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雖說愛戀之中總有悲歡離合。
但是對它前僕後繼的人依舊不少。
追求愛情只要不跨越禁忌。
那就值得拋下思索,跟上心上人的步伐。
在上個世紀,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鋪展開來。
男方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和革命先鋒陳景潤。
而女方是和他相差近20歲的軍醫!
至於兩人的相識,自是一段情緣的開場。
天才數學家的求學路
陳景潤出生於1933年。
是福建一座山水小城的男孩。
他普通但是又不普通。
因為他天賦異稟,在數學上的造詣尤為讓人讚嘆。
陳景潤熱愛數學,數學的優異讓他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
他的成績從小到大也一直位列前茅。
因為這項獨特的特長,還讓他得到了一個特權。
在高三時就被廈門大學提前錄取。
他的數學天賦可見一斑。
廈門大學的數學系一直是學府中翹楚。
能夠提前破格錄取,是許多學子都沒有的經歷。
陳景潤因此給家族掙足了榮耀。
當然,之後的陳景潤更加的優秀。
來到廈門大學,就是學子的天堂。
陳景潤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也可以看展自己的學業研究。
畢業之後,他留任北京四中教學。
只是,那場教學之旅並不順利。
陳景潤在教學不久之後。
便因為口齒不清的原因停職。
之後就回了家鄉休養。
這是陳景潤面臨的第一個打擊。
還好。陳景潤並沒有因此氣餒。
1954年,陳景潤由母校邀請回校任職。
他在廈門大學擔任資料員。
工作輕鬆並且有充足的時間研究數學。
本來就是數學界的大才子。
廈門大學的師長很重視他的發展。
次年便提拔他做數學系的助教。
這算是把陳景潤放在了自己擅長的領域。
他如魚得水般遨遊在數學的世界中。
多年來,除了教書育人就是和書本與研究為伴。
艱苦的專研有了回報。
在1973年,陳景潤發表了自己的論文。
名為《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後》。
拗口的專業名詞傾注陳景潤的心血。
在這篇論文中,陳景潤解決了世紀難題。
數學的發展又前進了一大步。
這一論文的發布,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作為作者的陳景潤同樣萬人矚目。
他的貢獻無法計量。
而且他研究出的這一定理還被自己的名字命名。
陳景潤是傑出並且不可多得的數學家。
是一顆發光的金子。
但是這樣優秀的他。
正是因為把時間都用在了學業上。
才遲遲沒有遇見自己的伴侶。
直到45歲的時候,對方才悄然而至。
相差18歲的愛人相逢
1977年,陳景潤身體不適住進病房。
而女主角由昆居然巧合的在那一年被派往了309醫院進修。
她原先任職於解放第二附屬醫院。
醫術精湛的她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合格的軍醫。
在派往309醫院之後,還恰好的分配在了陳景潤的病房。
陳景潤和由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陳景潤是大家眼中不苟言笑的數學怪人。
而由昆爽朗大方,長相俊俏。
兩個相差18歲的人能產生什麼樣的故事?
但就是由昆的到來,讓陳景潤有所改變。
由昆一開始就吸引著陳景潤的注意。
一向不善言辭的陳景潤還主動跟她搭話。
每次見面還會親切的打招呼。
由昆不知道,在陳景潤面前自己已經是很特別的一個。
作為他的值班醫生,由昆和陳景潤的接觸越來越多。
每一天的見面成為了陳景潤的期盼。
而由昆溫柔細心的照顧也加定了他的想法。
愛慕之情積攢得越來越深。
45歲的陳景潤第一次春心萌動。
他想和這個溫柔的小女孩共度餘生。
但是當他表白之後。
由昆卻不知所措起來。
她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場面。
不懂得該如何回應。
而且她自己也沒有料想到。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會喜歡上她這樣平平無奇的女生。
按道理說,陳景潤身邊出色的女子比比皆是。
她不過是一個軍醫。
擔不起這份厚愛。
而陳景潤看著由昆的遲疑,慌亂起來。
他不善言辭的特點又顯現出來。
自己漲紅了臉,想要說些什麼話打動由昆。
但最後只憋出一句。
「沒有你,後半輩子也不結婚了。」
這幼稚的威脅讓由昆動容。
她知曉這是陳景潤給的最鄭重的承諾。
她緩緩點頭,答應了求愛。
陳景潤負責且專一。
戀愛不久便迎娶了由昆。
但是這樣美滿的進程還是引得大家的異論。
畢竟兩人的年齡始終存在跨度。
而且兩方的身份也有差距。
但還好由昆和陳景潤都從一而終。
外界的流言蜚語沒有成為他們放棄的理由。
結婚以後,兩人恩愛有加。
不久之後,他們的兒子出生。
美滿的家庭迎來了愛情的結晶。
陳景潤和由昆都樂不可支。
在給兒子取名這件事上還有一段故事。
子承父業成為數學家
兒子的降生,陳景潤提議為了報答妻子的付出。
就讓孩子跟隨她姓由。
但是由昆卻不答應,甚至堅決反對。
她明白陳景潤老來得子也不容易。
一番商議之下。
他們的兒子取名為「陳由偉」,兩全其美。
他們幸福的小日子沒有停止。
陳景潤老年換上帕金森症候群。
由昆也一直不離不棄的照顧著他。
就像一夜回到了他們相識的時候。
也是她細心的照料陳景潤。
陳景潤去世以後,一直是由昆單獨撫養兒子。
他們的兒子一開始並沒有選擇數學專業。
在高中時還是讀的文科。
但是在加拿大學習商務的時候。
自己卻突然對應用數學感興趣。
之後還索性轉系去了應用數學專業。
他的選擇在陳景潤的鋪墊下並不奇怪。
他的血液裡流淌著的就是數學的基因。
陳景潤在之前便說過。
生兒子的話最好學數學。
如今在數學上小有成就的陳由偉也是子承父業了!
陳景潤和由昆跨過了年齡的界限。
組建了自己的幸福小家。
也養育了數學界的人才。
這樣的故事才讓讀者越讀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