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增6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我市新增6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2020-12-18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會上,我市黃尖菊花、鹽東羊角椒、恆北早酥梨、弶港文蛤、弶港泥螺、響水淺水藕等6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順利通過評審,進入國家登記名錄,為我市再添6張國家級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名片。

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農業新發展理念,構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以品牌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擁有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19個,數量居全省前列。

這6個產品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一起來看看!

黃尖菊花

上世紀70年代,亭湖區黃尖鎮開始了菊花品種的引種和選育,80年代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時至今日,黃尖鎮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菊花的習慣,全鎮菊花種植面積近3萬多畝。近年來,亭湖區連續多年舉辦菊花主題節慶活動,進一步做大做強「黃尖菊花」區域公共品牌,把「菊花產業」培育成了農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黃尖菊花」在採收時節,香氣漫溢,令人神清氣爽。烘乾後衝泡氣味清香,湯色淡黃清亮,醇和回甘,已然成為當地特色伴手禮。

鹽東羊角椒

鹽東羊角椒是亭湖區特色蔬菜品種之一,常年種植面積近3萬畝,年產量達5.8萬噸,產值近1.2億元,在長三角地區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鹽東鎮辣椒種植起源於沿海「煮鹽」時期,經過多年品種篩選和更新,最終形成了鹽東羊角椒產量高、果色鮮紅、香辣脆嫩的品質特色,也使得「鹽東羊角椒」成為亭湖區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

恆北早酥梨

「恆北早酥梨」是大豐區重點打造的特色農產品。恆北早酥梨果形呈卵圓形,果面光滑,有光澤,果皮薄而脆,果肉質細酥脆,汁液豐富,酸甜適口。恆北村借力大豐區農業123重點工程,推廣種植恆北早酥梨,延伸產業鏈推動農旅、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梨文化,連續八年舉辦恆北梨花文化節,成立恆北村級文聯,培植溫泉度假、康復療養、農耕體驗、研學培訓等鄉村旅遊度假經濟,將農業、文化和旅遊有機融合,走出了一條品牌強農、產業興農、聯農帶農、農旅助農的新路子。

弶港文蛤

弶港文蛤養殖在黃河和長江入海攜帶的泥沙淤積而成的灘涂,外殼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弧形,色澤亮麗,花紋雋美,殼內側潔白無瑕,光亮似鏡,肉質肥美。弶港文蛤歷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用文蛤。清乾隆皇帝御封為「天下第一鮮」。根據《東臺市志》記載,1958年國家就在弶港蹲門沿海建立了養殖場。弶港文蛤是沿海地區城鄉老百姓的特色菜品。上世紀七十年代活文蛤暢銷日本、韓國等地。到弶港踩文蛤、吃文蛤已經成為海邊旅遊的品牌節目。

弶港泥螺

弶港泥螺殼卵圓形,殼面有細密的環紋;腹足肥碩,嗉囊內泥沙較少;醃製後肉質脆嫩,鮮滑爽口,耐儲藏。在《嘉慶東臺縣誌》和《東臺市志》對泥螺都有描述:「泥螺,大者謂土蚘,俗呼蜒蝣......」泥螺也因此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和城鄉宴席上的特色菜。1929年鄭佩記海味行生產的「醉螺」曾獲江蘇省地方物品展覽會獎章。

響水淺水藕

「響水淺水藕」產自獨特自然生態環境,採用特定生產方式,產品具有特色品質和質量指標。品種為「紅鑽子」,其外界感觀為主藕長60cm~70cm,3節~4節,節間圓筒形,表皮光滑、淺黃白色,鏽斑少;藕肉白色,藕孔9個,拗斷少絲,氣味清香。生食脆嫩多汁、清甜爽口,煮熟後米黃色,口感清爽,味甘質潤。近年來,響水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建立淺水藕生產基地,興辦龍頭企業,開拓銷售市場,使淺水藕逐步形成規模,並向產、加、銷一體化發展。

登瀛觀察,致力打造鹽城最具影響力的時政公號!

