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騎摩託車,載76歲老母親回家過年,網友:「最實在的孝順」

2020-12-27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年已過,離春節沒有幾天了,許多公司也放假讓職員們回家過年,一場名為春運的大戲就此拉開序幕。

一個人選擇回家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選擇飛機,快捷省事但是機票費不便宜,不是誰都能夠承擔得起;也有人選擇高鐵,方便快捷物美價廉。若是拖家帶口回家過年,就沒那麼容易了。

在返鄉大隊中,還有一批與眾不同的存在——騎摩託車

●兒子騎摩託車,載76歲老母親回家過年,網友:太暖心

在騎行大隊中,一位名叫李瑞石的司機和別人與眾不同。別人的車上是厚重的行李和禮品,而他的車後座上,是他76歲的老母親

他們夫妻倆人在外打工,不放心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就把他們都接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

妻子和孩子都已經上了回家的大巴車,但老人暈車嚴重,李瑞石只能騎著摩託車,載著76歲的老母親回家過年。

只是,回家的路途太遙遠,從工作的地方到老家,需要跨越3000公裡,在這樣冷的天氣下,騎摩託車已經是一件很辛苦、煎熬的事情,還帶著七旬的母親,李瑞石心裡也是充滿了擔憂。

有網友說:兒子騎摩託車載七旬母親跨域300公裡,兒媳帶著孩子乘坐大巴車,不一樣的回家方式,卻有著同樣回家過年的心。有網友說:對於父母來說,願意陪著父母經歷風吹雨淋的孩子真不多,這是最實在的孝順了!有的網友說:天氣很冷,但是這樣的事讓人覺得很暖心。

春運期間車站人多,帶孩子回家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家長需要比平時保持更多的警惕。

●春運期間帶孩子回家有哪些注意事項?

提前買票

每年的春運期間,車票都「千金難買」,因此家長在帶孩子出門時,要提前買好車票,以免到了車站發現沒有車票,帶著孩子又不方便。

車站總會有一些「黑車」司機,出於對自己和孩子安全的考慮,家長們千萬不要乘坐「黑車」回家,以免發生意外,沒有安全保障。

春運期間出行的人,一般都是為了回家過年,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家過年。

看好孩子

春運期間車站人多且雜,壞人是不會放假過年的。家長在這種時候千萬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還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到處亂跑,以免發生意外。

還在襁褓中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抱穩,以為在擁擠時發生意外;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家長要抓緊孩子的手,以免孩子在擁擠時放開家長的手,與家長分散。

作好準備工作

眾所周知,帶孩子出門一向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出遠門。家長要出發前,可以提前準備好孩子在車上可能會用到的東西。

為了防止孩子哭鬧,影響車內人的休息,家長可以帶上孩子平常喜歡的玩具,在孩子乘車煩躁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旅途較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吃食,避免孩子餓肚子的情況發生。

回家過年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辛苦了一整年終於能有幾天的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了,旅途中帶孩子的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孩子的情況,要高高興興的回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

