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信託業務被叫停?事涉數十億資金池 目前正在引戰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信託產品暫停發行數月之後,市場上傳出華信信託被監管部門暫停業務的消息。

有數位接近華信信託的相關人士向信託百佬匯記者證實此事屬實,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華信信託相關人士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應。

另據記者了解,華信信託正推進增資擴股工作,且已與一家某大型企業集團籤訂增資協議。

針對此起彼伏的民營信託風波,有業界資深觀察人士表示,「無論民營還是國有的信託公司,只要規範經營發展,持續創新,都可以實現良好的發展。今年,個別民營信託公司出現了較突出問題,並不能因為這個就對民營信託公司打標籤,還是要從問題信託公司內部找原因,諸如公司治理名存實亡、關聯交易多、內控失效反思。」

資金池業務待清理

華信信託官網顯示,該司最近一隻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於2020年3月31日,產品名稱為華信·華冠36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此後華信信託僅發布過一款慈善信託的成立公告。

有知情人士向信託百佬匯記者表示,數月之前,監管部門要求華信信託暫停業務,在資金池清理完畢之前不得新發產品。「華信信託較長一段時間即以資金池業務為主,業務規模不大,資金缺口也不大,數十億級。如果想重啟業務,必須引入戰投。」

華信信託前身為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後幾經更名為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註冊資金66億元,現任董事長董永成兼任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19年年報顯示,華信信託公司股東總數有20家,第一大股東是華信匯通集團,而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均是華信匯通集團的關聯公司,三家合計持股超過60%。

華信匯通集團成立於2004年11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董永成,經營範圍包括投資及資產管理、經濟信息諮詢、財務諮詢、市場調查等。

記者注意到,華信信託年報顯示,2018年,大連銀保監局對公司開展了大客戶授信業務、資金池業務、信息科技、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多項監管檢查;2019年,大連銀保監局對公司進行了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檢查和「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現場檢查現場。

推進戰投增資

值得一一提的是,漩渦之中的華信信託已在推進增資擴股工作,且已與一家某大型企業集團籤訂增資協議。

實際上,隨著資管新規的實施,信託行業整體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今年5月,《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頒布,將資金信託業務開展的規模限制與信託公司淨資產掛鈎,使得信託公司增加資本實力更加迫切。

信託百佬匯記者注意到,除卻華信信託,民生信託、華澳信託、雲南信託、四川信託、安信信託等多家信託也在今年推進引戰工作。

華信信託相關人士此前表示,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主要出發點,一是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提升淨資產規模,增加現金流,提升抵禦風險能力,更好保障客戶利益;二是通過引入實力強大的股東,優化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三是新股東會帶來更多優勢資源,公司與新股東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效應,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為未來業務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近年來華信信託經營數據一直呈現下滑趨勢。2015年~2018年,華信信託分別實現營收27.48億元、23.11億元、14.02億元、11.46億元,實現淨利分別為19.70億元、16.06億元、10億元、8.07億元。

2019年,華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5.73億元,淨利潤虧損1.52億元。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信信託實現營收-4.17億元,淨利虧損5.55億元。

