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拋棄英特爾  因為英特爾不再強大?

2020-08-29 深度圍觀頻道

6月23日,WWDC2020開發者大會上,蘋果證實了外界謠傳已久的「換芯計劃」。

蘋果在線上召開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020),會議全長兩小時,旨在向研發者們展示蘋果目前最新的軟體和技術。在會議最後,蘋果還證實了外界謠傳已久的「換芯計劃」,此後蘋果的Mac系列電腦將棄用英特爾的微處理器,轉向自家晶片。

蘋果CEO庫克在大會最後總結道,「今年對於蘋果來說是飛躍的一年……發布會處處都是驚喜,我們也從未停止創新的腳步。」

這表明蘋果對自研晶片前景充滿了信心。

蘋果要換「芯」 從來沒停止

庫克在演講中透露,首款採用蘋果晶片的Mac將在今年年底發布,預計過渡期需要兩年時間,同時新的英特爾驅動的Mac還在醞釀中,蘋果目前還沒有完全轉向基於ARM的Mac。

蘋果官宣Mac架構要從英特爾過渡到自己的ARM晶片。雖然ARM版Mac沒有上市,但已經足夠讓開發者興奮了。

蘋果驛動的「芯」曾未停止過。

蘋果本是七十年代個人電腦時代的開創者,卻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眼睜睜看著微軟和英特爾在八十年代,憑藉兼容和授權模式搶佔市場,建立起牢不可破的Wintel聯盟。

在Wintel體系中,下遊整機廠左手高性能晶片,右手最新款作業系統,依靠高度產業分工,自己只要做好組裝銷售,就能在廣闊的時代紅利面前數錢數到手發軟。惠普、戴爾,包括後來的聯想,都是受益於此而崛起。

九十年代,賈伯斯拉來IBM和摩託羅拉組成了一個叫「AIM」的組合。其中,IBM與摩託羅拉研發PowerPC處理器,蘋果和IBM負責軟體。

只可惜,2000年,AMD就首發了全球首款1GHz主頻的晶片。2001年,英特爾的「奔騰」P3又衝上了1.13GHz寶座。

而IBM有心幫蘋果,通過高通過將高性能伺服器晶片下放桌面市場,但受制於產能導致蘋果發售日期推遲,錯失了學生換機機會。

各種問題頻出,導致賈伯斯不得不投入Inter的懷抱,但也基本可以判斷,當時的蘋果已經埋下了要走自己路的種子。

2006年的Macworld大會上,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講出了一句影響兩家企業此後15年合作的經典臺詞:「報告史蒂夫,英特爾準備好了!」

當然,當時的智能移動時代崛起已經開啟,Inter當然覬覦移動端的發展,憑藉蘋果進入移動智能終端領域,如果霸業成功,Inter左手PC右手移動終端,那還不數錢數到手抽筋。

而當時的蘋果似乎也是沒有別的更好的路徑,這一切看起來是優勢互補珠聯璧合。

憑心而論,蘋果也的確搭上了Inter的快車,在商業上斬獲頗豐,截止到目前,蘋果Mac雖然在銷量上比不上聯想、惠普、戴爾,但每年幾百萬臺的銷量,絕大部分消費者使用的Mac也均採用的是英特爾處理器。

我們很難判斷,過去十幾年,如果沒有Inter的晶片,消費者是否還會為蘋果的Mac買單。

問題是自強不息的蘋果從來沒有停止移動的心,而Inter,因為商業和產品原因導致蘋果與它漸行漸遠。

大家一致判斷是,英特爾近年來的PC處理器一直在性能方面擠牙膏,而且發布時間持續跳票,蘋果對它早就沒耐心了。

英特爾九代酷睿處理器相比八代酷睿處理器,發布時間跳票了大概半年左右,而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又跳票了三個月左右,持續跳票自然放緩了蘋果更新Mac電腦的頻率。

這個問題和IBM當時發布跳票何其相似,當然受困於IBM,而現在受困於Inter。

因此我們不難判斷蘋果的野心,從性能和性價比方面考慮都要完成Mac晶片自給。

這是其中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自給晶片具有完全的定價能力,能真正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一點從華為要發展自己的晶片如出一撤。

我們反觀「高通稅」,想想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品牌高喊「賣手機只為交個朋友」可見一斑,核心部件不自主,就不擺脫幫人數錢的命運,我相信七十年的蘋果早就看透這一點,只是當時自己能力不足而已。