今日互動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對兒子騎摩託載母親76歲母親回家過年你怎麼看?春節帶娃回家過年,你認為還需要注意哪些?歡迎大家積極留言,給更多需要的人。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76歲母親坐兒子摩託車返鄉 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春暖回家路,保濟護腸胃。這些天,梧州東出口春運服務站陸續迎來了返鄉的 「摩託大軍」。老家在貴港平南縣的司機李瑞石,今年已經是第四年騎行回家了,但今年,他車上載的卻不是行李,而是自己76歲的母親。希望李瑞石和他老母親一路順利,平安抵達溫暖的家鄉。上午10點半,李瑞石騎著摩託車進入梧州東出口春運服務站,準備稍作休整再出發,他的後座上載著的是他76歲的母親。老人戴著安全帽,身上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裹得很嚴實。剛從摩託車下來,李瑞石就耐心地詢問母親有沒有凍著,要不要喝點熱飲。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回家過年,是我們永遠的命題大家都不辭辛苦地扛著大包小包,儘管很吃力,但只要一想到馬上就能踏上回家的路,再多行李都能扛。因為要回家過年了,哪怕再擁擠,哪怕火車晚點,哪怕只能吃泡麵,心中總是歡喜。因為生活很苦,但回家很甜。
  • 騎摩託車回家過年成本更高也更累,但為何每年都有那麼多人幹?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坐高鐵和飛機回家。但是,每年年前的高速路並沒有因為高鐵和飛機普及而緩解春運的壓力,選擇騎摩託車返鄉慢慢變成了一種更為主動和流行的選擇。雖說大背景上,騎摩託車回家的人是在逐漸減少,但是,騎摩託車返鄉已經慢慢成為了一種時尚或者愛好。
  • 專家搞不懂:高鐵那麼發達,為啥很多農民工過年要騎摩託車回家?
    不過令專家們不解的是,儘管專家們經常呼籲,但是還是有很多的農民工選擇騎著摩託車返鄉,這讓一些專家感到十分不解,搞不懂這是什麼狀況:高鐵那麼發達,為啥很多農民工過年要騎摩託車回家?你想想這是冬天,騎著摩託車千裡奔行,可以說又冷又累,而且還不安全,如果能夠有更好的選擇,誰願意這麼幹?
  • 坐火車很方便,為什麼還有農民要騎摩託車回家,農民工說出了原因
    雖然說現在交通方便了,但到了春節,最令人頭疼的事情還是買票的問題,畢竟這段時間,很多人都要回家團聚,「一票難求」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在近兩年,筆者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人明明知道坐火車很快,也很方便,但還是有人選擇騎摩託車回家!這是為何?
  • 農民工開始返鄉,為何放著火車不坐,偏要騎摩託車回家?答案來了
    這幾年交通運輸越來越方便,高鐵、飛機和火車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農民工在返鄉時卻不是選擇乘坐以上三種交通工具,而是選擇騎摩託車返鄉。鐵騎大軍,其實就是指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在返鄉時,會拖家帶口騎著摩託車返鄉過年或出門打工的農民工。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從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城市往返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雲南等周邊城市過年的鐵騎大軍就有50多萬人。
  • 小孩為母親畫旅行青蛙稀有照片,網友:好羨慕,有這麼孝順的兒子
    在旅行青蛙這款佛系養成遊戲中,每一個老母親都有一個小心願,希望蛙兒子每一次出去都能給自己帶回一個驚喜,寄一張或者幾張稀有旅行照片回來。然而,這一個小小的心願不是每一個老母親都能實現的,運氣決定著一切,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運氣,就算你給蛙兒子裝備上最貴的裝備,最後得到的也只是一張很普通的蛙兒子旅行照片。面對這種情況,許多老母親也是想盡了辦法,沒有可以自己創造。近日,有一位老母親因為久久沒有得到稀有旅行照片,十分的期待蛙兒子能寄回一些稀有照片回來。
  • 為什麼人們過年「一定要回家」
    透過「為省錢騎摩託車返鄉」這面鏡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的精神訴求與情感需要,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們為什麼會在數九寒天「一定要回家過年」。為什麼人們過年「一定要回家」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一加油站內,摩託車返鄉人員排長龍等待免費加油。葉先生夫妻5點多起床,騎摩託車出發去400多公裡外的廣西貴港老家。葉先生稱,回家最快也要10小時,兩個孩子讀書需要用錢,夫妻倆為省錢幾乎每年都騎車回家。
  • 張繼聰帶子女享受騎摩託車的樂趣 一對子女騎兒童摩託車有模有樣
    40歲的張繼聰以前就被港媒稱為「廢柴老公」,皆因他與老婆謝安琪戀愛時他的事業一直都沒有老婆發展順利,當年謝安琪的歌唱事業在香港已經非常紅,可同樣是歌手的張繼聰就一直沒有火起來。後來張繼聰就開始拍戲,在TVB拍戲慢慢讓人發現了他的演技,如今他已經進軍電影圈了。
  • 跟「達康書記」回家過年
    《沒有過不去的年》王自亮回家過年還記得小的時候最喜歡過年了,過年有新衣服可以穿、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可以吃、還能收到許多的壓歲錢,但是長大之後,卻最怕過年回家《沒有過不去的年》明星打call80多歲的「國民奶奶」吳彥姝飾演年邁的母親,憑藉「達康書記」的角色爆火的演員吳剛在影片中飾演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的兒子