截至2019年末,華信信託信託資產規模超600億元,分布於房地產業的佔比三成左右,另有24.60%分布於金融機構。這600億信託資產中,有超400億為集合類型。

相關焦點

  • 通過華信資金池業務叫停,看哪些信託產品容易爆雷
    來源:顧問雲在上周傳出華信信託據說高達40億元資金缺口的資金池業務被叫停之後,華信信託成為了當前最容易爆雷的信託公司(安信信託和四川信託已經爆了),和川信一樣,華信也是資金池業務出了問題。那麼,當下哪些信託產品容易爆雷,投資者見到之後要「繞道走」呢?
  • 信託風險劣變啟示錄:華信信託「資金池」危局如何化解
    在風險難測的背景下,信託公司的動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深陷產品延期的華信信託股權拍賣再度因無人響應而慘遭「滑鐵盧」,且該公司4隻「資金池」信託產品已過了兌付的日期,但華信信託目前仍未發布兌付公告。
  • 華信信託官方連發3則延期兌付公告 其業務被暫停或成事實
    昨晚,華信信託官方連發3則延期兌付公告,涉及產品產品達6款。此前華信信託產品已數月停發,其業務被暫停或成事實。24日晚間,華信信託反別在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連推三則信託計劃延期公告。
  •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
  • 華信信託董事長一錘砸向總經理!說好的霸總小說高端商戰呢?
    打人都是小case,華信信託傳達的信號是:事件發生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目前公司全體工作人員狀態穩定,各項業務正常進行。  同時,警方也發布相應通報。      但仍掩蓋不了華信信託陷入兌付危機的事實。  自2020年4月監管部門叫停「資金池業務」後,華信信託開始陷入困境。
  • 延期信託產品或再延期?華信信託最新回應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11月12日,此前延期的三款信託產品也已到最晚兌付日。後續19款延期的信託產品也將於年底前陸續密集到最晚兌付日。對於上述27隻信託產品的投向,市場傳聞多稱為資金池產品。對此,一位信託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具體是不是資金池產品根據上述描述也不能判定,最終要看信託資金實際是如何運用的。近日,華信信託對其發行的信託產品的底層資產進行說明。華信信託表示,公司發行和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全部運用至底層運用企業,包含40家融資企業,抵質押物主要分布於大連、瀋陽、北京、上海四座城市。公司相關信託計劃的權益合計約238億。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記者了解到,在目前爆雷的信託公司中,安信信託的重組進展最快,但接近面值的股價讓其保殼壓力很大;四川信託的資金缺口可能超300億元,因其交易對手不乏有中小城農商行,目前被牽扯進多宗訴訟中;華信信託則選擇通過「引進戰投+出售資產」的方式來化解危機,有意向外出售旗下大通證券股權。
  • 【關注】華信信託內訌背後:被指設70餘關聯公司倒款 信託資產湧向金融地產
    公開資料顯示,華信信託是中國銀保監會監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於1981年,2019年末淨資產123億元,是目前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 董事長持械打傷總經理背後,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華信信託自2015年後業績一路下滑,同時期卻與控股子公司大通證券頻繁發生關聯交易。此外,華信信託還被指參與設立多家公司進行倒款。資金真實流動情況存疑。
  • 擴充實力+化解風險 信託公司爭拋「引戰」橄欖枝
    公開資料顯示,山西信託成立於2002年,註冊股本13.57億元,在現有68家信託公司中排名靠後。近年來山西信託曾經兩度傳出引戰消息,2017年曾有消息傳出,工商銀行或有意入主。但由於種種原因,前兩次引戰並未能按原計劃實施。
  • 今年信託公司掀「增資引戰」潮
    信託公司忙增資引戰年內增資近兩百億12月4日,青島銀保監局同意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由40億元人民幣增至48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不變。陸家嘴信託已是今年以來第8家實現增資的信託公司。在信託公司熱衷增資擴股的同時,今年還出現了公開徵集戰略投資者的現象。11月17日,華信信託在官網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並稱擬引入單一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
  • 市場傳聞攪動信託業 資金池業務存隱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的傳聞震驚了信託業。信託公司的資金池業務到底何去何從,再度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資金池」信託存在較大風險,近年來持續受到管控,後續非標資金池將陸續被清理改造,向標準化、淨值化方向轉型。
  • 信託資金池又起波瀾 標準化資金池產品賣瘋了!
    早在資管新規出臺之前,2014年原銀監會就明確發文要求清理信託非標資金池;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推出對資管行業進行統一監管,再次要求資管產品必須期限匹配、一一對應,禁止資金池模式。自此,資金池就被貼上違規標籤,成為一個負面概念。但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近日從多家信託公司人士處了解到,即使在目前,資金池產品仍普遍存在。
  • 光大信託逆勢增長引發關注 涉嫌違規資金池業務
    然而,在信託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逆勢增長的光大信託卻引發了業界的關注。近期有媒體指出,光大信託發行的「瑞富寶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瑞富寶)和「浦匯系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浦匯」)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規模快速增長,涉嫌違規資金池業務。
  • 資金池信託緣起何處,判定標準、監管現狀如何?
    同樣的,也引發了關於資金池信託的討論。在最近的業務交流中,筆者也陸續收到了投資者關於資金池信託的提問和留言。現實中由於資金池信託給出的較高的業績比較基準(預期收益率不合規)以及模糊的底層資產,使得投資者購買此類產品的時候往往意願強烈但是猶豫不決,處於一個兩難的困境當中。
  • 年內資產被凍結數次 華信信託凍結額超千萬
    截至目前,據中國網財經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一年華信信託累計被凍結資產就已達到1210萬元。有業內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這種情況在行業內較為常見,持續出現流動性問題就會有這樣情況發生,債權人都爭相保全資產。中國網財經同時注意到,除資產被多次申請凍結外,作為信託公司所運營重要資產組成部分,今年華信信託信託資產更是爆出嚴重風險。
  • 四川信託否認資金池業務全停和被接管,這家機構與安信信託關係不一般
    四川信託稱,有別有用心者捏造並散播關於「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資金池業務全部停止」等不實信息,嚴重詆毀該公司聲譽。公司已向有關部門舉報,並將根據其造成的損害後果追究法律責任。目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各項業務均有序開展。
  • 信託市場簡報:信託資金池風險規模有多大?
    信託資金池風險規模有多大?據報導監管層人士2019年底在相關場合曾提道:「截至9月末,28家信託公司上報非標資金池餘額4798.15億元,其中投資非標資產佔比約六成。個別非標資金池底層資產期限錯配嚴重,資金接續已出現困難。個別非標資金池主要用於承接信託風險項目,底層資產質量加快劣變,清理難度不斷加大。」從66家信託公司已發布的年報來看,截至2019年底,主動管理型產品中其他投資類餘額共1.47萬億元,大多數信託公司會將資金池業務歸入到其他投資類項目中,所以這1.47萬億元估計有一大半都是資金池的規模。
  • 華信信託年內被凍結資產超千萬 超20款產品逾期、上半年虧損5.5億元
    中國網財經同時注意到,除資產被多次申請凍結外,作為信託公司所運營重要資產組成部分,今年華信信託信託資產更是爆出嚴重風險。延兌、虧損雙重承壓11月19日,華信信託在僅兌付「延兌潮」中4款產品後,對外公告稱, 目前,其正積極推進底層信託資產清收處置工作。
  • 華信信託拋出歷史最大增資擴股...
    擬引入資金34~68億元11月17日,華信信託正式發布徵集戰投公告,表示為增強公司資本實力,保護信託投資者利益,拓展業務發展空間,推動業務轉型和創新,面向全國徵集戰略投資者。這意味著,如若此次引入戰投行動按計劃完成,將成為華信信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增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前,華信信託曾針對市場關注的問題公開發聲,否認存在大股東佔款或資金被挪用的情況。在此次徵集戰投公告中,華信信託再度對這一市場關注焦點進行了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