擁抱ARM不是x86不強大 而是適合

蘋果自研晶片基ARM架構,蘋果自研主要是完善蘋果產品生態,很顯然,蘋果也希望把Mac電腦打造成和iPhone、iPad等一致的硬體生態 。

也只有把重要技術抓在「手心」裡才能保證產品穩定推出,不受其他原因制約。

另外,兩種不同架構有著天生優劣和不同的應用場景。Inter x86架構採用CISC,而ARM採用RISC。

CISC(複雜指令集計算機)和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是當前CPU的兩種架構。它們的區別在於不同的CPU設計理念和方法。

ARM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出售IP(技術智慧財產權)的公司,所謂的技術智慧財產權,就有點像是賣房屋的結構設計圖,至於要怎修改,哪邊開窗戶,以及要怎加蓋其它的花園,就看買了設計圖的廠商自己決定。

ARM的架構是採用RISC架構,RISC架構在當初的PC架構爭霸戰雖然敗給Intel所主導的x86處理器架構,卻默默在另外的領域成長壯大。

小從硬碟轉速控制、電信基地臺的計算、汽車噴射引擎的控制、音響系統、相機引擎,大到電動機具的控制等等,都能夠看見採用ARM授權架構處理器的身影。當然華為的達文西架構也脫胎於ARM。

X86是英特爾Intel首先開發製造的一種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泛稱,包括Intel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以86結尾系列,英特爾統治整個CPU產業鏈長達數十年。

但是,Intel以增加處理器本身複雜度作為代價,去換取更高的性能,但集成的指令集數量越來越多,給硬體帶來的負荷也就越來越大,無形中增加了功耗和設計難度。

早期的CPU全部是CISC架構,它的設計目的是 CISC要用最少的機器語言指令來完成所需的計算任務。

ARM採用將晶片的設計方案授權(licensing)給其他公司生產的模式,在世界範圍結成了超過100個的合作夥伴(Partners),將封閉設計的Intel公司變成全民公敵。

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移動通信領域,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低耗電的特性,ARM的高性價比和低耗能在移動市場比英特爾更具優勢。

對比來看,相較於基於CISC的x86架構處理器,由於為了滿足電腦產業發展而不斷加入指令集,使得處理器日益龐大,但每個指令集用到的頻率也越差越大,許多指令到後來已經相當少用,甚至是可以被新的指令所取代。

而ARM架構則大幅簡化架構,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讓整個處理器更為簡化,擁有小體積、高效能的特性。

從性能來看,X86結構的電腦無論如何都比ARM結構的系統在性能方面要快得多、強得多,但ARM的優勢不在於性能強大而在於效率。

X86結構的電腦採用「橋」的方式與擴展設備(如:硬碟、內存等)進行連接,而且x86結構的電腦出現了近30年,其配套擴展的設備種類多、價格也比較便宜,所以x86結構的電腦能很容易進行性能擴展,如增加內存、硬碟等。

ARM結構的電腦是通過專用的數據接口使CPU與數據存儲設備進行連接,所以ARM的存儲、內存等性能擴展難以進行(一般在產品設計時已經定好其內存及數據存儲的容量),所以採用ARM結構的系統,一般不考慮擴展。基本奉行「夠用就好」的原則。

ARM和X86結構的電腦從性能和擴展能力上無法對比。但是近1、2年,ARM的產品在終端應用特別是手持終端應用飛速發展(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其銷售數量已經遠遠超出x86結構的電腦銷售數量,可見ARM是具有其與X86結構電腦不可對比的優勢。

該優勢就是:功耗。

綜上所述,X86系統和ARM系統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應用,優劣非常明顯。

後記

從目前看,intel集中在桌面pc,筆記本等市場,arm集中在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雙方唯一交匯的是伺服器,但並無太多波瀾

從長遠看,arm設備更適合隨身,比如智能眼鏡,智能電視,智能冰箱,自動車載,自動販賣機等,但這不是arm取代intel,而是arm取代x86,x86仍有不可取代之處,比如伺服器的終端等,你能相信黑客帝國裡matrix會使用arm而不是x86設備來管理龐大的整個地球系統。

