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穿喜馬拉雅山,直達尼泊爾首都,中尼鐵路改變了什麼?

2021-01-05 文華風向標

交通是否便利往往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建設,我國的版圖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東南沿海一帶就比內陸發達一些,內陸又比山區發達一些,那如果一個國家就在山區怎麼辦呢?

比如尼泊爾,尼泊爾是南亞內陸的一個國家,差不多位於喜馬拉雅山中間偏南一點的位置,北邊和中國接壤,其他三面被印度包圍,從地圖上看國土形似一個矩形,東西長885千米,南北寬在145千米到241千米之間,國土面積14.7萬平方公裡。

這裡有一個趣點,國家輪廓是矩形,國旗卻是兩個三角形,這是代表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兩個山峰,之所以說它在山區,是因為世界上14座海拔超過8千米的山峰,有八座都在中尼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區,這就導致尼泊爾的境內北邊高南邊低,大部分屬於丘陵地帶,海拔超過1千米的地方佔據了一半國土,只有南部有衝積平原和森林。

目前尼泊爾仍然是靠農業為主,經濟非常落後,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人口2898萬人,其中有80%是靠農業為生,可用於耕地的面積大約325萬公頃,主要種植大米、甘蔗、茶葉、菸草,糧食自給率能有97%,至少也算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國了,2013年國家還大力支持了農業發展,解決了農業灌溉和畜牧業的基礎設施問題。

農業好歹還能說的過去,工業就非常薄弱了,可以說沒什麼工業水平,機械化水平較低,只能做一些輕工業或者半成品加工,例如紡織品、香菸、火柴這些,重工業領域幾乎沒有,這就導致沒有辦法把自己國家的礦產資源有效地利用起來,其實尼泊爾的礦產資源也不算少,2305萬噸的鐵礦,1618萬噸的銅礦,鋅、石灰石、菱鎂礦、雲母基本也在百萬噸以上的儲量,可惜只能望礦興嘆。

尼泊爾也不是不求上進的同學,但一邊是中國一邊是印度,誰也得罪不起,在一些新聞報導中能看到,尼泊爾就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我們應該理解人家,比起發不發達,活著最重要,畢竟錫金邦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15年,這麼多年的時間裡,印度不是對尼泊爾沒有想法,只是這個多山的國家易守難攻無處下手,就一直在經濟上制約尼泊爾,尼國也沒有辦法,只好勒緊腰帶過日子。

關鍵是在2015年,印度直接斷掉了尼國的石油渠道,不發達和不需要是兩回事,石油提煉出來的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這一下尼國慌了,終於中國伸出援手解決了其國內危機,這一下尼國看清了兩邊大國的臉面,這次事件之後中尼兩國越走越近,不管是發展經濟還是外交往來,最起碼要有一條路吧!

就拿尼泊爾自身來說,其國內兩個最發達的地區是加德滿都和博克拉,兩地直線距離150公裡,實際走一趟七個小時,這太耽誤時間了,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其實早就有了實際行動,有兩條公路分為東線和西線,東線從我國的定日縣出發,一直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1965年就通車了,西線從中國的拉孜出發,過219國道到尼泊爾,但還是同樣的問題,公路的確修好了,但是單次運輸量不大,來往時間太長,要想真正的改變現狀必須要更快的交通方式。

中國一看不行,咱修條鐵路,中尼鐵路項目正式提上了日程,在我國有這麼一條日吉鐵路,它是青藏鐵路支線,拉日鐵路的延長線,我國打算把這條鐵路一直延伸到中尼邊界,吉隆縣的吉隆口岸,這樣就避開了險峻的樟木口岸,這一條線路也符合我國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策略,也帶動了尼泊爾的經濟增長。

前面我們提到兩點,其一是尼泊爾周邊有八座世界高峰,其二尼泊爾的農業和工業均不能帶動經濟發展,把這兩條劣勢轉為優勢,用來發展旅遊業不是剛好嗎,目前旅遊業也的確是尼國的經濟支柱,佔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光,高峰期一年有60萬人次光顧,這麼多遊客來來往往,當地的手工業、酒店服務業是不是就發展起來了,隨著行業的崛起,又解決了一部分社會就業問題,又順帶把進出口貿易做好,等到經濟穩定了,發展工業、開發並利用礦產資源多方面發展經濟,所以別只是看一條普通的鐵路,背後能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

而且不用去較真,這些能不能實現,單說一點,如果去當地旅遊你是願意坐十幾個小時的大巴,還是坐幾個小時的火車,不過目前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有人不樂意,是誰呢?印度自從印度獨立之後就有了殖民別人的想法,一直以來把印度洋當成自己的後花園區,在南亞地區除了尼泊爾還有不丹、孟加拉國深受其害,那中尼鐵路背後的作用我們都能想到,印度怎麼可能想不到,所以一直阻礙中尼鐵路的建設。

