另有24.60%分布於金融機構。這600億信託資產中,有超400億為集合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