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度雲團隊在論壇和微博發出公告:由於公司內部業務調整,百度雲OS將於2015年3月11日起,暫停更新。
這個從2012年6月4日上線的第三方ROM開發平臺,過去近三年時間裡適配了超過150款機型,累計用戶超過1000萬。在國內第三方刷機市場,百度雲OS和MIUI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用戶口碑都可以相提並論。
但是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百度內部對移動雲事業部旗下的多項業務進行了評估,包括智能硬體在內的諸多2C業務都被調整。實際上兩個月前,雲OS團隊已經接到了最後通牒。有傳聞百度雲團隊的部分成員過去一段時間被魅族頻繁挖角,甚至有的員工離職前就開始以Flyme開發者的身份露面。
BAT都沒有做好ROM
而母嬰電商「蜜芽寶貝」向36氪透露,百度雲OS北京團隊已經「整建制」地加盟他們。其中包括產品、前後臺卡法、設計和構架師。負責部分機型適配的深圳團隊則被阿里雲OS和魅族Flyme瓜分。
百度離場的同時騰訊在進場,後者旗下的Tencent OS已經正在測試。這個團隊去年下半年成立,一個星期前公眾號和產品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根據36氪拿到的內測版本來看,主打扁平化設計和清新極簡風格。
如果說百度和騰訊的OS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就是都沒有自己手機硬體,完全面向第三方刷機市場。這是一個並不廣闊的市場,而且用戶的刷機意願越來越弱。以MIUI為例,在小米手機發布的第一年,MIUI的用戶有接近一半來自第三方機型,現在這個數量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增速顯著弱低於小米手機的增速。
在MIUI野蠻生長的時代,原生的Android系統體驗並不好,市場上的第三方刷機ROM也很少。但是目前這已經是一個完全的紅海。沒有手機硬體業務的BAT都沒有做好,在Tencent OS之前,騰訊還做過一個叫做Tita的ROM,幾乎沒有什麼聲音。阿里雲OS之前糾集過不少中小手機廠商大力推廣過一陣,Acer還曾經因此被Google警告過。目前阿里雲OS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戰略投資的魅族身上。
沒有手機,盈利都是問題
說到第三方ROM,最經常被提及的莫過於Cyanogen Mod(簡稱CM)。和預裝各種各家服務的中國ROM不同,後者主打的是純淨的Android體驗,純淨到連Google的服務都要被刪掉。Cyanogen剛剛獲得了微軟7000萬美元的投資,之前Google也想要收購他們。
但是Cyanogen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他們和一些手機廠商進行合作付費適配。比如之前和一加手機,現在他們又把在印度市場的獨家授權賣給了Micromax。
而且CM的「成功」至少在中國市場是不可複製的。中國的硬體廠商幾乎都有自己的ROM和團隊。早期創新工場的孵化項目「點心OS」在被百度收購後已經分流解散。如今像魔趣這樣體量的ROM也在還艱難尋找著盈利模式,比如通過內置科大訊飛的語音輸入。
國內一個ROM團隊「TD之家」的向36氪透露,目前草根團隊的主要盈利模式都是預裝,而他們在探索「承接企業客戶智能機ROM個性化需求定製」,他們承接過手機廠商。運營商甚至軍政部門的訂單。這位負責人表示,除了預裝,很多開發者都在為「大廠的ROM做適配」。比如小米會給每個機型的開發者2萬元,後續還有計件的補貼,但是要求必須預裝小米的全套服務。
小米也在收縮戰線
即使有自身硬體業務支持,又能具備依靠後期網際網路服務掙錢的小米,也在降低在第三方刷機市場的投入。MIUI 6的Patchrom原始碼至今沒有向開發者公布,這是第三方開發者進行第三方機型適配的前提。
除了MIUI之外,小米還推出了無需刷機的「小米系統」,這個Launcher在安裝之後除了更換了MIUI風格的桌面之外,還提供了簡訊、應用商店等基礎服務。百度、360、騰訊和Go桌面都有類似的產品,但是大家都沒有當做重點產品去推廣。不過也有APUS這樣的創業公司通過海外市場積累了不少用戶。
小米負責MIUI的聯合創始人洪鋒在曾經告訴36氪,小米系統會在去年下半年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但是這個計劃落空了。MIUI團隊目前還是把精力放在了小米手機的更新以及海外機型的本地化適配上。
「我們人手不夠」,小米品牌市場總監徐潔雲告訴36氪,「所以還是想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或許這個答案同樣適用於百度。
本文來源:36氪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