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RFID技術是21世紀發展最快的一項高科技技術,隨著與傳統網絡的結合,RFID技術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應用潛力,被稱為「物聯網」和「第二代Internet」。RFID技術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交換數據以達到自動識別目的,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容易、標籤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等優點。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RFID技術已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蘇州新導RFID資產管理系統能對人員和資產實行快捷準確的管理。
針對上海地鐵200個基站下的500多個機房、以及12個倉庫內的資產,具有價值高、分布廣、管理難度大等特點,而這些大型或小型的資產每年企業為了年底清查資產或者尋找(或盤點)流向各基站的資產位置並了解其狀況,常常要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因資產的分布範圍較廣,清點的時候容易遺漏或重複,實物很難與帳面相符。而且,就貴重物品來說,在防盜等方面也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得到有效管理成為當前上海地鐵運營的重要課題。目前資產管理普通存在以下情況:
? 資產數量龐大,分布廣,變動頻繁;
? 資產管理人工操作方式或條形碼記錄,易汙損,識讀困難,人工整理匯總,時間長、效率低,差錯率高;
? 實物信息與管理信息系統
? 設備閒置甚至流失或重複採購,利用率低,增加運營成本;
? 供企業決策的、精確有效的資產信息有待提高。
1.2 系統設計原則:
鑑於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蘇州新導RFID資產管理系統應遵循以下原則:先進性、實用性、集成性、可擴展性、靈活性、可靠性和經濟性。
1.2.1先進性
? 遵循國際標準和國內外相關規範與要求;
? 符合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採用業內已成熟的技術框架;
1.2.2實用性
? 針對實際應用需求,採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如圖形界面、WEB界面等
? 系統配置既強調先進性,同時也要注重實用性,兼顧系統配置的經濟效益,達到綜合平衡;
? 根據實際需求來合理的配置系統
1.2.3集成性
? 高度集成性:功能全,體積小,重量輕,移動方便,功耗低;
1.2.4可擴展性
? 蘇州新導RFID資產管理系統設計要充分預估未來發展對系統功能的需求,具備較強的可擴展性;
? 採用10/100M乙太網接口的連接,並具備與其他類型網絡的連接的功能;
? 採用擴展性強的通訊協議,以滿足功能的擴展;
1.2.5靈活性
? 能夠適應多功能、外向型的需求,講求便利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和能源的目的;
? 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軟體、硬體、通訊、網絡、作業系統數據管理系統等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統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兼容性;
二、RFID資產管理系統建設目標:
2.1管理目標
? 通過RFID這項新技術實現遠程、動態、實時的資產數據及資產流向自動監控
? 數據採集可靠穩定、數據準確;
? 報表由人工整理匯總轉為計算機自動完成;
? 提高數據管理的效率,及時登記各類資產明細帳,達到帳實相符;
? 系統靈活,具有擴展功能,與其它IT系統無縫集成;
? 系統實用、易操作,針對職業素質層次不同的用戶。
2.2 應用目標及收益
? 採用RFID技術結合GPRS無線傳輸技術、TCP/IP網絡傳輸技術將資產日常管理活動與資產管理系統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實物信息與系統信息的實時同步一致;
? 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自動追蹤管理」,為企業投資決策、網絡規劃設計、網絡優化、資產合理調配等提供準確科學的參考依據,有效增大投資邊際效益和提高資產使用率,減少無謂的設備投資和閒置浪費;
? 實現資產管理中「人、地、時、物同步管理」,有效降低和控制日常管理和生產成本,節約了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資產盤點和無謂調撥的成本,避免了因各種因素造成的資產流失,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益;
3.RFID資產管理系統標籤與條形碼的比較優勢
? RFID標籤可進行讀和寫操作(可多次寫入數據)
? 更大數據存儲量和更高數據傳輸速率
? 讀寫器和標籤無需在直線範圍內就可以工作
? 免接觸,較遠的讀取距離
? 讀寫器可同時與多個標籤通訊(防衝撞),盤存速度高,節省時間 ? 更強環境適應性、耐久性(汙垢、灰塵、油脂、磨損、潮溼、光線)
? 多種封裝形式,應用環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