蘋果拋棄英特爾,並非英特爾不再強大

相關焦點

  • 蘋果與英特爾,誰先拋棄了誰?
    一個是處理器的戰爭,主要是英特爾、摩託羅拉、IBM這三家企業的角逐。這兩塊市場誰能拿下,就是一家千億美元級別的企業。於是乎就像是我們知道的那樣,蘋果率先從施樂公司拿到了被高管拋棄掉的圖形處理器界面和滑鼠,做出了自己的圖形界面系統,推出了改變整個電腦行業的Apple Lisa 和 Apple Macintosh。
  • 被蘋果拋棄兩次的英特爾,差在哪裡?
    一年多前,已經發生過蘋果棄用英特爾晶片的事情,當時蘋果5G基帶晶片轉投高通懷抱,導致英特爾退出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現在,英特爾再次被蘋果拋棄,標誌著雙方長達15年的的聯盟關係,就此宣告結束。蘋果是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供應商,產量僅落後於聯想、惠普、戴爾,有超過1億Mac電腦的活躍用戶。
  • 蘋果電腦可能不再用英特爾晶片 英特爾沒有了蘋果會怎樣?
    在過去一年裡,一直有傳聞稱蘋果Mac系列電腦將會拋棄英特爾晶片。隨著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6月22日開始,這一傳聞再次升溫,似乎英特爾晶片將遭蘋果下一代Mac拋棄已成事實。這似乎是英特爾的一個壞消息,但沒有蘋果,英特爾或許會過得更好。按照銷量,蘋果目前的全球PC市場份額大約為6%,如果用的是英特爾的晶片,蘋果這些PC對英特爾銷售額的貢獻率是2%至4%。按照英特爾年銷售額750億美元計算,意味著蘋果PC採用英特爾晶片,將給英特爾帶來15億美元至30億美元銷售額。
  • 英特爾可真是要瘋了:蘋果拋棄我 微軟也要離我而去?
    (原標題:英特爾可真是要瘋了:蘋果拋棄我 微軟也要離我而去?)今年M1晶片的出現意味著蘋果自研能力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業內幾乎到了無人能級的地步,因為從移動端到PC端的CPU晶片,蘋果已經全部實現自研,放眼全球市場,還沒有哪家廠商能做到這點,而且從明年開始,蘋果桌面級產品也要開始全面換裝M2晶片,屆時,蘋果將和英特爾完成徹底切割,全面擁抱ARM。
  • 蘋果拋棄英特爾處理器,擁抱ARM自研處理器,原因何在?
    英特爾被拋棄了,ARM卻開心笑了。因為蘋果計劃在本月WWDC年度開發者大會宣布:蘋果Mac電腦將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使用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ARM超過英特爾了嗎?還是英特爾得罪蘋果啦?以上都不是!
  • 蘋果電腦拋棄英特爾處理器後,蒂姆庫克更大的野心還在後面
    2020年可謂是晶片巨頭英特爾的水逆之年,首先在消費級處理器市場,因為工藝製程落後的原因,面對AMD的崛起節節敗退。回過頭來蘋果在今年6月23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蘋果將拋棄英特爾所主導的X86架構處理器,轉而使用蘋果自研的ARM處理器。消息一出頓時震驚四座。
  • 為什麼蘋果拋棄英特爾而選擇 ARM 或 RISC
    人們認為,蘋果公司將宣布放棄英特爾的核心晶片,轉而使用基於 ARM 的 cpu,因為他們已經確信這些晶片在 iPhone 和 iPad 上的性能優勢。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在 WWDC 上看到第一臺蘋果設計的處理器的 Mac,但是我們可能會聽到它的消息。
  • 因擠牙膏被拋棄,英特爾回應蘋果自研Mac晶片:Intel CPU最好!
    很顯然,2020年WWDC生態大會就是轉折點,蘋果正式宣布未來Mac端拋棄英特爾晶片,該用自研ARM處理器,並且會上還親自展示了搭載A12Z晶片的Macbook Pro,可以流暢同時剪輯三條4K視頻,性能十分強大。蘋果表示今年年底會發布首款ARM Macbook,用兩年時間完成所有產品線過渡。
  • 內部人士曝光蘋果英特爾「離婚真相」:因為Skylake晶片太糟糕
    英特爾公司一名前任高管日前透露,英特爾的Skylake糟糕的質量承諾是導致蘋果拋棄英特爾處理器的最根本原因。蘋果希望自行設計處理器,從而確保蘋果筆記本電腦的高性能。
  • 7納米延期,筆記本遇冷,還被蘋果拋棄了!英特爾今年是怎麼了?
    2、面對AMD銳龍處理器的壓力,英特爾已經開始被迫降價,尤其是今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不管是性能還是價格都被銳龍4000系列壓了一頭,這也是英特爾首次在筆記本電腦市場遭遇如此壓力。3、傳奇CPU架構師Jim Keller從英特爾離去,是否不知道他為英特爾設計的新架構表現如何,但是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 蘋果拋棄英特爾,親自為Mac打造M1晶片,選哪個?