撰稿\攝影 | 鹽阜大眾報融媒體記者 趙偉偉

值班主任 | 陳和洲

原標題:《我市新增6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市新增四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9月26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近日新增4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總數已達15個,位居全省第二。9月22日至23日,農業農村部第一、二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全省21個農產品參加評審,我市夏邑何首烏、馮橋紅薯、虞城蘋果、勒馬花生4個產品位列其中,並順利通過評審。農產品地理標誌蘊含著特定歷史信息、濃鬱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人文氣息,不僅經濟附加值高,還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 我市新增5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總數20個 全省排名第二
    記者 張 銓  11月18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新增5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2020年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審定和品質鑑評會於當日在鄭州召開,全省13個農產品參加評審。
  • 黔西南州新增5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黔西南州新增5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發布時間:2020-12-14 11:18:57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
  • 永州市新增1件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0年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湖南省共有17個農產品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申報的「逥峰蜜柑」榜上有名,標誌著永州市新增1件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 煙臺蘋果等17個農產品獲農產品地理標誌
    水母網12月29日(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賴皓陽 攝影報導)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 「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發布會了解到,我市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卓有成效目前,煙臺蘋果等17個農產品獲農產品地理標誌。我市「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達到5個,「山東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達到48個,總量位居全省第一。
  • 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了地方標準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2月8日,湛江市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 我市「紫金春甜桔」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12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90號公告,正式批准我市「紫金春甜桔」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成為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桃」之後,河源又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該產品具有果色橙黃油亮皮薄、低酸清甜、果肉脆嫩化渣、少核等特點。此次獲批准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有利於界定地理標誌產品的原產地域範圍及產品特定品質,規範其生產經營活動,對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品牌富農、推動脫貧攻堅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青海省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央廣網西寧12月11日消息(記者劉澤耕)記者日前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青稞、尖扎山羊、尖扎蕎麥、湟源犛牛肉等10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截止目前,青海省78個農畜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佔普查資源數的87.6%。
  • 我省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鬱 報導)近日,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青稞、尖扎山羊、尖扎蕎麥、湟源犛牛肉等10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十三五」期間,我省89個產品納入《全國地域特色農產品普查備案名錄》。
  • 青海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日,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縣青稞、尖扎縣山羊、蕎麥、湟源縣犛牛肉等10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
  • 「溱湖籪蟹」上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泰州特色農產品「溱湖籪蟹」上榜。至此,泰州已有7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中國的文字中,有一個專為溱湖而生的生僻字——「籪」。籪蟹個個膘肥體壯,否則無力爬上那高高的籪。唯獨在姜堰溱湖,這裡的螃蟹叫「溱湖籪蟹」。「溱湖籪蟹」因獨特的產地環境、特定生產方式、品質特徵、歷史淵源及產業發展前景而聞名全國,地域保護範圍為姜堰區所轄溱潼鎮、婁莊鎮、沈高鎮、淤溪鎮、俞垛鎮、三水街道全部水域。
  • 我市三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市級地方標準啦
    韶關第一批7項市級地方標準近日正式批准發布,我市地理標誌產品:沿溪山白毛尖、張溪香芋、北鄉馬蹄位列前三號,標誌著從2020年12月26日開始,我市這三項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範圍、檢驗方法、貯存包裝運輸等方面有了統一的要求。
  • 磐安再添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磐安再添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 山東省煙臺市知名農產品,你了解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嗎?
    2011年開始,煙臺市連續4年持續打造16個市級大櫻桃示範基地,建設2個農業部「菜籃子」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取得良好效果。4.龍口粉絲龍口粉絲,山東省煙臺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10.萊陽萊胡參萊陽萊胡參,山東省萊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萊陽萊胡參,又稱北沙參。主要種植在萊陽市五龍河、清水河及其支流兩側的沐浴店、高格莊、團旺、穴坊等6個鎮處。
  • 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地理標誌產品優勢 打造高端農產品品牌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產品一向具有附加值高、市場銷量好的品牌優勢,其價格通常要比同類產品高20%-90%。註冊地標對提升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地域知名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市共有「膠州大白菜」、「裡岔黑豬」、「膠萊大蔥」、「膠萊大姜」4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標數量居青島各區市前列。
  • 全國新增178個地理標誌登記產品 慈谿泥螺、象山白鵝入圍
    中國寧波網記者孫吉晶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178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浙江有23個產品入選,其中我市慈谿泥螺和象山白鵝兩個農產品上榜。
  • 崑山「張浦黃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
    日前,在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張浦黃桃」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成為崑山市第1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張浦黃桃」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面積217.3公頃,覆蓋10個行政村,年產量4000噸。  黃桃是張浦鎮的傳統特色農產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 「虞城蘋果」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
    日前,記者從農業農村部2020年第一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獲悉,虞城縣張集鎮申報的「虞城蘋果」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登記。這是該縣繼「張集喬藕」「虞城薺菜」「惠樓山藥」「虞城酥梨」後又一個國家地理標誌性農產品,至此,虞城擁有的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數量位居全市前列。
  • 遼寧省大連知名農產品,你熟悉幾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5年1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連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清代,宮廷中也已有所謂全鮑宴。在當時沿海各地大官「朝聖」時,大都進貢鮑魚為禮物。大連鮑魚喜歡生活在水質透明度較高,底層營養豐富的巖礁帶。
  • 東臺又一特色農產品喜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
    近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對東臺市新街鎮苗木協會等單位申請的「新街女貞」等71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進行公示。據悉,71個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申請材料已通過地縣兩級農業部門審核確認和省級農產品地理標誌工作機構初審合格,並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的登記保護條件,農業農村部擬準予登記,依法實施保護。