  • 春運已至,農民工騎摩託車返鄉,專家:為何不坐車,聽農民怎麼說
    2020年春節馬上來臨了,國家也啟動了春節運輸計劃,此時很多工廠、公司、工地都開始陸續放假了,出門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也收起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每當快過年的時候,中國都會經歷一次人口大遷徙,早些年的時候國家的鐵路運力還不是很發達,每年春運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交通擁擠的嚴重現象,很多農民工買不到回家的車票,因此為了回家過年,農民工就會騎摩託車返鄉,在一些國道上
  • 過年,給予我們的重大意義
    時光總像一條河流,載著我們順流而下,所有的一切都會沉寂在歲月的河床上。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精彩和非凡的意義。滿溢著喜慶和吉祥的春節,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符號,它不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鮮最特殊的一天,還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風霜愈醇的古老文化。01 年的記憶「年」的傳說——「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
  • 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
    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32歲的小劉常年在外地工作,除了春節外,他從不回家,甚至都很少給父母打電話。「父母?都是累贅罷了,我現在吃飯都成問題,哪有心思管他們?於是,小劉就請了喪假回家看望母親,然而回家5天後,他發現母親依舊沒死,眼看著喪假就要請完了,要是現在不死,以後還怎麼請?小劉就不耐煩地吼道:「媽,你啥時死啊?我只有7天喪假。
  • 109歲老人每天騎三輪車出門遛彎 女兒曝光老人長壽的秘訣
    近日,一則「109歲老人每天騎三輪車出門遛彎」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這位老人的長壽秘訣,女兒自爆老人長壽的秘訣,原來是這樣的!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痴情民工吳加芳,騎摩託車帶「亡妻」回家,為何不到半年就再娶?
    地震後,吳加芳騎著他和妻子買的摩託車,找遍了整個縣城,最後只找到了已經遇難的妻子,他悲痛欲絕,卻又無可奈何,最後能做的,也只不過是帶著妻子回家。初相識便決定就是一生,過得簡單卻幸福吳加芳就是一個普通農民,就是勤快一點,眼裡有活兒。他從小就跟著人家學習學習如何蓋房子,慢慢的從一個小工變成了一個大工。
  • 廣西16歲少年騎摩託車載2女生發生車禍,致1死2傷
    3月19日上午,廣西百色田林縣一名16歲少年騎摩託車載2女生發生車禍,事故導致車上3人1死2傷。19日上午,田林縣定安鎮鄧某(男,16周歲,中學生),駕駛一輛無號牌普通二輪摩託車前往西林縣接同村的鄧某容(女,14周歲,中學生)、黎金燕(女,12周歲,小學生)。返程途中,鄧某容駕駛摩託車沿G357線往田林縣定安鎮方向行駛。
  • 70歲的老母親哭訴兒子不孝,要和兒子斷絕關係!朋友們早點警醒吧
    看了一個民生節目,一位70歲的大媽老伴兒過世後,拿出全部的積蓄給兒子買套房。 兒子婚後的行為讓大媽覺得兒子不孝順,自己很委屈,覺得兒子是容不下她。所以找記者,想要回房子的房產證和兒子絕交自己搬回去住。 這個視頻主要是說這個大娘和兒子產生了隔閡,但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 山東50歲大姐背老母親看表演,網友點讚:媽背她小,她背媽老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山東50歲大姐背老母親看表演,網友點讚:媽背她小,她背媽老從古至今,孝順父母長輩一直是我國的優良傳統,這也是我們作為子女的義務和責任。但不得不說的是,當今很多年輕人為了討生活,不得不背井離鄉出去賺錢,根本無法兼顧到老人,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 當啃老披上孝順的外殼,蘇明成式啃老不是最可怕的,這兩種更常見
    但弟弟卻不同了,因為父母晚來得子,加上家裡有些重男輕女,對兒子比較溺愛,結果兒子長大後就一事無成,靠著母親的養老金生活(父親很早去世),一家人生活在父母的老房子裡,實在連一般水平都比不上。翠翠覺得弟弟不爭氣,連帶著對母親也比較失望,但母親卻非要跟兒子居住在一起,弟弟呢,不找工作的理由竟然是要陪伴母親,替姐姐盡孝道,也難怪,老母親在兒子家裡過得很舒坦,一到女兒家就彆扭,待不了幾天就走,為此,翠翠也無奈極了,只能多給母親錢來盡孝心,自然地,弟弟一家也跟著沾光了。
  • 過年不能回家是什麼體驗?網友這些留言句句扎心
    最近,話題「過年不能回家是什麼體驗」登上微博熱搜,很多網友留言、發博說出了自己感慨,句句扎心↓但對有些特殊崗位的人來說,「過年回家」這簡單四個字,卻成了難以達成的奢望↓↓@只對自己好就好:和老婆都是民航人,春節期間恰好是最忙的時候。從2011年春節起,我們都沒有回家過年。2011年春節,我第一次沒回家過年,老婆還在機場上班,我們沒有房子,在小旅館開了間房邊等她邊看春晚,12點鐘聲響起的同時媽媽來電話,話筒那頭沒有任何言語,只有一個想念兒子的母親的抽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