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01板的arduino燒寫方式分享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ESP8266-01使用Arduino IDE:

  當和Arduino IDE一起使用時,ESP8266就變成了另外一個 Arduino 板,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一塊類似於Pro Mini 的板—一塊體積較小的板,帶有串行 UART,但不具備 USB功能。因此,為與板建立連接,用戶必須要有串行USB模塊。我會在組成部件清單裡列出一個USB模塊,但是你必須選擇一個電壓為3.3V 的USB模塊。

  不要把這種模式與運行AT命令模式的ESP8266弄混淆了,後者與 Arduino 板交互,且 Arduino 板已經被編寫了程序與 ESP8266 握手。有些網上的文章一開始就讓區分兩者之間的設置變得非常困難。

  ESP8266同時擁有快閃記憶體和SRAM。如果你在 Arduino IDE中編寫的代碼被下載到了一個常見的Arduino主控制器中(比如UNO, Mini, Nano, Mega2560, Adafruit Pro Trinket,等等),那麼你就是在通過串行鏈路與 ESP8266 握手。指令集最有可能是「AT」指令集。「AT」指令集的機制是控制/響應,和撥號上網時代的老式哈耶斯數據機非常相似。使用控制/響應機制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程序編寫者必須為從 ESP8266 返回的每個可能的響應做好計劃,這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而且可能需要作出改變,因為你下次購買的模塊的固件的版本號可能會不一樣。

  當你收到開發板時,固件可能已經提前裝好,其默認波特率為115200,或者設備的固件可能以默認9600的波特率進行連接。首先試一試較快的速度,然後試試較低的速度。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的是,有多種 ESP8266 板可供選擇(更多的產品正在規劃中)。

  要使用Arduino 為ESP8266直接編寫程序,你必須要在工作站(個人電腦、Mac電腦、安裝Linux系統的電腦)上安裝 Arduino軟體,並且也必須安裝 ESP8266 「核心」文件夾。使用的具體方法將由你安裝的核心(有多個核心可供安裝)以及你使用的 Arduino 軟體的版本所決定。最常見的是,有三個版本的Arduino IDE 和兩個核心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情況的要求。

  esp8266-01板的arduino燒寫方式分享:

  這個燒寫方式,是ESP8266無線模塊針對於Arduino開發的一種燒寫方式,可以方便的在Arduino IDE上對ESP8266進行透傳燒寫或者其他模式的燒寫。

  第一步:在電腦上下載Arduino ide。並安裝好ide。我用的是1.6.5版本的IDE。

  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點擊ide中的「文件」—」首選項「(下圖紅框)。

  第三步:將該網址:http://arduino.esp8266.com/stable/package_esp8266com_index.json添加到下圖中紅框的位置,並點擊「好」。

  第四步:點擊ide中的「工具」—「板」—「boards manager…」(其他版本ide為」板型管理器「)。

  第五步:出現下圖界面,隨後在此界面中,搜索「esp8266」。

  第六步:在右下角選擇最新版本「2.3.0」,並點擊」install」進行安裝。

  第七步:ide自動下載並安裝,請等待讀條,直到安裝完成。

  注意:如下載和安裝讀條過程中,出現錯誤,請在網絡狀態良好時下載或者自行使用VPN進行翻牆下載。

  安裝完成後:

  第八步:安裝完成後,關閉「Boards manager」對話框,回到ide界面,並點擊」工具「—」板「—」Generic ESP8266 Module」。

  第九步:將ESP8266與USB-TTL按照下面的接線圖進行連接。

  UTXD—–RXD

  URXD—–TXD

  CH_PD—-3.3v

  VCC——-3.3V

  GND——GND

  GPIO0—–GND

  第十步:將連接好ESP8266的USB-TTL插在電腦上,對ide進行如下設置:

  第十一步:你可以上傳ESP8266WIFI的相關程序了。

  下面是我上傳示例程序的結果並且上傳成功:

  顯示1:

  顯示2:


  關於ESP8266 moudle板型無法下載的解決方法

  第一步:下載帶有ESP8266 moudle的Arduino15文件夾(文章最下方有下載)。

  第二步:打開IDE首選項,找到最下面的連接,點擊進入「arduino15」文件夾。

  

