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6月2日以來,南方地區發生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廣西中北部、廣東中部和南部沿海、貴州南部、湖南中東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100~300毫米。共有120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月歷史極值,其中廣西陽朔和富川突破歷史極值。據水利部門監測,受降雨影響,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共計8省(區)11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截至9日14時,南方洪澇災害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區、市)262.7萬人次受災,2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00餘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45.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0.4億元人民幣。
廣東是本次暴雨過程中受影響較大的省份之一,省內泥石流、內澇、洪水多發。據廣東省水利廳9日消息,廣東北江第1號洪水形成,全省13條河流超警。廣東省龍門、連平、和平、陸豐等10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中小學校、幼兒園、託兒所自動停課。
連日來,貴州省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天氣過程。6月8日凌晨,貴州三都縣因暴雨襲擊發生山體滑坡,一房屋被埋壓,消防員成功營救被困者。
6月7日,廣西桂林陽朔縣遭遇30小時大暴雨,降雨量創歷史極值,陽朔縣城地區出現大面積內澇,大面積停電、停網、停水。
雖然目前南方暴雨情勢不容樂觀,但據氣象預報,這樣的強降水天氣還要在南方持續幾天。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9日至18日,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西北部和東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50~150毫米,其中漢水下遊、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廣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180~250毫米,局地可超過5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五至七成,部分地區偏多1~2倍或以上。
此外,6月9日14時至10日14時,廣西東北部、廣東中北部、湖南中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大部、福建東部沿海和西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以及河南東南部等9省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中新 晚綜)
延伸閱讀
受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入汛以來——
我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
本報訊 記者9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
具體來看,今年入汛時間早、主汛期暴雨過程多。華南地區3月25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2天,江南6月1日入梅,比常年偏早7天。
入汛以來,我國暴雨過程明顯偏強,先後出現9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尤其5月17日夏季風爆發進入主汛期後,暴雨過程明顯偏多,而且落區重疊,降水極端性強。
南方持續強降雨,北方則歷經較強高溫乾旱天氣,降水區域分布不均,階段性氣象乾旱明顯。目前西北東部、華北西北部、黃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漢等地有中到重度氣象乾旱,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西部、湖北東北部等地氣象乾旱嚴重。
此外,今年我國北方高溫天氣偏早偏強。5月1—9日,中東部出現1961年以來最早高溫天氣過程,比常年值(6月19日)偏早49天,35℃及以上的高溫面積達74.8萬平方公裡(5月3日),554站次日最高氣溫突破當月歷史極值。6月1日以來,華北、黃淮、新疆等地出現高溫過程,新疆60個站次最高氣溫超過40℃。
中國氣象局表示,今年入汛以來天氣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繁,主要是受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