    雙十一之季,蘋果再次召開發布會,短短45分鐘,卻有可能是改變整個行業的一場變革,為拋棄英特爾,為Mac電腦裝上了自己研發的M1晶片。蘋果發布自研M1晶片的意義有多重大?這個晶片可以打通iPhone、iPad等蘋果設備之間的界限,以後的蘋果電腦也可以運行IOS系統的軟體,可以讓你在他們之間無縫的銜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可以說這也是改變行業的一次變革,英特爾那邊還在擠牙膏而蘋果直接就把晶片幹到了5納米。這幾個全新設備的選擇問題?
  • 蘋果Mac經歷4次重大變革 最終拋棄英特爾晶片!它慌不慌?
    相信很多人今天凌晨都在線圍觀了一年一度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線上直播形式舉行的WWDC上,除了發布iOS、iPadOS、watchOS、tvOS以及macOS幾大軟體系統更新以外,最硬的乾貨、也是唯一與硬體相關的就是蘋果宣布未來Mac電腦將使用蘋果自研晶片。這意味著,蘋果Mac電腦將拋棄英特爾,轉而採用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
  • PCWorld:蘋果從英特爾轉向ARM
    PCWorld發表評論文章,認為蘋果發布了基於自研ARM架構的Mac,改用自家的M1晶片,對於不想短時間內被蘋果拋棄的人來說,現階段可能不是購買Mac系列產品的好時機。網上可能會熱議,認為x86在現階段仍然比使用ARM的Mac更好。
  • 晶片巨頭被拋棄了?微軟正式做出決定!英特爾一夜蒸發130億美元
    以前英特爾一直都能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也吸引了很多客戶。包括與微軟,蘋果等公司合作。但現如今英特爾的局勢並不是很好,晶片製程陷入遲緩,蘋果又放棄了英特爾CPU,改為自主研發,基於ARM架構帶來了全新M1晶片,使用於Mac產品。可除了蘋果之外,微軟也正式做出決定,打算放棄英特爾CPU產品。
  • 英特爾徹底被拋棄,繼華為之後,蘋果也宣布重大決定
    隨著華為事情的發生,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美國的眾多科技企業都先後的發布了眾多讓人意外的消息,比如說火爆全球的蘋果公司,近段時間就宣布了:在未來的兩年蘋果電腦,不再使用英特爾的晶片,而是自己開發基於ARM結構新的晶片。
  • 蘋果A7處理器空前強大 僅英特爾可比肩
    近日,業內權威布萊恩·克魯格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蘋果最新的iPhone 5s智慧型手機上所搭載的A7處理器是一款空前強大的處理器,布萊恩·克魯格認為這款A7處理器性能領先目前Android平臺上的多款多核處理器,蘋果的設計能力非凡,業界只有英特爾可以與蘋果比肩。
  • 蘋果棄英特爾,然後呢?
    文/Wise財經 子江、呂俊傑責編/阿sea英特爾真的被蘋果拋棄了嗎?一、「拋棄」英特爾1994年,蘋果Mac處理器由摩託羅拉轉向IBM,而後2005年,又從IBM轉向英特爾。當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在當年的WWDC上宣布了放棄PowerPC處理器的計劃。
  • 亞馬遜與蘋果拋棄英特爾晶片 機算行業話語權或將轉移
    而推動這一改變的,是兩家科技巨頭:蘋果以及亞馬遜,目前兩家公司都在降低各自對英格爾晶片技術的依賴。而長期以來,英特爾的晶片技術一直主導著大多數個人電腦和大型伺服器系統。在放棄英特爾晶片之後,蘋果和亞馬遜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己研發的晶片,這些晶片使用的是英國企業Arm的技術,該公司將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和其他消費類產品的晶片技術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
  • 蘋果M1晶片異軍突起,英特爾不再擠牙膏了?
    自打蘋果發布了首款自研M1晶片,就深受業界人士關注。
  • 開始拋棄英特爾,蘋果電腦首次搭載自研5納米CPU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一鳴 編輯/尹哲)11月11日凌晨,蘋果公司舉辦今年秋季第3場發布會,蘋果對旗下的Mac產品線進行了更新,發布了全新MacBook Air、MacBook Pro 13以及Mac mini。然而,此次發布會重頭戲卻屬於這三款產品搭載的基於ARM的蘋果M1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