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嵐圖這個品牌,很多人或許比較陌生。用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的話說,嵐圖是東風公司舉全集團之力打造的高端電動品牌。
嵐圖諧音「藍圖」,寓意美好的規劃和前景。「嵐」代表山谷中的風,清風徐來、清新自然,給人純淨、清潔的新能源聯想;「圖」寓意謀劃圖新、充滿智慧。也被外界解讀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政治正確,和一汽肩扛「紅旗」的形象遙相呼應。
從今年 7 月 29 日,正式發布品牌戰略和首款概念車 iLand;到9 月 26 日,首款量產車的概念車 iFree 北京車展全球首發;10 月 30 日,嵐圖汽車參加 2020 中國車身大會,發布兩大全球首創尖端 車身技術;品牌成立 100 天之際,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 SUV 白車身順利下線,量產落地 速度創下業內最快記錄。同時,東風公司目前正在 IPO,將為嵐圖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資金保障。
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嵐圖的發展非常迅速,同時不可迴避的是,擺在這個新生品牌的面前確實還有諸多難題,這些難免引發行業質疑:嵐圖能否成為東風高端的「藍圖」?
帶著這個疑問,前不久電駒小編來到了武漢,訪問了嵐圖汽車 CEO 兼 CTO 盧放。
不做新勢力,但有新實力
「嵐圖品牌並不將自己定位為造車新勢力,而是中國『造車新實力』。」
盧放解說到:「嵐圖品牌應運而生,將站在東風公司的肩膀上創新運營,致力於成為中國高端電動品牌的代名詞。」
在盧放看來:「這是我們用新組織、新機制、新模式,推動東風公司品牌向上的一次戰略選擇。」對此,盧放進一步向我們介紹了作為「造車新實力」,嵐圖的「四新」和「四實力」。
嵐圖汽車的「四新」,即全新戰略定位、全新組織機制、全新商業模式、全新團隊。
在全新戰略層面,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嵐圖將充分洞見市場機會和用戶未被滿足的藍海需求,整合核心資源和優勢,提供獨到且差異化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
在全新組織機制下,嵐圖也將充分整合成熟車企的豐富造車經驗與造車新勢力的靈活創新機制,探索一種「成熟車企+造車新勢力」的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建立更加高效、創新、務實、扁平的管理運營模式。
在全新商業模式上,為滿足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用車需求,嵐圖將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品牌形象與極具競爭力的高端汽車產品,並構建創新銷售模式和生態服務。
在團隊方面,嵐圖既擁有在汽車行業全價值鏈有深厚積累的核心管理層,同時還吸引了世界一流的高端品牌、電動車品牌、IT 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已構建一支睿智、開放、創新的創業團隊。
嵐圖汽車核心管理團隊也已經成立,他們有著豐富的汽車研發、質量、營銷、經營管理經驗,分別是:執行長(CEO)兼首席技術官(CTO)盧放先生;首席品牌官(CBO)雷新先生;財務長(CFO)沈軍女士;營運長(COO)蔣燾先生;以及嵐圖汽車品牌運營高級總監、新聞發言人黃偉衝先生。
嵐圖的「四實力」,則是世界 500 強可持續穩健發展的實力、超 50 年造車積澱的實力、超 19 年的三電技術研發實力、L4 自動駕駛技術。而這才是賦能嵐圖成就藍圖的基礎。而嵐圖的「四實力」很大程度都源於東風。
首先,東風有超過50年的實踐經驗和研發實力,超 19 年的三電技術研發實力。目前東風已經構建完成『三電』研發與製造、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開發與集成能力,擁有高度現代化裝備的整車製造工廠。
其次,東風對全價值鏈、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優質資源的協同能力,具有產業鏈整合優勢。比如在生態鏈夥伴合作上,嵐圖汽車將與眾多世界500強汽車供應鏈企業、IT科技網際網路公司、用戶生態領域的合作夥伴展開合作,以進一步為嵐圖汽車的智慧化加碼。
與此同時,在技術和產品方面,嵐圖也將在東風公司技術中心牽頭研發的純電動車S平臺下打造,新平臺將以三電技術為核心,融合Windlink 4.0、L3級甚至L4級別智能駕駛、C-NCAP五星安全等技術,賦能新嵐圖。
毋庸諱言,背靠東風這棵大樹,嵐圖能有如此快的成長速度完全在意料之中。
嵐圖的藍圖:把焦慮留給自己,把零焦慮留給客戶
11月25日,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預生產下線,標誌著嵐圖汽車首款車型距離量產又近一步。而事實上,對於這款全新產品,在此前的採訪中,盧放也早早向電駒小編提前「爆料」了一些信息。
據盧放透露,嵐圖汽車首款中大型電動SUV,將同時提供純電動+增程式電動兩種版本的車型。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車型,我們的產品本質上都將以『電驅動』為核心。」盧放強調稱,嵐圖品牌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更多的是基於用戶的實際用車需求角度,而非簡單的技術角度。
縱觀當下的一些造車新勢力,如蔚來、理想等等,他們的技術路線都比較單一,如蔚來以純電動路線為方向,通過高續航和換電等方式,以最大程度上解決用戶的裡程焦慮;而理想則採用的是比較小眾的增程式電動車產品,這種以油發電的動力形式,能從根本上解決裡程焦慮。但是,不過哪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並給用戶帶來出行的焦慮。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鍾意理想ONE的大空間,智能化配置,以及比較實惠的價格,但是對增程式動力又不感冒。可是,理想只有這一種選擇,客戶只能悻悻而歸。
對此,盧放表示:要把焦慮留給自己,把零焦慮留給客戶。嵐圖兩種技術路線並進,使用同一套基礎底盤架構,同時開發純電動、增程式電動兩種版本的車型,讓潛在的車主用戶沒有選擇焦慮。
當然,嵐圖的「藍圖」雖然好,站在用戶角度想問題和造車也都值得稱讚,但是造車畢竟不是造手機,同一款手機可以配置不同的攝像頭,處理器和屏幕。而汽車作為技術難度非常高的機械,想要純電+增程同步開發,無疑大大增加了造車難度係數。
別人只需要幹好一件事,但你同時把兩件事都幹好,這就是盧放說的,「把焦慮留給自己,把零焦慮留給客戶!」
對此,盧放表示:這恰恰體現了有著東風50年造車積澱做支撐的嵐圖,無論是研發還是製造實力,都遠非一些新勢力可比。
盧放還開玩笑說,「所以你很難想像,當網際網路企業都在談什麼996、711工作制時,我們嵐圖公司經常是715。」
言之背後,恰恰可以看出嵐圖的造車態度。
電駒小結:
現階段,很多的傳統自主品牌都在推出高端化,以應對市場的變革,例如長安推出定位高端的 UTI (引力)產品序列,北汽推出ARCFOX(北極狐)高端電動車品牌;比亞迪也推出新車型「漢」進行品牌向上之路。此外,還有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派,以及奇瑞的星途,都早早在市場布局。再加之蔚來、小鵬、特斯拉等造車新貴,面對更多玩家的進入,憑藉東風汽車集團深厚的造車積澱和融合發展新模式,以及嵐圖「把焦慮留給自己,把零焦慮留給客戶」的造車態度,我們相信,未來會有嵐圖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