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是最常用的辦公軟體之一。下面列舉word文檔編輯中常用的十個小技巧,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1. 顯示/隱藏編輯標記
千萬不要忽視這個不起眼的小圖標,尤其這裡進行文檔格式的精確設置的時候,點開這個圖標,你就會發現哪裡多了一個不起眼的空格,哪裡出現了奇奇怪怪的格式符號。
在「顯示編輯標記」的環境下,我們發現文章出現了大量的多餘的空格,括號內的間隔也不一致,還有一些多餘的分欄符。這些符號在正常編輯情況下是被隱藏的,但是在「顯示編輯標記」的模式下,我們就可以對文檔的格式進行精確的調整。
2. 清除格式
如果希望對一篇格式不規範的文章重新編輯,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格式。這樣我們可以在幾乎是純文本的模式下,對文章的格式進行進一步調整。這一步看似簡單卻為後續的工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3. 多級列表
如果你在編輯論文的時候不會使用多級列表,那麼你就會發現給文章不同層級的標題設置序號是一件多麼折磨人的事。當然,如果你學會了多級列表,你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把不同層級列表與不同層級的標題一一匹配起來。接下來,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只需要設置好標題層級,對應的序號就自動生成了。
4. 自動目錄
如果遇到比較長的文檔,目錄是必不可少的。其實設置目錄並不難,只需要在文檔編輯過程中按正確的樣式設置好標題,最後依次點擊「引用→目錄→自動目錄」就可以快速生成文檔目錄了。
5. 格式替換
如果你只會文字替換,那麼你就太小看替換的功能了。word替換功能可以實現格式、字體、顏色等等方面的替換,恰當使用這些功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刪除多餘的空行,你只需要在查找內容中輸入「^p^p」,在「替換為」中填上「^p」,點擊「全部替換」,如果有必要重複幾次,所有的空行就不見了。
6. 大聲朗讀
校對是寫文章以後一項重要的工作。但是如果只是粗略地看,很容易忽略各種各樣的細小的錯誤。當我們點擊「大聲朗讀」後,電腦會自動朗讀文章。這種做法有一點像命題時常用的「唱校」,會很容易發現寫作中出現的疏漏。
7. 比較文檔
如何發現不同版本文檔的細微差異?如果僅僅是手工校對,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容易出錯。如果使用「比較文檔」功能,就可以快速定位文檔的差異,還可以把兩個文檔的修訂進行合併。
8. 文檔部件
你是不是經常會遇到輸入姓名、單位、電話號碼這樣的事?如果每次輸入,肯定耗時耗力,還容易出錯。其實你可以把常用的信息保存成文檔部件,下次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插入對應的文檔部件就搞定了。
9. 拆分窗口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文檔下部輸入內容的時候,需要參考前文的內容。如果用滑鼠來回滾動,非常耗時。這時候你可以把窗口拆分,把上面一部分窗口作為參考,在下面的窗口工作。
10. 郵件合併
如果你需要給全公司的員工發工資詳單,或者是給每位同學發送成績單,那麼粘貼複製一定是最低效的操作方法。其實你可以使用郵件合併。點擊「郵件」菜單,選擇數據源,插入「合併域」,最後「完成並合併」。接下來你就可以一鍵列印或者給所有人發送郵件了。
如果你能熟練掌握上面大部分操作技巧,你的word操作效率一定會顯著提高。當然如果你找不到上面的一些菜單,那可能需要更新你的office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