  第三步:將你下載的「Arduino15」文件夾替換掉原有的」Arduino15」文件夾。

  第四步:重啟ide—工具—-板—-最下面就會出現ESP8266 Modules—選擇Generic ESP8266 Module即可。

  注意事項

  1.esp8266-01板對電壓的要求很高,燒寫時電源一定要採用3.3V左右。

  2.如果代碼無法上傳,並顯示警告,請檢查USB-TTL是否良好(某些USB-TTL燒寫時無法打開串口,導致上傳失敗)。

  3.ESP8266與USB-TTL需要RX,TX交叉連接。

  4.CH_PD這個引腳無論是燒程序也好,燒完程序應用也好,都要接3.3V。

  5.GPIO0這個引腳在燒程序的時候必須接GND(接低電平),燒完程序後想要進行應用的話,必須將這個引腳拉高或者懸空。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rduino IDE for ESP8266教程
    1、打開Arduino,選擇「首選項」,在「附加開發板管理器網址」中填入http://arduino.esp8266.com/stable/package_esp8266com_index.json,然後點擊確定保存這個地址。
  • 物聯網模塊ESP8266燒寫指南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搭建esp8266的開發環境,並且把demo的軟體已經編譯出來了,我們需要把編譯的這個二進位固件燒寫到ESP8266晶片裡面才能運行。晶片的官網提供了燒寫軟體,是windows版本的,官方最新的是flash_download_tools_v3.6.4.rar,打開如下圖所示,點擊esp8266 Downloadtool按鈕。
  • arduino-esp8266開發環境配置記錄
    網上購買了esp8266的迷你開發板,自帶串口燒錄(CH340G晶片),先上圖:Arduino-esp8266查找esp關鍵字,點擊esp8266打開這個package_esp8266com_index.json文件找下載地址:,用網頁下載方式下載下來
  • ESP8266配置windows版
    2.文件-首選項3.將下面的網址複製到附加開發板管理器網址http://arduino.esp8266.com/stable/package_esp8266com_index.json然後搜索esp8266,點擊安裝
  • 物聯網WIFI模塊ESP系列開發板固件常見的2種下載方式
    ESP32與ESP8266簡介ESP8266接口視圖ESP32功能框圖基於arduino ide的ESP32/ESP8266開發環境搭建基於arduino ide的ESP32/ESP8266開發環境燒錄固件
  • ESP8266 NodeMCU型號指南
    用交互式Lua腳本,像arduino一樣編寫硬體代碼!用Nodejs類似語法寫網絡應用:事件驅動型API極大的方便了用戶進行網絡應用開發,使用類似Nodejs的方式編寫網絡代碼,並運行於5mm*5mm大小的MCU之上,加快您的物聯網開發進度。
  • 智能家居-arduino環境搭建
    前面提到了使用arduino燒寫程式,從而實現自己動手,搭建智能家居的相關設備,這篇文章就arduino的環境搭建進行說明。Arduino是一款便捷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原型平臺。包含硬體(各種型號的Arduino板)和軟體(ArduinoIDE)。硬體是可以用來做電路連接的Arduino電路板;軟體就是Arduino IDE,你的計算機中的程序開發環境。你只要在ArduinoIDE中編寫程序代碼,將程序上傳到Arduino電路板後,就能實現軟體對硬體的控制。
  • 樂創物聯物聯網架構之硬體層中間件ESP8266 簡介
    樂鑫ESP8266資源具體請參見樂鑫https://www.espressif.com/zh-hans/products/socs/esp8266,已經移植到了Arduino平臺,可以使用更加簡單的Arduino語言去開發,也被移植到了MicroPython平臺,還可以用Python語言去開發,還被移植到了Lua開發平臺,用Lua語言去開發,更有官方SDK開發包,官方AT指令等等開發方式,無論你處於什麼水平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開發方式。
  • 關於STM32晶片的三種燒寫方式對比
    一般來講,將我們準備好的機器代碼HEX或BIN文件等寫進片上FLASH可以有三種常用的燒寫方式。顯然,我們可以通過ICP方式或ISP方式來完成用戶啟動代碼的事先燒寫。 下面是三種燒寫方式的一個簡單比較匯總表。三種方式各有特點.。表格中提到的無特定軟硬體接口需求是相對的,意思是指基於晶片現有常用接口和通用軟硬體工具,比方串口調試助手等。其中IAP方式對特定軟硬體的依賴性最弱,使用更為靈活。但開發工程師須多做一件事,即自己寫用戶引導程序。
  • arduino 開發版更新包的更新方法及物聯網應用案例