前幾年中印洞朗對峙事件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如果中尼鐵路一旦建成,屆時印度再想幹預那就涉及到了外交領土主權等各種國際問題了,印度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尼兩國來往,尼泊爾不再受其控制,為了杜絕這種情況印度一直幹預其中。

還有第二個問題沒錢,不是中國沒錢,是尼泊爾,要想實現全線的中尼鐵路通車,初步估計在80億美元,2018年尼泊爾GDP288億美元,雖然從中國到尼泊爾段只有60公裡,但是依然會給尼泊爾造成極大的經濟壓力,中國本來預計2020年開通,但是由於疫情往後順延了,尼泊爾也會在資金完善的那一天加快投入建設。

全線通車之後不僅僅只有經濟往來,也會更加極大地增加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威懾力,中尼兩國的友好往來也會吸引周邊國家積極和中國交流。

相關焦點

  • 鐵一院中標中尼鐵路中國段勘察設計 線路將穿越喜馬拉雅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鐵一院中標中尼鐵路中國段勘察設計,線路將穿越喜馬拉雅山距離中國與尼泊爾之間建成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鐵路通道又近了一步。近日,中國鐵建下屬的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一院)中標了「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勘察設計項目。據了解,該段線路將穿越喜馬拉雅山支脈馬拉山。據鐵一院公布,中尼鐵路通道包括中國段和尼泊爾段,該院中標項目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為中尼鐵路通道中國境內段,全長443.8公裡。
  • 中尼鐵路中標來襲,25公裡隧道洞穿喜馬拉雅山!
    日前,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勘察設計項目公布中標結果,一條穿越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的跨國鐵路即將開建。在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勘察設計項目的競標中,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7581.18萬元的價格中標。
  • 海外網評:中尼鐵路讓「天塹變通途」
    雙方同意開展吉隆至加德滿都跨境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此舉意味著中尼鐵路項目朝著「天塹變通途」的夢想邁進了一大步。2016年3月21日,尼泊爾總理奧利在訪華期間,尼泊爾鐵路建設提上中尼雙方的議事日程。2018年6月,中尼兩國政府籤署跨境鐵路合作協議,將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延伸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今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吉隆至加德滿都鐵路被列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64個項目之一。
  • 中國將「打穿」喜馬拉雅山?中尼鐵路預計將在2025年正式開通
    世界最高峰當然是喜馬拉雅山啊!很多登山愛好者都以攀登喜馬拉雅山為榮,畢竟能夠站在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上,應該會有不一般的體驗吧!不過既然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可不是那麼好攀登的,首先就要面臨的是缺氧的問題,要想看一看喜馬拉雅山頂上的風光,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然或許現在不需要了,不需要有多麼困難,不需要你有豐富的專業登山知識,也不需要強大的攀登團隊,因為中國啟動了打通喜馬拉雅山的計劃。
  • 厲害了我的國,鑿穿喜馬拉雅山修建中尼鐵路,將於2020年正式開通
    喜馬拉雅山當然每個人都熟悉!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是許多登山者心中的聖峰,他們很自豪能爬上峰頂。喜馬拉雅山的景色也很美,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這個季節許多人去日本看櫻花,但是櫻花原本來自中國,喜馬拉雅山地區是櫻花的出生地。然而,由於亂丟垃圾等現象,喜馬拉雅山的景區已暫時關閉。
  • 在喜馬拉雅山上中國成功「擊穿」了尼泊爾的普天同慶
    正如我們所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特徵,對於喜歡挑戰的遊客來說,喜馬拉雅山總是能激起他們挑戰的欲望,但由於喜馬拉雅山的地形不對稱,位於尼泊爾的南坡陡峭,不好攀爬,位於中國的北坡平緩,容易攀登,因此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到中國西藏去攀登。
  • 尼泊爾盼望的中尼鐵路提上日程啦
    《尼泊爾時報》8月9日發布文章《「一帶一路」和跨喜馬拉雅連通性》。文章表示,連接中國和尼泊爾的日喀則-吉隆段鐵路建設近日被提上日程,對尼泊爾而言,這條鐵路或會改變其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得到尼泊爾公眾的廣泛支持。
  • 中尼鐵路,尼泊爾盼望已久的陸上通道,或令印度不安
    近期中尼兩國籤署聯合修建中尼鐵路的協議,使中尼鐵路的修建得以落地,這對尼泊爾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使這個內陸國家有了更為便捷的對外聯繫通道,這對改善尼泊爾發展環境和經濟狀況來說是一次機遇。但是對於印度來說就不是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此前印度總理莫迪和尼泊爾總理奧利曾會商過建立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鐵路,而尼泊爾率先同中國籤約建立中尼鐵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鐵路明顯落後了。
  • GDP僅300億,卻花80億修建中尼鐵路,尼泊爾此舉讓印度人憂心忡忡
    提問者認為,尼泊爾經濟水平不高,修建鐵路會是個負擔,而對中國而言,雖然中國會承擔大部分費用,但尼泊爾市場有限,這個鐵路修建是否更多是為了軍事做準備?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尼泊爾交通部長哈塞特表示:尼泊爾鐵路寬度將採用中國標準的1435毫米軌距軌道,並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東西路線將與中國連接的北部路線相連接。
  • 中國3分鐘丨共同確定珠峰「新高」 對中尼關係意味著什麼?
    中國3分鐘丨共同確定珠峰「新高」 對中尼關係意味著什麼?1961年,中國援建阿尼哥公路,跨越喜馬拉雅山,將加德滿都和中國西藏邊境口岸樟木鎮連接起來,成為中尼貿易和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2019年,中尼合資的喜馬拉雅航空開通北京至加德滿都直飛航線,結束了兩國首都之間沒有直達航班的歷史。
  • 直接「打穿」喜馬拉雅山,僅為修建一條鐵路?
    如今我國的鐵路方向已經步入世界前列,總運營裡程世界第一,在高鐵建設方面我國也是非常厲害的,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位居世界權力水平,而在這種發展模式之下,我國幾乎有信心完成任何的鐵路建設工程。中國又想幹啥?直接「打穿」喜馬拉雅山,僅為修建一條鐵路?
  • 中國這鐵路工程太厲害了,要在喜馬拉雅山進行建設,將是個新挑戰
    但是,這兩年來,我國的工程師團隊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可以跨越各種複雜的地形,建設交通工程項目,最近,我國新的工程成了議題,也就是中尼鐵路,這個工程關係到我國和尼泊爾兩個國家,其中,還越過了兩個國家的邊境喜馬拉雅山進行了建設,這對於工程的進展有很大的困難。
  • 尼泊爾硬漢扎西:我分享著尼中兩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他們中,包括一位濃眉大眼、有著典型硬漢形象的尼泊爾人——扎西·拉瑪桑。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探訪扎西·拉瑪桑紮根在香格裡拉的「淘金」生活。他告訴記者,「定居香格裡拉17年間,我分享著尼中兩國經濟發展的紅利。」扎西·拉瑪桑今年41歲,1979年出生於尼泊爾加德滿都。
  • 成功將喜馬拉雅山「打穿」,中國登上「熱搜榜」,印度直呼不可能
    說到喜馬拉雅山,每個人都不陌生。該地區一年四季都處於寒冬,因此許多挑戰者將爬上這裡來證明自己的勇敢。喜馬拉雅山的另一邊是尼泊爾。由於兩國之間的距離很近,但喜馬拉雅山脈阻礙了兩國無法加深交流與合作。但是這次,我們的國家也在這裡修建一條鐵路,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到達尼泊爾。
  • 中國能否在喜馬拉雅山鑿個洞,讓季風進來,改變乾旱的地區降雨量
    在喜馬拉雅山鑿個洞,解決西北地區乾旱問題,許多人有這種想法西北地區因為乾旱少雨,許多地區沙化,如果能使西北地區溼潤起來,西北地區物產就會豐富起來,沙漠甚至可以變成綠洲,那該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並且能大幅度推動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如果能改變氣候讓西北地區雨多起來,問題不就解決了。1998年底,上映的電影《不見不散》葛優有句臺詞,設想炸開喜馬拉雅山解決西北乾旱問題。
  • 在喜馬拉雅山開個洞,這不是做夢,我國又一偉大工程將完成
    那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峰,這裡位於青藏高原邊緣,在喜馬拉雅山脈開洞,這不是夢想,中國另一項偉大的工程即將完成,如此險峻的山峰,中國另一項偉大的工程即將完成,在喜馬拉雅山脈開洞,毫無疑問, 這不是夢, 中國打算在這裡修建鐵路隧道, 為什麼要開這樣的隧道?
  • 中尼鐵路「最後一段」將補齊:可行性研究正式啟動
    原標題:中尼鐵路「最後一段」將補齊:可行性研究正式啟動近日,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段可行性研究正式啟動。目前,青藏鐵路延伸線已通至日喀則。日喀則至吉隆段是中尼鐵路在我國境內的最後路段。
  • 我國將迎來尼泊爾的鐵路:規劃2020年動工,經過你的家鄉嗎
    隨著我國社會進步,國力提升,鐵路建設正在飛速發展。客運專線登上了歷史舞臺,一列列和諧號動車在祖國大地鐵路線上飛奔,國民遠距離出現迎來了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的時代。這不我國又在規劃至尼泊爾的鐵路——中尼鐵路。
  • ...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中尼友好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2020-12-1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圖看世界;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鐵路、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
    一,中尼鐵路-「神奇的天路」 中國又將建神奇「天路」開隧道穿越喜馬拉雅山; 中國將把(2014年通車的青藏鐵路支線拉日鐵路)的延長線日吉鐵路,延伸到中國-尼泊爾邊界的吉隆縣的吉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