    開發板管理器》更新|安裝方法開發版升級包默認下載地址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arduino\packages 紅色的為您的系統登錄帳號的名稱升級成功後解壓到的目錄下(重啟下ID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Arduino15\packages\esp8266
  • 研究arduino支持Atmega8作為主控制晶片
    4,支持使用ATMEGA8 168 328晶片的arduino,未來可能會支持更多晶片。可是現在的arduino IDE中,不管是ng,nano等老於uno的板子,還是一成不變的默認下載老bootloader,跟不上時代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先解決最古董的ATmega8晶片,其他的就好說了。先到arduino官方下載回來最新版本的optiboot。
  • Arduino_集合Arduino教程、Arduino IDE及設計應用的技術專題
    mega的I/O口真是不少啊 22# wyf86 說:2014-01-15 23:07 使用Arduino的創意線性時鐘,值得一看http://forum.eepw.com.cn/thread/223376/1
  • mini D1WiFi模塊Arduino開發簡介
    最開始顯示亂碼的原因是,因為esp8266模塊上電時,默認列印波特率為74880,而固件中的比特率是115200,所以我們在Arduino IDE 環境搭建下載arduino-1.8.8-windows.zip,解壓之後,打開Arduino IDE 「arduino.exe」,然後點擊選擇:文件-->
  • ESP8266-01+Arduino控制使用入門
    mod=viewthread&tid=13653最近有朋友被ESP8266模塊所困擾, 所以有了此文, 以幫助還不太會用Wifi模塊的夥伴們前言因為本例中ESP8266(新模塊初始波特率是115200)與Arduino是用軟串口方式連接, 而Arduino軟串口最高波特率只支持38400, 因此在與Arduino搭配使用前, 需要先手工把
  • Arduino創意項目:DIY小賤鍾,自動寫時間也太可愛了吧!
    準備工作:硬體組裝方面,arduino用到了234針腳和5vgnd針腳。234針腳分別對應下方舵機,左側舵機和右側舵機。採用並聯供電。焊接成並聯插上arduino板即可,無需麵包板。最後調整完成後,按照說明,刪除#define CALIBRATION 這條,或者加//變成注釋,然後燒寫進arduino,之後時鐘就自動進入正常模式,開始寫時間。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觀看完整製作過程:
  • 基於ESP8266的WiFi排插加裝USB調試板,改造成Arduino開發板
    接口,使得我們用USB線連接電腦就可以方便的開發程序* 拆機,主要部件就是開關電源+ESP8266+繼電器若干* 連接線* 這是電路板背面* 把高壓部分的連接線用電烙鐵融下來* 再看看背面,之後的改造主要都在這部分* 先接上USB轉TTL小板試機* 先用Arduino跑一個自帶的Blink示例程序試試,燒寫比較麻煩
  • 阿里雲物聯網新手指南:利用ESP8266遠程啟動電腦
    有位讀者朋友提出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能用esp8266弄一個遠程開電腦的教程嗎?需要設置路由器嗎?公司路由器設置不了。」當然可以!而且很簡單~ESP8266是一個非常適合用於物聯網和家庭智能項目的帶wifi模塊的單片機。
  • 如何用Matlab連接控制Arduino:GUI界面製作與電機控制
    安裝下面方法,拖放兩個按鈕,按鈕的顯示文字可以通過雙擊後,在屬性頁下的「string」一欄下面修改,我們用兩隻按鈕分別控制直流電機的轉動  至此,我們已經完成必要的程序的燒寫和界面的初步編寫中燒寫已經下載的pde文件,其位置位於加壓縮後的ArduinoIO文件夾下的pde文件中。
  • ESP8266模塊講解
    GPIO0引腳所接電平高低決定了ESP8266的啟動模式:GPIO0啟動模式接VCC或者留空正常啟動模式接GND進入Flash燒寫模式這是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最簡單是一種方式。無需編程,使用PC端的串口助手配合簡單的指令就可以實現,也可以配合單片機發送指令使用。
  • 硬體創業應該從arduino的成功中學到什麼
    一句話概括,Arduino是一個便捷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創意娛樂平臺,包含硬體(各種型號的arduino板)和軟體(arduino IDE)。她不僅方便工程師進行更快速的原型開發,並且更是缺少軟硬體技術基礎的藝術家、設計師、創意愛好者們的唯一選擇,因而是絕大多數現代創客的通用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